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能力(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數位化轉型)
2023-05-18 10:15:38 1
提高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能力?7月11日,在浙江省湖州莫幹山高新區的通航智造小鎮客廳,雷甸鎮的「小候鳥」在體驗通用機場投影數字沙盤王正 攝,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提高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能力?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提高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能力
7月11日,在浙江省湖州莫幹山高新區的通航智造小鎮客廳,雷甸鎮的「小候鳥」在體驗通用機場投影數字沙盤。王正 攝
2022年,教育部啟動了國家教育數位化戰略行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推進教育數位化轉型。今年暑期,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開設了「暑期教師研修」專題,進一步開拓了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的中國道路,豐富了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的內涵。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在擴大優質資源普惠共享、促進教師發展機會公平、提高教師培訓效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助推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強大技術槓桿。
本次暑期教師研修有三個突出特徵。一是廣覆蓋。暑期教師研修是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以來開展的首個有組織的大規模教師在線學習項目,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教師培訓活動,其中基礎教育暑期研修專題的參訓人數超過1100萬人,覆蓋了全國大部分中小學校。二是高效率。暑期教師研修內容涵蓋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心理健康、家校協同、科學教育、學科專業教學等,通過自主選學方式,滿足廣大教師核心素養和育人能力提升的差異化、多樣化需要。三是大協作。暑期教師研修通過多方協同、跨界支持的大協作方式,力求資源的新穎性、精品性和師資的權威性。此外,建立多級數字治理,支持國家省市縣校進行網絡化協作管理,促進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的培訓治理機制不斷建立、完善與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數位化轉型,基本內涵是利用數位技術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原來的粗放型轉向集約型,核心目標是實現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即從工業時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向數字時代的信息化教學方式轉變,基於數位技術實現個性化教學和規模化教育之間的統一。加強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創新應用,推動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數位化轉型,其特色和優勢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促進了教師研訓一體化、常態化發展。教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環節,是教學能力提升的關鍵支撐。當前中小學教研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脫離真實教學搞教研、教研無法常態化。基於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數位化轉型要致力於應對這些挑戰,特別是推進基於真實教學搞教研,推進教學、教研、培訓的相互貫通,實現教師研訓的常態化,構建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新生態和新格局。為此,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了十大板塊資源,提供了九大基本應用場景,為教師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資源供給和互動應用技術,利用這些資源和技術手段,可以幫助教師突破教學、教研和培訓之間耦合不夠的瓶頸,建立教學、教研和培訓一體化的新生態架構:教學的問題通過教研解決,教研解決不了的問題靠培訓解決。二是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以有組織、集約型、規模化方式提升中小學教師研訓效能。基於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相結合,通過名師資源有效匯聚、數字資源普惠共享、技術工具普遍應用,為廣大教師的多樣化發展需求提供更多機會,為各地特別是鄉村區域教師研訓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有效解決因缺乏名師示範引領、優質培訓資源有效供給不足、教師數位化學習支持平臺功能不強導致的中小學教師研訓效能不高的問題。
(楊金勇,副研究員,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項目部副主任)(《中國民族教育》2022年第10期)
作者:楊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