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成名第一戰(葉問矮富帥癮君子)
2023-05-14 14:13:21 1
提起葉問我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電影中瀟灑英俊,十分能打的一代宗師,在電影中的葉問一直都在打架在比武,雖然遭受過一些變故但每次都能逢兇化吉,解開局勢。然而真實的葉問是怎樣的呢?他默默無聞的前半生都在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一.一代武學宗師-----葉問葉問原名葉繼問1893年生人,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幼年的葉問個頭矮小,身體瘦小虛弱卻十分活潑好動,經常四處亂竄,爬高上低。他的父母聽說練武可以強身健體,決定送葉問去武館。
恰逢佛山詠春拳傳人陳華順準備開武館收徒,於是葉問被送往武館處,拜陳華順為師學習詠春拳。陳華順去世後葉問一直跟隨著師兄打詠春,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有幸拜在詠春拳的宗師梁贊門下。
在梁贊的指導下葉問的詠春拳逐漸嶄露頭角。然而即便是練武多年,葉問臉上依然透著一點溫潤如玉的公子氣概,美中不足的是一直以來葉問似乎都是一個小矮個。彼時的葉問還是翩翩君子,目光清澈,誰都沒有預料到,他竟會在不久的將來染上大麻。
二.墮入深淵的宗師完成學業的葉問在家族的安排下成了家。娶的是清末外交官張蔭桓的後人,人稱張三小姐的張永成。張三小姐性格溫婉,十分漂亮,葉問在婚後十分愛護妻子。
葉問此時的生活可謂美滿幸福。因為在家族的庇護之下,沒有任何生活壓力的葉問,開始了自己快活無比的日子。白天練過武后就和友人聚在一起喝酒,晚上回家有嬌妻相陪,有孩子教導,十分溫馨。由於交友不慎,有心人的引導下葉問竟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大麻。
為了讓葉問可以回歸正途,他的父母一直用錢四處打點,給他找了一個閒差,在廣州市東南米義花捐總局收稅。解釋得清楚一點就是向妓女收取花捐稅。
此時的葉問早已不再四處喝酒划拳,留下了大把時間與友人一起切磋功夫,日子平淡卻安穩。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日子不可能是一直順風順水的。每天都有許多中國人都在失去生命,失去家人,失去一切的痛苦的生活中苦苦掙扎。
1938年,日寇侵華,佛山淪陷。日軍在佛山燒殺搶掠,葉家的一切也是在這個時候被日軍搶奪殆盡。葉問一家的生活也在這個時候跌入谷底。
葉問做了多年的世家公子除了打拳沒有任何生存技能,而妻子張永成是傳統的溫婉的大家閨秀。此後幾年葉問一家都過著貧困交加,四處飄蕩的日子,雪上加霜的是在此期間葉問失去了自己的小女兒。由於他的小女兒生下來就很虛弱,又一直居無定所饑寒交迫,最後不幸夭折。
此時的葉問內心充斥著巨大的悲痛,空有一身武力,給不了家人安穩的生活也保護不了家人。電影中對此時葉問的解讀十分精準。小女兒離世那天,葉問淚灑街頭。
三.開辦武堂,弘揚詠春1938年葉問第一次離開佛山,他卻從未對人訴說過這段日子他是如何生活在做些什麼,直到後來葉問離世許久後,才隱約從其朋友口中得知,在這期間葉問一直在參加敵後抗日活動。
葉問雖一生未曾公開對日軍進行過攻擊,但在其內心深處還是痛惡這幫令他失去家園失去女兒的強盜。
1949年,葉問離開佛山遠赴香港定居。在此期間他開始開設武館收徒。歷經半生磨難,已過天命之年的葉問內心僅存的熱血似乎只有詠春了。那是他歷經艱險從不曾捨棄的熱愛。
為了將詠春拳傳承下去,葉問創立了一套簡單易懂的心法。他將詠春拳以極其簡單的話語和動作,將其描述得簡單易懂。這也是為什麼葉問後來被尊稱為一代宗師的緣由。他不僅自己將詠春拳練得十分出色,在教授拳法的過程中也可以讓每一個弟子都聽得清楚明白。
而且他根據弟子學習的進度將他們在動作和心境相結合,雖耗時良久,但讓弟子內外兼修,從中獲益良多。
四,百年盛況---傳世師徒提到葉問的弟子就不得不提起其出色的弟子李小龍,14歲的時候李小龍拜了葉問為師,那個時候不會有人想到十幾年後這個少年會成為和葉問一樣成為宗師級的大師。
那個時候的李小龍已經開始接觸武打電影了,為了拍戲李小龍經常輾轉各地,四處奔波。但他並沒有因此荒廢武學,在走南闖北中不斷學習更多的拳法武學。同時李小龍通過武術電影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詠春拳,這為後來的詠春盛世奠定了基礎。
李小龍最後移民美國時已經學了多種拳法,或許放在其它人身上就是多種武學而已但李小龍不是。他從小接觸各種拳法,他善於總結各種拳法的精妙之處,而且在美國他經常參加各種拳擊比賽,在實戰中把這些拳法全部融會貫通,創立「截拳道」,成為了一代宗師。
悲劇總是悄然而至,1972年12月1日,葉問在香港病逝,享年79歲。1973年在李小龍火遍大江南北的最輝煌時候,卻在香港離奇死亡,享年33歲。
詠春拳之所以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可以傳遍大江南北,這和封門弟子梁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封門弟子梁挺憑著詠春真傳,成為了詠春拳的一代宗師,並將詠春拳傳向了世界各地開啟了詠春盛世的新篇章。
葉問在詠春拳術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對詠春拳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把詠春拳傳往了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葉問的武德人品都可稱為楷模,故葉問終老後詠春拳派等人一致推崇他為一代宗師。
從葉問一生的軌跡來說,可以說是大起大落,悲喜交加。前半生漂泊無依,受盡苦難,後半生得以建立武館發揚詠春。雖曾誤入歧途,但在國難當頭,堅持大義,有一代宗師的壯烈之氣。
《佛山華僑志》有專文介紹他的事跡,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術博物館有專設的葉問展室。他的故事更是被拍成電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