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佐夫兄弟上下集(卡拉馬佐夫兄弟父子喋血)
2023-04-22 23:20:42 1
如果人的一生有一次不得不直面自己的獸性,那一定是在讀《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
因為這本書是一面照妖鏡,每一次當你拿起來想看自己,總能照見骷髏,
那些被惡魔奴役和驅使的人們,會從鏡中看進人性中最幽深的隱秘處,洞察被自己極盡掩藏的自私和卑劣,
所以,閱讀此書是一次痛苦的靈魂拷問,更是一場痛快的伐骨洗髓,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封筆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
一起聚焦世界文學史上的那場父子喋血、手足相殘的人間醜劇
老卡拉馬佐夫是當下卡拉馬佐夫家的一家之主,雖然年紀大了,可依舊說一不二,地位穩固,權利超然,
但實際上,老卡拉馬佐夫卻是一個「十分淫蕩而且在情慾方面時常殘忍得像惡魔般的人」,喜歡在眾人面前刻意貶低自己以獲取利益,是個十足的小丑和惡棍,
但就是這樣一個卑劣到骨子裡的小人,卻在當下的社會活得風生水起,他的一生有兩任妻子、許多個女人,
第一任妻子是個美麗而浪漫的富家小姐,被老卡拉馬佐夫的漂亮情話俘獲芳心,然後頭腦發脹的和他私了奔,
婚後,兩個人也的確過了好一段甜蜜的日子,可富家小姐終是被老卡拉馬佐夫的自私貪婪和日益乏味煩膩的日常瑣事打敗,
再一次選擇和別的男人走了,只留下了他們年僅三歲的兒子米卡在這個冷漠的家庭,
之後,米卡徹底被父親遺忘,全由好心的僕人餵養長大,後又被舅舅領走,接連換了好幾個家庭,
而今也已經28歲了,不久前才剛剛回到了這個童年記憶裡不太美好的小縣城
老卡拉馬佐夫的第二任妻子同樣是靠私奔得來的,這個女孩沒有第一任妻子有錢,且身份只是個女富豪的養女,
因此,女孩自然也沒有第一任妻子幸運,由於老卡拉馬佐夫沒能從這場婚姻裡賺到一分錢,所以,對這個小妻子平日裡便一點也不客氣,
輕則侮辱謾罵,重則拳打腳踢,甚至當著妻子的面和外面的野女人鬼混,老卡拉馬佐夫也不覺得有什麼,
這個女人為老卡拉馬佐夫生下了伊凡和阿廖沙兩個兒子之後,就被逼得得了瘋癲病,不久後便絕望地死了,
那時伊凡剛滿8歲,阿廖沙也才4歲,母親死後,兩個孩子像他們同父異母的大哥米卡一樣完全被父親忘記,由僕人照顧才僥倖長大
幸好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母親的那位富裕的養母可憐伊凡和阿廖沙兄弟倆,將他們領走了,自此,他們衣食不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長為了社會上的精英,
但當他們長大卻都對兒時被領養的經歷感到屈辱,也對他們自私涼薄的父親懷著深刻的仇恨,
現在,伊凡已經24歲,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學者,他當過教師,發表過文章,品性清高而謹慎,
而今之所以再次回到這個令他痛苦的家,全是因為放不下他那可憐的母親,以及親弟弟阿廖沙
阿廖沙比兩個哥哥都要早一些到達小鎮,認真算起來將近有一年了,他才剛剛滿20歲,去年回來時還未從學校畢業,
但現在已經在鎮上的修道院找了份修士的工作,收入勉強能顧得住自己,
他之所以這麼急急地趕回來,全是因為孝心,他要尋找母親的墳墓,
在阿廖沙的記憶裡:母親是這天底下最溫柔美麗的女人,雖然兒時的記憶很多已經被時間稀釋,但母親的樣貌卻一直清晰的印刻在他的腦子裡,
大概也正是因為如此,成年後的阿廖沙與兩個哥哥比起來,性格上少了些狠厲,雖然也經受了童年的不幸和生活的捶打,但始終對誰都懷著一份真誠的善意
除了這三個名義上的兒子之外,老卡拉馬佐夫還有個被滿城遊街的痴女所生的奸生子斯麥爾佳科夫,
同樣的,這孩子也由僕人養大,之後就一直被當做家裡的廚子和隨從,
所以,幾個兒子中斯麥爾佳科夫受家庭和父親的影響最大,因為他一直長在這個家裡,父親常常能見到他,對他不是動輒打罵,就是視而不見,
因此,成年後的斯麥爾佳科夫像極了自己的父親,精神敏感、性格陰狠,虛榮又卑鄙,
現在他極看中自己的衣著穿戴,並希望早些弄一筆錢逃到國外去,徹底丟掉自己不體面的私生子身份
老卡拉馬佐夫活到而今年近五旬,兩個妻子,四個兒子,無數個情人,但沒有一個被他真心對待,
他像人世間的浪蕩客,似乎走這一遭只為滿足私慾,一心一意的只考慮自己,是個十足十的小人,生平也只為兩件事努力:一是斂財,二是好色,
為這,老卡拉馬佐夫還有個邪惡的邏輯:
凡是個女人,無論多麼醜陋、骯髒或下賤,總能在她身上找到女人味,端看你能否發現
其實,關於好色這一點,大兒子米卡和父親老卡拉馬佐夫最為相近,他喜歡酗酒、情慾旺盛、易發怒狂躁,但唯獨沒繼承父親的狡猾,
米卡此次回來本是為了拿走被父親騙走的母親留給他的遺產,但是,幾次交手下來,米卡完敗,
現在,父親又欲搶走他心愛的女人格魯申卡,父子倆此時已然成為了對方殺紅眼的情敵,
在米卡看來,這新怨、舊恨加起來,此仇不共戴天,因此,到處揚言要殺了父親
這天,米卡來找格魯申卡,想勸說對方放棄父親和自己私奔,但格魯申卡卻並不在家,敏感的米卡立刻覺得格魯申卡是被父親騙走了,
於是就火急火燎地衝進了老卡拉馬佐夫的家,可父親這兒並沒有格魯申卡,房間裡也尋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但米卡仍舊固執地堅信這是父親在暗中搞鬼,於是就掏出了兇器,威脅要殺了老卡拉馬佐夫,但是在最後一刻,米卡良心未泯收住了手,
只發洩似的毆打了父親一頓,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最後,米卡在格魯申卡另一個情人的床上找到了她,就在米卡想要上前質問格魯申卡的時候,警察找來了,解釋了逮捕的理由後,米卡詫異極了:
他沒有殺父親,那父親是怎麼死的
從老卡拉馬佐夫與兒子們惡劣的關係程度來看,除了心懷悲憫、聖潔無比的老三阿廖沙之外,另外三個兒子都有足夠的殺人動機:
老大米卡,為財產和父親鬧得不可開交,為情人和父親爭風吃醋;老二伊凡,報復父親的生而不養和母親曾遭受的苦難,他和身為修士親弟弟阿廖沙完全不同,是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思想激進,行為偏激;至於私生子斯麥爾佳科夫的弒父原因則更直接,他急需一大筆錢。人間是上帝與惡魔的戰場,輸贏都在人的心裡,一意念的差錯,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差距,
這場撲所迷離的「弒父案」,在全俄羅斯的關注下最終告破:
殺人者是老卡拉馬佐夫的私生子斯麥爾佳科夫,時間正是米卡毆打父親之後,他利用米卡想殺而未殺的間隙,殺了生父,搶了錢財,成功將罪行嫁禍給了米卡,
而他之所以敢這麼明目張胆的弒父,則完全是因為伊凡曾給他說過一句話:
這世上既然沒有上帝,也就無所謂道德,你做什麼都是可以的。
這句話像是伊凡和斯麥爾佳科夫達成的某種默契,最終促成了這場震驚世人的罪行,
這矛盾重重的一家人,最後沒有人得到善終,
老大米卡被判有罪,發配他鄉罰做20年的苦役;老二伊凡內心痛苦不堪,深受腦炎的折磨;私生子斯麥爾佳科夫更是難逃良心的譴責,自殺身亡;只有自始至終都悲天憫人的老三阿廖沙,獨自踏上了尋找永恆真理的漫漫長路有人說,如果英國的縮影是哈姆雷特,那俄國的縮影就是卡拉馬佐夫,
因為這裡有俄國每一個家庭的影子,卡拉馬佐夫家的幾個兄弟,每一個人都是個矛盾體,是人性中獸性與神性碰撞的產物,
米卡、伊凡和阿廖卡,分別代表了人的身體、大腦和心靈,
三兄弟中,老大最為真實,原始欲望最盛;老二伊凡不信鬼神上帝,代表了理性;老三阿廖沙為人虔誠,也最具有「神性」,
他們是人類的代表,分別被三種聲音驅使,在個人心靈的戰場上,上演天使與魔鬼的對決,
所以,上帝沒有創造人類,而是千千萬萬個人類,抽離了身體的一部分創造了上帝,同樣的,魔鬼亦是,
這件「弒父事件」中,有想法的一直是米卡,動手的是斯麥爾佳科夫,提供思想動力的卻是伊凡,
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無辜的,他們「殺死了上帝」,也讓自己的心靈活在了地獄之中
獸性是人身上壓抑的魔鬼,遭遇極端的考驗時,則會顯露無疑,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選擇麵包而不是良知,選擇權力而不是真理,選擇安穩和快樂,而不是懺悔和贖罪,
當自由意味著痛苦,當思想像徵著苦難,平地而起的「天堂」在人間就易碎不堪,
因此,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將道德感放在首位,別讓惡魔在心間遊蕩而不自知,
幽暗雖潛伏在人性深處,但光明也圍繞在每一個人身邊,很多時候,人是正是邪,都是自己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