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計程車撞行道樹(西安多家公園樹上)
2023-05-15 00:40:34 2
在公園裡鍛鍊,背著包當然不大方便。這不,為了方便掛包和衣物,不少人給樹上釘了釘子。7月13日,記者走訪西安多家公園,發現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最「慘」的一棵樹,被釘上了十幾顆釘子…… 記者走訪 勞動公園:三四十棵樹被釘了釘子 從東門進入勞動公園,沿著道路前行,只要是有人群集中活動的區域,隨處都能見到樹上被釘著釘子。記者在園內走了一圈,粗略計算,至少三四十棵樹釘有釘子,一些很細的小樹也沒有被放過。 在大門左側一個高臺的樹蔭下,一群老人三五一群,坐著下棋。四周四五棵大樹上,每棵上面都有釘子,有的三四顆、有的六七顆,掛著購物袋、包。 緊鄰的健身器材區,活動的人也挺多,不僅大樹上,周邊木頭長廊上也被釘著釘子,掛著包、塑膠袋、杯子等物。儘管長廊上的座位都能放包,但大家還是將包掛在釘子上。 繼續沿道路前行,到一個小山處,狹窄的通道內,一群女士排著長隊,在悠揚的樂曲中跳健身操,有的包放在山石上,更多的掛在釘子上,這裡的樹大概有碗口粗細,均被釘了許多釘子。 一旁的一塊小廣場,有人用繩子在樹上綁了個圈圈,四周掛了十幾個鐵絲掛鈎,掛了一圈的衣服、包、拐杖等物。 在南門附近的一處廣場,一群人正跳交誼舞,多數人的包都堆在地上,但幾棵老松樹的樹幹上,也到處是釘子,掛著包、鑰匙等物。 對此,逛公園的人怎麼看呢? 「嚴格說不應該,但東西沒地方放啊!」王師傅今年65歲,他說自己就在附近長大,對勞動公園感情特別深,散步、遛鳥、下棋,一天來幾趟,這裡是周圍居民的好去處。確實看到很多樹上都被釘釘子,雖然不贊成這種做法,但大家也是沒辦法,因為公園裡凳子少,也沒有掛東西的地方,總不能把包直接放在地上吧?公園旁邊就是便民市場,很多老人每天逛公園順便就買菜了,還有的帶孫子玩,得拿著孩子的東西,所以很需要掛物品的地方。 勞動公園值班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給樹釘釘子的情況很久了,基本都是來園鍛鍊的老年人釘的,他們看見了就會拔掉,但仍無法杜絕。 趁著周末來公園跑步的趙女士說,在人群集中的區域,建議園方設立一些衣帽架,或者其他可以掛東西的設施,畢竟有的人需要拎著東西來公園,有掛物的實際需求。 對此,園方工作人員表示,也有增設衣帽架這方面的考慮,但由於目前公園正在改造中,有的區域還要重建,暫時無法確定具體在哪兒設置,至於改造的進度,要看資金到位情況。 蓮湖公園:釘釘子現象屢禁不止 有的區域園方配有衣架 蓮湖公園如今已改為開放式公園。記者從蓮湖路的大門進去,湖邊小廣場上有幾棵大樹,其中一棵銀杏樹上就有6顆釘子,更多的是密密麻麻幾十個的小孔,應該是釘子被拔後遺留的痕跡,這裡的銀杏樹、楊樹上都有這樣密集的小孔。 在大門東側的健身廣場區,四周的樹木上同樣能看到拔除釘子後的小孔,這裡一左一右擺放著兩個衣帽架,可供大家掛物品衣服。 工作人員說,市民給大樹釘釘子這種情況確實不少,發現後都給拔掉了,但有的人還是釘,屢禁不止,園方也給一些區域設置了掛物架。由於以前夜間就關園了,如今24小時開放,管理難度增加,夜晚有的地方光線較暗,有的人在釘子上掛包,還有的人掛燈,公園正在購置燈具,提升夜間亮度。
革命公園:一棵樹上7顆釘子 還有釘徵婚啟事的 革命公園也是24小時開放式公園。記者從大門東側進入後,看到廣場上有的樹上也被釘釘子。在一棵兩人合抱粗的大樹上,有7顆釘子;桌球臺上,幾位市民打得火熱,旁邊大樹上,也釘了釘子並掛著衣物。一棵大樹上,不僅有突出的長釘子,還醒目地釘著一張紅字書寫的徵婚啟事,是用圖釘釘的。 環城公園:座位比較多 未發現釘子 記者在環城公園朱雀門到含光門段走了一段,只在一棵大樹上見到了一個釘過釘子的小孔,其餘未發現釘子。朱雀門外的小廣場上,大樹四周圍著一圈座位坐滿了老人,也能放置東西。 興慶宮公園:活動廣場設有衣帽架可掛物 興慶宮公園南門內廣場,是公園內最熱鬧的地方,每天早晚,各種廣場舞人群在這裡集中活動。記者注意到,這裡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紅色的衣帽架,上面有多個掛鈎,兩面都可以掛物。保安說,這兩個衣帽架已經設立很久了。
市民觀點 有人認為應罰款 有人呼籲增設掛物架 記者還走訪了唐延路唐城牆遺址公園、高新二路新紀元公園,未發現大樹釘釘子的現象。有市民說,這種情況在老公園較普遍,新公園內很少見,原因是老公園普遍比較老舊,設施不足。 對此種做法,大部分市民都表示了反對。「進入黑名單,禁止入園!不能只圖自己方便,損壞樹木。」「管不了就罰款。」「無公德心。」「罰款吧,第一次50元,第二次100,不給就沒收東西。」「成年人要給孩子們帶個好頭呀」……一撥網友的觀點是:嚴管重罰。
「堵不如疏,設個掛包的架子放在旁邊吧。」「公園裡要是有衣物架,不用勸說,樹上自然就沒釘子了。」「凳子加寬,樹盤圍擋加寬,有放東西的地方,肯定會解決一些問題。」「建圍欄,改成掛釘式的。」「一二十個衣帽架就解決問題了,花不了多少錢」…… 看起來,除了罰款,更多的人建議改堵為疏,呼籲公園以人為本,提高服務意識,在園內多添置一些掛物架,既能方便市民,園方也不用再為這種不文明行為傷神了。 記者 李琳 攝影 強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