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13名代表中,犧牲的代表(代表團一次犧牲22人)
2023-05-20 21:06:21 7
作者:相忘於江湖
1947年5月21日夜,一個噩耗迅速傳到冀察熱遼軍區。
剛剛參加完冀察熱遼區第一次代表會議的冀東代表團70多人,在返回途中的赤峰縣柴胡欄子村,和十幾股偽匪軍1000多人遭遇,激戰中12名參會代表有5人犧牲,包括代表團團長蘇林燕。
一次犧牲5名師級以上幹部,這在解放戰爭第一年絕對是爆炸性的。
更令人憤慨的是,擔任護衛的一個騎兵連70多人,居然出現了嚴重瀆職和畏敵避戰,導致70多人的代表團及隨員共22人犧牲,另有多人負傷,冀察熱遼書記、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程子華痛心疾首。
震驚之餘,程子華也難以理解:明明做了周密安排,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程子華
一、盛況空前的代表大會遭受慘重損失的,是參加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冀東代表團。
冀東是一塊流淌著無數革命者鮮血的土地,抗戰初期就由老紅軍李運昌、綠林豪傑洪麟閣領導了20萬人參與的冀東大暴動。後來組建了冀東軍區,由李運昌、包森、李楚離、曾克林等人領導。
抗戰勝利後,冀東軍區改稱冀熱遼軍區,晉察冀副司令員蕭克出任司令員,李運昌改任副司令員,程子華、羅瑞卿任政委。解放戰爭爆發後,蕭克改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程子華接任冀察熱遼司令員兼政委。此時冀察熱遼仍是晉察冀4大軍區之一,其餘3個是冀晉、冀中和冀察。
1947年4月,冀察熱遼劃歸東北軍區。主席指示冀察熱遼軍區以大部隊進攻性作戰,鉗制和消滅敵13軍和93軍,在戰略上配合東北和華北戰場作戰。隨後,冀察熱遼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
古人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軍上下,深諳上下同欲者勝的道理。
這是一次盛況空前的英雄大聚會,參會的包括冀察熱遼軍區、熱河、直屬、冀熱察、冀東、熱東、熱中、熱遼、熱北和22分區(即烏丹軍分區)等,共10個代表團216人參加。
冀東代表團
二、代表團的安排「大意失荊州」冀察熱遼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地點,是軍區機關駐地林西。
冀東代表團13名代表,主任是組織部長蘇林燕,副主任是政治部主任李中權。成員有行署財政廳長王克如,軍區政治部秘書科長朱喬生,12地委陳東民、胡裡光,13專署田潤芝,13地委張樹先,14地委李守善,14分區艾平,15分區王平民,15地委冀光,17專署張兆仁。
代表團加上警衛、通訊及隨行人員共72人,還有護送的一個騎兵排。
4月2日大會開始,會議期間程子華、黃火青等領導在大會作了報告。會議期間,冀東攻打昌黎戰鬥激戰正酣,為了給前線送去1萬多發子彈,代表團決定朱喬生帶警衛排大部押運彈藥先期返回。
代表團只留下警衛排副排長和5名戰士,這一安排留下了安全隱患。
5月14日,歷時42天的大會閉幕,第二天冀東代表團按期南歸。此時,熱河全境除承德、赤峰等地大部已在我軍控制之下。但為了保險起見,冀察熱遼軍區通知22分區派一個騎兵連護送。
代表大會會址
三、一場不期而至的遭遇戰經過3天跋涉,冀東代表團進入22分區所在地烏丹。
烏丹地區北、西、南三面都是解放區,只有東面赤峰駐有敵93軍暫編22師。
為了確保冀東代表團安全,22分區司令員吳烈親自帶領一個團監視赤峰之敵,參謀長夏新明交代騎3團政治處副主任穆根力安排護送,最後是騎3團5連指導員王慶虎帶隊護送。
1947年5月20日下午4時許,代表團到達柴胡欄子。
這是一個只有30多戶的小村子,西距圍場100公裡,東距赤峰45 公裡。此時冀東代表團已經離開林西400多裡。蘇林燕、李中權決定,在柴胡欄子住一晚第二天繼續趕路。
由於柴胡欄子村太小,勉強把代表團72人安頓下來,王慶虎和騎兵5連只能住到以東5公裡的彩鳳營子村。第二天凌晨5時許,代表團副主任李中權溜達到村西口時,在瀰漫的大霧中看到幾十個騎兵由遠而近。哨兵剛喊了一聲「哪一部分的」,就被對面幾槍撂倒。
李中權大喊:「不要誤會,我們是冀東八路軍,是來開會的。」
對面一邊開槍一面迫近,一個公鴨嗓子還喊呢:「打的就是你們八路軍。」
柴胡欄子遭遇戰示意
四、意外遭遇的敵匪雜牌軍到了這個時候,李中權就是再不清醒,也明白遭遇了敵人。
這一群敵人騎兵人數不多,對方也不清楚柴胡欄子村裡的情況,雙方一時陷入僵持。李中權回到住宿的劉萬倉大院,把幾名代表集中起來一起抵擋進攻,同時派通信員前去聯繫騎5連。
在蘇林燕和李中權看來,槍聲就是命令,5公裡外的騎兵連很快就能趕到。
但是,隨著機關槍的響聲和迫擊炮的爆炸越來越密集,久經沙場的李中權發現敵人至少有上千人,從槍聲判斷有的已經攻入村子。柴胡欄子西面是解放區的腹地,怎麼會有這麼多敵軍?
原來,這上千人是十幾路雜牌軍臨時拼湊而來,既有13軍諜報隊、承德保安連,也有熱北貫匪白金輝、圍場縣綏靖軍、圍場縣警察大隊,還有圍場縣大石頭鄉、寶元棧的自衛隊。
這些烏合之眾本來是竄到冀察熱遼區搗亂的,沒想到被吳烈22分區騎兵1團、2團打了一個落花流水。這些雜牌軍臨時推選有300多人的土匪白金輝領頭,東進赤峰投奔敵93軍暫編22師。
也是該要出事,這夥亂軍從一個拾糞老漢嘴裡得知八路軍「大官」入住柴胡欄子。
柴胡欄子村
五、騎兵連畏敵避戰,損失慘重李中權一大早遇到的敵騎兵隊,就是探路的土匪任芳伍等人。
由於冀東代表團警衛排只留下了6個人,加上幾名警衛員也只有一個班的力量。代表團的幹部雖然都有武器但都是短槍,代表團只有幾杆長槍和部分手榴彈,根本無法阻擋敵人的進攻。
很快,柴胡欄子13戶人家大部被匪軍佔據,代表團只剩下兩個院子。蘇林燕、李中權等大多數任堅守劉萬倉大院5間房子,陳東、王克如、冀光、田潤芝和5名警衛員堅守王守印的院子。
危急時刻,渾身是傷的通訊員回來報告:騎兵5連不在彩鳳營子村。
蘇林燕和李中權只好再次派出5人小組突圍尋找騎兵5連,可是等來的結果卻是:騎兵5連指導員王慶虎以「敵情不明」為由,拒絕支援。代表團最後的希望破滅了,只能拼死突圍。
生死關頭,蘇林燕、李中權等人拒絕了警衛員讓他們化裝突圍的建議,帶頭突圍。王平民、蘇林燕等人陸續犧牲,李中權身中數彈,被增援的20分區警2團參謀長李天增救下。
堅守王守印院子的王克如、冀光芝和5名警衛員犧牲,只有陳東和、田潤芝獲救。
開國少將李中權
六、柴胡欄子事件的教訓這次慘痛的教訓,既有我軍疏忽大意的原因,也有幾個意外因素:
如果代表團沒有急於派出警衛排護送子彈先期離開,如果22分區騎3團政治部副主任穆根力親自帶隊護送,如果騎5連指導員不是貪生怕死的王慶虎,如果柴胡欄子村能夠住下150多人,如果白金輝、任芳伍匪軍沒有在那一天過柴胡欄子村,或許歷史將完全不同。
但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幸運的是,這夥烏合之眾忙於搶掠,給了代表團突圍機會。
柴胡欄子事件,不但震驚冀察熱遼軍區,還驚動了北平的主席。
和護送的警衛人員前赴後繼相比,22分區騎兵3團5連的畏敵避戰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主席生平罕有地親自指示槍斃該連指導員王慶虎,負有瀆職罪的穆根力也被開除軍籍判刑5年。
柴胡欄子犧牲的5位幹部風華正茂,代表團團長蘇林燕40歲,冀光42歲,王克如34歲,王平民33歲,胡裡光只有30歲。提前回冀東的朱喬生和其餘7位代表,都在建國後擔任了高級幹部。
參與襲擊柴胡欄子的匪軍白金輝,平津戰役起義,1950年病死在包頭。
於秀成、陶漢選、徐連明、王樂慶等匪徒也悉數被鎮壓,唯有始作俑者任芳伍潛逃。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68年,已經70歲的任芳伍被悔過出獄的手下齊達榜揭發,2年後執行槍決。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