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死亡之谷黑竹溝未解之謎(四川禁地黑竹溝)
2023-05-13 16:27:48
2021年6月底的一天,四川境內來了一支看上去極為專業的科考探險隊,他們在營地忙著打包帳篷、綑紮繩子,有些人還搬出設備進行調試,熱火朝天的模樣引得附近圍觀的村民忍不住探頭探腦。
隊長劉勇正忙著往玻璃瓶裡倒一種特殊液體,口袋裡的手機突然響了,他拿起來一看,是還沒抵達目的地的隊員發來的簡訊。
「抱歉,劉隊。我老婆查了些關於黑竹溝的信息,擔心我的安危,和孩子一起吵著不讓我來。看來,只能下次再一起並肩作戰了。」隊員突然提出退出,這消息顯然讓劉勇有些措手不及。
他轉頭看了眼其他正在認真做準備的隊員,事實上,不少人都清楚這次要去的地方滿是謎題。它位於北緯30°,與喪命地獄百慕達、神秘的獅身人面像同屬一個維度。這個數字,似乎本身就充滿了太多的未知。
黑竹溝,一個普通的地名,外表看來它只是一個地形險峻但景色奇美的地方,可在當地彝族老人口中,這是一條死亡之溝,裡面有可以吞噬一切活物的石門關,哪怕是最英勇的戰士,只要一旦踏入都將有去無回。
古老的祖訓黑竹溝地處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在180平方公裡的生態原始密林中,蘊藏著無數大自然的瑰寶。
為了促進當地旅遊發展,也為了撥開纏繞在這片土地上空的層層迷霧,當地政府下了大力氣,專門與探險界、科學界聯手打造了一個二十八人的專家探險團。這些人可謂是各行業的翹楚,也都是身經百戰野外生存經驗豐富的精英。
當聽到劉隊宣布有隊員臨時退出的消息,少數幾人露出了忐忑的表情。這其中,就包含了探險團聘請的當地彝族嚮導。
一個較為年輕的小夥站在一旁自言自語道:「斯豁……斯豁……」隊員聽不懂彝語,正好奇是什麼意思,另外一個年紀稍長漢話講得流利的嚮導站出來解釋,斯豁意為打擺子而死,也是族中長者對黑竹溝一帶的稱呼。
據長者講述,曾有不少族裡出了名的勇士有過徵服斯豁的想法,可當他們帶著兇猛的獵犬深入腹地走到石門關這裡時,卻突然消失不見,就連屍骨都找不到一塊。
這樣的異事時有發生,彝族後人懷疑,石門關裡面住著一個可怕的山神,只要人站在附近講話或是有狗叫聲,都會激怒他吐出帶有劇毒的霧氣,將闖入者一併捲走。
因此,才有「獵人進谷無蹤跡,英雄一去不復返」的古老諺語,生活在這裡的彝族更是立下世世代代必須遵守的祖訓——不能隨意在斯豁附近高聲喧譁,否則全家都要遭殃。
彝族年輕小夥聽聞有人離隊的消息,忍不住發出感嘆。
這些隊員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見慣了大場面的人,聽到這些怪力亂神的傳說,也只是一笑了之,反而對遠處雲霧繚繞,看起來有習習陰風的峽谷充滿了興趣。
他們接到這項工作時已經查閱了不少資料,這黑竹溝不僅埋葬了彝族勇士,也留下過不少精銳部隊。
史料有載,當年西昌戰役胡宗南所部的半個連戰敗逃竄至此,為獲得苟延殘喘的機會,大著膽子提著精良裝備衝進峽谷。不料,最後竟只生還了一人。無獨有偶,上世紀九十年代,解放軍測繪部門的戰士借道這裡運輸物品,結果也離奇消失了。部隊聽聞消息後,派了大批人馬搜查,還是一無所獲。
這些過往無疑給黑竹溝再度披上神秘外衣,可科學家都是無神論者,決定要前往溝內深處求個明白。於是,1997年7月的一天,四川林業廳組織了一個探測隊,特意派出兩名精銳承擔闖石門關的任務。
兩人出發時是清晨,說笑著讓大家等他們回來吃晚飯,用紙包上幾個饅頭就往裡走。直至深夜,還是不見他們出來的蹤跡,隊長慌了神,趕忙上報單位請求增派人員尋找失蹤者。
近百人的隊伍走遍了石門關附近的每一處幽谷,只在某處密林中看到兩張包饅頭用的紙明晃晃掛在樹上,再也沒有任何發現。
一次挫敗無法影響當地科研人員的鬥志,時隔九年後他們重整旗鼓,又準備深入腹地。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他們做足了準備,還請了兩名彝族獵手一路引導,剛開始進展頗為順利,考察隊員大喜過望,以為這次就要大功告成了。
誰曾想,來到石門關附近,怪事突然發生了。
獵手帶著的獵犬不願往前走,兩個彝族嚮導也面露懼色,說什麼也不肯再走。考察隊好話說盡,他們才勉強同意先把烈犬放出去試試。
不料,一向言聽計從的狗子居然不遵從主人的命令,四條腿不停刨地,發出不安的叫聲。就在彝族嚮導忙著安撫狗的時候,考察隊員抬頭一看,四周不知什麼時候瀰漫起大霧,糊在皮膚上粘粘的,感覺很不舒服。
好不容易,大家總算等到第一隻獵犬出發,只見它縱身一躍衝進樹林中,轉眼便沒了蹤影。半小時後,主人手指微卷含在口中,吹響了命令回來的號子,可回應他的是一片難捱的寂靜。
萬般無奈下,另一人放出了自己的愛犬,苦苦等待良久,始終杳無音訊。
彝族獵人著急萬分,冒著違背祖訓的風險想要衝進去尋找,正在這時,瀰漫在他們身邊的霧突然變了顏色,從濃烈的白變成了詭異的青。
大家身處霧中,安靜到聽到彼此呼吸,卻看不清對方到底在哪裡。
「千萬別亂走!待在原地!」考察隊隊長急中生智,命令已經陷入恐懼和驚慌的人們不要輕舉妄動。不知道過了多久,青霧消失了,隊員揉揉酸澀的眼睛,發現自己正處於參天古木群中,身上早已被冷汗浸透。
為確保生命安全,全體人員最終忍痛原路返回。
徵服過喜馬拉雅山的劉勇作為本次探險團的負責人,自然也是知道這些事情。他轉頭看向其中一個彝族嚮導:「聽政府的人說,當年胡宗南部隊倖存下來的那個人,是你家祖輩救下來的?」
那人點點頭答道:「是的,我父親救了他。聽說他們一共有三十多人進山。很可惜,等他醒過來時,已經記不得發生過什麼了。」
彝族嚮導領隊老曲是個資深的老獵人和採藥人,他笑著對探險團成員說:「四五十年前,我們村裡還有人親眼見過野人在峽谷裡出沒。」話音剛落,他臉上立馬露出肅穆的表情。
野人之說,在當地流傳甚廣,據說生活在溝裡的野人長相與正常人完全一樣,只是全身上下長滿了褐色的毛。彝族人對他們很是敬畏,稱之為「諾神羅阿普」,意思為山神的爺爺。
一番交流下來,黑竹溝似乎成為了一個恐怖的地方,但在劉勇和彝人阿曲眼中,這裡的日出、雲海、還有那個只聽過卻從來無人涉足的羅索依達腹地,如同變幻莫測的迷霧一般,妖豔異常,吸引著人不停想要探索。
想要揭開失蹤之謎,尋覓這塊處女地的極美風光,了解珍稀動植物的真相,他們只有邁開步伐。
劉勇當機立斷,對整個團隊每個人承擔的任務進行了重新分配。按照原定計劃,整個行程順利的話將花費四到五天,但他們還是準備足足一周的物資,因為少了一人,每個人的負重也高達40公斤左右。
為了這次探險能夠成功,團隊核心成員做了大量準備,曾多次前往黑竹溝內開展調研,結合當地氣象、環境變化等因素進行反覆討論。
有了這些鋪墊工作,6月21日探險的第一天,團隊進展很順利,他們在悅耳的鳥叫聲中高歌猛進,被壯麗的原始森林風光震撼得合不攏嘴。
「真美啊,隨手一拍都是超級大片!」負責影像記錄的隊員發出驚嘆,此時他們正身處一片開闊的草地中,看著這裡保留下來的古老植物,大家都期待能夠在接下來的崇山峻岭中發現世界珍稀物種的身影。
劉勇邊拍邊走,早在進來之前,他就聽當地政府人員提過,黑竹溝裡生活著兩種條紋完全不同的熊貓,曾有被幸運之神眷顧的村民見過它們來到林邊覓食。
他來到一片綠色植物旁,好奇地問道:「這是什麼?」老曲湊近一看,笑著說:「是味藥材,名叫重樓。」有些隊員沒見過此類植物,聽到交談後立馬走過來,除了多角度拍攝外,他們還小心翼翼取下幾株樣本,打算帶回去留用記錄。
一路上,繁花似錦,處處瀰漫著勃勃生機。野生靈芝、沒見過的薔薇科,甚至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珙桐,種種奇花異草,讓探險團成員大開眼界。
等團隊成員來到空地準備安營紮寨時,劉勇看了眼儀器顯示的數據:四公裡行程大家總共花費了三個多小時,看來,平坦的道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走。
正在大家休整完畢準備出發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探險團只能終止行動,第一天行程就此結束了。
讓劉勇有些擔憂的是,大家身上隨身攜帶的水都喝光了,等雨停了準備尋找水源時,卻發現積水大坑裡只有汙水,很多人第二天起床後,是忍著口渴上路的。然而,這還不是最棘手的,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關卡,是令人聞風喪膽的石門關。
儘管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建設,當隊員穿過石門關後,看到眼前的一切,還是忍不住生出一絲絕望和恐懼。
面前是一道巨大的瀑布,兩邊是冰冷溼滑的絕壁,看上去很是陡峭,再往四周一看,都是高聳入雲的山崖,根本無法翻越。
如此險境,讓大家逐漸有些明白之前的神秘失蹤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了。他們運氣好,沒有遇上大霧天氣,料想是以前越過石門關的前人在迷霧中分不清方向,不小心踩到溼滑之地最後摔了個粉身碎骨。
「都是暗河和懸崖,怎麼辦?」看著隊員焦急的神情,劉勇作出決定——找路。
順著瀑布往下走能否找到出路,這個暫且未知。人身處瀑布中,能不能承受住落差產生的壓力,會不會受傷?此時此刻,劉勇心裡也沒有太多把握。
冒險一試彝族嚮導老曲並不贊同劉隊的主意,他們幾人躲在一旁用彝族話交談了很久,選擇悄悄離開隊伍。劉勇忙著和隊員商量,雖然看到老曲等人的行為,但卻沒有制止。他明白,這群光靠經驗的本地人,最後還是得回來。
他沒猜錯,晚上八點左右,老曲帶著人回到營地。
看他渾身溼漉漉的樣子,劉勇剛要說話,就被老曲打斷了。「我們走回頭路,穿了好幾個林子,都沒有找到路。」劉勇聽罷笑了笑,拿著一疊精心策劃的草稿說:「我和隊員商量過了,順著絕壁往下走是可行的。」
老曲立馬擺擺手喊道:「為什麼非要走這條路?返回出發點找條新的不更好嗎?」他並不明白,對於探險團來說,穿越石門關走的這條羅索依達路線,正是本次冒險核心所在,如果換條其他的路,也許會很安全,但也意味著探險宣告失敗。
一個真正的探險家,人生字典裡絕對沒有退縮二字!劉勇決心已定,即便再難,也要完成這次冒險。
選擇走一條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路,並不是他自負,是出於對團隊成員的信任。隊伍裡至少有五人擁有繩索攀巖的絕佳技術和經驗,他們可以協助其他人在溼滑地段也能實現安全下降。
最終,隊員運用純熟的技術使用特殊繩子緩緩下滑,考慮到老曲等人沒經歷過這樣的陣仗,大家把幾個嚮導放在隊伍中間,下降、暫停、再下降……120米的高度,一群人整整忙活了三個多小時,才順利抵達瀑布底部。
「好傢夥!」老曲抹了一把臉,露出劫後餘生的表情。他抬頭望著高高的瀑布說道:「你們真行啊,居然辦到了!」劉勇笑著拍了拍他肩膀:「挑戰剛剛開始,要加油啊!」
先下來的隊員已經勘察過周邊地形,這是一個又深又窄的峽谷,兩邊還是絕壁,想要走出去,這是唯一的路徑。
涉水過河、不停攀爬……當他們離開峽谷時,怪異的事情再度出現了。
「奇怪,對講機沒聲音,之前測試明明是好的。」
「GPS,還有測量儀電池快用完了!我的天,明明出發前才充好的。」
「指南針失靈了!怎麼回事?」
一種不安的情緒在團隊裡蔓延,劉勇站在古木叢林中,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
「很久以前,曾有節目組前來四川拍攝黑竹溝景色,他們在石門關附近放飛了幾隻信鴿。」劉勇的話引來了大家的注意,「這些鴿子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從來沒迷過路,可那次卻再也沒有飛回去。」
見到大家還有些不明白,他接著提示:「在2014年之前,成都教授站在溝口用子午測定儀做過測試,數據顯示正常,可往南走了幾公裡,數值卻越來越高。身處北半球,往南走磁場應該變弱才對,怎麼反過來了?」
「磁異常!」隊員們恍然大悟,沒錯,他們此刻正身處在地磁偏轉的核心區域。這個發現,令大家興奮不已。因為這次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一定要搞清楚這裡的地磁空間分布變化規律。
之前的人,不乏有攀巖高手,順著瀑布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為什麼還是有去無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撥開迷霧探險團兵分兩組,一組對附近巖石進行採集,另外一組在不同點位進行比對測試。他們發現,這裡漫山遍野都是玄武巖,質地也不盡相同。不同質地含鐵量會有差異,形成的磁場強度自然也不一樣,這些不同的磁場又對地球本身自帶的磁場產生了幹擾,因此信鴿才會失蹤,指南針也會失靈。
「2714米,偏轉達30°」順利拿到第一組數據後,隊員們發出驚喜的歡呼聲。為了後續研究順利展開,他們採集了不少石頭樣本,準備帶回去仔細檢測。
接下來的行程裡,他們在深山密林中克服了毒蚊蛇蟻的叮咬,為防止走失大家手牽手一步一步往前探,沿途不僅詳細記錄下整條路線的各種數據,還拍攝了大量一手動植物珍貴影像資料。
此次徒步共花費4天時間,成功完成了史上首次穿越羅索依達峽谷壯舉,探明黑竹溝最後一塊神秘的處女地。
更可喜的是,探險團完整歸來,無一人傷亡的記錄徹底打破了「死亡之溝」的魔咒,他們帶回來的所有材料,都對人類進一步研究黑竹溝產生了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參考資料:
科技日報:穿越黑竹溝 揭秘「中國百慕達」
人民政協網:探秘:樂山黑竹溝 世人望而卻步的恐怖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