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健身公司現狀(多家大型健身俱樂部高管變動)
2023-05-20 00:32:08
疫情封鎖對中國健身房的影響正在持續,其中包括對於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大型健身俱樂部。
精練GymSquare獲悉,中國兩大商業健身俱樂部威爾仕、一兆韋德近期核心高管發生調整,原威爾仕健身副總裁David戴千焯、一兆韋德公司總裁Rocky周錦豪已於近期離職。
繼上月另一頭部健身俱樂部PURE中國區負責人Sam Aqua離職,萊美中國原CEO姜楠Jane接任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中國大陸三家頭部商業健身俱樂部核心高管發生變動。
圖源:
疫情封控下的長期閉店,帶來的財務壓力是內部調整的首要原因,2022年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上海健身場館,除去7月初短暫開業的十天,到目前為止已經閉店4個多月。
此外,疫情後消費的疲軟,也在倒逼著俱樂部原有模式的變革。大型俱樂部管理層的突然集中性變動,或在於當前形勢下管理模式轉型的迫切性:月付制、直播流量、私域社群為例的獲客方式逐漸取代傳統的會籍銷售模式;內部需要更加健康的現金流管理;以及重視教練為核心的內容化趨勢。
目前威爾仕與一兆韋德尚未官方披露繼任人選。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家公司的繼任人選是擁有網際網路健身工作室管理背景、以數據化管理著稱的高管。精練GymSquare目前得到的回覆為「尚未收到官方內部發文」。
如目前了解到的繼任人選信息準確,可以從中看出,國內的頭部健身俱樂部,已不再像曾經一貫啟用傳統模式背景的經理人,而開始嘗試注入網際網路、內容管理背景相關的新鮮血液。
這與當前中國健身行業存量競爭的業態下,圍繞以數據化、內容化為導向的管理模式趨勢並行不悖。
根據精練GymSquare發布的《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截止2021年年底,全國健身房規模為48290家,同比負增長率為4.0%,有城市健身房負增長率最高超過10%。
這有可能是中國健身行業20年來遭遇的最劇烈下行。
但在另一方面,27.8%的門店營收規模增長和存量健身房用戶更高的健身頻率與消費額度,讓現金流更加健康、內容運營體系更為完善的健身房仍對未來充滿期望。
這意味著在在疫情、經濟、行業、人才等多重因素催化下的中國健身行業,正在邁入存量競爭階段。而大型俱樂部的規模效應、高端俱樂部的品牌效應、小型工作室的私域效應,將成為不同類型健身場館差異化運營的依據。
圖源:精練GYMSQUARE《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
三大商健核心高管相繼出現調整
近期,精練GymSquare獲悉,原威爾仕健身副總裁戴千焯David、一兆韋德公司總裁周錦豪Rocky已於近期離職。
戴千焯David2015年加入威爾仕健身,之前在威爾仕負責市場營銷相關業務,曾代表威爾仕健身表達健身行業數位化轉型和精細化運營的發展策略,並經歷過威爾仕健身被L Catterton Asia收購、月付制改革等重要事件。
周錦豪Rocky2019年時隔六年後重返一兆韋德擔任公司總裁,全權負責私教部和會籍部,與財務長、總裁辦,共同向一兆韋德董事長金宇晴匯報。在2019年重返一兆韋德前,周錦豪曾任威爾仕健身CEO、首席會籍官。此次離職代表著周錦豪在一兆韋德完成「兩進兩出」,這次離職月份距2019年入職正好兩周年。
圖源:周錦豪Rocky(左)
恰巧也在上月,來自中國香港的高端連鎖健身俱樂部PURE也內部公布了中國區負責人的調整,由前萊美中國CEO姜楠Jane接任Sam Aqua,成為PURE中國區新任負責人。
Sam Aqua早先在Nike中國任職長達12年,擁有豐富的線下運動零售管理經驗。而姜楠曾在萊美中國任職5年,在俱樂部授權和教練培訓為代表的內容化管理上有獨到的見地,也促成了萊美這一課程IP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化落地。
目前尚未有戴千焯David與周錦豪Rocky確切的離職原因,威爾仕與一兆韋德也尚未官方披露繼任人選。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家公司的繼任人選是擁有網際網路健身工作室管理背景、以數據化管理著稱的前「樂刻系」高管,並曾有過體育行業的創業經歷。
精練GymSquare聯繫相關公司方求證,得到的回覆為「證實上任已於上月末離職,但繼任人選尚未收到公司內部發文」。
如目前了解到的繼任人選信息準確,可以從中看出,傳統健身房管理模式背景的經理人,已不再被大型健身俱樂部作為首選,網際網路、內容管理等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開始入場。
疫情迫使企業調整,並將帶來新的趨勢
威爾仕、一兆韋德、PURE的主要門店都集中於上海——這座國內健身行業發展最快、卻又受今年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城市。
除去7月初短暫開業的十天,上海的大部分健身場館,到目前為止已經閉店4個多月。
長期閉店帶來的收入停滯、課程積壓,同時又面臨著房租、人力等大額支出成本,已經逼停了許多中小型健身品牌的經營。
而對於抗風險能力稍強的大型健身俱樂部,雖不至於倒閉,但也不得不面臨內部調整以應對當前嚴峻形勢下的挑戰。
內部調整或許是被動的,但調整後新任高管帶來的應對策略或將可以變為主動,並再一次對中國健身俱樂部的管理模式進行迭代。
近年來,「數據化改造運營」與「內容運營」被廣泛提起。
具體來說,數據運營從最直接的線上流量獲客、現金流運轉,到開始以網際網路公司推行的「以數據分析發現解決問題,提升效率促進增長」,孵化了一批如超級猩猩、樂刻、健萌等數據驅動型的線下健身公司。
2020年,獲L Catterton Asia投資兩年之後的威爾仕健身,做出了推動中國健身行業變革的大動作:全面推行月付制。這體現出了這家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健身俱樂部回歸用戶服務的決心,但也對傳統預付制模式的現金流運營提出巨大挑戰。
從結果上來看,效果或許並非很理想,後續威爾仕會籍不再繼續主推月付制模式。但從健身消費者偏好與預付消費卡管理實施相關政策來看,行業月付制,仍然是健身場館們繞不開的話題。
根據精練GymSquare發布的《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越年輕的健身房用戶,越傾向於月付費,而健身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而「內容運營」,從最直接的團操課程、私教服務,更多健身場館開始重視將產品服務以「內容化」的形式進行品牌化輸出,以擴大影響力、維繫忠實會員。
一兆韋德啟動了「愛跑俱樂部」、「一兆實驗室」、「一兆韋德運動社區」等品牌IP,通過社群活動,如「在野一夏」等當下火熱的飛盤、橄欖球吸引年輕化群體。並通過環保主題戶外跑、紅馬甲協助戰疫等方式踐行品牌的社會價值。
PURE在線下場館外,同時啟動了其線上業務PURECAST,主打瑜伽直播、錄播課程,在疫情期間緩解現金流壓力外,也為線下會員在居家期間提供了熟悉的、有溫度的品牌化服務。
最考驗的時刻,也是徹底轉型的窗口
中國健身行業已來到存量競爭。
這個結論來自於精練GYMSQUARE《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這幾組數據:從供給端,截止2021年年底,全國健身房規模為48290家,同比負增長率為4.0%;但營收規模卻逆勢增長27.8%,達到805.8億元。
從需求端,截止2021年年底,全國健身房活躍用戶總量為2420.2萬,1.7%的滲透率較前兩年並沒有出現明顯增長;但在存量的健身房用戶中,每周健身頻率、每年消費額度方面卻整體提高,並出現了頭部、中級、初級用戶分層更為明顯的趨勢。
更少的商戶數量,匹配更高的健身需求與消費意願,意味著中國健身行業也進入到存量競爭階段。
《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
而如果說數據代表著理性的商業效率,內容代表著感性的身份認同,進入存量競爭的中國健身行業需要的是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健身品牌。
而不同類型的健身場館需要基於不同的業態模式,尋找到在數據化與內容化並行中屬於自己的細分賽道。
威爾仕、一兆韋德、樂刻等大型俱樂部在去年加速拓展門店進入新一線城市,配合更完善的數據化運營實現更優的規模效應;PURE、FUSION FITNESS、TRACTION等高端健身俱樂部在場地選址、空間設計、軟性服務上持續精進,增強品牌效應;同時,諸多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小型精品工作室,也都在完善其細分領域的服務產品體系,定位精準的維護自己的私域用戶。
這是理論上中國健身行業最考驗的時刻,也是傳統健身房徹底轉型的窗口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精練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HUI,36氪經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