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朗山驢行記(驢行天下之清明兩日)
2023-04-22 16:45:25
2018年4月6日,清明小長假第二天。這個小長假小分隊別人都有事要忙,只剩下我一個閒人了。看了下各群的公告,最後報了一個某戶外群的綏中九門口長城、秋皮溝野山城(當時說是婁山溝長城,也對。村子叫婁山溝村)、山海關兩日活動。其實,九門口長城和野長城我算是都走過。遠的不說,有一年夏天和笑臉的探索團隊從九門口長城穿越到錐子山長城,途經42個峰火臺,行程20公裡以上,帶了七瓶水都不敢盡興喝。當時的A線12人中,其中有一女驢友累哭了。因為沒有下撤點了,只能硬著頭皮走完全程。。。。。。。往事如昨。
這次報名參加活動,主要是因為目前瀋陽的各戶外群中,絕大多數由野線登山向旅遊休閒轉型。原因以前也說過,發登山線多操心不說,關鍵是很難召集隊員,經常是發不滿車,最後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當然是因為費用太高了。所以參加這次的活動有景點(九門口長城)有野線也算不錯了,還有山海關沒去過,也想順路看一下。還有,我對野長城確實有些情有獨衷,不同季節多走幾次也是很喜歡的。
當日5時50分,我們的大巴從市府廣場集合地準時出發,又順路去鐵西接了其他隊員後,開始向綏中進發。天公不作美,此時的瀋陽正飄著細雪。清明時節雨紛紛,印象中的清明多是下雨。今天冷空氣南下,竟然下起雪來。坐在大巴中本來也無所謂,沒曾想高速公路不讓七座以上的車通行了。瀋陽離綏中九門口本來就遠,如果全走底道確實夠嗆。車行至遼中南高速口時,雪停了。我們的大巴終於拐上高速,向目的地進發。
大家也都把心放回肚子裡,在車上假寐、聊天不提。
13時30分,我們的大巴順利到達綏中九門口長城景區。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來這裡,而且此次出行是兩個群聯合發線。另外一個群算是攝影群,各位行攝大咖老師雲集,也需要時間靜心創作,所以群主決定在此逗留4個小時,讓大家盡興拍照。我不是第一次來,也不是行攝中人。一個人走在前面,意在走一段野長城。
度娘稱:九門口水上長城九門口水上長城位於遼寧省綏中縣,始建於北齊(公元479-502年),擴建於明初1381年。明代以前,這裡是重要的軍事關口。九門口水上長城全長1704米,是中國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長城,其跨河牆長達100多米。九江河水從九門口水上長城下的九道水門直流而過,「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景色壯觀。
有史料記載,綏中這一代現存的古長城都是民族英雄戚繼光主持修建的。在當年絕對算是先進的軍事防禦設施。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完整的城牆、敵樓、戰臺等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政府曾發出「修我長城,愛我中華」的號召時由國家、企事業單位、個人捐資修建的。九門口公園中立有多個石碑,記錄這一善舉。其中有兩塊特別吸引我,一是由錦州市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委員會設立的「修復九門口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航攝有功」碑和「修復九門口長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0集團軍贊助壹拾萬元」碑。這當然和我的軍人情節有關。要知道當年的這類贊助款項都是由官兵們自掏腰包湊的。
上次來九門口時,曾走過從未曾修繕的一段,也就是崖壁上寫有三個紅色大字「九門口」這裡。其實這一段沒有多長,沒修完是管委會的刻意之作,意在留著段殘缺的長城和新修的做對比。當然,這是我的猜想。上來後發現,現在用鐵網擋住了去往野長城那段的去路。仔細看了一下,很輕鬆就可以扶著鐵網繞過來,雖然鐵網上下立有什麼禁止翻越後果自負的警示牌。其實,這類警示,多是管理者為免責所為,如果真不讓過,在這裡留個工作人員看管就是。而且鐵網會更結實,不會這麼輕鬆就過去了。
還是走到盡頭的山崖下。站在上面拍了幾張照片,正準備下撤時,有兩位遊人也上來了。正好求他們幫忙拍了兩張照片留念不提。
回去的路就更輕鬆了,一個人慢慢走著,偶而停下來拍幾張照片。途中看到我們的群友們正在長城裡外忘我地拍攝。我沒停步,再從水上長城過去北邊的盡頭。有一女孩子穿了一身漢服,白衣紫裙,倒是與這周遭景色很搭。
提前一個小時回到車上,外面太冷了。風很大,甚至飄了一會兒雪花。17時許,大家也都陸續回到車上,啟程去今晚的住處—某某農家院。村子不大,農家院卻規模不小。特別是飯廳應該可以一次性輕鬆擺下20桌。店主人是個精明瘦高的中年漢子,老婆、女兒上手一起打理,還有幾個親戚幫忙。晚餐還可以,老實說餐標不低,味道一般。出門在外,既來之,則安之,大家也都喝了點酒。
當晚有些狀況。說是附近某地失火,造成變壓器故障,晚上11時許停電至天亮。房間裡有些冷。不過,還算可以忍受。有隊員頗有微詞,我倒是覺得既然是天災或者稱突發事件,抱怨真的與事無補,徒增煩惱而已。老闆娘也一直說很上火,也表達了歉意不提。
早飯後農家院老闆安排其三姐夫做地導帶大家上山去爬野長城。離住處不過20分鐘的車程,上山半個小時後,驀然回首,發現山坡上迎山紅和野杏花已悄然開放。春天真的來了。
當日野長城上的行程還是有些故事的。因為地導一直在中隊偏後的位置白話,前隊我們幾個人只在有岔路時問他一下,登上山脊後沿長城一直向北穿行,基本沒停步。這一段野長城大多坍塌破敗,只有幾個敵樓遺址還在。初春時節,長城上鮮見綠色,只有衰草枯枝,更增添了幾分滄桑感。因為攝影大咖們忙於創作,前隊後來只剩下我和左右逢源兩個人,後來他也沒跟上來,我一個人只管向前走著,反正是往返線,我心裡有底。
過了三個敵臺,又過了一段石長城後,我一直走到山勢即將下降的一段。前面的山澗處,一座高高的幾乎是完整的敵臺聳立在那裡。拍了幾張照片後,感覺不太對了。因為我後面一直見不到隊友跟上來,即便是在高處視線很好時也看不到人。一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還是往回走吧。一直走到來時經過的第二個敵樓時,才發現有攝影老師正在給群友拍照呢,原來人家根本就沒跟上來。一直在這裡拍照。
下撤的過程乏善可陳,因為是原路返回。只是拍了些山谷間的野杏花、映山紅。11時40分,隊友都回來了。回農家院吃過午餐後,順路遊覽了山海關。雖然是第一次來,我對山海關古城印象不錯。一是雄渾大氣,城牆寬敞得別說跑馬,跑大巴車都沒問題。而且幾座城樓裡也都有貨真價實的文物,主要是軍dao、鐵炮的軍械之類,算不上多珍貴,卻和山海關歷史上的軍事價值很搭。
15時許,我們已經從山海關啟程,一路回瀋陽去也。
九門口水上長城
九門口長城敵樓,後一段未修繕
我在九門口野長城
秋皮溝野長城
我在山海關
長城春曉
隊友們
著漢服的女孩
這個農家院是驢友們的據點
出發
花開了
春意
一株肆意生長的樹
雄關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註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