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最厲害的分型(前列腺癌的一腺)
2023-04-22 08:31:11 7
為響應「健康中國」號召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地,同時加強全民科普教育,促進公眾對前列腺癌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和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共同發起的「仁醫在線-前列腺癌患者關愛項目」,於2020年12月25日隆重召開啟動儀式。本次大會匯聚了國內泌尿外科領域權威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主任薛蔚教授應邀出席並為大會致辭。
註:薛蔚教授在項目啟動儀式上發表致辭
對於多數男性來說,前列腺的健康問題一直是有點害羞又不容易啟齒的議題。在本次大會現場,新浪健康特邀薛蔚教授為我們講述前列腺癌的一「腺」生機,權威解答廣大患者心中的那些疑問。
新浪健康:很多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得了前列腺癌也未必感覺的到,這是為什麼呢?
薛蔚教授:前列腺癌起病比較隱匿,大部分患者病程發展較慢。早期前列腺癌可無任何典型症狀,但隨著腫瘤增大,壓迫、阻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頸時,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後滴瀝、排尿不盡等。
不少患者在腫瘤壓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難時,才發現患前列腺癌。但該症狀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些相似,可能發生誤診,耽誤治療。實際上有一個說法,如果一個男性活得足夠的長,那麼總有一天可能會得前列腺癌。所以隨著年齡的增加,如出現前列腺增生和一些下尿路症狀時,需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以排除前列腺癌;患者也可能完全沒有感覺到腫瘤的存在,等前列腺癌發生骨轉移時,病程就已發展到晚期了,所以需要定期體檢以排除前列腺癌。
新浪健康:如何通過身體檢查,早期發現前列腺癌呢?
薛蔚教授:目前為止,在全球範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前列腺癌篩查重要指標是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英文簡稱PSA)。PSA具有較高的前列腺癌診斷敏感性,可以提高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診斷率和增加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療的機會。
新浪健康:檢查發現血PSA升高,就一定意味著得前列腺癌了嗎?
薛蔚教授:PSA升高不等於得前列腺癌。PSA實際上來自於前列腺腺上皮分泌的一種蛋白,並非由前列腺腫瘤細胞所分泌。因此PSA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當前列腺出現病變或者受到刺激的時候,比如前列腺體積增生,前列腺炎症反應,局部的尿道或者直腸指診操作,飲酒,前列腺按摩等,都有可能引起血PSA 指標升高。
前列腺癌的確診,首先可以通過PSA的變化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患前列腺腫瘤的可能性,再根據這個變化做進一步的檢查,如多參數核磁共振檢查、經直腸超聲、直腸指診(DRE)等,最後還要通過前列腺穿刺活檢,根據穿刺病理結果來明確是不是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是前列腺癌診斷的金標準。因此看到PSA升高,先不必過分緊張。
註:大會現場,薛蔚教授受新浪健康特邀,為廣大患者科普前列腺癌的診療知識
新浪健康:前列腺癌早期患者的治療,有哪些醫學手段?
薛蔚教授:前列腺癌的治療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進展,早期前列腺癌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對於那些惡性程度很低的高分化腺癌,且在非常早期的情況下,我們不主張立即開展特別積極的治療,建議採取主動監測的策略。前列腺癌屬於比較「懶惰的癌」,發展進程緩慢,可以密切監測至腫瘤進展時再予以根治性治療。
對於癌症完全局限於前列腺包膜內(T1期和T2期),沒有淋巴結和遠處(包括骨、內臟等)轉移的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辦法是根治性外科手術。過去國內主流的手術治療方式是開放或者腹腔鏡,近年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目前在國內也已成熟開展,該術式有利於保留性神經、功能尿道等前列腺周圍組織結構,減少了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等併發症發生,成為前列腺癌患者手術治療的新選擇。
當醫生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評估後,如果患者並不適合根治性手術治療,患者也可考慮根治性放療。前列腺癌放療分為外放療和內放療,前者是體外放射,後者是將放射源植入前列腺內。前列腺癌放療目前需聯合藥物治療,以最大程度治療腫瘤。
最近幾年,前列腺癌也有一些更新的治療方法,如前列腺癌冷凍消融(CSAP)、不可逆電穿孔(納米刀)、高能聚焦超聲(HIFU)等,這些治療針對腫瘤區域採用新的能量平臺來殺滅腫瘤,對於合適的患者短期療效確切,創傷小、恢復快、保留前列腺功能,但長期治療效果尚有待驗證。
新浪健康: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治療,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有哪些?
薛蔚教授:晚期前列腺癌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指任何去除雄激素和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療方法。其中「藥物去勢」和「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是臨床使用最廣、藥物選擇最多的兩種方式。
新浪健康:對於晚期前列腺癌治療,今年ASCO 上公布了兩項針對前列腺癌的3期臨床試驗——HERO(英雄)和PROSPER(昌盛)的驚豔結果,如何評價這兩個試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如何能從中獲益呢?
薛蔚教授:轉移的發生是前列腺癌治療失敗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推遲轉移發生的進程是改善治療結果、延長患者生存的重要策略。在前列腺癌的臨床自然病程中,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是一個理論上值得介入幹預的重要節段,PROSPER試驗在ADT基礎上聯合應用新型靶向雄激素受體的拮抗劑,在這個階段阻止nmCRPC患者進一步轉移,可延長nmCRPC患者生存。
以前我們內分泌治療去除雄激素都是靠打針的,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HERO研究證明口服藥物同樣可以實現抑制雄激素生成,這樣會讓我們的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減少打針的痛苦和避免定期跑醫院打針的麻煩。
總體上來說,我們有了更多的前列腺癌治療方案,讓患者能夠以更簡單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更長期的臨床獲益。
新浪健康:在大的泌尿外科臨床診療中心,通過前列腺癌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已能夠幫助前列腺癌患者在獲得腫瘤控制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很好的生活質量;對基層單位,如何對前列腺癌進行更好的管理呢?
薛蔚教授:前列腺癌的發展進程緩慢,我們可以把它納入到一個慢病的管理當中。對基層單位前列腺癌患者,特別是已經確診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頻繁前往大城市三甲醫院診治是不小的經濟和社會負擔。患者可以在當地接受治療,但我們建議推行區域泌尿專科聯盟形式,通過線下線上聯動,充分利用遠程會診、多學科會診,給予患者最好、最適合的治療。
最近由仁濟醫院牽頭、聯合滬蘇浙皖68家醫院組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智慧醫療發展聯盟泌尿外科專科聯盟」,就致力於在長三角地區開展以「診治規範一體化、學科建設同質化、人才培養協作化、診療技術智能化」為核心的泌尿外科聯盟合作,以重點病種的規範化診治為抓手,以精準醫學、智慧醫學和遠程醫療的臨床推廣與應用為目標,不斷下沉優質資源供給,讓人民群眾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
此次 「仁醫在線-前列腺癌患者關愛項目」,就擬通過遠程醫療平臺和網際網路醫院系統,在北上廣川核心醫院和縣市級基層醫院之間建立起雙向溝通、共享資源的有效連結,上級醫院向基層醫院提供術前指導、遠程會診、學科建設指導和繼續教育資源分享,切實提高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同時基層醫院可幫助上級醫院完善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長期隨訪體系。
註:薛蔚教授(左數第四位)參與項目啟動儀式
期待這種對前列腺癌患者進行系統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多維度健康行為幹預方式,提升醫療服務效率,達到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的最終治療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