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裝修問答(LOFT搭建與改造這篇文章必讀)
2023-04-22 03:25:50 3
LOFT,許多業主青睞,尤其是年輕人。有人說它是一種「開了掛」的房子,產證面積不大,實際使用面積卻很多,得房率超高,所以LOFT的房型相對普通房型而言,通常更熱銷一些。LOFT除了賺足了空間,還可以使得家裡空間層次,變得更加豐富立體,動靜分區更明顯,私密性也更強。事實上從房產租售情況來看,LOFT也比普通房型更受到租客們的歡迎。
LOFT從結構形式來分主要是三種:混凝土結構,鋼木結構,全鋼結構,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優缺點,這個以後撰文詳述吧。簡單的說,鋼混結構本身的自重較重,厚度約100mm;鋼木結構,本身的自重輕,厚度約 150~20 0mm;全鋼結構:本身自重輕;厚度約100mm。
LOFT,雖然有諸多好處,不過它的搭建或者改造,卻是相當專業的,不僅對於普通業主,甚至是對於家裝設計師、裝修公司,都是有相當難度的。有許多年紀大一點的上海人住過閣樓,有些人還搭過閣樓,不過這已經成年老黃曆了,如今的建築結構與以往的是不同的。若是你有一個LOFT,想要搭建或者改造,幾乎是不可能靠自己完成的。在規劃設計與施工中應該注意什麼呢?我來簡明扼要地劃劃重點吧。
安全第一,需要牢記!不管是商業LOFT,還是住宅LOFT,建造它就是為了滿足使用功能的,有功能要求,就有其使用荷載。所以,我把安全性放在首位,無論設計和裝飾得多麼巧奪天工別具一格, 如果安全問題保證不了,那只能每天都呆在美輪美奐的空間裡提心弔膽,擔心哪天這個樓板會塌掉;或者從來不擔心,突然有一天塌掉了。
安全性應該注意什麼呢?我想最要注意的是LOFT自身樓板的受力,以及LOFT與原結構的連接。要把LOFT加到原建築上,那與原結構的連接和固定,就成了重中之重,否則LOFT不就成了空中樓閣了嗎?簡單的說,就是通過連接把LOFT的載重傳到原結構上,保證了LOFT的安全。比如用植筋,或膨脹螺栓來固定LOFT鋼梁與原結構牆或梁,把LOFT荷載通過鋼梁傳到原結構上,完成受力傳遞。要特別注意的是其連接方式是否合理,連接固定是否全。請見下圖。
LOFT樓板自身結構的安全性,是指樓板在使用載重情況下的安全性,比如樓板強度夠不夠,下撓是否過大,鋼結構是否有鏽蝕的隱患,這個可以靠計算或者長期經驗得來,但是經驗也必須符合受力原理的。我們要關注鋼梁的斷面,樓承板的厚度、強度,混凝土的高度,鋼梁的跨距等等,因為這些都是保證LOFT板自身安全的。
施工、選材、使用,都要便捷我這裡說的便捷性,其實是指施工的便捷性,材料採購的便捷性,客戶使用三個方面。施工的便捷性,比如設計方案很棒,安全性很高,價格非常合理,但是施工很難施工,施工隊認為難度很大不願意施工,那也就僅僅有宏偉的藍圖,而無法實施和落地了。比如,鋼梁設計斷面過大,需要吊車,而空間狹小;比如設計樓承板為多跨鋪設,實際上由於樓承板長度過長很難進去工地現場等等,都是不符合施工便捷性的。
材料採購的便捷性,是指我們選用材料時要因地制宜,保證能夠迅速採購到,而不能因為喜歡某個材料,卻很難採購,那就有可能部分或全部推翻這個設計方案了。比如在大城市的住宅LOFT需要2立方混凝土,對於施工單位而言是有點麻煩的,因為這是大面積使用且工業化的材料,混凝土廠家通常不會為2立方混凝土送貨的(下圖為輕質混凝土)。那麼,在施工之前我們要能夠保證買的到材料,或者有備選材料。我所在的樂上公司,也常常接到這樣的電話,要十幾個二十多平方的樓承板做LOFT樓板用,如果廠裡有現成材料就沒問題,如果你要求特殊,不太可能為這幾十個平方進貨(最低的小批貨也要近千平方),只能愛莫能助。
前兩點都沒問題了,但最後一個問題卻出現了,那就是客戶使用的便捷性,其實這是方案中最難權衡的要素之一。比如我們為了保證安全性,把樓板做得很厚,那客戶所享用的空間就少了;比如為了材料便捷不選用混凝土材料,直接用多層板鋪上去,這樣的隔音效果會很差,客戶體驗也就一定是差評了。我們所知道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升客戶體驗的,如果不能提升反而給客戶添堵,不是沒事找事嗎?!
實用為上,顏值等會兒再說LOFT分為商用和住宅兩種,商用LOFT由於面積較大且多為辦公或商業使用,其實用性無需多談,而住宅LOFT卻是業主天天住在裡面,實用與否,對於主人而言來說,那就是天大的事了,因為一點點不妥會被重複許多次,而且幾乎不可能更改。古人說,「金舟不能凌陽侯之波,玉馬不任騁千裡之跡」,對於LOFT搭建與改造而言,再恰當不過了。比如層高吧,按照規範,單層住宅的層高不應超過4.9米,在這個基礎上做出2層來還是頗費腦筋,就像上海話裡講的「螺絲殼裡做道場」。既要保證做成兩層,又不能感到壓抑,也考慮設計師與工程師的水準了。比如私密性,與商用LOFT不同,加層部分是做成開放式,還是封閉式的,幾乎是每一個業主都要糾結的問題。開放式的私密性不強,但非常通透,空間感很強;封閉式保證了業主的獨立和私密,卻犧牲了空間感,會讓人感到壓抑。見下圖的對比,你會有完全不同的感覺。
採光與隔音,也是業主考慮是否實用因素之一。比如LOFT做隔層和隔斷時,可以採用玻璃材料,讓家裡的透光性變得更加好,這樣整個環境顯得更加高大上,也避免了由於光線暗淡,而使室內長明燈。輕質隔斷可參考此文 插入一篇輕質隔斷的文章連結
由於條件有限,可能會犧牲或減弱一些必要的功能,隔音也是。為了在保證層高,所以在樓板厚度上進行縮減,本可以做成120mm板厚的,只能做到80mm、60mm,這樣隔音效果大打折扣,舒適性非常差,最後只把上層作為放置物品的閣樓使用,這種遺憾也是屢見不鮮。
顏值年代,美觀是必須的人對美的追求那是沒有底線的。比如整容,多少少女或資深少女寧可挨一刀或許多刀,冒著被毀容的風險也是趨之若鶩。裝修房子也是如此,哪怕我做的結構再安全牢固,功能再齊全完備,如果不美觀,女業主也會棄之如敝履,所以美觀性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其他各項,這對我們工程師而言,也是一個新的挑戰,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艱巨。女主人們的要求通常歸納為以下幾點:
要獨樹一幟。就像買衣服一樣,女人們最怕的是撞衫,家裡的裝修也是如此。所以做一個不同尋常的LOFT,是設計師徵服女主人的必備武器,也是主人卓爾不群的個性所在,必須與眾不同,方可張揚其個性。如果相同,會被認為業主認為土豪沒格調不優雅。
與時尚新潮。LOFT也是舶來品,80年代從國外傳至中國,從設計理念來說多多參照西方並結合國情方為上策。而國外設計師多以自由奔放不拘一格而多有上乘作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一切均可為我所用。即可以別具一格,又可以將好的理念落地國內,也是一舉多得。而就其LOFT而言,風格上現代及歐式風格則比較容易,個人認為中式LOFT會給人較為沉重,使本不太敞亮的空間更顯壓抑。
要至善至美。這個詞在這裡的意思,原本是最好的最完美的,後來發現不對,應該是更好的更美的才對。住宅LOFT與商用不同的一點在於對細節的完美追求,商用的只要不影響使用,大體上能過得去就可以了,業主對細節的計較沒有那麼高。住宅則有所不同,比如LOFT隔層頂部的處理,因為一抬眼就可以看到,必須讓人感到舒服感到美,而且處處得體現出實用性。是否再做個吊頂?還是採用原材料基面?與燈具和水電專業搭配是否突兀等等。
造價,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請問這個造價大概多少錢?哪一種方案價格比較合理?有沒有比較便宜的樓承板,或者幫我介紹一家實惠的隊伍……,如此等等。我所再三強調的的「合理」,是指在LOFT的搭建與改造,必須是在保證其安全、便捷、實用、美觀基礎上,儘量降低成本,不要亂花錢或者當冤大頭,但是絕非是找最便宜的。「便宜沒好貨,一分錢一份貨」,這在我們做LOFT搭建與改造這個領域裡,就是一個顛撲不破的規律,主要的材料、人工都是透明的,要想降低造價的話,也只能偷工減料了。
編輯留言:鋼結構與樓承板,在裝修裡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細分領域,感謝@桐溪的科普文章,沒想到五大三粗的工程師,文字細緻而周到,一周前向他約稿時,我還擔心他寫出來的東西全是數字與圖表呢。想要把專業的東西,說到簡明扼要,讓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的讀者也能看懂,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這點我是深有感觸。我為@桐溪 建了一個【鋼結構與樓承板】的讀者社群,有需要的讀者可以點擊文末的[了解更多],進入行家社群交流。或者私信編輯,請備註「鋼結構」,@桐溪在群裡為你解答相關問題,讓你不再為LOFT的搭建與改造煩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