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真正的一代武術宗師(近代真功夫被稱作)
2023-04-22 06:05:08 1
說道武術大師你會想到誰?葉問、李小龍還是霍元甲甚至是馬保國?有這樣一個武學大師,84年被國家體委修繕了墓地,09年的時候,我國的國家體育總局的武術研究院專門將其武學總結成一本書。
在他近50歲的時候,擊敗了當時著名的俄國格鬥家彼得洛夫,要知道此人先前可是極其囂張,因為所有前來挑戰的中國武術家均被輕鬆撂倒,快60時挫敗了板垣一雄,這個日本天皇欽命的大武士,在其70歲有些人路都走了的年紀,又擊敗了5名日本高手的聯合挑戰。
曾經在東北三省總督任職向軍隊傳授武學功夫,而到如今他創辦的武學功夫成為了我國傳統武術的瑰寶,官方均對其的武學認可不已。
他就是武學大師孫祿堂,先生生前精通多門武學,形意拳,太極劍,八卦拳有深悟佛道易學之原理,博採眾長,不僅如此其實戰經歷又是讓人佩服連連。
先生在1931年時感覺自己氣數不多,希望在報紙上尋找一個聰明且有慧心的人來繼承自己的一身絕世武功,尤其強調是正義之人。
但先生已經尋找了數十年的傳承人,曾經有一位名叫海桂元的小夥子得到了孫祿堂的真傳,卻可惜在1928年跟著張作霖一起被炸死在了皇姑屯。
1933年的12月16日,先生在早上便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讓家人戶外燒紙,笑著告訴他們說自己要被仙佛接走了,讓家人們準備後事。
下午先生西去前對這東南方向的親友說了一句:「吾視生死如遊戲耳」,之後便沒有了生命特徵,最終葬於望都縣東任町村西頭,現如今望都縣政府已經將其墓地設為國家文物保護地。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老先生的傳奇人生。
老先生出生在那個烽火連天的亂世,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孫祿堂年僅5歲,其家境並不富裕,出生在河北順平縣的一處普通農民家庭,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程,父母咬著牙辛辛苦苦的耕作與幹雜活,只是希望他能夠日後有所作為,父母將他送進私塾讀書,頂住了巨大壓力。
但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7歲的孫祿堂家中突然發生巨大變故,家中的頂梁柱倒了,如此一來,天塌了下來,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孫祿堂的身上,經歷喪父之痛的孫祿堂並沒有太多時間讓他悲傷,因為生活逼迫著自己,只能跑到地主家裡幹雜活和放牛,日子逐漸穩定,母子二人日子也過得不錯了。
少年的孫祿堂開始對武術產生的興趣自己開始琢磨練功,有一日,一位吳姓的武師恰巧遇見了正在練功的孫祿堂,觀察了半天,發現這小子可是個武學的好苗子,於是將自己的散手、內功、輕功以及暗器功夫傾囊相授。
因為師傅對其的潛力十分看中,因此格外的用心,因此少年孫祿堂的功夫突飛猛進,幾年後,雖然不夠師傅的水平,但也掌握了七八成的功力,倘若繼續學下去,日後超過師傅肯定不成問題,但為什麼說是倘若呢?
因為命運又給他開了玩笑,當時年僅12歲的孫祿堂的母親因為重病身亡,孫祿堂是個重情重義的習武之人,自己母親都保護不了,深感愧疚,認為自己母親病故都是因為自己這個兒子不孝,對此懊悔不已。
因此絕望的孫祿堂在月光皎皎的夜晚,進入了棗林,找了一顆結實的樹,將準備的繩子掛在上邊,上吊自殺。
此時故事應該接近尾聲,都上吊了為什麼還有現如今的武聖呢?
在天蒙蒙亮的那天早上,一位好心人發現了孫祿堂,急忙將他救下來,發現孫祿堂氣若遊絲,便急忙帶他送去就醫。
老天不讓你亡,留你還有大用處。其實仔細分析也是因為孫平時有練習武術,不僅強身健骨,還習得內功等呼吸之術,此時因孫內功有一定修為,故能絕後逢生。
好心人可是親眼看到了這小夥子從閻王那回來的,覺得此人必有大用,十分有潛力,在了解其故事後更是對其敬佩有加,決定資助他到保定投奔親友
到那之後其學習了如何學制毛筆,也習得一手好字。之後就通過販筆餬口。
但相對於這無聊的賣東西,孫對武學更為有興趣,平時賣東西都在想著武學的原理與要領。他偶然得知李各莊有位名叫李奎元的拳法大師,一手形意拳打得靈巧多變,便急匆匆趕到李奎元家。
孫可是鐵了心的想學武術,跪倒在李面前痛哭稱,要拜他為師,學習形意拳。
李奎元檢查了一下這小夥子的體質,發現小小年紀就已經有如此基礎,必定是有過人的天賦,看到了他是習武的好苗子,收下了他。
李奎元可不止教授武術,同時也會傳授文化知識,於是孫祿堂隨文武兼修的李奎元讀書兼習形意拳,訓練一段時間,這李看到小夥子潛力比自己預期的還要優秀隨即將他推薦給了自己的師傅,形意拳大師郭雲深。
郭雲深收下孫祿堂後一年後,據說郭雲深常常騎馬奔馳,孫祿堂則步行於後,「提氣騰空,奔逸絕塵,日常行百數十裡,全然不覺疲憊。」郭感嘆說:「能得此子,實乃形意拳之幸也。」
郭雲深是武學大師經常會與武林中人會面,比試武術,交流切磋,因此常常帶著孫前去觀看,孫的潛力很高,能夠觀察到其中的奧秘,更能納為己用。
大家看這小夥子一教就會,就更願意將自己的功夫傳授給他,因為所有武學的人都希望有一個這樣的徒弟,也是因此孫的功夫那是突飛猛進,學的技藝與功夫也是更加全面。
為了進一步研究武功的原理,孫覺得自己一定要學習傳統的文化,因為武學的根在那裡,因此他常常研究易經,但他也想有個師傅來教自己學習。
因此郭解釋他給自己的好友白西園,白對易經有所研究,在白這裡又遇到了八卦拳宗師董海川最好的弟子程庭華,就這樣天賦異常的小夥子學習了百家的功夫。
沒過多久南方來了一個武士,要踢遍各派的武館,所向披靡,程庭華的徒弟與他打鬥一番但並未取勝,而程庭華並不一定能夠有必勝的把握,因為小夥子精力旺盛而自己身體也下滑,有些猶豫。
他主動請纓代程師與此人一戰。比試中孫一掌將其推倒,讓其心服口服,要知道孫祿堂剛跟程庭華學了一個招式,程庭華大喜過望,要與孫祿堂結為師兄弟,自己代師傳藝。孫祿堂不肯,表示只認程庭華為師,程只好收孫為弟子,將自己的絕技傳給孫祿堂。
學習一年後,程勸孫祿堂要臻拳學至境,而孫當然也是這樣想的,程庭華對孫祿堂說,我已經沒法教授你更多的知識了,你可以去訪遊天下,於是孫欣然前往。
臨行前程庭華對其說:「汝生有宿慧,始克臻此。餘意,汝之技黃河南北已無敵手。祿堂前途珍重,可去矣!行矣!」
在孫祿堂25歲的時候,開始了自己的旅程,到訪了全國各地,河南,四川,江西山東等等,去過少林,訪問了武當,拜訪了峨眉,凡是聽說過的武林之地,先生無不前往,不管其路有多遠,行程有多危險。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虛心請教,遇到想要較量的人,從來不推脫,就算這樣也未嘗有敗績。因為在武術的本領上,孫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打遍天下無敵手,很少有跟其同一個水平的人了。
先生此時仍舊認為易學道教等文化才是更加深入武功的秘籍,於是孫祿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致力於將文化融入武術中,想要將武術發展成為博大精深的武學。他認為需要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才能長久地傳承下去。
之後先生開創了自己的武功門派孫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用孫祿堂自己的絕世武學為基礎,綜合了多年對易經道家學說的研究,結合了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將這些東西融會貫通,有機結合,創造了出來並且出了許多書籍來傳授自己的思想。
其拳法遵從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以恬淡虛無的心態,蓄神求以中和,自然開發人體中和之氣,神氣合一之內勁。使習者從中完善身心本能,開啟大慧。
孫祿堂一生不僅習武,還練習書法研究易道之理,每天都堅持臨字,也從來沒有間斷,一生著作有許多,像《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等書,在那個年代可沒幾個人會出書,為後世留下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
孫所創「孫式太極拳,移步輕靈,進上隨,邁步必跟,跟步必撤,舒展圓活,敏捷多變,在諸多?拳中別具一格,深為人們所喜愛。
先生雖然四處雲遊,名揚海外,但其並不因此沾沾自喜,依然能夠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做事能夠讓眾人信服,並且不貪圖小財,在其殉葬品中只是有一把寶劍,至今沒有損壞。
先生的戰績更是讓人稱讚
在慈禧逃跑的時候,列強進入皇宮,得知消息的孫憂心程老師的安危,急忙回到京城,卻發現師傅已經死在洋人槍下,本就對洋人深惡痛絕的孫祿堂,變得更加仇視洋人。洋人憑堅船利炮打開中華大門,他就用赤手空拳將洋人打出國門。
1920年,日本柔術冠軍板垣一雄來到中國,這個人可不是小角色,被日本天皇稱作是「第一國手」,甚至還被授予了「大正天皇特級勳章」。
他聽說了孫的名聲,決定前來會一會這武聖,專程來中國找孫祿堂比武,想要決出中日之勝負,還曾經揚言要「撅斷孫之右臂」。孫祿堂知道了這件事後,主動跟其約定時間,在自家堂屋迎戰板垣一雄。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人被稱作倭寇,他們普遍身材矮小。可這板垣一雄身高約有一米八,看起來倒不像個日本人。
年近花甲的孫在他面前更想年輕時自己的外號「活猴」了,隨著比武展開,板垣想孫出擊但孫卻只是用手指靈巧地朝板垣腹部點了過去,將其力量化掉了一大半,而後又靈巧地躲避板垣攻勢,以守轉攻,拳頭像雨點一樣打在板垣身上。
這可把日本第一能手打急了,空有一身力量卻都無用處,有勁無處使,又被動挨打的板垣惱羞成怒,準備將孫祿堂撞向後方書架。孫祿堂只是輕輕一閃,靈巧的身法讓板垣自己撞到了書架上。就這樣耗盡體力被孫一招打趴。
之後板垣更是邀請其去日本教學,願意花費2萬大洋,這一下可是激怒了先生,進我國門,殺我同胞,還想讓我教授武學,簡直是痴人說夢。
過了10年,日本像是欺負老先生一樣,派了5個能手來挑戰先生,想要將先生的不敗戰績打破。但即使到了七十多歲,面對侵略者,他也毫不畏懼,赤手空拳打倒了五名日本武士。
天津的《大公報》評價先生說結合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三家拳法通匯貫通,技術精湛,讓人望而生畏,北平的《京報》評價孫祿堂先生有著我們國家唯一的太極能手,《世界日報》評價孫祿堂先生說其武功已經登峰造極,無人能擋。
不光報紙,還有各大家如北平國術館副館長、太極拳名家許禹生評價說其氣質非凡功力超群,是他所見到的人之中最強的,山東國術館教務長、形意拳家田振峰,一向以孫的敵對頭聞名,卻仍然曾感嘆道:「孫祿堂先生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諦都帶走了,從此已沒有人真正懂得什麼是形意拳了。」
武當名家黃元秀也曾經說過,近代能人,非先生莫屬,拳法中形意,八卦,太極是最為精妙的武士,普通人能夠學會一本已經不易,但先生輕鬆學會三家本事還將其融會貫通除了勤學善悟外,實再說天賦異質,有上根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