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情滿黃河心系海岱心得體會(情滿黃河心系海岱)

2023-04-18 03:07:40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報導 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20日下午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考察。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報導 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21日上午在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考察。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報導 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21日下午在位於東營市萊州灣的勝利油田萊113區塊考察時,同工人們親切交流。

金秋十月的黃河尾閭,秋風颯爽,天高水闊。

10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山東省委書記李幹傑、代省長周乃翔陪同下,深入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黃河原蓄滯洪區居民遷建社區等,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

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大以來山東的工作,勉勵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對山東這片熱土始終記掛在心。每到山東發展的關鍵時期、重要節點,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2008年、2013年、2018年,先後三次親臨山東視察工作。

2021年的這個金秋,註定成為銘刻山東歷史的又一個關鍵節點。在我們剛剛慶祝了黨的百年華誕,在我們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之時,再次來到齊魯大地,一路深切關懷,一路殷殷囑託,為山東發展標註了目標定位,指明了前進方向。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千百年來,她滋養著流域內億萬人民,也曾肆虐八方、禍害生靈。「黃河寧,天下平」。治理黃河,歷來是安民興邦的大事,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造福人民,始終是縈繞於心、念茲在茲的大事。在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大河上下綿延展開。九曲黃河從山東入海,落實好國家戰略,是我們的神聖使命,也是我們的重大機遇。的親臨視察,為我們講好「黃河故事」山東篇,開啟了嶄新的樂章。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山東的發展,牽掛在心;的關懷,齊魯兒女感念於心。「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一次次視察,一次次交流,人民領袖的囑託如春風化雨,浸潤著齊魯兒女的心田。

視察時間雖然不長,但的腳步有深情,言語有深意。他期望著大河安瀾,也牽掛著萬家燈火;他謀劃著國泰民安,也囑託著使命擔當。讓我們追隨的腳步,回顧那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重溫那一次次真誠勉勵,一句句深情囑託……

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

鏡頭回放

來到黃河入海口,憑欄遠眺,察看河道水情,詳細詢問淨流量、輸沙量等。他強調,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裡,黃河上中下遊沿線就都走到了。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要強化綜合性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加強水生態空間管控,提升水旱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黃河沿岸安全。

聽取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情況匯報,沿木棧道察看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環境。他指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緊謀劃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科學論證、紮實推進。

九曲黃河萬裡沙。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通過大清河重回山東入海,不斷的泥沙淤積造陸,形成了今天2400平方公裡的黃河三角洲。

10月20日下午,這片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迎來了期盼已久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賀蘭山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從黃河上遊、中遊到下遊,以頻密的腳步抵達,以歷史的眼光思考,從時代的大局謀劃,這次東營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黃河入海口。一路看,一路交談,問得最多、最關切的,就是黃河治理和生態保護。

「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都要詳細詢問,足見黃河安瀾在他心中的分量」

作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難度最大、水害嚴重的河流之一,黃河歷史上曾「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治理成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大難題。

「我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今天我要說,黃河一直以來也是體弱多病,水患頻繁。」2019年8月,在甘肅考察時談及一江一河的生態狀況,發出這樣的感慨。

10月21日8時,利津站流量4320立方米每秒,水位逐漸回落。站在黃河入海口碼頭上,黃河河口管理局局長裴明勝仍沉浸在前一天跟匯報時的激動心情裡。

黃河入海口碼頭入口,洪水已經退回主河槽。但從主河槽到碼頭綠化帶10多米的「過界」痕跡還清晰可見。裴明勝說,觀察得非常仔細,剛走上碼頭棧道,就手指綠化帶方向問,這是不是前段時間水位最高時的水邊線?

「是的。這就是10月8日漫灘時的水邊線。」裴明勝回答。

「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都要詳細詢問,足見黃河安瀾在他心中的分量。」裴明勝說。

裴明勝向詳細匯報水情汛情以及防汛工作。在國家部委指導支持下,山東超前制訂防汛預案,及時啟動應急防汛三級響應,紮實做好度汛準備工作,雖然「有驚有險」,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裴明勝說,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站在碼頭平臺,萬裡黃河浩浩蕩蕩,一路向東奔向大海。裴明勝向介紹,當天下午黃河水流量是4350立方米每秒,寬度在350米左右,水深4.9米,截至當天黃河入海水量是335.9億立方米,去年同期黃河入海流量是325億立方米。

接受採訪時,裴明勝帶來了向匯報用的展板。彼時,在右側,裴明勝手持展板一一介紹。

裴明勝說,看到他單手拿著的展板有些晃動,主動伸出左手扶住展板,聽得十分仔細,詢問了許多防汛治洪的細節,這讓他非常感動。「還提出跟山東的同志們合個影,我們當時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聽完匯報,向著黃河入海的方向,憑欄遠眺,駐足凝視。裴明勝在身邊悄然肅立。「當時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但能感覺到,他心裡一定裝著『黃河寧,天下平』的千秋大計。」裴明勝說。

信哉斯言。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決口」的慘痛狀況。

當天下午,向匯報完,裴明勝就急忙趕回了單位,帶領管理局黨員幹部進一步細化防禦秋汛洪水的舉措。

「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流量洪水在河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防洪工程和灘區生產堤經長時間大流量洪水衝刷,出險機率增大,防汛形勢仍然非常嚴峻。」裴明勝說,他和同事們一定不負重託,加快提升水旱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繼續嚴防死守,確保秋汛期間灘區不漫灘、工程不跑壩、河勢不突變、人員無傷亡。

「一定要保護好這片大河之洲」

10月20日下午5時30分許,記者眼前的東營市東營區委書記苟宏水語氣急促、兩眼閃光。一個多小時前,他剛跟匯報了保護區的生態保護情況。

「一下車,就感嘆保護區真遼闊啊。」聽到這樣說,苟宏水有點「小驕傲」: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

黃河流路如何變遷?自然保護區是什麼體制?國家公園創建情況如何?站在長方形展板前,問得十分仔細。苟宏水說,人民治黃以來,黃河入海流路經歷了神仙溝流路、刁口河流路、清水溝流路三次大的變遷,他們所處的位置就在黃河清水溝流路以南的木棧道前,向北1700米就是黃河的主河槽。為保護黃河口新生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了這個總面積1530平方公裡的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在世界河口溼地生態系統中極具特色,自然植被覆蓋率達到了55%以上,資源稟賦和生態功能具有全球性保護價值和國家代表性。

黃河口的鹽地鹼蓬、檉柳、蘆葦、二色補血草、羅布麻、白茅、野大豆……考察現場展臺上,代表性植物按照由海向陸自然演替的順序擺放。

「野大豆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耐鹽耐旱、抗病性強,在黃河口封育面積65000多畝,是國家寶貴的種質資源庫,對生物育種意義重大……」苟宏水一一介紹,聽得認真,問得細緻。「對黃河口的情況非常了解,而且非常專業。他叮囑我們,一定要把野生大豆保護好,維護生物資源安全。」

展臺現場還擺放著有害生物互花米草,這種草具有根系發達、繁殖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嚴重威脅黃河口的生態安全。2016年起,保護區聯合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開展治理研究,去年以來進行了大面積治理,成效明顯。「一眼就認了出來,對我們這項工作給予了肯定。」苟宏水說。

就在十幾天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專門用一節的篇幅,強調要保護修復黃河三角洲溼地,其中明確要研究編制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修復規劃,謀劃建設黃河口國家公園。

黃河口國家公園規劃總面積3523平方公裡,是全國首個陸海統籌型的國家公園。手指展板地圖,問起黃河口國家公園規劃的海域和陸域分布情況,苟宏水介紹,海域面積2152平方公裡,陸域面積1371平方公裡。

說,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緊謀劃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科學論證、紮實推進。

看完展板和展臺,苟宏水陪同走向天然柳林木棧道。環繞木棧道的大片溼地是黃河1976年至1996年的主河槽。後來,為保障黃河安瀾,通過人工改汊黃河口口門由東南方向調整為東北方向,一直延續至今。

「對溼地保護和生態治理,牽掛在心。」苟宏水向介紹,針對河流沼澤、鹽沼、潮間帶溼地,保護區探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種修復模式,已實施退耕還溼、退養還灘7.25萬畝。

水是溼地的生命。「還專門問到了生態補水的情況。」苟宏水說,保護區持續加大生態補水力度,2020年補水量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今年1-8月累計補水1.6億立方米,保持了良好的溼地生境。

受益於此,2017年以來自然保護區溼地面積增長了12.3%、188平方公裡,昔日的光板地、鹽鹼灘,變成了水草豐茂、生物多樣性富集的大溼地。

黃河口是河海交匯之地,有「新生溼地、野生鳥類」等豐富的生態資源。在木棧道上遠望,飛鳥停駐,葦蕩曳曳,水波粼粼。對黃河口成為中國鶴類之鄉很感興趣,苟宏水跟「報喜」:我國9種鶴黃河口就有7種,分別是白鶴、白頭鶴、白枕鶴、丹頂鶴、灰鶴、蓑羽鶴和沙丘鶴,隨著生態的不斷改善,黃河口已成為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國丹頂鶴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20日傍晚,一輪圓月升起,苟宏水心情仍不平靜。「對保護區溼地生態環境的關注,是對我們巨大的鼓勵和鞭策。」他說,一定要落實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扛起促進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的責任,把黃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的重要標杆,保護好這片大河之洲。

「努力讓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動態,把建好用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項基礎工作做好。黃河入海口遠望樓一樓是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中心成立以來,持續開展生物物種群數量、分布位置、活動行為監測,同時還對當地生態系統格局、外來入侵物種、生物鏈下遊的底棲生物和魚類等進行全面觀測。

20日下午,來到這裡。「對我們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情況非常關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主任劉靜跟匯報說,自然保護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通過恢復水系聯通、加大生態補水,有力維護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了生物多樣性。

生態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一條不斷向上延伸的曲線勾勒出1992年以來鳥類數量的變化:保護區鳥類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25種、二級保護鳥類65種。黃河三角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2020年3月新發現了火烈鳥,2020年12月發現了白鵜鶘,2021年8月份發現了勺嘴鷸。」「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嘴鷗2013年開始在自然保護區大量繁殖,今年繁殖種群數量突破了1萬隻,保護區成為『中國黑嘴鷗之鄉』……」劉靜注意到,當聽到這些喜訊時,頻頻點頭,臉上露出笑容。

看植物,2015年-2020年衛星解譯圖像顯示,保護區內植被資源豐富,有各種植物685種。根據監測,近幾年由海岸到內陸分布的鹽地鹼蓬、檉柳和蘆葦等主要植被群落面積逐年穩步增長,呈正向演替。

觀魚類,黃河三角洲近海還是黃渤海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越冬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洄遊性魚類種類約佔渤海區域的74%,有40多種魚類在此產卵繁殖,2018年以來魚卵仔稚魚的密度從每立方米3.8個增加到了10.8個。

劉靜匯報時,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趙亞傑專心致志地操控大屏幕。她注意到,很關心保護區為鳥類打造的環境,專門詢問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鸛人工巢的情況。

趙亞傑跟記者說,東方白鸛喜歡在高大的喬木上做巢,但是黃河三角洲喬木比較少,保護區工作人員在15-17米左右的杆子上為它們搭建人工巢。最初的人工巢是「井」字狀的,遇到大風天氣,她們發現幼鳥容易被吹落,後來就全部改成了碗狀的。「人工巢現在有115個,『碗底』直徑1.2米,頂端直徑2.2米,巢深35釐米左右,鳥兒們在裡面揀枝、鋪葉,這樣就成了它們安全溫暖的家。」

在細緻入微的保護下,候鳥紛紛變「留鳥」。趙亞傑說,東方白鸛2005年首次在自然保護區自然繁育,今年繁殖雛鳥120巢324隻,累計繁殖2278隻,保護區成為「中國東方白鸛之鄉」。

趙亞傑是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所的博士,紮根保護區7年多,能分辨170多種水鳥,對保護區的鳥類如數家珍。「我們有近20名從事一線監測的工作人員,雖然每天都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工作,但我們都覺得這項工作非常有意義。」

就在幾天前,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專程來我們這裡考察,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這麼關心,讓我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趙亞傑說,今後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努力讓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論文寫在大地上,你們這件事做得很好

鏡頭回放

來到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走進鹽鹼地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基地,察看大豆、苜蓿、藜麥、綠肥作物長勢,了解鹽鹼地生態保護和綜合利用、耐鹽鹼植物育種和推廣情況。

強調,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要加強種質資源、耕地保護和利用等基礎性研究,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鹼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鹼植物適應鹽鹼地轉變,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將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渤海聽濤,綠野攬夢。

東營市黃河三角洲腹地遼闊的平原上,一片總面積350平方公裡的土地正成為「希望的田野」,這就是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中國頭兩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都誕生在黃河流域:一個是陝西的楊凌農高區,另一個就是山東的黃三角農高區。

向鹽鹼地要糧,在鹽分高達6‰的土地裡種植作物,這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黃三角農高區,卻把「不可能」變成了「完全能」。

10月21日上午,踏上這片廣袤的鹽鹼地。

走到田間地頭,他手捧一把「就地取材」的耐鹽鹼大豆,觀成色、話產量、問面積。一舉一動,無不流露出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的深沉關切。

來到農技人員身邊,他深情勉勵「論文寫在大地上,你們這件事做得很好」,囑託他們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言語間,儘是對農技工作者的悉心愛護和殷切期望。

「心裡一直裝著糧食安全,裝著中國飯碗」

從空中俯瞰,黃三角農高區鹽鹼地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基地,萬畝大田宛如一塊黃綠相間的巨型「畫布」。長勢喜人的耐鹽苜蓿、藜麥、田菁、高粱隨風搖曳。

羅守玉給的匯報從「顏色」開始:「過去這個時節,田地基本上都是枯黃的,現在50%-60%還是綠色的。這就是我們開展鹽鹼地生物育種和現代農業科技攻關的結果。」

聽到這,笑著點了點頭。

10月21日上午10點半,談及剛剛見到時的情形,黃三角農高區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羅守玉心情十分激動。

滔滔黃河奔湧而下,在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形成了大量重鹽鹼地。數字可佐證:東營市鹽鹼地面積達到約340萬畝,居全省首位。

2016年11月,黃三角農高區掛牌成立。這裡,80%以上是鹽鹼地,鹽分含量從1‰-10‰自西向東梯次分布。

也正由於地處昔日「寸草不生」的鹽鹼地,「國字號」農高區肩負破解特殊難題的使命——鹽鹼地綜合利用。

「構建管道節水降鹽新模式,推廣應用微生物菌劑改良土壤、精準施肥技術,開展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推行種植制度改革,增加植被涵養生態……」羅守玉向匯報,得益於農業科技的「神奇之功」,黃三角農高區走出了一條鹽鹼地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的路子,昔日的「不毛之地」變為年輕的「希望之地」。

就拿「管道節水降鹽新模式」來說,過去調控土壤鹽分,可以用「深溝大壑」「大水漫灌」來概括,現在則是用「管道」代替了過去的「渠道」,一條小溝代替了過去的10米寬深溝。一畝地用20多方水就足夠。採用這一新模式後,農高區鹽鹼地土壤鹽分從4‰-6‰穩定下降到3‰以下,由中度鹽鹼地降為輕度鹽鹼地,節約淡水38%以上。

渠首一滴水,家國萬裡情。「對此很關切,在經過田間作業路兩邊的管道節水降鹽設施前,特意駐足,詳細了解。」羅守玉說。

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一直是關心的問題。

2019年,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水資源量就這麼多,搞生態建設要用水,發展經濟、吃飯過日子也離不開水,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有多少湯泡多少饃」。他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節水。

考察當天,在現場看到黃三角農高區「管道節水降鹽」的做法,表示讚許。

羅守玉清楚記得,在向匯報時,專門問起全國農高區和鹽鹼地情況。「心裡一直裝著糧食安全,裝著中國飯碗。」羅守玉對記者連連感慨。

我國有15億畝鹽鹼地,其中可以利用的就有5.5億畝,如何做好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這篇「大文章」,意義深遠。一路匯報,一路聆聽教誨,的話語,深深刻在了羅守玉的腦海裡: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羅守玉說,把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上升到「戰略」高度,意義十分重大。振奮之餘,他也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要用更高的標準,更寬闊的視野,去謀劃鹽鹼地生態利用和鹽鹼地農業發展的思路措施。」

「既激動,又光榮。」考察時,中科院計算所高級工程師張海華正和團隊一起,在正南側60多畝土地上,用手機操作2臺大型旋耕機和2臺播種機「自主」作業,大家第一時間近距離分享了這份喜悅。

2019年,張海華和團隊成員來到黃三角農高區,目前已經研發出三款不同型號的智能農機,可以分別針對旋耕、播種、割草、收穫等環節,實現無人化智能操作。「我們一定牢記囑託,全力加快研發的步伐和創新的速度,把智能農機做得更加聰明,更加強壯!」

「立志在鹽鹼地上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在鹽鹼地大豆育種與生產示範田,目之所及,一排排掛滿豆莢的大豆「挺直了」腰杆。羅守玉說,沿著一條小路,直接走到了大豆田裡。

跟隨腳步的羅守玉注意到,俯身彎腰摘下幾個豆莢,輕輕用手捻開,一顆顆豆子「跳脫」出來。仔細端詳,然後將一顆豆子放進嘴裡。

這個瞬間,也被央視的鏡頭捕捉下來。相關視頻推出後,有網友說:「那一瞬間,看到了的『三農』情懷。」

在現場的羅守玉,也被一股暖流「擊中」。

種子和耕地問題,是長期關注的重點。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種子是關鍵。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提到,要「推動楊凌、黃河三角洲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在生物工程、育種、旱作農業、鹽鹼地農業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

「保障國家大糧食安全,要用好養好豐富的鹽鹼地資源。」現場匯報時,黃三角農高區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首席專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景海春的這個觀點,得到了的認可。

圍繞鹽鹼地種業創新,黃三角農高區首先探索轉變育種觀念與思路,由治理鹽鹼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植物適應鹽鹼地轉變。

「稱讚,解決『誰適應誰』的問題,有變化、有新意。」景海春說。

除了觀念轉變,技術策略轉變同樣重要。黃三角農高區正在探索由傳統的田間篩選和雜交育種,向分子設計育種轉變。近年來,各個育種團隊在農高區搜集保存了耐鹽種質資源1.8萬份,篩選評價了育種材料6000餘份,初步選育出37個新品系,示範推廣9.2萬畝,畝增效益15%-20%。

苜蓿、藜麥、綠肥作物、大豆……這些耐鹽作物,在這裡展現出令人稱奇的種植效果。考察中,沿著大田一一走過,仔細了解,不時詢問作物特性、品質、產量、效益。「對耐鹽作物管理非常關心,也非常了解。藜麥是種新作物,能準確說出它的一些特性。」羅守玉說。

對於鹽鹼地大豆育種問題,尤為關注。在大豆田旁邊的兩個展臺上,分別擺放著利用雜交育種和航天育種技術選育的大豆新品種實物。與常見大豆不同,有一種豆子通體透黑、只有米粒大小,其莖稈也更細長……據羅守玉介紹,當時一眼就「認」出了這是野生大豆。

我國可種植農作物的鹽鹼地1.85億畝左右,過去普通的大豆品種在鹽鹼地產量很低,為此黃三角農高區開展了耐鹽大豆的引種、選育和示範推廣工作。其中,航天大豆試驗品種的最高畝產可達850斤。

「現在在常規條件下育種需要8-9年,下一步若利用農高區育種加速器能縮短到4-5年。鹽鹼地大豆生物育種與產業發展大有可為,將有效緩解我國的大豆『卡脖子』問題。」聽到羅守玉信心滿滿的講述,頻頻點頭。

說,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抗鹽鹼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義的,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論文寫在大地上,你們這件事做得很好。

「對科技工作者悉心關懷、寄予厚望。」從北京到東營,從大院所到田間,景海春說,目前他的狀態是「非必要不回京」,一心撲在這片鹽鹼地上。的關懷和囑託,讓他更堅定了紮根鹽鹼地、做好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的信心。

搞品種研發,是個艱辛的過程。在這30畝試驗田裡,東營市農科院鹽生植物與生態農業研究所所長徐化凌團隊試種了590個耐鹽大豆新品系,正通過篩選、雜交、加代、定向培育等方式最終選育出高產優質的新品種。他說,我們將心無旁騖、矢志創新。

羅守玉留意到,結束這一站的考察快上車時,特意向自己親切地點了點頭,這讓他感到很溫暖。「我們要牢記囑託,立志在鹽鹼地上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全面開展搬遷、遷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鏡頭回放

來到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對社區群眾親切地說,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就關心黃河灘區遷建問題。全面開展搬遷、遷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看到你們安居樂業,鄉村振興持續推進,我感到很欣慰。

指出,黨中央對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保證群眾安居樂業高度重視。要紮實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統籌推進搬遷安置、產業就業、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確保人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

追隨的黃河足跡,他念念不忘的一件大事就是,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7年8月,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山東全面啟動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涉及7個市、16個縣(區)、588個村,共60萬人;2013年,東營市委、市政府開始對66個房臺村進行住房拆遷改造,建設新社區。

短短幾年,「變遷」成了遷建居民生產生活的高頻詞,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居民很多不敢想的事也夢想成真了,從破舊擁擠的老房臺搬到新社區,過上了幾乎和城市一樣的生活。

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10月21日,專程來社區看望他們。一路走一路問,字字句句說到了社區群眾的心坎裡,每個人心裡都暖暖的。愛民為民的深厚情懷,人民對自己領袖的衷心愛戴,就這樣透過這一句句話語、一張張笑臉、一股股暖流,交融在一起。

「是黨帶領著咱們安居樂業」

天高雲淡,風清氣爽。

楊廟社區群眾翹首以盼的那一刻,終於到來了。

21日上午11時許,迎著溫暖的陽光,中巴車停靠在社區西門平坦寬闊的公路上。

此時,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麥榮和周圍群眾一樣,激動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內心呼喊著:來到我們社區了。

作為原蓄滯洪區居民遷建安置社區,楊廟社區總投資5.6億元,2016年底全部搬遷入住。現有居民1535戶4792人。搬遷前,原11個房臺村村民在黃河南展區避水房臺上居住了30多年。

這段歷史,被清晰地刻畫在展板上。下車後,健步走向展板,了解黃河灘區和原蓄滯洪區居民遷建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分關心黃河灘區遷建問題。愛之深則為之計深遠。在「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概況」展板處,看得很仔細,不時詢問有關情況。

省發改委主任周連華向匯報,到今年5月,山東黃河灘區遷建任務全面完成,累計投資371億元,建設村臺社區28個,改造提升舊村臺社區99個,建設外遷社區27個、撤離道路473公裡、護城堤33.9公裡。黃河灘區徹底擺脫了「三年攢錢、三年墊臺、三年蓋房、三年還帳」的惡性循環,圓了灘區群眾千百年來的「安居夢」「小康夢」。

對於遷建工作,點讚: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周連華激動地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各項扶持措施,確保讓每一戶群眾都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

東營也曾飽受黃泛之苦。黃河流入東營後,進入了一段長達30公裡的「窄胡同」,遇有洪峰和凌汛極易決口。為從根本上消除威脅,1971年9月,國家批准建設黃河南展寬工程,在臨黃堤外修建南展堤,中間的蓄滯洪區就是南展區。

為防洪計,為大局計,50年前,當時在任的楊廟片區11位村黨支部書記以黨旗永向前、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帶領黨員搬到了狹窄的房臺上。1979年6月完成舊房拆除,為防洪安全和油田開發作出巨大貢獻。

2008年,國務院批覆取消黃河南展區蓄滯洪功能。東營市墾利區委書記劉斯傑給匯報,在深入調研論證、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2013年起,東營市對66個房臺村進行住房拆遷改造,建設新社區。2016年底,楊廟社區全部建成安置後,立即成立黨總支,統領社區發展。

展板上,老房臺村低矮的土坯房與新社區寬敞的新樓房,前後對比反差十分明顯。邊看邊問。

「一開始很緊張,但看到和藹可親的笑容,內心的緊張緩和了不少。」張麥榮深吸一口氣,慢慢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她向介紹,社區按照面積大小設計了7種戶型,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選「100平方米 55平方米」戶型,老人和子女足不出戶就能互相照顧。聽到這裡,稱讚,設計很合理。

安居還要樂業。

當天上午,金岸草編工藝品加工專業合作社,正在編制手工藝品的社區居民劉愛英抬頭一看,正笑容滿滿地走進來,先是看了看門口編好的屏風,又走向劉愛英,問她在編什麼。劉愛英開心地回答:「書架。」

聽到誇讚編得很漂亮,劉愛英開心得笑出聲來。

計件嗎?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料從哪裡來?往哪兒銷售?問得很詳細,還專門用手摸了摸草編書架。聽到劉愛英說一個書架能掙12塊錢手工費,一個月能掙到1500多元時,算了算,這樣一年也有小2萬元的收入。

「的關心是實打實的,從他問的問題就能看出來,他問來料貨源、問銷售是在關心咱老百姓能不能掙到錢,關心這個活長不長遠。」回憶當時情景,53歲的劉愛英操著一口略顯濃厚的鄉音說:「我說的都能聽懂,我一點都不緊張。是黨帶領著咱們安居樂業,我想把生活的喜悅都分享給。」

在金岸草編工藝加工專業合作社,靠草編工藝掙錢的社區居民有30多人。張麥榮介紹,合作社是由楊廟社區黨總支牽頭領辦的,11個村共同出資,主要從事屏風來料手工編織,村民們家門口就能就業掙錢。在社區黨總支的帶領下,各村陸續成立了6個專業合作社。

「社區群眾收入來源,由種植為主拓展到土地流轉、務工和經營收入等多種渠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村集體收入由平均3.6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19.1萬元,翻了兩番還多。」張麥榮說。

「我們要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距離到為民服務中心過去了近兩個小時,張麥榮仍難掩激動之情。

「問的都是我們工作上的事,都是老百姓每天會問我們的問題,可見與老百姓,與我們基層幹部的心貼得有多近。」張麥榮回憶,看完展板,在她的引導下,進入為民服務中心。一進門,他就對門口的便民服務站很感興趣,問兩位工作人員從哪來的,是常駐還是輪值。

張麥榮告訴,她們是鎮上的2名機關幹部,帶著79項服務事項,「雙下沉」常駐社區,其中有32項在這裡直接就能辦好,其他事項工作人員幫著辦,不用再跑到鎮上、跑到區裡,家門口就能「一次辦好」。

窗口工作人員牛蒙蒙留意到,聽到這些服務事項打通了基層服務「最後一公裡」時,微笑著點了點頭。

「這是我們社區聘請的專業物業公司,有保潔、保安、維修隊……」聽得很仔細,又繼續問主要提供哪些服務,是不是負責整個小區。

聽物業公司員工程俊婕匯報完,說,有了這些服務,老百姓很方便。剛邁出幾步,又轉過身問,物業有多少人。「沒想到會問得這麼細、這麼實,他對百姓生活是實實在在地上心、關心!」

上午11點多,午飯時間快要到了,社區老年餐廳午餐配送到位。

知道來了,餐廳管理人員王祝娥「很緊張,心撲騰撲騰地跳」,但主動上前笑著與大家打招呼問好,瞬間讓她平復了激動的心情。

問,能看看做的什麼菜嗎?王祝娥揭開保溫桶蓋,飯菜的香氣迅速瀰漫開來。豆腐燉白菜、土豆燉排骨,一葷一素。

接著問,主食是什麼?

王祝娥揭開筐上蓋著的白布,一個個大白饅頭散發出帶著麥香味的熱氣,讓人很有食慾。

「說,山東人愛吃饅頭,還誇我們饅頭蒸得好。」王祝娥笑著說。

牆上的黑板報字體清秀,這份菜譜引起了的注意。站在原地,幾乎把上面的菜譜讀了一遍:星期一冬瓜炒肉、西紅柿雞蛋湯,星期二土豆燉雞、清炒豆角……」

對王祝娥說,你們的菜很好,很適合老人,不比城市的差。然後,又繞過一處餐桌,仔細察看牆上掛著的老人們在餐廳吃飯、圍在一起過生日的照片,不時露出微笑。即將走出餐廳時,說,你們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為老人提供更好服務。」王祝娥說。

這一天,對許福華一家來說必將是值得銘記的一天。談起與自己一家三代圍坐交談的場景,許福華依然覺得「像是在夢裡」。

「好」,看到進門,許福華的小孫女許志暢仰起小臉,略顯害羞地向問好,「誇我很聰明,很漂亮」。

許福華今年66歲,一家6口人,生活溫馨。他和兒子許建峰住著三室兩廳一衛的房子,寬敞明亮。

「進門後,不是馬上坐下,而是說這房子不錯,問能不能看一看。」許福華引著,先看了衛生間,又轉到廚房,打開冰箱,看到冰箱裡存放著滿足一家人需要的肉、蛋、蔬菜和剛剛包好的水餃後,頻頻點頭。

隨後,許建峰又引導來到孩子的臥室,告訴,大女兒今年16歲,讀高二,平常喜歡讀書。許建峰說,在書架旁專注地停留了足足有一兩分鐘。

「我坐在的左手邊,老伴抱著小孫女坐在右手邊,兒子兒媳坐在西面的沙發上。」許福華激動地比劃著說,坐在沙發上和我們一家三代拉家常。

搬到社區後,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福華專門拿出一張老照片給看,照片上是老房臺上他住了近40年的老屋。

把照片看了又看,問了很多當時生活的情況。許福華告訴,老房臺隨著人口增多,十分擁擠,相當多農戶人畜共居一處,生活環境較差。得知政府要對南展區實施搬遷改造,11個村不到5個月時間就籤完了搬遷改造協議。

還關切地問,現在收入怎麼樣?「2016年全家搬進了社區樓房,生活條件好了,就業門路多了,全家加起來一年能掙十七八萬元,打心眼裡感謝黨的好政策。」許建峰對說,現在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看著可愛的許志暢,眼中滿是關愛,問孩子在哪兒上幼兒園。「就是前面的楊廟社區幼兒園,上大班了。」許建峰說。

「我的幼兒園可好了,有滑梯、小車,教室很漂亮,老師也很漂亮。」許志暢搖晃著小腦袋,說著幼兒園的各種「好」。

「大女兒有什麼願望」,聽到問起沒在家的大女兒,許建峰感到有些意外,又十分感動,「對下一代很關心,像長輩關愛自家孩子一樣」。

許建峰說,雖然在家中待的時間比預計的要長不少,但他總感覺過得太快。「生活好了,得感黨恩。我們要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好好培養孩子,讓下一代成為國家棟梁。」

離開社區前,來到樓前小廣場,聞訊趕來的幹部群眾圍成一圈聆聽講話,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現場聽到講話,10歲的袁碩博小朋友興奮不已:「感覺特別親切。希望我們茁壯成長。我要好好學習、成長成才,將來報效黨和國家。」

「我們要落實好國家戰略,要加快建設村強、民富、社區美的新型農村社區,把群眾的煩心事當成我們的心上事,解決好、化解好,讓群眾真正受益、得實惠,以實幹實績來回報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囑託。」劉斯傑說。

離開社區時,幹部群眾高聲向問好,用經久不息的掌聲歡送。望著漸漸遠去的車輛,人們跟著車隊往前走了好一會兒,久久不願散去。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

鏡頭回放

來到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了解油田開發建設歷程和研究院總體情況,走進頁巖油實驗室、二氧化碳氣驅實驗室,聽取油田堅持自主創新、加快技術攻關應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情況介紹。他強調,解決油氣核心需求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要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夯實國內產量基礎,提高自我保障能力。要集中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

指出,石油戰線始終是共和國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要繼續舉好這面旗幟,在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1961年,在東營的土地上,噴湧出了華北平原第一股工業油流。

此後,一個叫勝利的村子傳出喜訊,這裡打出了當時全國第一口日產原油超過千噸的油井。勝利油田由此命名。

今年是勝利油田發現60周年。

60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勝利人踏平千難萬險,開發建設81個油氣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5.87億噸,為國家貢獻原油超12.5億噸,打造了全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未來更要端好能源飯碗。

10月21日下午,來到勝利油田。他指出,石油戰線始終是共和國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要繼續舉好這面旗幟,在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上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堅決擔起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暖陽照得大道筆直亮堂,搖曳的蘆葦熱切招手,金秋的勝利油田沉浸在深深期待和喜悅中。

21日下午3時許,乘車來到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談起與的見面,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孔凡群語速比平時快了許多。

「的到來和問候,體現了對勝利油田和石油行業的關心關注以及對石油工人的親切關愛。作為一名石油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和光榮。」孔凡群說。

剛從車上下來,就問孔凡群,勝利油田的勘探潛力怎麼樣?走進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樓一樓大廳,又問,目前勝利油田的產量是多少?

孔凡群向匯報,目前勝利油田年產量2340萬噸,而且穩產態勢良好,深層勘探還有很大的空間,尤其是隨著技術進步,頁巖油資源量將比常規油氣資源量增加50%。

產量代表今天,潛力代表未來。透過這兩個問題,孔凡群感受到,把國家能源安全時刻記掛在心裡。

大廳西側,一幅金色壁畫展現了老一輩石油人篳路藍縷、為國找油的動人瞬間。

60年來,一代代勝利人深入灘涂、海洋、戈壁、沙漠,累計為國家發現油氣田81個,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5.87億噸,產油超12.5億噸,用青春熱血為我國工業化起步乃至成長為製造業大國貢獻澎湃的動力源泉。

聽到孔凡群匯報詞中一串沉甸甸的數字,重重地點了點頭。

大廳的陳列架上,兩條各長一米的砂巖、頁巖巖心整齊擺放。走近低頭細看,興致盎然。

拿起一塊巖心,孔凡群向匯報,近年來,勝利油田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通過採用長井段水平井和立體壓裂造縫技術,增強頁巖油流動性,降低開採難度,提高產能,擴大了勘探空間,為將來長期持續穩產提供資源接替陣地。

在頁巖油微觀表徵與流動模擬實驗室,勝利油田開發地質首席專家、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楊勇站在身旁,用雷射筆指向顯示屏。

「這幅圖的寬度是30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那麼細,其中3個碳酸鹽顆粒中間,存在一個寬度為3微米的孔隙,孔隙中的黑色部分就是原油。」楊勇進一步解釋,勝利油田的頁巖油密度大,也就是比較「稠」,但所存在的巖石孔隙卻只有納米、微米級別,開採難度極大,是國際公認的難題。

楊勇說,勝利油田成立這座實驗室,就是要攻下這座「碉堡」。聽後微笑點頭。

離開勘探開發研究院,來到勝利油田萊113區塊。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黃河鑽井70183鑽井隊平臺經理黃利民在展板前匯報:目前正在施工的萊深斜2井已鑽到了4768米,相當於鑽穿了大半個珠穆朗瑪峰。

聽後說,上去看看吧。他輕扶欄杆,一步步登上42級臺階,來到二層鑽井平臺。

夕陽下,井場外圍,蓄滯洪溼地的粼粼波光投射到40多米的井架上,把自動化鑽井設備的輪廓勾勒得格外清晰。

饒有興趣地查看鑽井自動化裝備「機械手」「鐵鑽工」,並來到一體化控制的司鑽房詳細詢問。得知萊深斜2井採用的是目前領先的自動化鑽井設備,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滿意地點點頭。

技術路線與國外有什麼差異?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匯報完萊深斜2井的開發情況,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舒華文說,從的關切中讀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向著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繼續奮進。

科技創新是支撐油田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面對複雜的地質條件,60年來,勝利人不斷挑戰勘探禁區,從構造油氣藏到隱蔽油氣藏,從淺層到深層,迎來一次次突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帶動渤海灣盆地持續規模增儲,實現「勝利之下找勝利」。

對勝利石油人而言,這將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走下鑽井平臺,信步來到石油工人中間,看望慰問大家。語重心長地叮囑,石油能源建設對我們國家意義重大,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

話音剛落,石油工人們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舒華文說,要把對石油工人的關愛化作行動,繼續進軍深層,發現更多儲量,堅決擔起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要把綠色低碳發展的囑託刻進腦海裡」

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有31個研究室和實驗室,在二氧化碳驅油和封存實驗室,記者翻看楊勇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簿,二氧化碳相關的工作、會議頻繁出現其中。厚厚的冊子裡,也有此次他向展示的勘探開發研究院「絕活」之一——二氧化碳補給、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

這些技術的核心是,將捕集之後的二氧化碳注入油層,這樣既可以提高採油率,又能實現二氧化碳「入地為寶」。

多次強調,中國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從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樓大廳到實驗樓實驗室,數百米的走廊,就這一話題與楊勇一邊走,一邊聊。

楊勇向匯報,勝利油田將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捕集起來,注入井下驅油提高採收率,同時埋存降碳,到2025年注入能力將達到300萬噸,2030年達到1000萬噸。

一問一答間,楊勇感受到對「雙碳」目標達成的重視和堅定。

健步走入二氧化碳驅油和封存實驗室,勘探開發研究院二氧化碳氣驅實驗室方法組組長李雪松,正在電腦前處理實驗數據。48歲的李雪松,研究二氧化碳24年,看著勝利油田二氧化碳相關技術從實驗室一步步走向成熟,採收率、換油率、埋存率持續走高,迫不及待想把這些年的工作成果展示給。

一條從地下3千米打出來的實驗用巖心,一整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夠模擬二氧化碳驅油過程的模擬系統……在實驗室仔細看,認真聽。

看見自己的「寶貝」得到了的肯定,李雪松說,一股科研人員才能體會到的滿足感湧上心頭。

勝利油田萊113區塊現有油水井26口,這裡是CCUS項目大顯身手之地。據了解,勝利油田已在7個區塊規模化推廣CCUS項目,累計注入二氧化碳43萬噸,封存40萬噸,增油10萬噸。

回味在身邊的幾十分鐘,一個美好的場景深深烙印在黃利民的腦海中——

夕陽西下,水面清澈碧藍,蘆葦隨風曼舞。結束鑽井平臺的參觀準備下臺階時,轉過身,深情地向遠處凝望。

「稱讚我們這裡景色很美,叮囑我們既要做好生產,也要保護好環境。」黃利民說。

從注水把油「擠」出來、用化學劑把油「洗」出來,再到用二氧化碳把油「驅」出來,勝利油田的採油變遷史,就是一部創新發展史。

在30年的研究生涯中,勘探開發研究院地層古生物實驗室經理王偉慶,曾無數次熟練地操作掃描電鏡進行實驗。這一次,他的手因為激動有些顫抖,但很快調整過來,「我要為演示巖心中原油存在的孔隙裂縫,必須把圖像調到最清晰。」

「的目光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像陽光讓人倍感溫暖。」王偉慶回憶,讓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專注的態度。介紹每一臺儀器、每一次實驗,都聽得非常認真。

聽聞來到勘探開發研究院,下午4時左右,100多名科研人員陸續聚集到科研樓東北側的廣場空地,翹首以盼。

「從實驗樓走出來的一瞬間,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高聲向問好。」說起見到的難忘時刻,勘探開發研究院採收率實驗室副經理姜祖明透著一股興奮勁。

姜祖明說,向科研人員提出,要集中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講得特別有穿透力,我們要把綠色低碳發展的囑託刻進腦海裡。」

勝利油田營二管理區,裝機規模3.6兆瓦的光伏發電站裡,一片片電池板迎著陽光張開「翅膀」,閃爍著綠色的希望。

這是勝利油田首個實現「碳中和」的生產區,注採一站員工林森正檢查裝備,準備開始工作。「我們要把『加快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的囑託牢牢記在心裡,在今後的工作中多採油、採『綠』油,為創建綠色油田作出更大貢獻。」

情滿黃河,心系海岱。帶著深邃思考和深情厚望,奔波於大河兩岸、渤海之濱。從他的凝思裡,我們看到了運籌帷幄、巨筆擘畫的雄韜偉略;從他的部署裡,我們看到了母親河造福民族、造福百姓的美好圖景徐徐鋪展;從他的關切裡,我們看到了大黨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從他的囑託裡,我們感受到了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的強大動力。

牢記殷殷囑託,沿著指引的方向,億萬齊魯兒女意氣昂揚,永遠向前。

□ 本報記者 趙洪傑 張春曉 趙豐

李振 賈瑞君 李明 李廣寅

統籌 張國棟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