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演技派詮釋江湖中的原則與現實(敲黑板表現派體驗派)

2023-05-16 18:44:24 1

大概同行是冤家,作為一個影評類作者,常常不待見同類別的影評作者。來我影評底下挑刺和亂噴的往往也是影評類作者,普通讀者倒是一般沒那麼尖酸刻薄。作者負責任地寫出自己的觀影感受和自己的理解看法,普通讀者要麼感同身受給個贊,即便持有不同意見,大不了不關注,右上角退出而已。

但是同行們就不幹了,常常非得雞蛋裡挑骨頭,挑不到骨頭挑到根絲也像被觸動到G點一樣興奮不已,然後就開始大噴特噴,各種角度刁鑽地噴,噴完了還轉發出去,美其名曰,「讓更多人看到」。

不好意思,我就是這樣一個喜歡雞蛋裡挑骨頭的尖酸刻薄著。我尤其見不得兩種影評:

一:通篇配圖加文字解說,從電影第一個鏡頭開始講起,在故事梗概的基礎上稍作發揮,複述一遍電影情節……你這哪叫寫影評呀,你這叫圖說電影好不好。圖說電影這套路早有網站這麼幹了,而且人家幹的相當出彩,用得著你費盡心血擱這複製粘貼一遍?

可這些影評作者就是生怕讀者老爺們都是地主的傻兒子一般,生怕人家連《囧媽》裡那頭熊因為啥出現都不懂,硬要複述一遍,再配以『深度解讀』『吐血推薦』這樣的字眼,反正肺炎期間大家時間多,流量多,能騙一點是一點。

二:用一些莫名其妙,故弄玄虛的字眼糊弄讀者。我前兩天看某篇頭條號大V發的文章,說《殺破狼》中的某位影星是方法派動作巨星。方-法-派-動-作-巨-星!

聽聽,多麼高大上的詞語,我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我這麼說沒有貶低的意思啊,各位讀者老爺請明鑑,那位影星是動作巨星不假,這我承認。但是作為一位影評作者,硬往人家巨星前頭安個『方法派』,是幾個意思?

僅僅是彰顯你的專業知識?果不其然,該篇文章底下有評論就和我抱同樣的疑惑:大哥,什麼樣的表演叫做方法派?

該作者回答:就是用方法去演戲!

……

我服了。我不但五體投地,我還頂禮膜拜了。對於這樣坐擁幾十萬粉絲的大V,再瞅瞅我自個那3188位讀者老爺,我只能抱怨抱怨命運不公了。

閒話休敘,今天我們就好好來解讀解讀表演專業上的三大流派:表現派,體驗派,和方法派。事實上,關於演技分派的劃分遠不止這三種,但是在如今的戲劇表演、電影藝術和演員中,這三個流派是最廣泛和最被公認的。

1.

我個人並不是表演專業畢業,也基本上從沒學過表演。三十年人生中和表演有關的唯一一件事是念小學時,在老師的帶領下和全校同學一起,在大路兩邊列隊,手捧鮮花,臉上畫的跟刀馬旦一樣,等領導的車緩緩駛來,邊蹦邊跳,聲嘶力竭地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但是幸得天生熱愛,後生又感興趣,不但浸淫電影圈多年,閱片無數,又因為興趣使然,翻過幾部與表演有關的書,其中就包括周星馳手中那本《論演員的自我修養》。所以,對這個話題,我還是多多少少略懂一點的,今天就分別解釋一下。各位讀者擦亮眼睛,以免以後再遇到騙子,還騙你流量。


先說表現派。

演技中的『表現』這種說法最早應該是法國演員科格蘭提出來的。他寫作過一本書叫做《演員的藝術》,論及表演的各個方面,但大部分講的是戲劇中的表演形式。他推崇表演中的創造和再生,認為演員自身是一回事,而角色又是另一回事,角色應該是演員創造出來的藝術。就好像畫家畫畫一樣。

他的名言是:藝術不是合二為一,而是表現。

這大概就是演技流派中『表現派』這種說法的最早由來。

我這麼說,讀者們肯定還是不明白,到底什麼樣的表演才是表現派啊。

舉個例子。中國的京劇及各種地方劇種。角色從化妝,到穿著打扮,動作舉止,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京劇中演員扮演某位角色,就儘量把自己的形象貼合的和所要飾演的角色形象差不多,然後通過道具,聲音,肉體,特定的表情和動作等外在的事物來處理表演方式。《霸王別姬》中張豐毅和張國榮扮演的霸王和虞姬就是那樣,從走路的形式,到該走幾步;舉手投足,一顰一笑,每一個蘭花指的運用……等等,這就是表現。


是演員本身創造出的一種藝術。觀眾們知道他們本人是演員,但是他們扮演的角色是戲劇中的人物,這個界限涇渭分明,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即便是袁四爺那樣以假亂真,想要假戲真做,並非因為他是地主家傻兒子,分不清程蝶衣和虞姬誰是誰,只是因為他確實被程蝶衣惟妙惟肖的表演給折服了,入迷了,魔怔了。

這就是表現派的演技,我演誰像誰,你一看便知道。再比如春晚上趙本山大叔的小品,之所以他那東北幽默黑土大叔的形象深入人心,就是因為他在小品這種舞臺上惟妙惟肖,錢廣帽(也叫解放帽,幹部帽)一戴,中山服一穿,形象逼真。


觀眾們知道他是在扮演一個角色,甚至會把現實生活中的他也看作那種形象。這就叫『表現的超級棒』了。再比如周星馳的電影,我們都知道,周星馳老師擅長演一些無釐頭很誇張的角色形象,不管是早期的賭聖,臥底神探,蘇乞兒,唐伯虎……等,還是其後的至尊寶,零零發等,都是一種很誇張很搞笑很無釐頭的形象出現。

這已經成為他的標籤了,同樣的,觀眾們都知道他是在表演,也認可和接受他的這種表演方式。這是另外一種『表現派』演員成功的典範。

總而言之,表現派最核心的地方在於,他不講究人戲合一,不講究演員本身和角色的統一,只講演員對角色的扮演是不是夠有說服力,是不是會讓觀眾認同。即便觀眾會出戲,會明確地知道你在表演,可他在乎的只是他的表演好不好。

從這一點看,表現派的表演方式往往是誇張的。但這種誇張絕無貶義,而是一種正統的藝術形式。明白了嗎?要是不明白我再舉個例子,因為情境需要,我們讓一位直男扮演一位同性戀角色。那麼在表現派這種演繹形式下,他應該濃妝豔抹,打扮穿著像個妖嬈的女人一樣,走路扭腰撓首弄姿,見到帥哥就兩眼放光,直流口水。

2.

體驗派。

寫作了《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書的前蘇聯戲劇和表演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是體驗派的理論代表人物之一。體驗派的演技要求演員和所要飾演的角色形象合二為一。


演員要想角色所想,感受角色之感受。把自己完全當做角色本身來演繹。

這種方法是如今電影圈內好演員的基本操作。演員拿到劇本之後,首先會勾勒出角色的具體形象,然後把自己本身代入進去。他會梳理出那位角色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會揣摩遇到那種情境時角色應該怎麼想,應該怎麼表現,完全把自己當成角色本身去體驗。

體驗派認為演員表演應該不留痕跡。演員就是角色本身,演員從自我出發,同時自己必須相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在表演的過程中不能出戲。

繼續舉例子來說明。我們需要讓一位男士扮演一位女士,那麼對於體驗派來說,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這位男士要相信自己就是那位女士,相信自己確實擁有女性的一切生理特徵,相信自己會撒嬌會動不動哭鼻子,相信自己每個月會來大姨媽。當然了,這裡只是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現實中一般還是儘量要求角色形象和演員本身形象統一和接近。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將這個說成是『從自我出發』,然後『奔向角色形象』。這種專業和書面的用語很難使普通讀者理解,簡而言之,體驗派就是要求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時刻與所要扮演的角色完全統一。這對演員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比如說,即便是演員剛吃過飯,很飽,但是飾演的角色餓了,那麼演員就不能簡單地模仿『餓』這種概念,而要真切地融入進角色的感受中,『我』就是餓了。

這裡的『我』即是演員和角色的高度統一。

最後再舉個例子。還是讓一位直男扮演一位同性戀,即便是這位直男根本對同性不感『性趣』,但是他必須去完整地體驗出作為一位同性戀者的感受和體會。即使內心裡有一點點對同性的好感也要想法設法激發出來,相信自己確實在性取向方面只喜歡男性,不喜歡女性。


《斷背山》中兩位演員就為我們貢獻了一場教科書般的體驗派表演,完美契合我舉的這個例子。相信生活中的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同性戀,但是在電影中,他們完美地把自己融入進了角色之中。完全像角色本身所需要的那樣處理所有的情感,然後給出真實的不露痕跡的表演。

3.

方法派。

方法派在我認為,是對體驗派的一種傳承和發展。

方法派這個概念來自於1947年成立於紐約的『演員工作室』。

這個演員工作室大名鼎鼎,對之後戲劇和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最初,它的理論依據也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表演手法。後來經過眾多表演理論大師的重新詮釋和演繹,同時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電影工業,被改稱為『方法演技』。


李·斯特拉斯伯格。說到方法派表演,這位大師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大人物,美國表演教育界的頭號人物。他曾在演員工作室成立不久後便擔任藝術總監,並廣收學徒。

他門下的學生如今隨便提一位都大名鼎鼎,都是演技派的泰鬥大師。比如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梅麗爾·斯特裡普……等等。這些演員在上世紀後半段幾乎支撐起了整個美國電影業市場,也包攬了大部分的奧斯卡表演類獎項。

可能很多人對這位李·斯特拉斯伯格不熟悉,他曾在電影《教父2》中飾演海門·羅斯一角。


方法派雖然傳承自體驗派,但是有一點和體驗派截然不同。體驗派要求演員將自我完全融入進角色,也固定而嚴格的交流對象;方法派也也這種要求,但是方法派允許演員本身臆想交流對象。

繼續舉例子。還是直男扮演同性戀。方法派允許演員將要和你扮演同性情侶的對象想像成一位女性,也就是說,《斷背山》中,方法派允許兩位主演將對方想像成女性,繼而來挑發起演員本身該有的欲望,配合一些情節和鏡頭的拍攝。但是體驗派不允許。

所以說,方法派是對體驗派的擴展。我們都聽說過達斯汀·霍夫曼在為《午夜牛郎》試鏡的時候,導演和劇組成員左等右等,這麼這位霍夫曼同志遲到這麼久。街道邊有一位乞丐打扮的人正在車流中來回穿梭,託著帽子向司機乞討。過了好久,才有人認出那位乞丐正是達斯汀·霍夫曼。


首先,霍夫曼把自己打扮成一位乞丐,這是體驗派的要求。但是之後他走進車流,拖著一瘸一拐的腿,拿著帽子討錢,這就是方法派了。他用親身體會和行動的方式,來達到角色設置和表演的目的,這種敬業精神值得嘆服。很多方法派演員都有過這種經歷,比如羅伯特·德尼羅在拿到《計程車司機》的角色後,去親自當了好幾個月的計程車司機;有媒體報導段宏奕在參演《白鹿原》時為了演好黑子割麥的場景,專門去麥田裡練習了好幾天,割的滿手血泡。這都是值得提倡的敬業精神。

此類例子不勝枚舉。開方法派強調在假象情境中展真實的行為。方法派演員排斥模仿,並通過從自我出發的方式,來親身體會角色的感受,再用替代或假象的方法,對演戲進行人戲合一的處理。

但是體驗派和方法派真的很難區分。

很多理論學者在對比這兩種表演方式時,都會提到馬龍·白蘭度和費·雯麗主演的《欲望號街車》這部電影。認為兩人的表演方式截然不同,白蘭度是方法派,費·雯麗是體驗派。但是兩人的表演又能完美融合在一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來試著區分一下。

事實上,總體來說,體驗派要比方法派更難一些。方法派允許藉助一些道具和技巧,包括臆想出來的根本與現實不同的情境來創作角色。但體驗派一般不允許。

4.

好了,基本上就是這些,因為篇幅和本人認知的局限,基本上就解讀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作為演員的痛苦,碰到那些純粹連模仿都不會的小鮮肉演員,大胸無腦演員,多理解理解他們,噴就噴狠一些,罵就罵難聽一些。然後再把我這篇文章推薦給他看。

我是西毒影書評,祝各位看電影愉快。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