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網紅推銷(4個男人靠記錄鄉村生活吸粉千萬)
2023-04-18 23:18:23 2
小時候,想必大家都背過李白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的我們,只覺得這首詩朗朗上口,念著甚至好玩,根本不會想到,若干年後,「鄉愁」會在我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在那些我們回不去的故鄉,有一些年輕人,靠著自己的努力,竟也能夠活得風生水起,像李子柒、鄉愁沈丹,以及現在我們要講的「念鄉人周周」。
幾年前,周周放棄城市的生活,回到家鄉,用視頻記錄他在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他的鏡頭中,都是一些再常見不過的鄉村生活情景,上山挖菜、採蘑菇,下河摸魚,在地裡幹農活,做各種各樣的家常飯菜,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沒想到,這種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視頻,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竟然能夠斬獲千萬粉絲。每個短視頻的點讚量基本上都在50萬以上,周周本人更是衝上熱榜高達20多次。
在外人看來,這是何其幸運的一個男孩子,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成為了擁有千萬粉絲的大網紅。但很少有人知道,周周是在飽經生活的磨難之後,才走上了拍攝短視頻的道路。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成為網紅之後,周周並沒有像其他網紅那樣接廣告,開直播帶貨賺快錢,而是拒絕了一切找上門的合作,這又是為什麼呢?
說起周周拍攝短視頻的契機,也是一個蠻心酸的故事。
周周原名莫宙,1998年出生於貴州銅仁的一個小山村,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群山環繞,還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對於孩子們來說,那裡就是一個樂園,他們可以盡情地玩耍,享受多姿多彩的童年。
但是對於大人來說,因為交通不便,除了種地,他們也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所以為了謀生,很多人選擇外出務工,周周的父親也不例外。
周周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再加上孩子多,他的父親只能常年跟著建築工地天南海北地跑,只有過年才能回家一次。
母親身體一直不太好,結婚10年後才有了姐姐和他,因此對於孩子們格外愛護,地裡的農活她一人弄不來,哪怕是找鄰居幫忙,她也不會讓年幼的孩子下地。為了補貼家用,母親白天忙完地裡的農活兒,晚上還要趕到縣城的酒店洗床單。
在母親的用心經營下,一家人的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的,但是好在孩子們都很爭氣,學習好,也很懂事,生活雖然清苦,倒也足夠溫馨。
但是,在周周上初三那一年,他的母親確診了乳腺癌,高額的醫療費用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猶如雪上加霜一般,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那時候,姐姐也在上學,都是正用錢的時候,所有的重擔一下子都壓到了周周那老實巴交的父親身上。
家庭的變故,讓周周一夜長大,從一個少不更事、無憂無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責任感的少年。
一番權衡後,周周決定輟學出去打工,他覺得姐姐學習好,要是輟學的話就太可惜了,而自己學習差,將來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學,索性早點出去打工,幫著父親分擔養家壓力,掙錢給母親看病,供應姐姐們上學。
周周的這個決定,自然得到了全家人的反對,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大家都不忍心看他就這麼放棄學業,畢竟讀書依舊是農村孩子跳出農門的重要途徑,但是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應對眼前的危機。就這樣,十幾歲的周周背上行囊,離開了家鄉,成了萬千打工人中的一員。
因為年紀小,又沒有什麼文化,周周只能做一些零工。他當過快遞員,送過外賣,還當過流水線上的工人,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每一份工作周周都非常賣力,不管再苦再累,拿到工資的那一刻,他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每次發完工資,周周都會把工資分為三份,一份給媽媽看病,一份給姐姐上學用,還有最少的一份留給自己生活用。可是儘管如此,他也不捨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鞋子穿了三年都破洞了也不捨得扔,反倒是總惦記著在外上學的姐姐,不能沒有新鞋子穿。
2019年,姐姐給周周打電話說,母親病情加重,需要專人照顧,周周毅然放棄留在城市中的機會,回到家鄉。
回來之後,雖然方便照顧母親了,可是周周也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在經濟落後的家鄉,基本上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機會,這就意味著經濟再次陷入困窘的狀態中。
為了能多掙點錢,周周白天去地裡幹農活,晚上就去縣城的一家餐館打工,常常是忙到半夜,很是辛苦。
直到2019年,周周遇到了一個人,他的生活才有了轉機,甚至還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這個人是他的童年小夥伴,叫莫志林,大家都稱呼他「老莫」。跟周周不同,老莫可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在佛山工作過兩年,但是因為他有著強烈的鄉土情結,所以他始終無法喜歡上大城市鋼鐵森林中的那種冷漠、單調,而又缺少生活氣息的生活,時間長了,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愈發懷念村裡那簡簡單單的生活。
於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
回鄉之後,老莫開了一家網店,賣一些家鄉的農副產品,像米粉、臘肉、酸辣椒醬等等,沒想到做得還不錯。
闖出了路子之後,老莫就想著拉自己的小夥伴一把,當他了解到周周家的情況之後,他就喊周周去自己的公司上班,做一些打包發貨的活兒。
後來,又有兩個小時候的玩伴回到了家鄉,一個叫做楊旭東,外號叫「東毛」,還有一個叫君君,外號叫「俊俊毛」。幾個人中老莫年齡最大,而且還做出了一些成績,當他們再聚在一起的時候,老莫就琢磨著能夠帶他們做些什麼。
老莫想到了做短視頻,此前,他曾經運營過一個帳號,發一些自己老家房子整修的視頻,很受歡迎,後來,他偶爾也會發一些童年時期的老物件,每次都能成功地勾起網友們的童年記憶,憑著這些,老莫隨手運營的帳號竟然也有了100多萬的粉絲。這讓老莫覺得,也許做一個記錄鄉村生活的帳號會很有市場。
說做就做,老莫和幾個小夥伴一商量,就搭起了一個草臺班子,於2020年底成立了「念鄉人周周」這個帳號。
因為周周的形象好,純淨質樸,大家一致決定讓他出鏡,當視頻的主角,東毛作為配角,偶爾也會出鏡,俊俊毛喜歡擺弄機器,就負責攝像工作,而老莫則主要負責團隊的日常開支以及一些統籌工作。
想法是好的,可是真正執行起來,團隊卻發現困難重重。
周周生性羞澀,面向鏡頭時,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連身體也變得僵硬起來,再加上普通話說得不是很利索,所以往往都是一條簡單的視頻要拍很多遍才能拍好。後來,老莫說那乾脆就說方言吧,還不停鼓勵周周,找很多同類型的帳號給他看,慢慢地,周周開始找到了拍視頻的感覺。
但是,對周周來說,這還不是讓他感覺最為難的事兒,最頭疼的是視頻的內容,他每天都得絞盡腦汁去思考明天要拍什麼?怎麼拍?
每天早上6點,天剛亮,幾個人就湊到一起,開始討論當天的拍攝內容,確定下來具體的細節之後,就外出拍攝,經常一拍就是大半天,連中午飯也顧不上吃。拍攝工作完成之後,就趕緊回去剪輯,等到忙完,一看時間才發現竟然都凌晨一兩點了。甚至有一次,直到晚上8點,他們才吃上了一天中的第一頓飯。
在他們的鏡頭下,我們再次重溫了那些熟悉的鄉村生活片段:清晨,周周背著背簍去後山砍柴。回家路上,他看到路邊的一種叫做「鴨腳板」的野菜,就摘了一些,回家就把它們變成了一頓美味;
下雨了,村民們洗菜用的水井池子被灌滿了雨水,周周和東毛他們拿著鏟子一點點地清理,總算是弄好了。為了感謝它們,村民們在周周家門口放了一隻雞;
春天,山上的野生櫻桃開了,酸酸甜甜的,農婦們幹完活兒會隨手摘一些帶回去,給孩子們當小零食吃……
這些原汁原味的視頻仿佛有魔力一般,一下子就幫助網友們打開了記憶的閘門,童年的那些美好記憶噴湧而出:那個小村莊,那些早已淡出我們生活的鄰居,那條兒時經常去玩耍的小河……這些記憶,好像早已遠去,但是好像又從未走遠。所以,每次視頻一發布,就會引得大量網友點讚和評論。
為了保持帳號日更的節奏,他們每周需要工作七天,每天起碼18個小時,可以說是費心又費力,所以周周他們常常會覺得,拍視頻這件事比之前幹的那些體力活兒還要難、還要累。
為了呈現最好的效果,每一個鏡頭他們都努力做到最好。於是,就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烈日炎炎之下,周周和他家那條叫做「灰灰」的小狗一遍遍地迎著鏡頭走向辣椒地。鏡頭之外,老莫一邊拿著攝像機趴在田埂上,一邊還得不停地跟周周交待注意事項。東毛和俊俊毛,負責站在鏡頭後面,幫老莫擋著強烈的太陽光,以防他看不清楚鏡頭。
還有一期是要製作糖畫,想著很簡單,可是做的時候卻發現,想要做好真的好難,要麼不成型,要麼顏色不對,要麼就是糖太硬,失敗了無數次之後,才拍出來了滿意的效果。原本打算一天就能搞定的拍攝,硬生生拍了三天。
炸酥肉的時候,前期還算順利,等到視頻發布的時候,老莫突然發現少了一個剛出鍋的鏡頭,於是大傢伙又得重來一遍。
在他們看來,他們的作品不只是簡簡單單的視頻,而是一個橋梁,只有他們在拍攝時付出了真心,網友們在看的時候才能夠感受得到,自然也會回報以真心。
當他們看到精心製作的視頻被網友們點讚時,或者看到一些走心的評論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獲得巨大的滿足,身上的疲累一掃而光。
同時,他們也會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然後就會更加堅定地要把這件事做下去,並且要做得更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一顆真心,以及精益求精的態度,他們的帳號開通之後,僅僅過了半年,就收穫了540多萬粉絲。時至如今,念鄉人周周這個帳號已經有了1200多萬粉絲。
走紅之後,周周被邀請上了一些電視節目,他帶著謝霆鋒和楊超越,到他的家鄉一起下河抓螃蟹,親手製作調料,讓他們也體驗到了別樣的鄉村生活。此外,周周還接受了新京報等媒體的採訪。
不管走到哪裡,周周很少會用自己的個人經歷去賣慘,雖然提到母親時會他也會哽咽得說不出話,但是話語間滿滿的都是愛和感恩。
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問周周,看到視頻中他在河邊撿到了一些鴨蛋,問他這些鴨蛋是野鴨子下的嗎?周周很誠實地回答道,是鄰居家的鴨子在河邊下的。主持人聽了之後很驚訝,說那你們直接把鴨蛋拿走不就相當於偷嗎?
周周笑著說:「不算,在河邊下的蛋,誰撿到就是誰的。即使被鄰居看到的話,他們也會笑一笑,說拿去吃吧。」
看到這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網友,都會想到自己的童年,想到曾經那些會互相串門、分享食物的鄰居們。
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幾乎已經找不見了,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漠。這種純粹的人際關係,也是周周的視頻中最吸引人、最值得回味的地方之一。
對於大部分的短視頻博主來說,走紅了之後,巨大的流量加身,他們很快就會走上一條接廣告、開直播帶貨、或者接受打賞的道路,畢竟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金錢的誘惑。可是,周周的團隊卻是一個例外。
從粉絲剛剛破百萬開始,陸陸續續就有人上門找他們進行合作,有時候一天甚至有三四撥人,一條廣告的報價就高達30萬,但是都被老莫他們給拒絕了。
那麼他們拍攝就僅僅只是為了分享生活嗎?拍攝視頻和運營帳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他們不帶貨的話,靠什麼維持下去呢?而且,在這個網紅頻出的時代,他們就不擔心有一天粉絲們的注意力被別人吸引走,就再也沒有變現的機會了嗎?
對此,在採訪中,老莫說,之所以會拒絕這些合作,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們做這個帳號的初衷,只是為了記錄農村的生活,宣傳他們的家鄉。讓千千萬萬在外打拼的遊子,看到他們的視頻,就能感受到家鄉的味道,找到情感上的寄託;
其次,他覺得帶貨這些都只是短期收益,來得快也去得快,還很容易消耗粉絲們的信任。他想要做成一個可以長久立足的品牌,將來可以賣一些有品質的家鄉農產品,帶領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一起致富。
曾經,他們在自己帳號上嘗試著推出過兩次自己家鄉風味的調料品,酸湯和糟辣椒,沒想到非常受歡迎,酸湯調料賣出了4萬份,糟辣椒火鍋底料賣出去了10萬份。
看到產品這麼受歡迎,老莫他們開始考慮如何在做好內容之餘,能夠更好地推廣家鄉的美味。
考慮到帶貨會對他們的內容有影響,會影響到那些只喜歡看視頻的粉絲,所以他們專門開設了一個銷售產品專用的帳號,還成立了一個「念鄉人周莫」的品牌,只把產品賣給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對於未來,老莫說,如果品牌能夠做起來的話,他打算把團隊的小夥伴們都變成合伙人,大家一起創業。如果做不起來的話,那就把這段經歷當成一段美好的回憶吧。
對於老莫的這些規劃,周周也是比較認可的,雖然對於未來他沒有太長遠和清晰的規劃,但是對於目前的生活狀態他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很喜歡在村子裡的生活,也希望可以一直留在村裡,一直拍下去。
走紅之後,很多人會拿周周和李子柒做比較,甚至還稱他為「男版李子柒」,對此,周周表示,雖然他也很喜歡李子柒,但是他還是更想讓大家能夠記住他的名字,念鄉人周周。
仔細想來,他們兩個確實很不一樣。看李子柒的生活,就好像在看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樣,而周周的視頻,則讓我們感受到了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
尤其是看他一路走來,在經歷了生活的重重磨難之後,依然能夠逆風飛翔,從一個普通的打工仔,晉升為千萬粉絲的大網紅。
周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生活從來都不會一帆風順,更不會事事順心,生活的模樣本就是平平淡淡,坎坎坷坷的。只有認真努力生活的人,才會充滿希望,並且有無限的可能。
時光從來都不會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