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店鋪專利侵權聯繫方式(阿里巴巴進貨淘寶賣貨)
2023-04-23 10:50:58
阿里巴巴店鋪專利侵權聯繫方式?前言前幾天判決書下來,案子了解了,心情不錯,寫一篇文章分享下自己的經歷,希望能幫到那些躺槍的淘寶店家,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阿里巴巴店鋪專利侵權聯繫方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阿里巴巴店鋪專利侵權聯繫方式
前言
前幾天判決書下來,案子了解了,心情不錯,寫一篇文章分享下自己的經歷,希望能幫到那些躺槍的淘寶店家
2018年7月份,我忽然收到合肥中院智慧財產權法庭的傳票,九牧衛廚授權福建一家律師事務所起訴我在淘寶銷售的一款花灑產品涉嫌他們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要求賠償合計4.5萬元。
一個產品,兩個專利侵權,分了兩個案子起訴,我諮詢了律師,才知道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賠償一個案子是一萬起步,為了提高賠償,對方分了2個案子。
收到傳票的第一時間我也蒙了,感覺自己十分委屈,真的是躺著也中槍,晚上整宿睡不著,後來諮詢了2個律師朋友,他們的一個案子收費3000,兩個6000,還不包搞定,我又打電話到原告方律師事務所,和對方談和解,來回討價還價,對方給出最低一萬八的最低價格,我琢磨了一下,對於小賣家來說,請律師並不是明智之舉。
後來這事被我姐夫知道了,自家人就是不一樣,他因為長期和官司打交道,告訴我別怕,也不需要請律師,讓我先聯繫廠家,實在不行,自己收集證據自己出庭就好。
最開始我是不太願意聯繫廠家的,因為對方阿里巴巴店鋪涉案產品還在售,我怕對方知曉後不但不理我,還有可能下架產品,導致對我不利的局面,於是我先把對方的產品詳情頁、店鋪認證部分、廠家信息等全部截圖保存,才和對方聯繫,並告知被起訴,要求配合,這個環節主要是拿到對方的聊天記錄,證明自己在進貨前不知道產品侵權,證明不知情。果然,對方聊了後先是抵賴侵權,然後說問問家裡人看看怎麼處理,然後下架產品,不理我,和我料想的一樣。聊天記錄截圖保存。
然後我打電話給阿里巴巴,說明事情緣由,看看阿里能不能說服廠家參與,或者派個法務代表過來幫忙打官司,也能省個律師費,客服溝通廠家後告知我廠家失聯不接電話,這時我對廠家徹底失去興趣,阿里巴巴電話錄音,要求客服明確,在阿里上進貨全部都是合法來源,如果需要配合他們會積極配合,但無法提供法務代表過來幫忙。
第三步,找到自己的阿里巴巴訂單記錄,下載支付寶支付記錄的pdf憑據、訂單截圖、自己的阿里巴巴實名認證截圖(證明東西是自己買的),快遞單號信息截圖,我挺慶幸保留了當時收貨的箱子,把快遞底單從箱子上裁剪下來保存好。
第四步,分析對方訴狀裡提到三無產品,產品價格偏低,對於三無產品,無法拿出切實證據證明是不是三無,所以沒有在這上面糾結,三無其實並不是一個法律名詞,對我的威脅並不大,況且我進貨時知曉進貨廠家信息、正規平臺進貨,所以嚴格意義上不能算三無;對於價格偏低,我在阿里巴巴搜索了關鍵詞花灑,並選擇銷量排序,價格從兩三塊到幾百塊不等,我的價格其範圍內,不算價格偏低,截圖保存好(這個比較重要,合法來源抗辯裡還有個前提,不知道或者應該不知道是侵權產品,對方提出進貨價格偏低,就是說我應當知道東西有問題,所以需要特別證明一下,價格合理)。
還有個利潤合理:銷售價格-進貨價格-包裝費用-快遞價格,之後還有利潤且利潤合理。這個合理利潤,既不能利潤太大,且不能沒有利潤虧損,後者更為嚴重,我看過一個案例,起訴方提出對方進貨價格太高,除去成本後竟然是虧損,不符合清理,所以側面佐證被告進貨來源的真實性。
收集完這些證據,整理列印後,著手寫答辯狀,作為銷售者,能找到上家,對產品是否侵權不要過多關注,對方既然起訴,這個大部分是搞不贏的,所以就針對合法來源抗辯來寫答辯狀,才有一絲生機,
下面附上答辯狀供大家參考下:
民事答辯狀
答辯人:王某某,男,漢族,****年月生,身份證號:***住址:******
被答辯人: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地址:*******
因被答辯人訴答辯人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專利權糾紛兩個案件,答辯人於2018年*月收到貴院送達的起訴相關文件以及開庭傳票。為進一步澄清事實,分清是非,答辯人現依法提出答辯意見如下。
答辯事項:答辯人請求法院依法駁回被答辯人的全部訴訟請求。
事實和理由: 一、關於本案事實。
2017年11月,答辯人依據市場情況從阿里巴巴商家慈谿市****潔具廠(社會統一信用代碼:92330282MA2*******,阿里巴巴已認證)以***元每個的價格進貨所涉侵權花灑產品,並在淘寶網上架銷售,所有進貨記錄均在阿里巴巴可以查詢(見證據1、2網頁截圖,可當庭驗證)。
涉及本案侵權產品淘寶網售價為25元,除去進貨成本5元和快遞8元、包裝、運費險、返現2元等費用,毛利潤9元每個,自上架之日起涉及本案產品總銷量142個(淘寶銷售記錄均可查詢)其中涉及到本案產品的只有六十餘個,淘寶交易記錄均可查詢,總利潤***元。 截至被答辯人起訴,答辯人立即停止了該產品的銷售,下架所有涉嫌侵權產品連結,同時與被答辯人代理律師事務所進行交涉協商和解賠償事宜,但無果。
答辯人隨即多次聯繫阿里巴巴和廠家溝通,阿里巴巴表示阿里巴巴進貨產品均可保證為合法來源,並可以配合法院調查(見證據8電話錄音);與廠家進行阿里旺旺(淘寶和1688網交易官方聊天工具)溝通,廠家最開始辯駁該產品與九牧不同,不存在侵犯專利問題,後答辯人發送本案相關資料後便不再理睬答辯人(見證據6,可當庭驗證)。
二、答辯人的行為符合《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 《專利法》第七十條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答辯人認為:其作為銷售方,其所售產品進貨渠道合法,購買價格合理,由於產品本身特點無法確定是否侵權,但在收到侵權通知後及時停止了侵權行為,此行為符合《專利法》第七十條規定,不應承擔相關責任。 1、答辯人盡到了必要的注意義務。 答辯人出於信任在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交易平臺阿里巴巴,並選擇了慈谿市****潔具廠進貨,貨品精緻無瑕疵,手續完備,在收到訴狀後先後再次向阿里巴巴平臺和廠家聯繫確認,平臺表示產品進貨渠道合法,廠家表示無專利糾紛(見證據6、8)。 阿里巴巴平臺作為全國最大的商品交易平臺,實力雄厚,眾人皆知;慈谿市****潔具廠通過實名認證,該商家自2010年成立,阿里巴巴誠信檔案表現良好,答辯人據此相信慈谿市****潔具廠產品生產途徑合法,主觀盡到的注意義務,且被起訴後聊天記錄也有應證(見證據4、6)。 2、涉案專利的創造性低,答辯人無明顯主觀惡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人民法院在認定一般消費者對於外觀設計所具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時,一般應當考慮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授權外觀設計所屬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的設計空間。設計空間較大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一般消費者通常不容易注意到不同設計之間的較小區別;設計空間較小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一般消費者通常更容易注意到不同設 計之間的較小區別。 該款花灑外觀設計與平時日常生活中的花灑非常相似,只是應用的產品不同而已,在市面上銷售的花灑很多都有類似外觀,原告外觀專利並非是本產品不可替換的。答辯人由於生活經驗及其對阿里巴巴源頭廠家的信任,對此無法敏銳察覺其可能侵權於情合理。涉及的實用新型專利由於其存在於花灑內部,使用中不會拆卸內部結構查看,正常情況下無法判斷是否侵權,從原告證據中也未看到花灑被拆開後專利技術對比,此項疏漏也合情合理。 涉案實用新型侵其除垢結構屬於產品內部結構,非直接可察覺結構,因此答辯人無法直接獲取其內部結構特點(見證據1)。故無法對該產品是否侵權作出是否會侵權的準確判斷。 此外,答辯人此前並未知曉該產品侵權,在接到侵權起訴通知文件後立即下架了所有侵權產品連結。 3、涉案侵權產品均由答辯人從合法途徑購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所稱合法來源,是指通過合法的銷售渠道、通常的買賣合同等正常商業方式取得產品。對於合法來源,使用者、許諾銷售者或者銷售者應當提供符合交易習慣的相關證據。 慈谿市****潔具廠系阿里巴巴源頭廠家,且一直在對外招商,希望更多的人代理銷售他們的產品(見證據3、4)。答辯人的進貨均通過阿里巴巴官方交易,交易記錄、支付寶支付記錄、電子合約均可查詢。 4、涉案侵權產品由答辯人支付了合理對價。 答辯人前後共計銷售涉案侵權產品142件,且所售部分商品有退貨。該產品的銷售價格為25元,答辯人的拿貨價格為***元元每件,綜合平均淨利潤為9元每件,總利潤***元,因是在淘寶銷售,交易記錄清晰透明,有據可查(見證據11)。 本案所涉及的侵權產品其體形較小,其行業價格均為2-10元左右,最低的2-3元,最高的普遍不會超出40,再高就根本沒有銷售量。答辯人以花灑為關鍵詞在阿里巴巴上搜索,其價格也與答辯人之前所設想的一致(見證據10)。 故,本案中答辯人的購入所涉侵權產品的價格是合理的,其利潤也是合理的。
三、被答辯人所提請的賠償額度明顯不合理。 《專利法》第六十五條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答辯人認為其行為首先符合《專利法》第七十條的規定,應當免於賠償。即便賠償,其賠償額度也不應當為4.5萬元,被答辯人提出的賠償額度於法無據,於理不合。 1、被答辯人未提供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證明。 2、答辯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極少。 由於被答辯人未提供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證明,故優先適用「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 答辯人前後共計銷售涉案侵權產品142餘件,且所售部分商品有退貨。該產品的銷售價格為25元,(見原告起訴文件證據3,公證書銷售記錄頁面)。答辯人的拿貨價格為***元每件,綜合平均淨利潤為9元每件,按照正常計算方式計算,其產品整體的利潤尚且才為***元,而且同款產品涉案SKU銷量只有六十餘個,因此賠償額度理應在此基礎上大大降低。
四、被答辯人起訴目的實屬惡意
被答辯人口口聲聲闡述為了停止侵權才起訴,從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看出,購買侵權產品時間為2018年2月份,從聯繫律師、公正人員和購買,相信發現該產品時間更早,起訴時間為2018年7月份,之間相差將近半年,本來淘寶上旺旺可以聯繫、也有專利權投訴,或者發一份律師函就能解決的問題,非要拖大半年靠起訴解決,一個產品分兩個案子起訴,無非就是為了鑽法律漏洞,,專利法明確建議先協商解決,初衷是為了保護專利所有人,追溯源頭廠家,而不是成為某些商家斂財的手段。加上答辯人之前所言,主觀上並無侵權惡意,且被答辯人專利的創造性較低,並非是不可或缺的產品設計結構,答辯人只是不小心「觸雷」,如被答辯人進行及時告知,答辯人完全可以下架並積極配合專利人,避免對被答辯人造成損失,也大大降低了國家法律成本。
但是被答辯人並未進行任何有效告知,而是直接起訴,且所賠金額不菲,其行為存在明顯惡意。
答辯人認為《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該「合理開支」的認定除了被答辯人提供的費用發票,還應綜合考慮本案答辯人的主觀惡意以及被答辯人提起本案訴訟的必要性,明明可以通過一個淘寶投訴或者一份律師函就可以制止的侵權,被答辯人卻估計將此事做大,實屬不該。 因此,被答辯人要求賠償4.5萬元的訴訟請求是及其不合理的。 綜上所述,答辯人雖然可能違反了《專利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侵權,但所銷售產品並非自己生產,均由合法途徑、合法價格,並有相應的證據證明,故符合《專利法》第七十條的免於賠償的情形。此外,即便本案最終被認定侵權,被答辯人提請的賠償額也是不合理的,是及其誇大其詞,讓人難以信服的。故,望貴院依法駁回被答辯人訴訟請求。
此致 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王某某 2018年*月*日
證據清單:
證據清單
案號:(2018)皖民初****號、****號
原告: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
被告:王燚
序號
證據名稱
證明對象
證據來源
頁碼
1
進貨訂單交易記錄
涉案產品進貨渠道
阿里巴巴進貨平臺網頁截圖
1
2
支付寶支付記錄
涉案訂單支付記錄
支付寶平臺
2
3
交易快照
涉案產品進貨平臺網頁描述
阿里巴巴進貨平臺網頁截圖
3-17
4
廠家信息
涉案產品進貨廠家信息
阿里巴巴進貨平臺網頁截圖
18-19
5
進貨快遞單
涉案產品進貨快遞運輸單
快遞單拍照
20
6
與進貨廠家溝通聊天記錄
與進貨源頭廠家聊天記錄,證明不知曉專利所有人
阿里巴巴平臺官方聊天工具阿里旺旺截圖
21-35
7
快遞物流信息
證明快遞物流相關信息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8
阿里巴巴電話錄音
證明阿里巴巴平臺官方承認在其平臺進貨屬於合法來源
電話錄音
U盤
9
阿里巴巴平臺實名認證
證明阿里巴巴平臺進貨帳號主體為本人且已實名認證
阿里巴巴網頁截圖
36
10
阿里巴巴平臺花灑產品價格區間
搜索手持花灑關鍵詞按銷量排序,證明進貨價格合理
阿里巴巴網頁截圖
37-38
11
淘寶網後臺銷量紀錄
淘寶網買出的每一筆交易都能查詢,證明產品總銷量
淘寶賣家後臺截圖
39-40
證據說明:由於證據來源大部分都是來源於網頁截圖的特殊性,均為截圖,請求法院鑑定,也可當庭打開網頁驗證。
提供人:王某某 身份證號:*******
開庭當天法官驗證了相關網頁和交易記錄,和對方商量,說我的證據比較紮實,因為他們買了涉案產品,且做了公正,貼了封條,建議對方撤訴,連通廠家一起起訴,這樣這次不用拆開封條。
對方打了電話後接受了這個處理方式。
第二次起訴後開庭在11月份,廠家沒來,我去開庭,做了一番辯解後,沒有當庭宣判,12月中旬判決書下來,我這邊就是下架產品,廠家判了3.5萬 訴訟費600左右,此案至此結束。
後記:
第一次收到傳票後我在網上查了九牧相關案件:同類案件甚至同款產品不下七八百起,聯繫了一些被告老闆當事人,大部分都是實體店,他們說有一天店裡突然來了一批人,衝進來後有人拍照,有人公正,取證後揚長而去,隨之傳票送達,他們聽從建材市場附近老闆的建議,感覺是騙子,沒有去應訴,隨後判決書下來,賠償4萬(此花灑產品是手噴和頂噴兩個,每個有外觀和實用新型兩個專利,一共四個專利),後來警察過來執行,迫於壓力,破財免災,老闆們分分交錢了事,一個義烏衛浴市場,一次性被虐走上百萬,後期估計實體店基本找不到了,於是他們轉戰電商。
電商同仁應該在此案中明白:
1.吃了官司,千萬別消極應對,應該積極應訴,收集證據,千萬別聽從其他人所謂的意見,我在收到傳票時,送傳票的快遞員當時也勸我別去應訴,現在想想都後怕,如果不去,法庭就是對方的一言堂。
2.進貨一定要保留進貨證據。發票、進貨單、快遞單。或者在大的電商平臺進貨,所有的信息都有據可查,並且這些證據至少保留停止銷售後2年,我這個案子,對方就是17年12月份買的,過了半年才起訴,目的估計是為了等我的進貨票據丟失,殊不知我是阿里巴巴進貨的,只要阿里不倒,我的證據都在。
3.儘量購買有生產廠家,合格證、正產日期等包裝合格的產品,這個很重要,我在查資料時看過很多案例,有些法官因為三無也有可能判你合法來源抗辯不成立。
4.進貨時儘量詢問下專利相關問題,並保留聊天記錄或者寫個證明,有專利的寫個專利產品授權銷售,沒專利的或者不清楚的讓他寫個出了問題他負責的條子,蓋上廠家印章。
5.銷售時,最好別貼牌或者亂寫個品牌,最好按進貨寫廠家,該有的包裝最好都有。
作者:散馬遊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