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水量是長江幾倍(貝加爾湖深達千米)
2023-05-16 21:45:44 7
一直以來,人們總認為,「湖」的水量應該是「江河湖海」中最小的一個。但是貝加爾湖的水量卻超過了世界上很多的大江大河,擁有著堪比某些海域的水量。
那麼,在水量如此豐沛的貝加爾湖裡,最大的魚是否也能堪比海洋呢?
貝加爾湖:遠超江河,可比海洋貝加爾湖的名字源於布裡亞特語,其釋義為「大量的水」,而這也正是貝加爾湖的最大特點。
此湖坐落於東西伯利亞南部,位於俄羅斯聯邦布裡亞特共和國境內,根據2015年測量的數據顯示,該湖長約636千米,平均寬為48千米,實際總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
須知,我國寶島臺灣的總面積也不過3.6萬平方千米而已,若是拋出其管理的海島及海面,貝加爾湖的佔地面積與寶島臺灣差不了多少,由此,不難想像此湖的龐大。
不過,這僅僅只是橫向面積,要是加上縱向深度,只怕寶島臺灣也很難與之比肩。
因為按照現代的測量,貝加爾湖的平均深度早已突破了驚人的730米,可臺灣省最高的臺北101大廈,其高度卻僅有508米。
而且,「730米」只是貝加爾湖的平均深度,這意味著,貝加爾湖的最深處並不是700米這一層級那麼簡單。
根據現代深水設備的實際探測,貝加爾湖水體的最深處達到了驚人的1637米,這一數據也讓貝加爾湖成功被冠名為「最深的淡水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1637米這一數據既是現代設備的測量結果,也是貝加爾湖水體的深度,並不代表貝加爾湖的實際深度。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拗口,但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原因主要在於貝加爾湖的形成上。
原來,在2500萬年前,也就是侏羅紀時代時,貝加爾湖所在的區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並沒有什麼河湖,也更沒有西伯利亞平原。
後世的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為了方便記錄地形的演變,將這片海洋命名為外貝加爾海。
不過,外貝加爾海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隨著歲月的變遷,該區域發生了劇烈的板塊運動,具體來說,就是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擠壓。
這次擠壓的結果,就是印度洋板塊的邊緣「塞」入了歐亞板塊的下方,而歐亞板塊則趁此抬高了許多,尤其是外貝加爾海域,因為地勢的急劇變化,海水被徹底分流。
比如地勢被抬高的地方,海水就會四散流去,而若是地勢下陷的地方,海水便會迅速匯流,其中,貝加爾湖這一區域就是一個凹陷處,使得大量海水匯入其中,演變成貝加爾的雛形。
之後的百萬年間,地勢也發生了數次變化,不斷隆起的地形,將貝加爾湖與外海的連接徹底斬斷,使得貝加爾海正式變成了貝加爾湖,而四周地勢的隆起,再加上地下的凹陷,使得貝加爾湖所在區域的深度無限擴大。
儘管,較深的地方大多是板塊運動所殘留的淤泥,並非貝加爾湖的水體,但這些淤泥畢竟不是一體的,其佔用的地方,仍可算作貝加爾湖湖盆的深度。
因此,按照這一理論來進行計算的話,貝加爾湖的實際深度其實已突破了1萬米,要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其深度也不過1.1萬米而已。
這意味著,貝加爾湖單論深度,已經足以與海洋相媲美,甚至已經超越絕大多數的海洋。
除此之外,如此之深的湖盆,再加上足夠大的面積,也讓貝加爾湖擁有著前所未有的水量,按照2015年的估算值,貝加爾湖的淡水量已經高達23.6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地表淡水總量的22%左右。
或許大家對這個數字並沒有什麼概念,那我們不妨用國內水系來進行比較。
根據國內公布的數據,我國長江的年均徑流量僅有9513億立方米,這意味著,長江必須要按平均流量持續流通20年以上,才能勉強達到貝加爾湖的蓄水量。
再者,按照《中國水資源公報》在2020年測得的數據來看,我國全境的淡水資源總量,其實僅有3.16萬億立方米。
可以說,正是這3.16萬億立方的淡水養活了十四億中國人,但如此龐大的水量,其實也只是貝加爾湖的七分之一左右,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貝加爾湖水量的恐怖。
不過,我國有古語道:
「水廣魚大,山高木修。」
那貝加爾湖如此龐大的水量,又能滋養出多大的生物呢?
貝加爾湖的大魚談到貝加爾湖的生物,其實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貝加爾湖中既有淡水生物,也有著「海水生物」,比如海豹。
海豹正如其名,應是生活在海洋裡的物種,但正如前文所言,貝加爾湖先前曾是一片海洋,海豹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在此地。
可隨著地勢的變化,貝加爾海漸漸變成了一個內陸湖,先前生活在此地的海豹,便只能選擇重新適應此地環境,正式成為淡水中的海豹。
當然,針對這一問題,學術界也存在爭議,一部分學者認為,貝加爾湖或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淡水湖,海豹是通過匯入河流遷徙而來的。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存在一定的漏洞,這主要是因為,貝加爾湖存在的生物實在太過於奇特,一個淡水湖中不僅有海豹,還有海螺、龍蝦,甚至還有與鯊魚相似的貝加爾湖杜父魚。
這些本該生活在海水生態中的生物,此刻卻在貝加爾湖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物鏈,而且,根據生物學家的進一步測定,整個貝加爾湖生態中,竟擁有80%的獨特生物,即這些生物在貝加爾湖外是不存在的。
當然,除去這些獨特生物外,湖中還存有大量的普通魚種,比如鮰魚、鮭魚以及大馬哈魚等。
這些普通魚類在寬廣的湖水中盡情遨遊,還有充足的蠕蟲作為食物,如此優越的生存環境,使得魚群數量相當龐大,以至於附近的漁民們,僅一年就能從中捕獲30億斤的漁獲。
這樣龐大的魚群,讓一部分專家都產生一種大膽的猜測,那就是貝加爾湖的底部,很可能存在一條連通大海的甬道,這才讓湖中生態能如此豐富。
不過,這僅僅只是一種猜想,目前對於貝加爾湖的探測,還沒有到達如此深處,之所以會有人贊成,主要是因為,在貝加爾湖中存在著大量且體型龐大的西伯利亞鱘。
這是一種既可以生活在淡水,也可以生活在海水中的鱘類,而在貝加爾湖中,最大的西伯利亞鱘已經可以長達兩米、重達400斤,這幾乎已經到達該生物個體的極限,須知這已經比人還要高大了。
當然,西伯利亞鱘雖然龐大,但仍是生活在20至150米的淺層魚類,可貝加爾湖的深度,那可是1637米啊,在這千餘米的湖底中,是否會存在一些更為驚人的巨型魚類,目前尚無定論。
參考資料:
《世界上最深的湖,位於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水深1637米)》--------1號百科網
《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什麼湖,貝加爾湖(最深處1637米)》-------探靈網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最深的地方達1637米》---------趣歷史
《世界最深的湖泊 貝加爾湖湖底最深處達1637米》--------故事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