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是辯證法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023-05-06 16:19:40 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
《論語》是語錄體,語錄體就是一條一條的大道理,給人一種教條的感覺。比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都是有一點教育性的句子。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有點抒情的意味。還有這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也算是孔老夫子的語錄體中少有的比較抒情的句子。
論語
1、子在川上曰
「川」的意思是河流,比如,四川省,就是由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四條河構成的一片沃土,所以稱為四川。」子在川上曰「,就是孔老夫子站在河流之上,看著滾滾奔向遠方的河水時,發出感慨。
子在川上曰
2、逝者如斯夫
「逝」是往和離去的意思,」斯「是一個代詞,指的是河水,字面意思是:孔老夫子站在河流之上,面對著的這條河流,感慨到「逝去的呀,就如同這條河水滾滾而去」。
「逝者」二字帶給我們一種強烈的感傷情緒。在這裡不能狹義地理解成逝去的生命,還應包括逝去的時光,逝去的年代。
當我們站在瀑布前,看著瀑布從高處跌落下來,又滾滾而去,以為抓得住,實則如過眼雲煙,這與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遷是一樣的,滾滾而來,又毫不留情的一去不復返。
如果這句話到這裡就結束了,那絕對不是孔子、絕對不是儒家,儒家不會沉湎在這種濃的劃不開的傷感之中,他會從這種傷感中發現人生的新方向,於是有了後面的四個字」不舍晝夜「。
3、不舍晝夜
」不舍「就是不會停下來,「晝夜」就是白天和黑夜,合在一起的意思是「這逝去的呀,如這流水一般日日夜夜奔向遠方。」
「不舍晝夜」不僅結束了前面的傷感,反過來給了我們一種力量,一種儒家的精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儒家精神。
在世人看來是一種愚蠢之至的行為,但這就是儒家的不同之處。我們做任何事情不是因為它容易做才去做,而是因為它有希望。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匆匆而去的時光,那我們為什麼不尾隨之,然後不舍晝夜地奔向遠方,奔向希望所在。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不舍晝夜」反轉了「逝者如斯夫」帶給我們的傷感,讓我們看到了勇氣和力量。這就是這句話成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