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扶貧正能量(決戰脫貧攻堅對口幫扶一線故事)
2023-05-20 23:39:59 3
△ 義診活動為當地群眾聽診
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篇課文叫《熱愛祖國》,於是從小時候開始,我就有個報效祖國的夢想。
2019年,我非常榮幸作為一名援藏醫生來到了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人民醫院進行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能夠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偉大日子裡實現小時候的夢想,我覺得這是對我年幼夢想的一種踐行。
△ 在定日縣人民醫院門口
從此,我的人生履歷裡面多了一張名片——援藏醫生。這段經歷將伴隨我的一生,同時也激勵著我不管外部環境多麼惡劣能不斷前行,勇於挑戰人的極限。
在這平均海拔接近5000米的地方,雪山巍峨、湖泊寧靜、草原廣闊、河流聖潔、犛牛成群。這裡有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有著代表西藏原始生態、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山谷」的嘎瑪溝,有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
這裡雖然被稱為世界第三極,但因為擁有了這些獨特、偉大的自然、人文景觀,來定日縣旅遊、朝聖的人絡繹不絕,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這裡的藏族群眾樂觀的精神時時敲打著我的內心,這裡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時時衝擊著我的情感,滌蕩著我的靈魂。
△ 查病房對病患進行聽診
2019年8月14日,我們一行4名援藏醫生抵達拉薩,經過短暫的兩天適應、調整後,我們就踏上了海拔4400米的定日縣。
定日縣海拔較高,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平原的55%,被稱為「生命的禁區」。剛到定日,我們的真正考驗就來了,最嚴重的高反,頭痛到無法入眠,好在大家相互鼓勵、扶持,慢慢度過了煎熬的適應期。
△ 跟隨120下鄉了解當地群眾健康情況
我的身體雖然承受劇烈的高原反應,但心理卻有著莫大滿足,藏族患者喚醫生為「安吉拉」,正如英語裡「天使」(Angel)的諧音。在世界屋脊,我感受到身為醫者的職業高度。我們的到來為當地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改變了許多藏族患者的命運。援藏一年我最大的感慨便是:「除卻生命,看淡一切。」
這段日子,我們除了在定日縣人民醫院施行診療之外,腳步幾乎遍布整個定日縣,從最近的曲洛鄉、長所鄉到遠點的扎西宗鄉、絨轄鄉。我們給藏族群眾義診、下鄉巡診、免費送藥、看望貧困老人等等。走的路程越來越遠,海拔越來越高,經常翻山越嶺,途經懸崖峭壁。
△ 下鄉義診詢問病情
自然條件惡劣、工作環境也十分簡陋。儘管如此,當我們看到當地群眾臉上露出的笑容時,我們就特別開心,工作熱情高漲。令我非常感動的是我們每到一個地方,他們總是會用整齊的隊伍、潔白的哈達、動聽的歌曲、優美的舞蹈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醫護人員。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原本我春節休假在上海,但接到上級的通知,需要緊急返藏,我毫不猶豫,立即結束休假,連同上海市援藏共13名醫生臨危受命,大年初九便奔赴西藏,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去隔離點監測、在醫院檢查解除隔離的人員等,能夠高效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我感到非常開心、滿足。
△ 在絨轄鄉巡診時量血壓
在這廣袤的高原上,我流下了很多的汗水,也傾注了我的真情。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在這聖潔的雪域高原上磨練了意志,洗滌了靈魂;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成長,也收穫了不畏艱險、吃苦奉獻、感恩包容的強大內心。
感謝有你,淳樸的藏族老鄉和當地醫療人員;感謝有你,和諧團結的松江援藏隊各位隊友;感謝有你,給予我關懷幫助的各級領導和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
石磊,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醫院第四批援藏醫生,現任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決戰脫貧攻堅——來自對口幫扶一線的故事」》(7)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更好地宣傳上海市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對口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文匯報社聯合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來自對口幫扶一線的故事」主題報導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謳歌援建奮鬥者、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向本市援外幹部人才、志願者以及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社會愛心人士等徵集在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中的做法、經驗、成效、感悟等以及相關圖片、音視頻材料,全面宣傳展示本市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關內容將在「文匯」APP集中刊發,以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