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國產動畫有內涵(國產動畫再次崛起)
2023-05-13 17:31:41
最近爆火的國產原創動畫《刺客伍六七》被網友盛讚「今年最炸裂」,豆瓣分數近日雖有下跌,卻仍高達8.9分。
主角伍六七身上集合了熱血、廢柴、冷靜等各種性格特質,是無數普通人的模樣,這也是他能夠引發共鳴的主要原因。
面對網友「風格獨特」的讚美,導演何偉鋒說「其實我也不是為了營造某一種風格,只是中國本土的東西融入創作中,這樣會比較有趣。」
今年3月29號在騰訊上線獨家播映的《非人哉》,同樣也是一部畫風獨特、東方味道濃厚的動畫作品。
當初僅僅上線3集時,觀看量就突破2800萬!
最重要的是,第13集將於7月份回歸!
之前沒有登場的「三眼哥」楊戩、龍女、昴日星君都有可能與「非迷」們見面了!
《非人哉》改編自「一汪空氣」的同名漫畫,裡面的角色全部取材自《山海經》和東方神話故事。
原出自《世說新語》的「非人哉」本意是「不是人」,是一句指責、斥罵他人的話。「一汪空氣」將它作為自己作品的名字,則是為了契合「角色全部不是人」的主題。
所以,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神麼鬼》。
在已經完成的12集動畫中,出場人物包括九尾狐九月、玉兔小玉、「愛馬士」觀音、「藕霸」哪吒、「投石狂魔」精衛、哮天犬等等。
原作是「四格」漫畫,並沒有故事主線,更多是通過人物性格設定來搞笑、吐槽。動畫版的畫風、故事與原漫畫完全一致,並在漫畫「四格」之外進行血肉填補,豐富背景的同時,也讓動起來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立體。
九尾狐在《山海經》中是「其音如嬰兒,食人」的異獸,在《封神榜》中則是以美色迷惑商紂的絕世妖姬。
但在《非人哉》中,修行200年的「狐狸仔」九月只是一個剛剛度過中二期的少女。她原本的化形是留著黑長直的清純女生,看《犬夜叉》時莫名被激發奇怪的「異妝癖」,變成人後也喜歡保留狐耳和尾巴。
九月的「九尾」就是她的煩惱和樂趣所在,曾在地鐵上因為被人群夾住尾巴耽誤下車,炎炎夏日被身子下的尾巴熱得難以入睡,但她寧可去寵物店把九條尾巴剃成「光棍兒」也不肯收起來,因為寂寞時可以用九條尾巴演一出《雷雨》大戲。
玉兔小玉是月宮的第一隻兔子,也是月宮八萬多隻兔子的首領,所以被稱為「玉總」。平時是個天真可愛的萌妹紙,但聽到月餅或看到有人吃兔肉,即刻進入黑化暴走模式。
另外能讓她「狂化」的就是「三眼哥」楊戩的哮天犬。
這條蠢萌、熱情、人來瘋的中華田園細犬將捕獵本能當成了「戀愛」,只要有機會就纏著玉兔,以至於玉兔看到他就滿頭冒火。
小白龍敖烈就是《西遊記》中那匹馱著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馬,喉嚨連著大海,感冒了打個噴嚏都能噴出一堆海鮮,為「龍」熱心卻又常常弄巧成拙,患有嚴重的「哪吒恐懼症」,看到哪吒就會胃痛狂吐。
而《非人哉》中人氣最高的,則是觀音和哪吒。
普渡天下的觀世音在《非人哉》中成了「精英奶爸」,外形是高冷儒雅美男,當得了領導下得了廚房帶得了娃兒,瘋狂迷戀咖啡,愛好豢養異獸,對馬更是情有獨鍾——九月得罪他被他變成馬,哪吒欺負敖烈被他變成小馬寶莉,可以在遊樂場玩一天的旋轉木馬……
所以,被九月暗搓搓叫作「愛馬士」。
跟觀音同為「腹黑系」的哪吒是個小正太,「蓮藕化身」的設定在《非人哉》中也成為笑點,不僅喜歡將自己種在水裡,在大家想吃藕時常從自己身上就地取材,執著的將「烈烈龍」當做自己的寵物。
因為長得太好看,不是被同學認作女生,就是被九月和小玉「騙」著穿女裝。
另外還有「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的「暖男」刑天,看電影需要兩副眼鏡,買眼罩要到女士內衣店,對別人換髮型各種羨慕,冬天穿厚了就看不到路;
溺亡在大海中的炎帝女兒,變成精衛鳥後成了「投石狂魔」,填滿過觀音的魚缸、敖烈的嘴巴、洗手間的馬桶,還因為在工地偷石子被警察抓過……
作為「吐槽系」,《非人哉》腦洞大開、笑點密集,每集5分鐘左右的長度包括兩到三個小故事,在豆瓣評分為8.6,超過一半的網友給出了五星好評。
《非人哉》中,作者賦予了神仙、異獸濃濃的「人味」,將之置於現代都市之中,讓他們面對跟我們一樣的工作、生活問題,各有各的煩惱,不再那麼縹緲疏離、高不可攀。
哪吒的「奶爸」觀音也需要接孩子放學,也會在KTV霸住麥克風唱《大悲咒》唱得其他人「立地成佛」;小白龍敖烈也會因為車技太爛害怕交警,擔心自己還沒焐熱的駕照保不住;託塔天王李靖也會因為煩惱而「地中海」……
這些我們自小熟悉的神、妖、仙、佛,在創作者的筆下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浸潤著人間煙火,生發著七情六慾,替我們吐槽著類似的遭遇和心情。
每個人的往日時光裡總會有自己的「動畫明星」,從曾經的《哪吒鬧海》、《天書奇譚》、《山水情》到如今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沒》,我們感慨現在的孩子很可憐,連部像樣的動畫都看不到。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底蘊、文化積累之豐厚少有能及者,現今很多動畫創作者們卻擁寶山而不採,把創作變成了「模仿、複製」,於是滿屏「舶來風」,卻丟失了自我。
從前是在創作,現在是在生產,這就是「作品」和「產品」的區別。
被我們念念不忘的那些經典動畫作品,創作過程考究、用心,表現方式豐富多樣,故事主題豐富鮮明,加上特色獨具的本土文化植入融合,不僅徵服了國人,更曾在世界享有盛名。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國產動畫的藝術性遠超逾其它國家,更影響著日本早期動畫的發展。進入90年代之後,美國、日本動畫大量引進,成為屏幕主力軍,國產動畫卻出現了停滯、衰退趨勢。
我們有多懷念曾經的經典,就有多期盼國產動畫的再次崛起。
今年3月份,《刺客伍六七》入圍2018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被好萊塢《綜藝》雜誌進行報導。
《非人哉》原漫畫當初上線後點擊量超過20億,之後更是在亞洲動漫榜、中國二次元指數、微博影響力評選中連獲肯定,早已經成為人氣動漫IP。
所以,我們的觀眾不是不喜歡國產動畫,相反,他們對原創國產往往有著不同尋常的興趣和包容。
過往幾年中,優秀國產動畫接連出現,如《魁拔》、《大聖歸來》、《大護法》、《大魚海棠》等動畫電影,以及《秦時明月》、《畫江湖之不良人》、《羅小黑戰記》等等,題材從奇幻到玄幻再到暗喻滿滿的現實展示皆有。
雖然其中存在諸多不足,但是我們看到了創作者們的誠意和用心,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中國動畫的希望。
我們希望曾經被世界矚目的中國動畫,能在未來的一天重新成為目光焦點。
過程或許漫長,但只要有希望,我們不介意等待!
文/山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