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快速調節情緒(怎麼進行情緒調節的)
2023-05-18 09:34:44 2
"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並不會自發產生,而是由客觀事件引起。比如當你走在小區樓下時,突然有人從樓上仍垃圾正好落在你身上,這可能使你惱羞成怒或是不屑一顧"。
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和條件下,同一件事引起的情緒可能會不一樣。雖然情緒是客觀事物引起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客觀事物都能引起情緒。在生活中,只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才能引起情緒。
通俗的講,就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事關自已情緒控制不住」。因為客觀事物是複雜的,它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因此人的情緒也是複雜的的,甚至有時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帶笑,笑中帶哭,就是這種矛盾情緒的寫照。
所以情緒調節的方法並不能做為萬能公式來套用,只能做為參考。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
大量事實證明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
黃帝內經養生經有這樣的說法:「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現代生理學研究也證明 ,憂鬱、恐懼、憤怒、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引起人生理活動紊亂,導致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或功能抑制,如果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就可能導致疾病。
美國 耶魯大學醫學家曾做過統計,發現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佔76%。因此通過情緒調節,讓我們保持在適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已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發生變化的過程。
情緒調節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某種具體情緒的調節
具體情緒包括所有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很容易理解,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積極情緒除了需要調節大喜過度這種情緒外,還有給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的積極情緒。
比如部門只有你拿到獎金時,在同事面前就不能表現出太過高興,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在其它同學面前也不能太興奮,以免引來敵視或是其它人的情緒變化。
二、喚醒水平調節
喚醒水平調節是指個體對自已情緒喚醒水平的調節,成功的情緒調節就是能識別自已情緒高低,並能有效的把它調節到適度水平。
三、情緒成分的調節
情緒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但情緒調節的範圍很廣,除這3種成分外,也包括調節情緒系統之外 的認知和行為活動。比如:參加比賽緊張時,可以通過深呼吸放鬆自已。比別人賺錢多時,不要表現得太過開心,要控制自已的情緒,以免別人羨慕嫉妒恨或是向你借錢。壓力大時,把困難放一邊,出去旅遊放鬆放鬆。
具體怎麼調節情緒呢?
一、理性情緒療法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性質與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認知評價密切相關。比如你昨天剛責怪男友下班回家不煮飯,今天一進門,看到的依然是冷鍋冷灶,你氣不打一處來,把男友罵了一通。但事後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男友早已在外面訂了晚餐。知道真相的你又喜又愧。
再比如:當一位同事交上去的稿件一次次被駁回後,同事覺得是領導跟她過不去,從而產生牴觸情緒。這時你從客觀角度幫他分析,其實領導是對工作負責,對同事負責才會這麼嚴格,同事意識到自已的能力不足後,接受領導的做法,從而認真修改稿件。
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即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是伴隨著思維而產生的,正是一些不合理的情緒導致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
所以當我們出現不良情緒時,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來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能實現情緒調節。比如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講道理、擺事實、灌心靈雞湯和理性情緒療法就有異曲同功之妙。
二、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又稱互脫敏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種個體願意接受的良好狀態去抑制不良狀態的出現。
系統脫敏法分三步:
(1)學習放鬆技巧,讓自已或求助者處於輕鬆的環境中,比如做遊戲、聽音樂、講笑話、深呼吸等。
(2)建構恐懼或焦慮梯度,根據恐懼對象設計一系列恐懼情境,這些情境需由弱到強構成一個梯度。讓受助者像爬樓梯一樣,先克服最弱的恐懼,再慢慢上升到最高恐懼。
簡單來說就像玩遊戲一樣,從簡到難,讓受助者有成功體驗後覺得自已可以應付,從而增加自信心來應對後面的高級恐懼。
比如:為一位電梯恐懼者設計如下恐懼梯度
1、在大樓的外面
2、到大樓門口,聽見電梯聲
3、看見電梯
4、走近電梯
5、電梯門打開
6、走進電梯
7、當一個人時,關閉電梯門
8、適應電梯發出的可怕聲音
9、體驗電梯升降
(3)實施系統脫敏法。脫敏法有想像脫敏和現實敏法兩種。
想像脫敏法的步驟:讓自已或求助者在完全放鬆狀態下。根據設計好的恐懼梯度進行想像,如果想像完沒有恐懼表現,就進入下一個梯度,如果有恐懼,則需要進行放鬆訓練,反覆實踐,直到不再表現出恐懼為止。
剩下的恐懼梯度按以上方法操作,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不會出現恐懼為止。現實脫敏法簡單理解就是想像脫敏的實操。比如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照片,再接觸毛絨玩具狗,最後摸真實的小狗。每種刺激情境大約持續15—30分鐘左右。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沒有恐懼為止。
三、表情呼吸調節法
情緒產生時,一方面能夠引起一系列生理 變化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體態等外部表情變化 。
比如:人高興時會笑容滿面,心情沉重時會垂頭喪氣,肌肉鬆弛無力 ,內部情緒與外部情緒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意識的改變外部表情來調節情緒。具體做法:當情緒緊張時,可以按摩面部肌肉,使面部肌肉放鬆,不要咬牙,不要握拳,同時兩手伸開,也可以照著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努力讓自已從焦慮和鬱悶中擺脫出來。
還可以通過呼吸調節法來調節緊張情緒,除了深呼吸之外 ,我們可以在心裡默數呼吸的次數。
四、簡便易行的情緒調節方法
1、注意轉移調節法:比如分手很傷心時,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學習上,累到倒床就睡,根本沒時間去想分手的事。
2、活動調節法:大腦與肌肉之間的神經衝動是雙向傳導的,也就是說,神經興奮即可以從大腦傳向肌肉,又可以從肌肉傳向大腦。
活動調節法是利用不同速度、強度、幅度、方向和節奏的動作練習 ,來控制自已的情緒。比如情緒過分緊張時採用強度小、幅度大、速度 和節奏慢的動作練習 ,以此來降低情緒的興奮性;情緒低落時可採用幅度小、強度大、速度和節奏快的變向動作練習 ,以此來提高情緒的興奮性。即,興奮時,我們的肌肉動作就要放鬆、緩慢。低落時,肌肉動作是激烈、快速。
3、音樂調節法:研究表明,音樂能調節人類神經系統的活動,可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改善身心狀態,增強記憶力。
運用音樂調節法時最重要的是音樂的選擇,節奏歡快的音樂 可以增加人體肌肉 的力量,節奏緩慢且和諧的樂曲可以平衡人的呼吸,優美動聽的音樂 可以調節人的大腦,有利於消除疲勞。
比如當你在遭受挫折而垂頭喪氣時,聽一首貝多芬的《命運》或許能使你振作,當你疲憊不堪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能讓你在大自然 的天籟之音中得到舒展和放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音樂來轉換情緒,比如 生氣時先聽搖滾樂,在強勁的節奏中使情緒得到宣洩,而後轉換為自已情緒平穩時愛聽的音樂。並由低沉向歡快過度,最終實現音樂調節情緒的目的。
4、表象調節法:表象調節法是指在大腦中回想各種畫面來調節情緒。比如當你和對象鬧情緒時,就回想一下當初你們兩在一起開心的畫面,想想對方對你的好,想想他優秀的地方,你就更容易原諒對方,和好如初。
當情緒緊張時,在腦海中呈現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讓自已身臨其境。比如,想像自已漫步在一片充滿春色的田野上。
採用表象調節法時,所想像的環境應是自已曾經歷過的,且體驗較豐富的環境。
5、暗示調節法:暗示調節法是運用語言或手勢表情、其它暗號來對心理活動施加影響的方法。
暗示分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語言暗示有個技巧,暗示時要用積極語言而不是消極語言,比如多用「我很鎮定、我充滿能量」等積極語言,而不是」我不緊張,我還沒有疲勞」等消極語言。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所適應的調節方法也不一樣,可以結合自已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有意識的調節和改善自已或他人的情緒狀態。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