為什麼總是忍不住看前任(薦讀為什麼你總是忍不住視奸前任朋友圈)
2023-04-23 05:09:28 1
分手後仍然忍不住瀏覽前任動態
是當代人最嚴重的強迫症之一
去年,微博的年終盤點裡
出現了「這一年裡TA最關注你」
堪稱大型社會性死亡現場
今年,不知道微信會不會發布
「到底是哪些非好友點開了你的朋友圈」
如果有的話,那結果一定更慘烈
畢竟,那些拉黑得乾脆利落的感情
大多有一個漫長的視奸後遺症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
大於等於一次暗自感慨過:
微博不能看訪客,真貼心啊
畢竟,睡前點開前任的微博
小心翼翼查看每一條原創內容
每一個新增關注
再順藤摸瓜找到所有轉評贊
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慣性動作
/分手後查看前任的朋友圈,已經是部分年輕人無法戒掉的習慣 / 《前任3:再見前任》/
黃偉文在《防不勝防》裡寫:
「從你的套房帶走被單是我
你睡過的至少我都睡過。」
你沒有歌裡唱得那麼變態
不過,你可能會悄悄點開網易雲
聽聽他的「最近常聽」
也可能點開他的豆瓣
翻看他標記的書影音哈哈哈過的段子
日記裡未曾告訴過你的廢話
明明他愛聽的歌都不好聽
他收藏的豆列也很無聊
可是,你還是覺得這一切
比老白乾兌江小白還上頭
看完這些還是睡不著
你會在百度、知乎、小紅書上也搜一搜他
以及搜索微信找到共同群聊
點進頭像看看他的非好友可見10條朋友圈
只看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雖然有時候
這種溫柔會以手滑拍一拍結束
/視奸過程中產生的手滑,也是一種令人煩惱的社會性死亡 / 知乎截圖/
即使對方已經把所有
社交軟體的名字和頭像全改掉
甚至重設了微信號
你還是有辦法找得到:
點開「發現好友」選擇「關聯通訊錄好友」
你通過手機號又找回了他
聽說,還有人會註冊一個
假裝微商或獵頭的微信
好友列表裡只有一個人
花十幾塊買一個微博小號
把頭像換成「查訪客」「招代理」
「畢業論文專業代寫」
只為無所顧忌點開對方的微博故事
如果讀到這裡
你只覺得上述行為匪夷所思
那恭喜你,你要麼心態很好,要麼情路很順
麥克馬斯特大學調查了464名
社交軟體使用者的性格傾向
情感狀態和Facebook使用情況後發現
翻看前伴侶Facebook主頁越頻繁的人
越可能有更高的痛苦級別
以及對前伴侶更強的渴望感[1]
/深夜手機黨,刷社交媒體的「夜貓子」裡藏著多少放不下前任的人 / Getty Creative@mikroman6 /
該團隊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這些特意點進前任首頁視奸的人
甚至比那些分手後沒有刪除好友
經常給前任點讚評論的人
更難以從過去感情中move on[1]
研究者給出的一種解釋是:
隨隨便便就能刷到前任的信息
會減少對方的剩餘吸引力
而特意點進主頁看的行為
反而讓前伴侶「籠罩在誘人的神秘感中」——
想或不想,他就在那裡,不近不遠[1]
當然,冥冥之中驅使人
點開前任社交動態的
不止有悵惘和留戀還有某種微妙的惡意:
另一項針對411個
18-32歲青年人的調查顯示
30.4%的人從前任個人主頁回來後
會用發歌詞等方式陰陽怪氣一下
還有14.6%的人
會在自己的主頁直接吐槽
甚至點名道姓地痛罵對方[2]
/以「前任」為關鍵詞,搜索出來的部分歌單 / 網易雲音樂搜索/
不信的話,可以在網易雲搜索
「前任」兩個字試試看——你會發現
相關歌單的主題要麼是放不下
要麼是問候他全家
感情破裂這種事,大多扯皮拉筋
到底為什麼偷偷點開前任微博
只有視奸的人自己知道
對女生來說,她們的視奸
簡直就是迷惑行為大賞:
除了密切關注前男友
還要時不時點進前男友的現女友微博看看
有時候甚至種草了對方的護膚、穿搭和愛豆
宇宙的終點在鐵嶺
女生視奸的終點,在前任的現任
/一名用戶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和男友都被前任和前任的現任視奸 / 新浪微博某用戶/
不要急著覺得她們變態:
愛看前男友的現女友,其實不是啥怪癖
一個很實際的理由是
男生的社交動態發得實在太少了
作為前女友,你最關心的是
對方最近去哪了、在幹嘛、新戀情發展怎麼樣
女朋友漂不漂亮,他對她好不好
兩個人什麼時候認識的
有沒有重蹈你們的覆轍
可惜,點開他的微博,你看到的只有——
轉發抽獎、IG牛逼、古力娜扎生圖流出
相比之下,女性在社交軟體上
花費的時間明顯多於男性[3]
在社交軟體上有關興趣日常
個人性格的自我表露程度
也顯著高於男性[4]
前任現女友的微博裡
隨手記錄著他們一起
吃過的飯、看過的電影
以及戀愛裡那些微妙的小歡喜、小失落
默默窺屏的前女友
能從中得到更多有關前任的有效信息
/2016年08月08日,上海,難得一見的「水晶天」使微信朋友圈裡「曬雲圖」爆滿,仿佛在進行火熱的「曬雲圖」大賽。一女子正在擺造型拍照/
可是,這一切和你有什麼關係?
你到底為什麼要看呢?
無論對男女來說,視奸前任
都與減少感情不確定性有關
但是,女生會在視奸的同時
順便把現女友也看了
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
她們的「社交嫉妒心」更強
有研究已經證明了
視奸行為與嫉妒心理間的關係
被試者在訪談中提及
「Facebook喚起了一種虛假的嫉妒感」
而這種嫉妒心
會反過來讓視奸變得「上癮」[5]
這項研究還表明
女性在Facebook等社交軟體上的嫉妒得分
明顯高於男性[5]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女性的嫉妒心更高:
男女的嫉妒心程度沒有顯著差異[6]
但嫉妒的誘發情景和表現不同
/在人們的印象與媒介塑造的形象中,女性似乎更善妒 / 《甄嬛傳》/
已經有研究表明
男性的愛情嫉妒更多建立在財務前景
工作能力等因素上
而女性的嫉妒心更多來自於身材
長相等外貌因素[7]
微博裡的自拍,一抓一大把
可除了凡爾賽貴族
沒人會在微博曬出自己的信用卡與工作證
社交軟體上曬出的內容
往往更易誘發女性嫉妒,而不是男性
/幾位年輕人正在進行一場自駕遊,並留下自拍。在如今的朋友圈,類似的分享已經不再稀奇 / Getty Creative@kyonntra/
還有學者針對嫉妒表現的性別差異
進行了腦激活實驗:
研究者寫下了36個
有關「不忠」的描述性語句
讓被試者想像相關場景、誘發嫉妒感覺
同時測量他們的腦成像變化
研究發現,當出現嫉妒情緒時
男性的杏仁核、下丘腦
和前額葉比女性更多地激活了
而杏仁核和下丘腦的激活
往往會誘發性行為或攻擊性行為[8]
女性被激活更多的,則是大腦後部顳上溝
這一區域主要負責社交感知與互動
所以面對前任的秀恩愛
男生更可能選擇大罵一頓後
將二人雙雙拉黑
或者開始火速尋找下一任
而女生更可能的行為則是
一邊生氣一邊視奸
還要隨手轉發到閨蜜群
相比女生微妙的嫉妒
男生視奸前任的行為可就「單純」多了:
他們更可能是純粹地懷念前女友
對多數男性來說心中的白月光不僅長明
而且還越照越亮
那些忍不住打開前任微博的夜晚
都是對美好過去的一次完整倒放:
相比女性,男性更容易
對昔日伴侶產生積極評價
哪怕他們是被甩的那一個[9]
/2019年4月7日,河南鄭州。男子用15間房辦「失戀博物展」 ,總面積達400平米,所有房間內的布置都很浪漫、溫馨/
這可能也解釋了
為什麼《大話西遊》會成為直男的最愛:
每一個用孫悟空做頭像的男生
他們都有一萬年的真愛期限
也都在追悔莫及的深夜裡
暗自感慨視奸前任的自己
「真的好像一條狗啊」
如果你也曾經歷過
視奸翻車的社會性死亡
沒關係,有一件事稍顯安慰:
只要你足夠有耐心和毅力
或者對方足夠粗心大意,總有一天
你會在訪客列表裡
等來前任,和他的現任
這時候的你會感覺
那個深夜偷偷翻前任微博的自己
好像也沒那麼卑微——畢竟
他倆可能也正為你吵得不可開交呢
/2013年5月2日,西安,深夜依舊在刷手機、看平板電腦的情侶 / 華商報/
你隨手分享在微博的歌曲連結
只有他會特意點開、仔細聆聽——
倒不是覺得你音樂品味好
因為他要檢查一下
這首歌到底有沒有懷念你前任的意思
而且,這些被不安感驅使著視奸的人
往往會對看到的內容進行更負面的解讀[10]
比如,你隨手分享了
看完某部偶像劇的心情
他可能以為你正在追憶過去的美好
你偷偷吐槽室友、同事和老闆的話
他可能幹脆對號入座以為你在內涵他
/情侶們吵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因為各自的前任而產生的煩惱 / Getty Creative@Kittiphan Teerawattanakul&EyeEm/
會不會成為這樣一個「手賤」的現任
和自身性格及親密關係的模式有莫大的關係
頻繁查看伴侶的社交軟體互動
或者直接翻看對方手機
也被稱為「電子人際監測」
有研究者對大學生的電子人際監測行為
和依戀類型進行交叉分析
結果發現,對伴侶「查崗」
要麼是自身性格缺乏安全感[10]
要麼是關係的不確定性太大[11]
一般來說,善妒的人
更容易在感情中感受到不信任
也更容易查伴侶的崗
有研究跟蹤記錄了108對情侶
每天互相「查崗」的情況
以及他們的依戀類型、關係質量
和自尊心等先決條件
結果發現,一個人的Facebook監控情況
與其自身的愛與嫉妒呈正相關
但與伴侶的愛和嫉妒呈負相關[12]
有調查發現,愛情嫉妒水平
可能跟既往的經歷有關[13]
比如,如果一個人被慘烈地綠過
那麼他在以後的感情裡
可能就會更容易嫉妒
所以,如果你前任的現任
有事沒事就來看你
每條訪客記錄都有他的名字
倒也不必大動肝火
他可能只是一個沒安全感卻有故事的人
/《愛情公寓》中的「海王」呂子喬,在婚前陷入前任視奸的恐懼幻像之中 / 《愛情公寓5》/
另一方面,不確定性也與感情的狀態
所處階段有關
一項針對220名本科生的調查發現
處於「分分合合」階段的人
使用社交軟體時
往往採用「被動策略」來了解、試探對方——
105人選擇不斷翻看對方的社交主頁
來決定究竟是分手還是和好
而不是直接詢問對方
或者向共同好友打聽[11]
還有人認為
從曖昧期向確定戀情期過渡
也是感情不確定性激增的階段[14]
所以,如果前任的現任是間歇性地來看你
那麼合理懷疑——
要麼就是他倆要從曖昧期轉正了
他來檢查你們有沒有藕斷絲連的痕跡
以及另一半有沒有渣男/渣女的黑歷史
要麼就是倆人吵架吵崩了
他來看看對象有沒有藉故聯繫你
/昆凌在Instagram上曬出的彩虹風景照,被網友發現來自周董前女友侯佩岑的ins,堪稱大型翻車現場 / Instagram/
視奸這件事,道理都懂,手卻做不到
都知道頻頻回頭的人
走不遠,可那又如何?
遊走情場,最大的雙標
是一邊把朋友圈背景改成
「別看了,過得比你好」
一邊在深夜偷偷切換小號
偷窺對方的好友圈
在視奸食物鏈中,前任、現任、你
早就構成了封閉的生態自循環
女朋友喜歡什麼色號的口紅
前女友可能比你清楚
想知道前女友的新男友什麼樣
不如翻翻現女友瀏覽記錄
(註:危險行為,不建議真的嘗試)
前任抑或現任,不管處於什麼角色
感情一旦上頭
誰也剩不下多少瀟灑和體面
王菲那首歌怎麼唱的來著——
「你是千堆雪我是長街
等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社交時代,誰也瓦解不了誰
你們只會互為彼此的深淵:
當你凝視前任的現任時,他也在凝視你
[1] Tara C. Marshall. (2012). Facebook Surveillance of Former Romantic Partners: Associations with PostBreakup Recovery and Personal Growth.
[2] Amy Lyndon, Jennifer B-R, Alyssa D. C. (2011). College Students』 Facebook Stalking of Ex-Partners.
[3] 陳熵珊. (2018).社交媒體對大學生親密關係的影響:媒介使用、自我表露和電子人際監測.
[4] 謝新洲,安靜. (2016). 社交媒體用戶自我表露的影響因素分析.
[5] Amy Muise, Emily Christofides, Serge Desmarais. (2008). More Information than You Ever Wanted: Does Facebook Bring Out the Green-Eyed Monster of Jealousy?
[6] 戴維·巴斯. (2007). 進化心理學: 心理的新科學.
[7] DM Buss. (2000). Distress About Mating Rivals.
[8] Hidehiko Takahashi. (2006). Men and women show distinct brain activations during imagery of sexual and emotional infidelity.
[9] Ursula Athenstaedt. (2019). Men View Their Ex-Partners More Favorably Than Women Do.
[10] Jesse Fox. (2019).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ttachment, Uncertainty, and Partner Surveillance on Facebook.
[11] MG Blight. (2019). 「Using Facebook Lets Me Know What He is Doing」: Relational Uncertainty, Breakups, and Renewals in On-again/Off-again Relationships.
[12] TC Marshall.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Facebook-Related Jealousy and Surveillan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13] SM Murphy. (2006). Relationship experience as a predictor of romantic jealousy.
Thiago de Almeida. (2014). Romantic Jealousy and Love Infidelity Correlations.
[14] Baxter, L. A., Wilmot, W. W. (1984). "Secret tests": Strategies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e of the relationship.
浪潮工作室是我們的好朋友
也是為數不多我們堅持打開的公眾號
正如他們的標語
他們的文章總能給我新奇的視角看世界
並能帶給我很多知識增量
他們還寫了什麼?
社會心理
他們關注著你在戀愛、生活、婚姻等
方方面面,帶給你清醒的認知
聽說現在流行的大眾審美是:微胖
就連影視劇女主也慢慢地
不再是清一色的高挑瘦削美女
似乎肉感女孩逐漸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是,男生喜歡的微胖
跟你理解的是一回事嗎?
閨蜜這種感情很複雜
有一句名言相信你一定聽說過:
防火防盜防閨蜜
男朋友出軌就已經夠慘的了
更慘的是男朋友出軌了你閨蜜
男朋友出軌閨蜜,到底是誰的錯?
婚姻,不只是兩個擁有愛的人在一起
還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而被父母嫌棄的理由
可能不是對方沒事業沒錢
也不是長相醜陋
或許只是因為來自於單親家庭
人們口口相傳的對單親家庭的
固有看法有根據嗎?
單親家庭作為一種家庭結構
究竟對孩子有多大影響?
生活百科
他們關心你的生活和健康
在浪潮工作室,你能看到很多生活百科
他們的觀點甚至會顛覆你
以往關於健康的生活觀念
睡得好,其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怎樣才是睡得好?
很多人都篤信一條:每天要睡滿8個小時
但是,你有沒有認真地想過:
人睡滿8個小時真的是必須的嗎?
人究竟一天需要睡多久?
2009年,日本花王公司
調查了部分中國城市家庭的洗衣情況
發現超過90%的家庭選擇
單獨手洗襪子和內衣[1]
為什麼這麼執著於分開洗?
聽說外國人總是一起洗
難道他們體質特殊?
剖析消費
他們為你剖析熱門消費產品
讓你避免踏進智商稅的大坑
1949年到現在
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
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就有26人
可以說,日本製造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不過,在發達科技的另一面
日本的偽科學也同樣發達
到底有多少日本的理論、產品
混在「日本製造」的隊伍中
來到中國開啟騙錢之旅?
提到戴森,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一個詞:
中產階級。還有人把戴森稱為「中產收割機」
可是,在不超過200塊錢
可以搞定一款吸塵器
不超過50塊錢可以
搞定一個吹風機的情況下
中產們,何須花20、40倍的價錢買戴森?
買戴森的,又難道只有中產嗎?
理性種草
除了生活常識和日常裡的智商稅
就連家用電器
都能被他們寫出很多一般人
都不知道的用法給大家理性種草
你以為他們寫的是廣告嗎?
我翻到文章最後面
也沒發現廣告,就是純乾貨
搞得粉絲們在評論區求廣告連結
這場景我也是頭一次見
洗碗,是中國當代家庭中
最引戰的家務事之一
男的嫌洗碗麻煩,女的嫌洗碗傷手
許多人寧願做飯,也不願意洗碗
洗碗費時間費精力,重複勞動
簡直是最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那麼,洗碗機到底值不值得買?
梅雨季節來臨,氣候變得無比潮溼
陽光變得更加珍貴
每天都要換的內褲
兩三天就要換的內衣和襪子
成打地堆在衣架上卻怎麼都幹不了
晾了一周的衣服,一摸還是又溼又潮
只能動用意念說服自己,「已經幹了」
這時候,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烘乾機
你或許不關心這個世界
但這個世界,總會在某些時刻,來「關心」你
關注浪潮工作室
用更新鮮的角度,看世界吧
掃描下方二維碼
做更有態度的年輕人
新知世界
你會視奸前任微博或朋友圈嗎?
看了以後心情有哪些變化?
來留言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