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明為什麼出現在歐洲(為什麼現代文明起源於歐洲)
2023-05-14 12:29:31 1
現代文明實質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的出現,又以英國的工業革命的產生為標誌。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
工業革命的開始的標誌為1765年哈格裡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誌是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機。一系列的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工業革命傳遍英格蘭再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後來,工業革命傳播到世界各國。
工業革命的出現由多種複雜的因素造成了,其誕生在英國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馬克思,《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
社會準備: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騎士制度是中世紀歐洲封建統治下所特有的貴族組織制度、法律規範、道德準則、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的總稱。
城市社會的發展,讓封建城市的很多農奴逃離舊領地,而走向古羅馬遺留的有資本主義萌芽的城市,他們擺脫束縛在新城安家立業,很多人開始從事新興的工商業。
城市的發展,為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豐富的資本和人力資源,也吸引了封建貴族和更多平民,包括騎士!
相對於封建貴族的停滯不前,城市新貴族隨著城市的發展迅速積累資本,他們開始用資本組建起強大的護衛隊來守護城市,並僱傭專業的傭兵團與封建統治者抗衡。
隨著火藥的大量使用,新興的軍事力量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戰術上都遠勝封建騎士,中世紀的騎士制度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城市為新興力量開放,為早期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市場、資本準備: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
15世紀中葉,奧斯曼控制了東西方傳統商路(陸路),引發了商業危機。歐洲人開始通過海洋去尋找全新的通往東方的貿易之路。指南針,為航海指明了方向。
隨著歐洲航海技術的發展,1487年,迪亞士到達了印度洋好望角(非洲),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美洲);1498年,達.伽馬到達印度(亞洲);1519年-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歐洲商人的足跡走遍全球七大洲。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的文化、貿易交流大增,殖民主義和自由貿易主義開始出現。歐洲人用指南針打開了世界消費市場並建立了為西方提供廉價原材料的殖民地,快速完成了前期的資本積累。歐洲經濟和軍事的發展逐漸超過了東方大國。全球發展的中心,轉移到了歐洲;歐洲的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了歐洲西海岸。
思想準備:印刷術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文明進程,歐洲近代三大思想運動
文藝復興,起源於14世紀的義大利,於16世紀在歐洲達到頂峰。歐洲文藝復興,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科學、文學和藝術的普遍高漲。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其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個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社會、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誘發了宗教改革,開創了現代世俗國家的雛型;文化領域內以個人為本的內容及嚴謹典雅的形式都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人文主義者奠定了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歷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達了資產階級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產力、建立新的生產關係的要求。
15世紀上半葉,約翰內斯·古騰堡整合鉛字活字印刷術,實現印刷的大規模的生產,大力推動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徹底地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
一些宗教學家、哲學家與政治家們開始試圖從廣度和深度上改變西歐天主教的風俗習慣。奧斯定會教士馬丁·路德發動的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了。16世紀下半葉,法國的新教胡格諾派與天主教之間曾爆發過八次戰爭,史稱法國宗教戰爭。
宗教改革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重大影響。
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是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後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對整個西方近代文明產生了深遠的、關鍵的影響。
起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起源於德國的宗教改革和起源於法國的啟蒙運動,統稱歐洲近代三大思想運動。
為什麼是歐洲?
古希臘文明——歐洲文明發源地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文明始於公元前二十世紀,經歷幾千年的積累與沉澱,在宗教神話、哲學、文學藝術及科學等諸多方面取得輝煌成就,對其後的西方文明及至當今的世界文化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迦南的腓尼基人將字母傳給古希臘,後來希臘字母演化成拉丁字母,並最終成為西方各國字母的來源。
其次,古希臘的哲學是西方各種哲學觀點的胚胎和萌芽。古希臘的思想遺產構成了近現代西方精神文明成果的核心 。古希臘的三大智者——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前兩者是哲學史上的開山鼻祖,而亞里斯多德被譽為百科全書,在科學、哲學、文學、政治學等方面的成就無可比擬,他的科學原理直到15世紀末仍享有不可爭辯的權威,他的政治學原理對今天的法學家仍產生著影響。
第三,西方學者公認,西方現代的自由平等觀念、民主制度和科學精神無不受到古希臘文明 的影響。古希臘的民主制度,經過梭倫、克裡斯梯尼、伯裡克利等時代,在伯裡克利時代的雅典達到鼎盛。後來傳入古羅馬,羅馬人將其發揚光大,稱為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內根基。
第四,古希臘是現代科學的發祥地。源於古希臘科學研究的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早期希臘哲學與科學嘗試中對自然 的發現和對神靈的放棄,即不再藉助於超自然的或神力量來解釋自然現象,而是在自然內部尋找原因;二是古希臘哲學家與科學家們對自然 現象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和理論,對同一自然現象進行解釋的不同理論互相競爭,並運用希臘政治管理最常用的辯論手段,對各種理論進行理性的批判和篩選。現代科學家各個學科的基本問題,其源頭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文藝復興的巨人們把實驗方法加入到希臘文明的辯證中,現代科學便誕生了。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發源的根源,正是西方思想運動的發展,民主意識的覺醒,孕育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而科技的發展,使得生產工具可以不斷的改進,最終讓蒸汽機的出現和改良成為可能。
為什麼是英國?
然而思想和科技的發展,是當時的整個歐洲國家都參與進來的,為什麼工業革命最後發生在英國?而不是啟蒙運動狂潮中的法國?
一切源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英法第一次百年戰爭,英格蘭戰敗後失去了所有的法國領地,也嚴重削弱了國內封建貴族勢力。在百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王室貴族為爭奪王位又發生了「玫瑰戰爭」(1455-1485年),封建階層力量在內戰中進一步削弱。15世紀末,英格蘭重新統一在都鐸王朝下,開始走向文藝復興。
都鐸王朝實行重商主義政策,推動了英國封建農奴制度的瓦解,為英國資本主義工業騰飛提供了前提條件。
都鐸王朝處於英國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1688年光榮革命政變後,英國成為第一個建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完成了資本主義革命。此後的英國體制更加鼓勵工商業的發展,經濟、文化和科技逐漸走到了全球的前列。
四面環海的英國,相對於陸地大國德法,面臨的外來入侵少,第一次百年戰爭後,英國長期保持了和平穩定。德法在眾多的戰爭中,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這個政府對外強硬,對內也強硬。
而都鐸王朝的重商主義政策,減少了對民間的控制,民間的經貿活力更大,民間技術更新的要求更大。
18世紀中期,英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促使人們將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瓦特發明了改良蒸汽機,1785年以後,瓦特的改良蒸汽機被廣泛應用,英國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小結:
古希臘文明在文藝復興中的再次綻放,讓歐洲文明在黑暗的中世紀重新找到了方向。近代的三次思想運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新興的城市化工商經濟,使得新興的城市貴族勢力迅速發展,並用利益和軍事力量逐漸瓦解掉了幾個世紀的騎士制度統治。
新航路的開闢,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開闢了全球的消費市場,和源源不斷的廉價原材料,使得歐洲各國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而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各種精密儀器例如指南針、望遠鏡、航海鐘錶等等先後出現,進一步推動了整個科技的發展,為蒸汽機的發明和改良提供了技術。
作為島國的英國沒有強勢的中央集權政府,而百年戰爭的失敗和玫瑰戰爭的消耗,極大了削弱了國內封建貴族的力量,使得更具有開拓精神的都鐸王朝入主,開始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並最先完成了資本主義革命,大大促進了本國的生產力。隨著全球市場的開拓,技術創新要求越來越強烈。最終第一個完成了工業革命。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