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是最好的地方(還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
2023-04-18 18:26:06 1
不來到甘肅,不知這裡有多美
不到臨夏,不知這裡有多與眾不同
靜臥在蜿蜒壯闊的黃河上遊
享受著黃河母親的千年沃養
這座總面積8169平方公裡的城市
滋養融合著漢、回、東鄉、保安
撒拉等42 個民族的同胞
作為全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
臨夏地處「南山北塬、一水中流」
的河谷盆地,這裡氣候舒適
冬暖夏涼、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自然資源
濃釅的風士人情融合交織
造就了這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民族團結、山川秀美的隴原小城
臨夏,一座低調卻有料的小城
人們所熟知的臨夏
有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
有被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彩陶王」
有情濃綿長的「臨夏花兒」
有鮮嫩味美的「東鄉手抓」
而你不知道的臨夏
是「中國磚雕文化之鄉」
「中國水電事業的搖籃」
是「牡丹之鄉」「古動物化石之鄉」
從茶馬古道,到西部旱碼頭
從河湟雄鎮,到新秀之城
嶄新的臨夏,你還認識嗎
01
臨夏,一座人傑地靈的文化之城
自然與文明在這裡共融千年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這裡就有先民居住,相傳上古時期大禹治水始自臨夏積石,這裡是我國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作為古絲綢之路南道要衝、唐蕃古道重鎮、茶馬互市中心,這裡素有「茶馬古道」、「西部旱碼頭」、「河湟雄鎮」之稱。
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齊家文化等文化遺址星羅棋布,因國家博物館珍藏的 「彩陶王〞出土於臨夏,而被譽為「中國彩陶之鄉」,而以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為代表的古動物化石群,也佔據了「六項世界之最」。
人傑地靈,底蘊深厚。自秦漢以來這裡就設縣、置州、建郡,古稱袍罕,後改稱河州,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化資源稟賦獨特。
黃河文化、彩陶文化、絲路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交相輝映,熠熠生輝。這裡坐落著世界文化遺產炳靈寺石窟,傳承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歌「花兒」,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
近年來,臨夏磚雕、河州賢孝、保安腰刀鍛制技藝、蓮花山花兒會、松鳴巖花兒會等11項民間藝術陸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臨夏也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 「中國磚雕文化之鄉」。
02
臨夏,一座浪漫詩意的生態之城
藏著最為原始的靈秀與峻美
臨夏地處黃士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特殊的區位條件造就了臨夏多樣的自然資源,高峽平湖、炳靈丹霞、雪山草甸等構成了一幅最為原始的雄渾壯麗的畫卷,山水相依,林蔭蔥蘢,卓然的高原自然景觀,共築著詩意浪漫的嶄新臨夏。
太子山、蓮花山巍峨綿延,洮河、大夏河、湟水河滋養著臨夏這片沃土,「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是母親河給予這裡的獨特恩惠。在這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水之秀美,山之雄渾,珠聯璧合,相映成景。
水無山不秀,山無水不雄。黃河三峽、松嗚巖、五山池、大墩峽、蓮花湖等雄奇絢爛的自然風光,與炳靈寺石窟、八坊十三巷等絢麗多彩的文化名片,以及奼紫嫣紅、繽紛多彩的牡丹花卉長廊輝映成一幅詩意臨夏圖景。
靜臥在黃河上遊,這片美麗的地方,承載著綺峻秀美的自然風光,更孕育出豐富多元的高原植被風貌,浪漫的山川美景,廣袤的原始風景裡,載握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電站庫,這裡也被譽為「中國水電事業的搖籃」。保護生態環境,遏制水土流失,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就臨夏重要的生態區位。
03
臨夏,一座生機盎然的發展之城
希望在這片土地上含苞待放
臨夏,一座像花兒一樣的地方。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 「三絕兩花」:古老的彩陶,思接千載:精緻的磚雕,傳承百年;傳世的雕刻葫蘆,惟妙惟肖;情真意切的民歌「花兒」高亢奔放,奼紫嫣紅的紫斑牡丹花雅容華貴。
臨夏,孕育多民族交融的河州珍饈。汁清色碧、水汽嫋嫋的三炮臺蓋碗茶,鮮香味美、細嫩綿軟的手抓羊肉,形色迥異、栩栩如生的油炸餜餜,油黃面白、皮薄餡鮮的河州包子,酸爽正宗、肥而不膩的發子面腸,粒粒飽滿、甜香四溢的甜醅……各種傳統名優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山水畫河州,共築新臨夏。母親河哺育成長下的臨夏,活力、開放、團結、發展,這片平凡的土地上,正發生著許多不平凡的事。面對新時代歷練,臨夏正全力跑出加速度,鄉村旅遊全面建設發展,「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正在逐漸成為新晉旅行者們的詩意打卡地,像「花兒」一樣,臨夏也必將綻放絢爛之花。
來源:微遊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