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監管法律(功能性食品豈能游離在法律和監管之外)
2023-04-23 13:07:55 1
有機食品監管法律?膠原蛋白軟糖、含12種維生素餅乾、葉黃素果凍、加班熬夜常備護肝軟糖……千億市場規模的功能性食品悄然佔領市場多數這類「網紅食品」被商家標註為功能性食品,並不是經過批准備案、被嚴格監管的有「藍帽子」標識的保健品既不是藥,又不是保健品,消費者買的功能性食品真的有標榜的各種功效嗎?是不是交智商稅?,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有機食品監管法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機食品監管法律
膠原蛋白軟糖、含12種維生素餅乾、葉黃素果凍、加班熬夜常備護肝軟糖……千億市場規模的功能性食品悄然佔領市場。多數這類「網紅食品」被商家標註為功能性食品,並不是經過批准備案、被嚴格監管的有「藍帽子」標識的保健品。既不是藥,又不是保健品,消費者買的功能性食品真的有標榜的各種功效嗎?是不是交智商稅?
據說,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消費市場,2020年產值超過2700億元,產業近3年來平均增速超過15%。其消費者主要是老年人和年輕人,其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青睞這種產品,將其視為對抗健康焦慮的「武器」。但讓人感到費解的是,這種產品至今沒有合法的身份,卻做出涉嫌違法的功能宣傳。
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只有普通食品與保健食品的劃分,並沒有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坦率地說,功能性食品接近於保健食品,即兩者都具有促進健康的功能,而且同屬於食品範疇。然而,這類產品並未獲得「藍帽子」保健食品專用標誌,卻宣稱具有「排毒養顏」「斷糖控脂」「抗糖拒氧」「助眠美肌」等功效。這就讓人搞不清其與保健食品究竟有何區別。
商家宣稱功能性食品具有養生、保健功效,是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對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也就是說,功能性食品商家一方面想與保健食品劃清界限,大概是想逃避保健品監管,另一方面又在宣傳該食品有保健功能。
而且,某些功能性食品究竟有沒有養生、保健功能,或者說這種產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少,普通消費者恐怕不清楚。由於這類產品價格比普通食品高出不少,如果其實際功效與宣傳不相符,無疑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對食品市場秩序與公平競爭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筆者希望有關部門早日對功能性食品進行準確定性,納入法律和有效監管中。
要麼把功能性食品納入保健食品範疇進行統一監管,因為兩者相似度較高;要麼對功能性食品單獨制定製度和標準,進行單獨監管。據說,這種產品在國外有自己的概念,在美國將其叫作膳食補充劑,在日本叫機能性食品。究竟是獨立監管還是納入保健食品監管,主要取決於功能性食品與保健食品實際功效區別有多大,如果區別大不妨獨立入法獨立監管。
筆者注意到,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聯合發布的《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為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未來將開展食品健康功效評價,加快發展嬰幼兒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滿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並開展應用示範。這或許是官方文件首次公開提出功能性食品的概念,但對其缺乏相應監管措施。
必須強調的是,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功能性食品不能再游離在法律和監管之外。法律上要不要給功能性食品一個明確的概念和定義;營銷上要不要允許功能性食品宣傳養生、保健功能,這些問題都值得立法者考慮。在監管層面,到底是把功能性食品納入保健食品監管,還是單獨監管,也需要早日明確。總之,任何食品都應該關在制度籠子裡。
(作者 張海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