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為人(西門慶作惡多端)
2023-04-21 20:39:29
金瓶梅是六大名著之一,主角西門慶集官僚、富商、惡霸於一體。他本來是個開生藥鋪子的浪蕩子弟,自私、狠毒、貪婪,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惜殘害生命。潘金蓮最初失手落下的竹竿砸中西門慶,她的劫就開始了。因為貪戀潘金蓮的美貌,二人毒死武大,西門慶算是罪魁禍首,卻安然無恙,而一心想為武大報仇的武松卻被遠遠地發配。
此時的西門慶還只是一個布衣,他所依賴的是他親家的親家。但是楊提督倒臺,西門慶本來應該受連帶被追罪,但是他卻通過給蔡太師蔡京的兒子送了五百石白米,就躲過了一劫,繼續為非作歹。
他在娶李瓶兒的時候,無中生有誣陷蔣竹山。僕婦宋惠蓮有幾分姿色,他想長期霸佔,故意陷害她的丈夫來旺,最終迫使宋惠蓮走上絕路。當宋惠蓮的父親想要替女兒報仇的時候,西門慶又想方設法將其害死。
因為娶了孟玉樓李瓶兒兩個有錢的寡婦,西門慶迅速積累了財富,給太師蔡京備了一份厚禮,成功的將他的身份從白衣變成了「提刑官」。有財有權的西門慶更加橫行無忌,作威作福,經營鹽商,開綢緞莊,使他的財富更上了一個臺階,成為了當地的首富。
他又藉助錢財,討好蔡京,成功地成了蔡京的乾兒子,升職為正千戶。因為他的財富以及他和蔡京的關係,當地的大僚都要仰仗他才能發達,西門慶風頭無倆。在西門慶飛黃騰達的過程中,書中寫了他的妻妾們,一妻五妾還有很多其他的女人,生活非常混亂。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壞人,卻在榮華富貴中度過了他的一生。享盡了福,卻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懲罰與報復,雖然他年紀輕輕三十三歲就死了,但是不是被人報仇,他是突然暴斃,在人生的巔峰和快樂中死亡,而且他咽氣的時候,他的兒子孝哥出生,這也算人生的圓滿了吧。
就算是到了陰間,他也沒有受到報應,在金瓶梅的最後一回中,西門慶的鬼魂和武大郎的鬼魂一起去投胎,甚至西門慶託生為富戶沈通的兒子。而武大郎繼續託生到鄉下。他來世還是當富人,尤其是那些被他害死的人,也不會找他麻煩,因為靜禪法師囑咐過「汝當各託生,勿再將冤結」。
這和我們印象中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些不同,作惡多端的西門慶,順風順水地過了一生,金瓶梅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
我們知道金瓶梅是一部世情小說,世情小說是「描摹人情事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通過描寫日常生活來廣泛地展現當時社會生活的一種小說題材,在世情小說中,金瓶梅是代表作。金瓶梅通過事無巨細的寫實告訴我們:這就是當時的人間真實。其中的人物沒有理想化,臉譜化,就像生活中存在的一個人,很複雜,很立體。
比如西門慶貪財好色,但是當他和李瓶兒婚期約好之後,他的靠山楊提督倒臺,他的名字出現在受牽連的名單之上,他為了自保,大門緊閉,根本不理睬曾經的約定。李瓶兒派人上門找他,他也避而不見。而當事情風頭過去之後,他又想起李瓶兒,並且通過手段將李瓶兒的人和財產整到自己家。當李瓶兒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不幸離世的時候,西門慶痛哭流涕,直言自己也活不下去了,這就很符合人性的真實,在自私貪婪的底色中,也有感情的復甦。
真實的人,感情是複雜的,在此之前的文學作品中,人物性格是單一的。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成為名著,是因為能引起共鳴,是因為在生活中能發現書中人物的影子,而金瓶梅所表達的就是這種人情世故。
就是因為金瓶梅寫了人間的真實,甚至真實到將人類動物性的本能一面也寫得非常詳細,也因此金瓶梅一度成為了禁書,到現在通行的金瓶梅也是經過刪減了將近兩萬字的刪減版。西門慶所處的那個時代,文人、方士中有因為進言房中術而得寵的,甚至不以談閨帷為恥,作品中出現這種描寫也很正常了。
西門慶,潘金蓮,陳經濟之類的相關描寫,醜態百出。但是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在評價西廂記的時候說過一句「自從盤古到今日,誰家中沒有此事?」同樣也適用於金瓶梅,依然是前面得出的結論,這是當時的人間真實。
西門慶是一個徹底的反面人物,但是他是典型人物,對於西門慶有「真實的外在描寫,和真實的內心世界」,西門慶這個人物是不朽的藝術形象,他代表了當時的人間真實。雖然作惡多端卻在榮華富貴中過了一生,這就是當時的社會,通過寫實的描寫,讓讀者否定那個時代,否定那個社會,才是作者所要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