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大智慧(子貢心誠敬福滿盈)
2023-05-20 06:25:48 1
子貢大智慧?5子貢: 心誠敬,福滿盈多想做一個穿越者,回到那個志同道合、榮辱與共的君子部落,因為我有很多疑問,當我面對現代人嘲諷和批判聖人時無論我怎麼祈禱,也找不到那閃光的歲月我深情呼喚,高聲吶喊,浩淼無邊的清波蕩漾著,泛起一絲絲七彩波瀾,隱約中,他踏浪而來,帶著笑,帶著春秋歲月的味道,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子貢大智慧?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子貢大智慧
5子貢: 心誠敬,福滿盈
多想做一個穿越者,回到那個志同道合、榮辱與共的君子部落,因為我有很多疑問,當我面對現代人嘲諷和批判聖人時。無論我怎麼祈禱,也找不到那閃光的歲月。我深情呼喚,高聲吶喊,浩淼無邊的清波蕩漾著,泛起一絲絲七彩波瀾,隱約中,他踏浪而來,帶著笑,帶著春秋歲月的味道。
他腰纏萬貫還熱誠擁護聖人,馳騁四方名滿天下還坦誠宣揚君子之道,他作為儒商的祖師爺,富可敵國;作為聖人得意門生,一人連橫五國抗齊而救魯國之困;作為最後守在聖人身邊的人,唯一行六年重孝。其品德和才能卓越於時代,翹楚於人倫,縱橫於歷史,讓萬世頂禮膜拜!
我沒能穿越,而他聞聲來,讓我感激涕零,學著古人的樣子一拱倒地,「先生仙至,福滿人間!叩問先生」話音未落,端木先生擺手止住,隨手畫了一個圈,幻化成一面鏡子,浮現出一幕幕電影。
只見一群朝臣熙熙攘攘七嘴八舌,公伯繚大聲叫嚷道:「我就說嘛,子貢比他老師強多了,該當我們的司空才對。」眾人附和。
「不,不,此言差矣!」那是的子貢還很削瘦,連連擺手止住眾人的喧譁。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几丈,屋內富麗堂皇,高深莫測,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大夫叔孫武叔大聲歪著頭質疑道:「那為什麼你說的聖人,三代休妻,難道這不是瑕疵嗎?」
子貢微微一笑,「不知者不怪,無知者無畏啊。」夫子的父親休妻是因為施氏把孔皮針紮成殘疾,還害死了孔皮娘。豈能不休?夫子休妻也是無奈,幵官氏見錢眼開,嫌貧愛富,因為奴隸子冉雍打破了碗,差點用棍棒把他打死,氣的先生罵了一句「世上為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而幵官氏不依不饒,又抓又撓,還吵嚷著離婚,並要很高的賠償。她知道夫子拿不出來,沒想到南宮敬叔真給湊齊了,還派車把她送回宋國。幵官氏樂顛顛走了,怪不得夫子。
「要是說起孔鯉休妻,那實屬無奈。我子貢再明白不過了,因為那是我姐姐。」子貢仰起頭像是在回憶。
端木錦衣是子貢親自從衛國老家迎來,親手送去拜堂。但七年不孕,無子繼承。最後還是子貢親自接回衛國,由夫子找了個好人家另行許配。這一切,子貢最明白不過了。可是對這些吃閒飯的,又怎麼解釋呢?
至於說聖人輕視女性,那只不過是特定情形下,對幵官氏的氣話。作為單親母親帶大的孩子,又怎能看不起女人呢?有腦子的人都不會這麼認為。幵官氏就是嫌貧愛富、絕情冷漠,以致於最後夫妻之間「寢不言食不語」,兩人獨處的時間都無話可談了,不離婚留著幹什?
有一個歪嘴的人捻著山羊鬍,不陰不陽說道:「你也沒法洗白吧?那你說,為什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不是瞧不起老百姓嗎?」
「這裡的『知』是折的意思,就是壓迫、強逼、高壓。懂了嗎?對老百姓只能按照農時來引導,不可去強制他們做不該做的事。難道有錯嗎?」眾人哦了聲,我也很驚訝,原來如此啊。真是太驚喜了!
這時上卿季孫州仇反詰道:「君君臣臣,是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子貢皺著眉頭真不想搭理他,但眾目睽睽之下,嘆口氣慢慢說著:
夫子一生慷慨正氣,希望我們這些學生做諍臣、諍子和諍友,瞧不起諂媚之人,更反對愚忠愚孝。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是因為他看透了齊景公被架空,已經無力掌控齊國局勢。很快就要改名換姓不再是姜氏天下。果不其然田氏代齊,難道老師說的錯嗎?錯在你們不理解老師的話而已。
試想當初,曾參除草鋤斷瓜苗,被曾點差點打死。夫子知道後大怒,不讓傷好的曾子進門,生氣他為什麼不跑?假如打斷了腿,豈不是讓父親背一輩子罵名,讓家人備受痛苦?愚孝實在要不得。哪有什麼要臣死不死的,致於後世出現的二十四孝,很多違背聖人教化,根本不是儒家所旨。子貢搖著頭,對季孫上卿也是滿臉不屑,不學無術,還蹲在高位上裝腔作勢。
看著子貢一口辯百,不禁想起他隻身縱橫五國的風採。
齊國田常欲奪姜氏天下,便準備出兵魯國。子貢受夫子之命,先到齊國說服田常,使之放棄伐魯而伐吳。子貢又到吳國,說服吳國救魯伐齊。但吳王怕伐齊時越國在背後攻吳。於是子貢又到越國,說服越國軍隊隨吳伐齊。之後,子貢又到晉國說明吳國戰勝齊國後必然加兵於晉,讓晉國必須作好戰爭準備。後來,吳國出兵伐齊,大敗齊軍。晉國又出兵大敗吳軍。越王趁吳軍在北方大敗,從背後伐吳,終於把吳國滅掉而北上爭霸。「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這樣的外交天才、當世富豪,一生都在維護聖人。待到夫子回到魯國,子貢購買田產建房植樹來安置老師。然後又匆匆去齊國置辦所需用品,常年把魯繡與齊鹽販賣到南方。夫子臨終前拄著拐杖艱難地走到大門外,低聲喚著子貢的名字。或許是師生同心,子貢快馬加鞭連夜回返,跳下馬跪倒扶起坐在門檻上的老師。
夫子呢喃著:「你怎麼來的這麼晚啊,扶我及榻吧。」子貢流著淚抱起老師跑進屋裡,沒說上幾句話,老師就永遠閉上了眼睛。子貢安排一切後事,選了最佳的墓地,一個人放棄一切孤零零守墓六年,披麻戴孝不食精糧。
這麼富有和多謀的人,俯首帖耳信任夫子,而後世卻處處批責,甚至很多文人也都寫上一段「美文」來炫耀自己,如果當初聖人週遊不整理出一本字典,或許現代人還不知道怎麼寫文章呢。
那時候各國方言不一,手下弟子相互之間交流都難,更別說理解詩書禮儀了。為了教學方便,聖人費盡心血整理出《雅言》,規範了音義統一了文字。不知道用著聖人規範的文字批聖人,學著聖人整理出來的書籍罵聖人。都是怎樣的心機?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述而篇)這句話中「所」本意是砍斫的意思,這裡引申為修訂。第一個「雅言」就是指字典《雅言》。這句話就明確說了,詩經尚書和禮制規範這些課本,都是按照《雅言》重新校對的,這樣學生們才便於理解。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述而篇)聖人自言:我只是直敘前人的話,沒有去篡改什麼;我信實也愛好古文化,私下裡我自比於先人們傳聲筒。
這裡的「竊」就是私底下,「老」指代先輩們,「彭」就是皮做的鼓,引申為傳聲筒。古文化能流傳下來,全賴聖人整理傳留,子貢又怎能不知道呢?可是又該說給誰聽?子貢等人受益於夫子、敬重於夫子、仰視著夫子,畢生誠敬,毫無懷疑,赤誠曜日月,終得圓滿。
隨著紛擾漸息,子貢也疲憊轉身,但他最後一瞥卻滿含深情,一種熱切與期待,隨著煙波四散開來,瀰漫著夢幻般的世界。來不及跪拜,已漸行漸遠,而他的話填充於空氣,消化於天地,流轉於一呼一吸,沁入心脾,溶於血液,植於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