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章欣賞(銘真集二)
2023-04-22 00:00:27 2
銘真集
學文知禮,體仁成信,忠孝節義,智勇雙全。
道法自然,返本歸元,明心識性,行止有常。
天地和合,規則方圓,清靜無為,時空經緯。
觀妙覺悟,思慧光遠,符德真理,自正存在。
讚美萬類,開物領命,同運造化,神通宇宙。
註:《銘真集》中每一字的甄選,以經為首涵蓋三家經典,具有提綱挈領,發人深省的代表性。總計八十字,亦為一篇短文。持續更新中。
本文整理出了第二句的16個字。
正文
《銘真集》---道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復自道,何其咎,吉。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道德經》: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3、《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名言摘錄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管子
3、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匝腳不停。---韓愈
4、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曹雪芹
銘真集---法字
經典引錄
1、《周易》:法象莫大乎天地。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制而用之謂之法。
2、《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論語》: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名言摘錄
1、殺戮禁誅謂之法。---管子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
3、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蘇軾
銘真集---自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復,以自知。
2、《道德經》:自勝者強。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3、《論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夫子自道也。
名言摘錄
1、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禮記》
2、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
3、神明自得。---荀子
4、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
銘真集---然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2、 《道德經》:我自然。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3、《論語》: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
名言摘錄
1、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頭條圖庫
銘真集---返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參同契》:道窮則返,歸乎坤元。
2、《陰符經》: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3、《說文》:返,還也。
名言摘錄
1、返,歸也。---《廣雅》
2、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
3、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陶淵明
銘真集---本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剛柔者,立本者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2、《道德經》: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3、《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名言摘錄
1、蓋亦反其本矣。---孟子
2、為是者有本有原。---韓愈
3、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蘇軾
銘真集---歸字
經典引錄
1、《周易》:歸奇於扐以象閏。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得其所歸者必大。
1、《道德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3、《論語》: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名言引錄
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
2、開荒田野際,守拙歸園田。---晉· 陶淵明
3、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宋·蘇軾
銘真集---元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2、《文子》: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
3、《說文解字》:元,始也。
名言引錄
1、元,無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則舍之;人不守元,元則舍之。---春秋·子華子
2、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遊
3、三元一會經年淨,這個天中日月長---唐·呂洞賓
銘真集---明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2、《道德經》: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3、《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名言摘錄
1、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2、在天者莫明於日月。---荀子
3、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李白
銘真集---心字
經典引錄
1、《周易》: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兇與民同患。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2、《道德經》:虛其心,實其腹。居善地,心善淵。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孟子》:心之官則思。
4、《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名言摘錄
1、汝心之固。---列子
2、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閒平地起波瀾。---劉禹錫
3、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銘真集---識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道德經》: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3、《論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孫子兵法》:識眾寡之用者勝。
名言摘錄
1、識,知也。---《說文》
2、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陶潛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銘真集---性字
經典引錄
1、《周易》: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成性存存,道義之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2、《陰符經》: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至樂性餘,至靜性廉。
3、《論語》: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名言摘錄
1、故真人用心,杖性依神,相扶而得終始。---文子
2、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呂洞賓
3、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 ---張伯端
銘真集---行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2、《道德經》: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3、《論語》: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名言摘錄
1、行,道也。---《說文》
2、行百裡者,半於九十。---無名氏
3、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歐陽修
銘真集---止字
經典引錄
1、《周易》:艮以止之。
2、《道德經》: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論語》: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4、《大學》:在止於至善。
名言摘錄
1、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說文》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小雅》
3、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荀子》
4、止觀心地法,色相本皆空。禪慧明宗性,超然萬法中。---宋真宗
銘真集---有字
經典引錄
1、《周易》: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易有太極。易有四象。
2、《道德經》:有名萬物之母。 常有欲以觀其徼。
3、《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名言摘錄
1、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
2、一有一亡曰有。---《穀梁傳》
3、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毛澤東
銘真集---常字
經典引錄
1、《周易》:上下無常,剛柔相易。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2、《道德經》: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3、《廣雅》:常,質也。
名言摘錄
1、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
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 桀亡。---荀子
3、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