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廣播體操到第幾代了(我們從小做到大的廣播體操)
2023-05-23 02:01:40 1
2019年,山西運城臨猗縣西關小學的張校長,帶著學長跳起了鬼步舞:「摩擦摩擦,這迷人的節奏,恰似魔鬼的步伐……」
引領時尚的潮流,踩著鬼步的張校長,一路火出天際,贏得了幾十萬個點讚和上百萬次分享。
有網友驚呼:這節奏、這鼓點踩得,可比廣播體操準多了。
01
童年被支配的恐懼
如果你是60、70、80、90、00……後,那麼「恭喜」你,你絕對沒逃掉廣播體操的支配!
每到中午10點左右,校長和老師都認為你已經非常疲憊,必須來一場「爆款」運動,刺激和興奮一下你的大腦,在起繭的進行曲和教導主任的催命聲中,「廣播體操開始了,第一節……」
你推我搡趕到操場,做廣播體操;
「跟著領操員,左手一個開弓,右手一個叉腰,一起來尬舞!我們的青春,把校園點燃!」
小學階段的體操,要飛起來——廣播體操:「雛鷹起飛」開始。
就這姿勢,雙手高昂,體態充盈,絕對是一飛沖天的架勢。
等到了初中階段,懵懵懂懂的青春期來了,小夥伴們基本都從紅領軍,變成了共青團!恭喜你:時代在召喚!因為「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這面向朝陽,春暖花開的架勢,分明在說「博爾特,你居然抄襲我們的『時代在召喚』!」
如果再成長,昔日的小樹苗絕對已經火熱的躥了起來。「16歲的花季,17歲的雨季,18歲的天空」,高中這個階段,你有太多的精彩,能符合你氣質的,必須是「舞動青春」!
伸展運動、擴胸運動、踢腿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跳躍運動、全身運動、整理運動……
在這幾百號人的舞臺,你能看到校園百態:有挺胸收腹器宇軒昂的領操員,有躲在廁所逃操的同學,有一絲不苟認真到你瘋狂的體操王子,有胳膊像被人吊著一樣的殭屍……
如果操場還沒硬化,解散後,瞬間作鳥獸散的男女學生,能把整個操場煮沸!遠遠望去,一片煙塵籠罩,整個校園幾乎成了一片「戰場」。
02
廣播體操是如何入侵我們的青春的?
曾幾何時,「一筆一划,橫平豎直」的廣播體操甚至成為了學校領導展示形式主義的最佳舞臺。
體育課可以被語數英霸佔,但廣播體操不行;運動會不開可以,但廣播體操比賽,傾家蕩產也要辦。
廣播體操簡直就是社會主義的一張名片,但其實,人家卻是正宗的舶來品!
近代史裡,我們國人常被嘲笑為「東亞病夫」。雖然不想承認,但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咱們國人的體質,確實堪憂: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近三十個比賽項目,結果140餘人中,除一個進入複賽外,其餘的參賽人在初賽就已慘遭淘汰,全軍覆沒。
對比一下:當時被日本殖民統治的朝鮮運動員孫基禎,還在馬拉松項目取得金牌。
當時的國外報刊,發表了一幅漫畫,諷刺國人為「東亞病夫」。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這數據,真是刺痛了眼,撓痛了心。
1950年秋,中國體總籌委會派出了一支秘密小分隊去蘇聯考察,回來之後,隊裡的唯一一位女將楊烈上交了一份報告。
她在這份報告中,果斷pass了「葵花寶典」、「闢邪劍譜」、「九陰真經」、「易筋經」、「降龍十八掌」等高難度動作,選擇了簡單易學,不看資質看氣質的「廣播體操」!
同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委會委員劉以珍又根據日本的「辣椒操」,很快確定下了新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的基本框架,於是,中國正式迎來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廣播體操。
03
廣播體操並非社會主義的產物
現在一說到廣播體操,大家的第一反應——社會主義國家的特色產物。
但廣播體操的鼻祖,其實是德國人。
19世紀的德國——那時候還叫普魯士王國,在1805年「三皇會戰」中失利,沒辦法,那年月,拿破崙領頭的法國實在太生猛!
普魯士的士氣嚴重受挫,舉國籠罩在一片「扯淡而無望」的哀傷之中。有了情緒,咋宣洩呢?
一位體育學家路德維希·楊想出了一個「化悲痛為力量」的金點子:他融合軍事動作和隊列練習,發明了一套「楊氏體操」。
做這套體操,不但要統一體操服,還要高唱愛國歌曲,甚至還有「國旗下的講話」。
這種玩法,還真能帶動情緒,德國人民紛紛表示「即使不能為國家上戰場,也要為國家做一套廣播體操」、「把我的廣播體操上交給國家」。
從此以後,德國舉國男女老少有事沒事就來上一兩套體操,「來,一起尬舞」引領德國19世紀的風流。
雖然體操運動誕生於歐洲,但真正將其發揚光大的是美國的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對,美國體操還真的是賣保險弄出來的副業!
1925年,在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冠名的「SetingUpexercise」的這檔節目上,「大都會人壽」特意推出了延年益壽、青春不老鍛鍊大法——廣播體操!
你個賣保險的不務正業,卻推廣體操,節操碎了一地有木有?
嘿,「大都會人壽」才不傻:大家都健康了,理賠單數自然也就少了!
您還別說,這波推廣效果非常不錯,一波一波美國人民路轉粉,從此,廣播體操正式登上了世界的大舞臺。
所以,在《銀河護衛隊》裡,星爵為啥尬舞這麼溜?那得感謝「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
「一起尬舞」這麼好玩的事情,怎麼少了「熱愛學習」的日本人呢,這種好事必須獻給天皇:1928年,日本裕仁天皇登基,廣播體操被作為登基獻禮從美國引入。
日本是第一個引進廣播體操的亞洲國家,並把這種運動做大做強,發揮到了極致——「大家一起尬舞」!
04
體操還能治療精神疾病?
那麼,一起尬舞多年,身輕如燕有木有?返老還童有木有?無病無災有木有?
聽不懂了?那換句大家都能聽懂的人話:體操是否真的能強身健體?
嘿,這個事嘛,得問鄭多燕。
對,就是那個66年出生的韓國辣媽鄭多燕,人稱「奇蹟的肉體」、「健康肉體美辣媽」。
如果我說鄭大媽的健身法寶,其實廣播體操中都有,不信你看:
鄭大媽的髖關節運動,有點眼熟有木有——「廣播體操,髖部運動」!簡直一毛一樣!
這妹子的「美麗芭蕾」,舒展吧?優雅吧?
但是,論健身,「跳躍運動」的效果,可是一點都不差。
有妹紙想「豐胸」塑體?不妨考慮一下「擴胸運動」!
柔韌性不足?你想想「全身運動」是不是讓你彎腰摸地來著——那是絕對鍛鍊跟腱柔韌性的,只不過,老鐵,你做到位了嗎?
甚至,這幾年,還有人發現:體操不僅是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治療精神分裂。
老鐵,你焦慮嗎?你抑鬱嗎?來吧,一起來一段「廣播體操」:「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們一起來做運動……」
05
結語
老爸50後,老叔60後,表姐70後,而我80後,我外甥90後,這前後幾十年的代溝,留給我們的共同回憶真是太少了。
而廣播體操——就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共同回憶。
小夥伴們,如果真心要減肥,根本不用什麼腹肌撕裂、美麗芭蕾,咱的廣播體操裡都有同類項。
參考資料:
《廣播體操原來分這麼多套,你做過的是第幾套?還記得是什麼名字嗎》
《廣播體操真的能強身健體嗎?》
《廣播體操歷史:曾是德國士兵的「愛國行動」,新中國成立傳入我國》
《舶來品,全民普及的廣播體操竟起源於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