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熱敏電阻抑制浪湧(為什麼用NTC熱敏電阻)
2023-05-06 13:26:13
大家好,我是李工,今天講抑制浪湧電流,為什麼用NTC熱敏電阻?在講這個之前先介紹一下NTC熱敏電阻。
什麼叫NTC熱敏電阻?
NTC熱敏電阻是一個很簡單的溫度傳感器,指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十分常見。NTC熱敏電阻是一種典型具有溫度敏感性的半導體電阻,它的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反而降低。
NTC電阻圖
NTC熱敏電阻原理
NTC熱敏電阻一般以錳、錳、鈷、鎳和銅等金屬氧化物為主要材料,這些金屬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導體性質。因為在導電方式上完全類似於鍺、矽等半導體材料,當溫度低時,這些氧化物材料的載流子(電子和孔穴)數目少,所以其熱敏電阻阻值較高;隨著溫度的升高,載流子數目增加,所以熱敏電阻阻值降低。
NTC阻值隨溫度變化圖
NTC熱敏電阻作用
1、抑制浪湧電流;2、溫度測量;3、溫度補償;4、液面測量;5過熱保護。
這些都是大家比較熟知,除此之外,NTC熱敏電阻性價比比較高,封裝形式多樣適應多種場景,並且使用起來十分簡單,廣泛用於家用電器、電力工業、通訊、軍事科學、宇航等各個領域。
現在回歸正題
為什麼要抑制浪湧電流?
一般開機的時候,這個大的電流會流過二極體,如果電流過大的話,二極體可能會損壞,整流二極體都是有一個參數叫IFSM,即允許通過的最大浪湧電流是有限制的。
電路圖
那為什麼用NTC熱敏電阻抑制浪湧電流?
如下圖所示,如果迴路中沒有NTC,那麼這個電流是非常大的,或者NTC阻值很小,電流也會很大。在線路上面串聯一個NTC熱敏電阻,在開機之前,熱敏電阻溫度比較低,所以電阻比較大,可以很好限制開機時的浪湧電流。開機之後,熱敏電阻溫度起來了,阻值比較低,也不至於產生過大的損耗。
一般情況下小功率電源的NTC不用加繼電器,大功率的需要加繼電器。
電路圖
除了上述, 熱敏電阻在抑制浪湧電流的時候有很多優點,包括:低成本、方便設計、減少電路板空間,以及自我保護。
最後附帶給大家講解幾個內容
熱敏電阻選型需要注意哪些參數?
NTC1,常用的是10D-9,5D-9,5D11,2.5D15等幾種型號,下面是熱敏電阻選型時需要注意到的參數。
1、零功率電阻值R25——指25℃時測得的零功率電阻值。熱敏電阻以環境溫度25℃時測得的零功率電阻值作為它的標稱阻值。
2、B值——B值是衡量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NTC)對溫度敏感度的一個指標。B值越大,溫度變化時阻值變化越大。
3、熱時間常數——在零功率條件下,當溫度發生突變時,熱敏電阻變化到實際溫度對應的阻值所需時間的63.2%的時間值。這個參數可以簡單認為是熱敏電阻的反應速度
4、耗散係數——在規定環境溫度下,器件本身耗散功率變化與相應溫度變化的比值。熱敏電阻本質上還是一個電阻,對於電阻,有電流流過就會發熱,發熱就會影響溫度測量
5、最大工作電流——熱敏電阻在25℃ 環境溫度下允許施加在熱敏電阻上的最大持續電流值。
熱敏電阻怎麼識別?
主稱符號:M(MS) 表示熱敏電阻
類比符號: Z或F Z表示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器(PTC),F表示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NTC)
用途符號:0...8 用數字表示,不同的數字表示不同的用途,可以看下面熱敏電阻器標識的具體含義。
序號:用數字或數字與字母混合表示序號,以區別外形尺寸及性能參數(有時會被省略)
熱敏電阻器識別圖
熱敏電阻器標識的具體含義如下圖
熱敏電阻表標識的具體含義
熱敏電阻怎麼測好壞?
檢測熱敏電阻器時,可使用萬用表檢測在不同溫度下熱敏電阻器的阻值,根據檢測結果判斷熱敏電阻器是否正常。檢測前,先識讀熱敏電阻器上的基本標識作為檢測結果的對照依據,如下圖所示。
測熱敏電阻是用萬用表測量,具體的操作步驟大家可以去看我前一篇文章,《色環電阻怎麼測好壞》。
先來測熱敏電阻的兩端,如下圖所示,正常環境溫度下的阻值為86K歐姆,接著用電烙鐵給它加一下溫度,看阻值是升高還是下降,如果是下降的話就是NTC熱敏電阻,接著拿走電烙鐵,溫度下降後,阻值上升,可以判定這顆熱敏電阻基本正常。
萬用表測熱敏電阻圖
只能是基本正確,因為可能存在阻值漂移,這個情況下就需要對電路進行分析或者去查一下這個的電阻的阻值表。
我是李工,而立之年,30歲的身體,00後的心,關注我,大家一起聊聊電子元器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熱敏電阻,大家還有什麼想知道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