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有哪些技巧和方法英語(有了口語這5個詞)
2023-05-15 00:35:19 2
很多同學都在抱怨雅思口語分數很難提高,自己口語差,張口就不知道說啥,或是自己基本還是說的Chinglish,翻譯英文的思維在那裡說。所以很多雅思口語的分數就是上不去,永遠保持在6分甚至更低。其實口語問題會是很多人的煩惱,到是想告訴你的是,沒有輸入,你就一定不會張口說,平時一定要多聽,多模仿別人是怎麼說的,你就像個嬰兒一樣,多去模仿人家說英語的思維,說的句子結構,用的表達以及詞彙,今天在這裡想跟大家說一下,美國人口語中經常能見到的這5個詞的用法,會幫你解決很多口語問題的。
1.Can
我想大家對於這個單詞應該是非常熟悉的那種了,但是你放心,你照樣犯錯。先讓你看看下面的句子,你的口語思維是不是還是按照中文的來:
你會唱歌嗎?
你會跳舞嗎?
很多人張口就來了:
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dance?
但是,你需要注意的就是:Can更傾偏向於強調「能力」,詢問別人有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是有衡量標準的。那麼有人就要迷惑了,會說英語,會跳舞,難道都不是一種能力嗎?你一定要記得can是一種衡量標準,測量你的「能力」是中等的,低等的,高等的的,一種能力的程度,而我們的「會不會說英語、跳舞」,是一個客觀事實,和你「會」的程度沒關係,能說一點兒英語也算會。因此,正確的表達應該是:
Do you speak English?
Do you dance?
像這樣的「客觀性」,在英語裡到處都有體現。所以以後你的can不要隨便亂用了,其實你選擇can的過去式could,語氣會更加委婉點,比can都要好一些,大家以後在口語裡面要注意could的使用,代替can.
2. have
have的本意是「有」,表示一種普遍的所屬。這也是大家接觸的最多的意思。實際上,have的意思在字典裡超過30個!它表示一種普遍的所屬。隨手舉幾個例子:
Have a seat: 請坐
I have no idea:我不知道
You have my word:我發誓
(我說過了,你得到了,我的話是你的了,所以你就放心吧,瞧瞧,老外多在意「你的,我的「。)
Could we have a cup of coffee? 我買一杯咖啡,表示點餐,你可以用have這個點餐
Could I have my desert after dinner? 我可以要一份餐後甜品嗎?這個也是點餐中使用的
Could we have our last deserts?可以上我的最後甜品嗎?表示要求上菜也可以用have
雅思口語練習的時候,說著說著就卡殼時,可以先想想這句話能不能用一種狀態來表示,能的話就用be。如果不能,還可以考慮用have來表示一種所屬關係。
在國外生活很長時間,have這個詞的出鏡頻率比其他所有動詞都高,可以用來代替漢語裡很多動詞。這裡其實反映了一種文化心理或思維方式,因為西方人非常重視表面的文明,要表現出尊重別人首先要尊重別人的所有權,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所以責無旁貸要充當這種文明的話語載體。
下面這些句子可以充分展示have一詞可以搞定無數動詞的強大威力:
Do you have my pencil? 你拿了我的鉛筆嗎?
May I have your name? 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Do you have an appointment? 你預約過嗎?
Where do you have your lunch? 你在哪兒吃午飯?
I hope we can have some snow this winter. 真希望今年冬天能下點雪。
We'll have a soap opera series on TV this weekend. 這個周末有系列肥皂劇。
I have a fight with my teacher. 我和老師幹了一架。
You have the final say. 你說了算。
You can have this back when 5 pages are done. 完成這五頁紙,我就把這個還給你。
3.Be
系動詞的作用非常大呀,be 作為聯繫動詞常常代替實意動詞來表示一種狀態。如果你只把be理解成「是」,那麼你的思維會窄很多。其實,be沒有一個固定的意思,它廣泛地表示一種狀態,把食物歸結為一種狀態。
下面也是張口就應該會的:
I』ll be back soon. 我很快就回來
Here you are. 我找到你了
Be here. Bring yourself here. 過來,快到這裡來。
漢語裡喜歡用動詞,例如「說來話長」,「我們說到哪裡了?」,這兩句都用了」說「這個實意動詞。在英語裡對應的則分別是'It is a long story.'' Where werewe?' ,用be動詞代替。其隱含的英語思維是:「說來話長」的實質意義是「話長」而不是「說」;「說到哪裡」本質上是要告訴別人「在哪裡」,和「說」無關。
類似的表達有很多,我們看一些常見的句子:
I'll be right there. 我馬上就到。
How have you been these years? 你這些年過得怎麼樣?
This business is all images. 在這個行業是靠形象吃飯的。
He is always been there for us. 他一直支持我們。
I think we are between floors. 我想我們是被卡在樓層中間了。
掌握了英語思維的這個特點,我們在表達的時候就可以化繁為簡。碰到一句話先想想能不能直接用be動詞來搞定,而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要用哪些實意動詞了。
4.Give
外國人喜歡區分原有的東西,和外界給予的東西,give是一種普遍的「給予」,而且不管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都可以「給」。Give這個單詞的意思也是有很多種:
Give birth to a baby. 生孩子
Give me a haircut. 給我剪頭髮
Give me a five. 擊掌
Give me a push. 給我點動力
5.Get
既然給了,就會有人「得到」、「接受」,所以和give相對應的就有了get,get表示一種普遍的「接受」。這個理解起來有點繞,看個例子。
電視機壞了。
We can't get good pictures on ourTV set.
老外不會說電視有問題,而是說「我們沒有得到好的圖像」。get的這種用法比give更加廣泛。在使用give和get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思考一下,這件事是不是有「施」方和「受」方?
兩者的區別:give和get的意思是「給與」和「得到」,無論具體還是抽象的東西。這兩個詞在英語表達中出現頻率非常之高。越簡單的詞越不簡單,來看看老外用這兩個詞的時候是怎麼思考的:
Marry gave birth to a baby last week. 瑪麗上周做媽媽了。
Wine is giving me a headache. 我喝了酒頭疼。
老外的表達很有意思,媽媽「給」了孩子生的權利,頭疼並不是一個人原有的,而是酒「給」的,這都是都事物本質的描述。而漢語則直觀得多,「做媽媽了」--管他誰給誰權利,「頭疼「--管他是酒造成的還是本來就疼。
老外喜歡區分開原有的東西和外界賦予的東西,傾向於從「給與」和「接受」的角度來理解一件事。這種思維方式可能和西方人受基督教影響比較深遠有關吧,他們把很多東西都看成是上帝賜予的,有感恩的心理。相應地,give, get的應用就更加廣泛:
Do you get much rain in summer?
你那兒雨水多嗎?(下不下雨本來是老天爺決定的事情,老外也要看成是他們「得到」的東西。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Get a job! 做點正事吧。
Let me get my camera before you go. 趁你還沒走,我去拿相機.
You got a raw deal. 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We have got a lot of complaints. 我們收到很多投訴。
We can't get good pictures on out TV set. 我們的電視機圖像有問題。
可見這兩個詞可以代替我們漢語裡的很多動詞,是實現中英文思維轉換很有用的兩個工具。下次再碰到麻煩的長句子時,不妨化繁為簡,嘗試從「得到」和「給與」的角度來遣詞造句,不失為學英語的一種好方法。
這些單詞都是在口語經常出現的5個,也是我們認識很久的5個單詞,但是我們可能並不會用,所以你有效掌握這5個詞的使用,是你口語進步的前提,很多地道的表達都離不開這幾個詞的組合,平時多積累更這相關的地道表達,讓你的口語不再有Chinglish的標籤。
現在,跟小編一起,拿這句話來練練手——
可否留下你的姓名和地址?
如果是以前你會怎麼翻譯?逐字翻譯吧?「可否」就是can,「留下」就是leave,「你的」就是your,「姓名和地址」就是name and address,所以,最後的句子就是——
Can you leave your name and address?
乍看起來沒啥錯,但是這個句子就又變剛才說的,你去詢問「別人的能力」了。其實是「你」需要對方的姓名和電話,對吧?所以,這句話的地道表達是:
Can I get your name and address,please?
厲害吧?在中文裡千變萬化的動詞,在英語裡幾乎用be、have、give和get就可以表達完。那大家平時該如何利用呢?
o 注意積累這些小詞的表達,不要只看大詞
o 說話前先想一下,你要表達一種狀態嗎?如果是,就嘗試用be動詞;如果不是,再考慮下是一種所屬關係嗎?如果是,就嘗試用have
o 切記不要動不動就Can you,儘量從自己出發,看是不是有give和get的關係
從明天起,做一個積累小詞的人
can 、be、have、give和get
從明天起,關心「施方」和「受方」
熟練掌握5個單詞,地道口語,張口就來
今天,就到這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