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早上的陽光校園(我想永遠留在南師大紫金)
2023-04-18 21:46:47 1
從「南師大紫金校區」
到「玄武科技園」
—
「板倉街78號,一直在這裡等你。」
520這個特殊的日子,剛剛過去,在節日的氣氛烘託與儀式感之下,有的人官宣領證、秀恩愛、發狗糧;
有的人在朋友圈刷屏的周杰倫重映演唱會中追憶青春;
還有南藝學子在這個特殊的紀念日表白母校,期待又一次轟轟烈烈的「520嘉年華」......
轉眼間,已經到了5月的盛夏,隨之而來的,還有學生們的畢業季,空氣中開始瀰漫著離別的氣息。
攝影師:@魏望Cookie
再次路過板倉街,才恍然發現南師大紫金校區門口的的施工圍擋早已拆去,恢復了人來人往的景象,已然是一副嶄新的模樣在眼前。
坐落在南京市玄武區板倉街78號的南京師範大學紫金校區,前身是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
併入南師大後,紫金校區裡就主要是理工科院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院和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學生了。
算一算,距離它結束教書育人的使命的那一日,已經快4年了。2019年7月2日後,送走了那一年的畢業生,原紫金校區的學生搬遷,也在19年的夏天畫上了句號。
玄武區板倉街78號,不再是南師大紫金工科生們的根據地,但這裡卻承載了一代代南師人的記憶。
攝影師:weixiong
如果問起關於南師大的記憶,隨園學子或許會說,是青瓦紅柱黃牆的「東方最美校園」,是隨園後門山陰路的民謠輕唱,是音樂樓的鋼琴聲;
仙林學子或許會說,是起霞坡的第一縷陽光、敬文圖書館的四季、採月湖裡的悠閒黑天鵝......
對於紫金學子,就是四通八達但很短的林蔭路,是早八課也不怕遲到的宿舍與教室距離,是造型古樸板正但實用的圖書館,是紫金山下夜跑的操場,是......
那時候,早晨看太陽從紫金山的那邊升起,陽光打在紅色屋頂上,感嘆自己住在「豪華山景房」,順便和隔壁友校南林調侃究竟誰才是「紫金山下玄武湖畔」的正統代言人。
那時候,第四節課11點剛剛到,腦子就被肚子掌控。
開始盤算等會兒是去吃后街的金原鴨血粉絲?天津童子雞啃個雞腿?85°C的蛋糕?鎖金村的趙明雞蛋灌餅?還是拐個彎去南林后街逛逛?
算了算了,晚上還和室友約了二娃酸菜魚呢,中午就吃食堂吧。
「那時候」、「以前在紫金的時候」、「我們紫金」......工科男和工科女們,在這片充滿人情味的小小天地裡,把校園生活過成了浪漫的一首詩。
或許有人疑問,南師大紫金校區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嗎?紫金學子的回憶,就這樣消失了嗎?
其實不然,玄武科技園的前綴仍然是南師大,屬於「南京城市矽巷」建設項目,於2021年5月8日正式開園。
校區的整體改造也是基於原本格局與風格文化的更新建造,步入園區,依然是熟悉的一眼望到頭的林蔭大道,每一棟建築雖然嶄新而現代,但仍能看出原來教學樓的影子。
還記得門口排長隊的年代悠久的圖書館嗎?新的改造在保有原建築風貌的基礎上,集交通、陽光天井、共享空間於一體,給人煥然一新的體驗。
作為一個園區,進駐了不少獨立工作室、公司後,1號樓也開起了上班族必不可少的羅森便利店,進園區後的早餐,便捷度max。
當年住過的學生宿舍,被改造成了公寓。
攝影愛好者們常去的金陵銀鹽館,現在還開設了鹽coffee,足夠你度過一個愜意的下午。
圖源:小紅書@金陵銀鹽館
風格花樣的服裝買手店,在這裡也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
還有刷屏小紅書,號稱南京「小三亞」的格樂利雅藝術中心,不少女孩在這裡拍出大片。
最近新開的藍·西餐廳,獨特的風格屹立於此,似乎已有成為新晉網紅之勢。
園區裡,還有正在施工的痕跡,或許未來,它將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延續南師大紫金的精彩。
從南師大紫金校區到玄武科技園,
從校園到開放式園區,等哪次路過,
帶著心底那片珍藏著紫金故事與回憶,
再來看看它吧~
今日話題
說說你和板倉街78號的故事?
歡迎評論區留言
編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