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例(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點解析)
2023-05-02 06:45:32 3
2022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已經結束,2023年度申報工作即將開啟,在本年度剩下的2個月時間裡,我們應該對哪些方面引起足夠重視?如何提前做好相應布局和準備?老吳將圍繞高新認定中較為重要的各部分內容和相關細節,做具體介紹。
一、高新要不要提前準備老吳在與眾多優質企業交流的過程中,時常聽到一句話「高新資質我們肯定要爭取的,不過這段時間太忙了,等這陣子忙完再做準備」。但是當申報窗口悄然打開後,卻發現為時已晚,所謂「年年準備,年年不符條件」,管理者後悔的同時,老吳也深感遺憾。
在這裡我們也再次強調,高新認定是對企業前三年(不滿3年按實際時長)的綜合情況進行評審,如果申報2023年度的高新技術企業,考察的是2020、2021、2022年度的企業綜合情況,千萬不要等到2023年再做準備!尤其是在今年度所剩時間不多的情況下,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規劃,查漏補缺。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智慧財產權】和【成果轉化】各佔30分,是高新評審中最為重要的兩部分內容。本期我們先來聊聊智慧財產權。
(一)評分細則
評分包括多個方面:
1、技術先進程度:8分
2、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8分
3、智慧財產權數量:8分
4、智慧財產權獲得方式:6分
5、企業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範的情況:加分項,1-2分
(二)如何布局
1、類型
由此可見,多數企業涉及到的智慧財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等,並且與公司的研發項目、業務領域、產品或服務相匹配。注意,高新認定的智慧財產權不包含商標哦。
2、獲得方式
智慧財產權的獲得方式按兩大類型評分:
(1)自主研發
(2)僅有受讓、受贈和併購等
無論是自主研發還是受讓,都可以算作有效的智慧財產權。但自主研發的評分較高,也建議企業通過智慧財產權布局對自有技術進行保護,同時也能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良好形象。
3、授權時間
在高新評審中,已授權的智慧財產權才能視為「有效」,並且前文說過,由於高新需對過往的3年進行綜合評定,切記不要在申報的當年度再「臨時抱佛腳」,我們也希望企業有持續的研發創新。
三、研發項目(R&D)研究開發活動是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活動。
研發項目是高新考察的另外一部分重點內容,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的體現,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形成科技成果,邏輯上一定是先有研發項目,才有自主研發的智慧財產權。通過研發人員實施相應的研發項目,同步產生研發費用,這就是研發項目、研發人員、研發費用三者之間的關係。
問題1:同一件智慧財產權有多個權利人,是否可以使用申報?
答:可以的。但是要明確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存續期內,只能由一個權利人在申請時使用,並且需經過其他權利人認可。
問題2:同一件智慧財產權,在3年後再次認定中可以再次使用嗎?
答:I類可以重複使用,II類僅限使用一次,比如2018年申報已使用過的智慧財產權,是不能用於2022年重新再認定的。
問題3:智慧財產權屬於母公司的,子公司可以用嗎?
答:不可以,需要將智慧財產權歸屬人變更為子公司後方可使用。
問題4:如果2023年申報,對智慧財產權的授權時間有什麼要求?
答:智慧財產權的授權時間一定要在2022年底之前,所以一定要提前規劃哦。
問題5:智慧財產權需要哪些佐證材料?
答:(1)專利:專利證書及專利繳費證明;(2)軟體著作權:軟體著作權證書。
問題6:智慧財產權的辦理機構是?要提交哪些材料呢?
答:(1)專利:國知局;(2)軟體著作權:版權中心。提交的材料包括技術交底書或代碼及操作手冊等。
問題7:去年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未通過,原有的智慧財產權還能使用嗎?
答:可以。
問題8:2020、2021年沒有形成智慧財產權,2022年才拿到專利授權證書,可以申報2023年的高新技術企業嗎?
答:可以。企業在實際運營中,經常實施多個研發項目,研發方向、內容以及形成成果不盡相同,尤其像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行業,更是投入大、周期長,並且專利申請也存在較長周期,極有可能在3年中的最後一年形成大量授權。
問題9:目前智慧財產權準備不太充分,反正也只佔30分,我明年再準備應該影響不大吧?
答:智慧財產權佔30分,成果轉化佔30分,但後者與智慧財產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如果對該項不硬氣足夠重視,老吳只能說一句:
以上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關於智慧財產權的細節分享,再次強調:
1、一定要提前籌備,切記臨時「抱佛腳」;
2、智慧財產權均以「授權日期」作為考核依據;
3、如果申請2023年度的高新技術企業,現在是最好的查漏補缺時間。
近期老吳將持續為大家整理關於高新政策、認定和申報的乾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的政策要求和疑難雜症的解決辦法,也可以關注公眾號「吳趣問答」或留言,我會定期整理大家的問題並解疑答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