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做好企業內控(企業如何做好內控)
2023-05-18 01:38:20
說起內控,很多企業都誤認為這東西可有可無,虛頭巴腦,做了還麻煩,還是圍繞業務抓利潤來的實在。
但是,「有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 面對當今複雜的經營環境、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排內憂解外患、構建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尤為重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是企業做大做強,更能做長的關鍵。
首先,做好內控,是企業增加效益,提高經營效率的需要。內部控制是為降低風險,實現控制目標,在企業內部採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控制、評價、改進的一系列方法、手段、措施的總稱。
主要針對存在的風險和管理薄弱環節,採取一系列的控制活動,降低風險,堵塞漏洞,做到合規,提升管理,創造價值,促進效益增加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尤其是隨著企業的規模的增加和發展速度的加快,企業必須補上規範管理的課程,否則,將會觸及天花板,難以逾越發展的坎。
其次,對於很多未來有IPO計劃的企業來說,建立規範的內控體系也是進一步走向資本市場的必需。同時,企業反舞弊反腐敗,也需要強大的內控體系監管。
總之,內控的責任主體不單只是公司的管理層,更是與每一層級的員工息息相關,培養良好的內控主人翁意識,是企業穩步持續發展的基石!但領導重視是關鍵,沒有領導重視,內控體系難以有效落地。
而內審作為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對監督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審不再是過去針對個人或某一部門的活動,而是從一個局部職能的「功能性思維」轉向從整體價值鏈來考慮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從全局、長期著眼,促成各個部門各個方面的有效合作。
企業內部審計貼近管理,熟悉情況,容易發現管理上的漏洞。內部審計人員對本企業的目標、各部門的職責分工、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生產經營情況等較為熟悉,而審計對象的相對固定性;又使其能動態地掌握被審單位的各種情況,及時、準確地判斷出高風險領域和重要事項,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以發現管理上的漏洞。
企業內部審計時間、方法、方式靈活,成本較低,可提高審計效果和審計效益。內審人員能隨時掌握企業大量內部信息,從而能減少資料收集、審前調查的工作量,項目的實施又可以融合在其他項目中進行,降低了審計成本,能從多角度、多環節發現線索,並靈活採用風險分析、控制評價、詢問、實質性測試等多種方法,以提高審計的效果和效益。
企業內部審計提出的處理意見和建議操作性強,能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管理。內部審計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時,能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將損失減少到最小,還能從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改進管理、完善控制。同時,還可以對落實意見和建議的情況進行後續審計,從而促進企業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降低控制風險,防患於未然。
經營管理人員經濟責任的劃分需要內部審計。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以上領導人員,其管轄範圍較寬,責任較大,如果不進行離任審計,會給繼任者帶來很多經營上的麻煩,這就需要內部審計人員對其在職期間的經營業績及資產情況進行審計。
那麼,如何做好企業的內控內審呢?
安越財務數字研修院《內控內審實戰特訓營》課程,幫助學習者深入掌握業務循環中的內控風險點,採取對應的風險管理策略,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同時了解運用審計思路與方法技巧,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幫助組織完善管理。
《內控內審實戰特訓營》課程包括哪些內容?什麼老師講?從中能學習到什麼……所有疑問,下面一張長圖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