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繪畫題材(北京冬奧會繪畫的激情源於對體育的熱愛)
2023-05-05 04:27:40 1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鄭昕、盧羽晨、高萌)已過耳順之年的著名畫家何加林,直到現在還時常和人談起一段將近30年前的旅途趣事:1994年夏天,在一列從浙江開往大西北的火車上,他把一臺裝電池的9寸黑白電視機擺上臥鋪,與球友伴著忽有忽無的信號,見證了義大利隊的羅伯特·巴喬罰丟點球的那一幕……
「但我們也只看到了那一幕,之後又沒信號了。」何加林沉穩平和的聲調突然提高了很多,說那場決賽的結果,直到他們抵達目的地後才知道。
何加林,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曾任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
他這般狂熱地愛上體育,其實遠在美國世界盃之前。從走上藝術之路,再到如今榮譽等身,體育一直是何加林日常生活和創作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曆新年臨近、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曾任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的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將繼續用自己的畫筆,向國人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藝術。
何加林年少時隨父母生活在大西北,坦言自己很早就接觸過冰雪運動,但僅限於削兩根竹片踩在腳下滑過冰面。簡易的器材雖說充實了童年的「運動經歷」,但直到近十幾年來出國交流,何加林才真正領略到冰雪運動的魅力。
「我有的時候出國正好趕上冬天,瑞士的雪山我去過好多次,才知道歐洲的冰雪文化是這麼豐富。」何加林說,遠看著一個個滑雪愛好者從雪山頂端幾乎垂直地縱身「飛」下,極小的人物儼然成為廣闊雪景的點綴,極具東方山水畫意境。
1月15日,中國選手蘇翊鳴在2021-2022賽季國際雪聯單板滑雪U型場地與坡面障礙技巧世界盃瑞士拉克斯站坡面障礙技巧男子組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縱觀何加林的作品,即便是表現體育運動緊張感的畫作,也都充滿悠遠與雋永意味。如此「山光水色與人親」般的生活化與生命感,是何加林藝術創作的鮮明特徵,這得益於他廣泛的愛好。作畫之餘,吟詩撫琴、聽戲攝影,而在「玩」體育這方面,他同樣是認真的。
「我喜歡劇烈運動,從小時候一直到上大學都沒停過。只要一有體育課我就開心。」何加林回憶說,他上學時參加學校田徑運動會,恨不得把跑、跳、投的各個項目都參加一遍。每每聽到裁判拿著搖鈴發出的「叮鈴鈴」聲,自己渾身的血液就沸騰起來。
「我想我後來畫畫那麼有激情,絕對跟我的體育運動(愛好)有關。」他說,「因為在競技場上你就是誰都不服輸,然後我就把那個東西潛移默化到我的創作心態裡面去。」
在何加林看來,當初考上浙江美院時選擇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就是認為山水畫給人感覺可以很自由地去表現,但同時又會讓作畫者有一個規矩,這點與體育類似,都是在一定的規則中盡情揮灑才華。
「體育運動有競技的標準,比如說籃球場上就是五個人對五個人,你不能長時間進入三秒區。有了規矩以後(再看)誰比誰強,那是靠本事。所以我就很喜歡這種競爭方式。」他說。
懂體育且愛體育的何加林雖沒能得到機會,站上體壇最高級別的奧運賽場,但卻以另一種方式走進了奧林匹克的殿堂。在兩年前的2020年1月,「中國和」何加林主題藝術展來到了國際奧委會所在地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
2019年2月2日,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聖火臺後掛起紅燈籠。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 攝
在那場車馬盈門的展覽中,與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一同亮相的,是何加林創作的多幅風格題材各異的畫作,其中就有展現中華民俗體育的《競渡》和用國畫手法描繪外國雪場與運動員的《雪山飛鷹》。這些凸顯中國文化精髓與奧林匹克精神的美術作品,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高度讚賞。
此後,何加林在體育題材上的創作熱情愈發濃厚。在東京奧運會上,他一連描繪出38幅中國軍團運動員的奪冠瞬間,用畫作為中國喝彩。如今他擔任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和「為奧運喝彩」藝術寫生團團長,責無旁貸地組織起學生與藝術愛好者前往國內外各地採風,記錄下與奧運相關的人物,以及北京籌辦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點點滴滴。
新春將至,作為已經在北京定居將近十年的「新北京人」,何加林也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向全世界展示出一個新的北京、新的中國。
「在冬奧會這樣一個體育文化的盛宴上,讓外國朋友們去感受中國的溫度,感受中國人民的熱情,感受我們能夠舉辦一屆漂亮的冬奧。」何加林說,「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我覺得這個是我對今年最好的希望,我也相信肯定是百分百能做到的。」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