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中哪句話最能打動你(三字經03-香九齡)
2023-05-14 14:17:39 1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拼音版
【解釋】
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非常孝順,在他9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孝順父親,在寒冷的冬天,父親還沒上床睡覺之前,黃香用體溫焐暖床上的棉被,再請父親安睡。
黃香這樣體貼父親的孝親行為,不但是他個人該做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效法、身體力行的。
【相關故事】
莊公掘地見母
春秋時,鄭國鄭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寤生,一個名叫共叔段。
武姜生寤生時難產,受了很多痛苦,因此她很不喜歡寤生。可對小兒子共叔段卻百般寵愛,她常跟鄭武公說要將王位傳給共叔段。鄭武公不肯答應武姜這個請求,最後寤生登上王位,就是鄭莊公。
武姜過分寵愛共叔段,幫助他向鄭莊公要了封地。
共叔段領取了封地,就開始招兵買馬、修築城牆,並讓母親武姜在城裡做內應,準備裡應外合,奪取鄭莊公的王位。
沒想到事情敗露,鄭莊公起兵打敗共叔段,將母親和弟弟放逐到城潁這個地方。鄭莊公痛心地發誓:「母子倆不到黃泉,永不再見。」不久之後,鄭莊公就後悔自己說了這樣過頭的話,卻又沒有臉面向母親道歉。
穎谷有個地方官叫潁考叔,為人非常正直。見到鄭莊公把母親驅到潁地,說道:「母親雖然不像母親,但兒子能夠不像兒子嗎?」於是就去見莊公。
這時莊公剛好要吃飯,就令潁考叔一起用餐。席間,潁考叔揀一塊好肉割下包好,藏在袖內,莊公好奇地問這是為什麼。
潁考叔說:「我家有老母,因為家貧,每天只能吃野菜,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東西。現在您賜給我這麼好的食物,我自己在這享受,老母親卻嘗不上一口,一想我就心酸,所以我要帶一些回去給老母親吃。」
鄭莊公聽後悽然長嘆。潁考叔問莊公嘆什麼氣,莊公說:「你有老母親奉養,能盡人子之心,我雖貴為國君,卻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潁考叔假裝不知,奇怪地問:「姜夫人身體不是一直很好嗎?您怎麼卻說沒有母親呢?」
於是莊公就把姜夫人與共叔段謀反,以及把姜夫人遷到穎地的事情跟穎叔考說了,並嘆道:「已經立下黃泉相見的毒誓,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潁考叔對鄭莊公說:「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派人挖條地道,你們母子就能相見,而且又不會違背您的誓言啊!」
鄭莊公聽了十分高興,派人挖了地道。結果,久別的母子倆便在地道裡抱頭痛哭,重新拾回失落已久的親情。
【解釋】
東漢時,有個叫孔融的人,在他4歲時,有人給他家送來一筐梨,父親叫孔融先拿一個梨去吃。
孔融從筐裡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父親覺得奇怪,問孔融為什麼不挑大的梨吃。孔融說要把較大的梨子留給哥哥吃,自己吃小的。
孔融敬愛兄長的美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知道的,也是我們要學習的。
【相關故事】
孟子提倡孝悌
孟軻,字子輿,鄒,即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思想家。受業於子思。在儒學分化中,被稱為孔孟學派,代表孔門正統學術思想。
一天,孟子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討論孝悌和修養的關係問題,愛提問題的公孫丑首先提問:「老師,您為什麼那麼重視孝悌呢?」
孟子解答:「因為要實行堯舜的仁政,必須立足於孝悌。」公孫丑接著問:「那麼,什麼是孝悌呢?」
孟子解釋說:「孝順父母為孝,尊敬兄長為悌。孝和悌是仁義的基礎,只要每個人都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兄長,天下就可以太平。」
孟子譴責不孝順父母的人,他認為不孝有五項內容。
學生公孫丑問他有哪五項內容時,孟子說:「世俗所謂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懶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錢財,偏愛妻室兒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恥辱,四不孝;逞勇敢,好鬥毆,危及父母,五不孝。」
孟子還認為,父母死後,應當厚葬久喪。孟子老母死了,孟子給以隆重的送葬,棺和槨,都選用上等的木料,還專門派學生監督工匠製造棺槨。
事後,他的學生也覺得選用的棺木太好了,便帶著疑問對孟子說:「前幾天,大家都很悲傷、忙碌,我不敢向您請教,所以今天才提出來。您看,用的棺木是不是太好了呢?」
孟子解釋說:「對於棺槨的尺寸,上古時沒有一定的規定;到了中古,才規定棺厚七寸,槨要與棺相稱。從天子一直到老百姓,都這樣做了,才算盡了孝子之心。古人都這樣做了,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呢?我給你們講孝悌時,不止一次地對你們說過:在任何情況下,可不應當在父母身上省錢啊!」
【解釋】
做人首先要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是多見識天下事理,懂得計數計量,增廣見聞,擴大閱歷,學習生活中的常識,懂得文理,了解古今聖賢之事,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相關故事】
薛包孝後母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薛包的人,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後母對他很不好,經常打罵他,還經常讓他挨餓受凍。
薛包對後母卻非常孝順,常幫後母幹這樣那樣的活,後來終於贏得了後母的信任。
在父親、後母都去世後,後母的孩子要求分家,薛包就把所有錢財都給了後母的孩子。別人都笑薛包傻,薛包說:「我這才是對父母的孝順呀!」
【解釋】
古人造「一」字,表示天、地、陰、陽的分界,是數字的開始。所以學習數字要從一開始。「十」字是數字的終了,一橫一豎,包含東、南、西、北四方的意思。
從一到十,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到萬,依此類推,這就是我國採用的十進位算法,這些基本的數字不可不知道。學會基礎算法後,才能學習更深奧的算術。
【相關故事】
倉頡造字
漢字的發明,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文字尚未發明的上古時期,人們採用在繩子上打結記事的方法。
到了黃帝時期,有個史官叫倉頡,受當時人們佔卜的啟發,開始了「文字」的創造。山川河流的去向、鳥獸魚蟲的斑紋羽毛、人類動物活動的姿態都是倉頡研究的基礎。
經過艱苦的努力,一天,他豁然開朗,找到了創造文字的方法。據說,這一創舉曾驚天地,泣鬼神。
我們青少年學習文化一定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