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滴水的寧靜面對人生句子(時間流淌背影漸遠)
2023-05-23 14:47:43 2
5月12日,這個周日,是母親節,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給母親送上我準備的禮物。
今年,給她買了一件紅色的外套,她喜歡紅色,拿出來的時候,爸爸在一邊說,有點小,你穿正合適。
我說,試試吧。這兩年媽媽穿我的衣服越來越合適了。
的確是。
媽媽以前骨架比我大,身高比我高,通常穿衣服都是比我大一個號的。
這些年,我卻發現,她穿衣服越來越小,竟然能穿上我的衣服,還很合身。
我並沒有覺得什麼。
有一天,我在家攬著媽媽的肩,才發現,現在的她怎麼變的那麼瘦小,那肩膀在我的臂彎裡顯得那麼瘦弱。
我就是我天天相處的母親?
年輕時像個漢子的母親?一直為我遮風擋雨的母親?背著她的外孫哈哈大笑的母親?
她什麼時候,竟也老了?
今天,母親節前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龍應臺先生的《目送》,感觸時間的流淌,生命的旅程,感受我們刻意的或者忽略的情感,這個周末,選一寧靜之處,讀一讀《目送》,目送生命的前行。
《目送》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書中,龍應臺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一個人的生活等。
有不舍、別離,有失落、放手,有傷悲、無奈,有理解、扶持……纏綿幽深的筆跡將女兒、母親、姊妹、朋友深深的情感緩緩釋放出來,暈染了眼瞼,敲擊著心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每每讀這幾句話,我的心就會像拉動的琴弦一下下的疼。
我記起,我在外上大學的時候,每次返校的時候,母親會忙前忙後,準備路上吃的,學校吃的,與同學分享的,也不管我坐車是否能夠拿的了,也不管食物會不會發黴變質,恨不得將整個家變個戲法,濃縮到我的行李箱裡,讓我帶著,當然,還有她,最好也能裝下。
那時的我,卻會埋怨,不用帶了,學校又不是沒有吃的……
現在的我,也為母親,面對兒子,竟生出了好多媽媽當年的做法,這或許就是一個母親的的普遍經歷。
「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的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然後突然想到,啊,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裡的小姐吧。」——《為誰》
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我身體一直很弱。
成年後還需要母親照顧。
我記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我生病,很嚴重。母親背我去醫院。那時候醫院沒有電梯,她就背著我從一樓到四樓,又從四樓到一樓,直到看完病,給我掛上水,穩定下來,她才緩緩坐到牆角,有了片刻的安心。
那時候,母親已經60多歲。
她是哪來的力氣,背著與她同樣體重的女兒,瘋狂的奔跑在醫院的樓梯上的?
「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兩鬢多了白髮,因此他們相比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裡。我在心疼他們眼神裡不經意流露的風霜,那麼——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舍?」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共老》
家是什麼?是父親、母親。
都說,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便不再是一家人,而是親戚。
我看著兒子與妹妹的孩子開心的玩著,就會想起我們小時候,一個家族的兄弟姊妹在一起追逐嬉鬧。
可轉眼之間,我們都已長大,並老去。
我們還會聯絡,還會聚首。更多的時候,我們做自己的事,過自己的日子。
我們聚首,依然親切,可能並不熱烈。因為我們是一棵樹的枝丫。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醜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幸福》
生活不易,我們都在負重前行,願我們每天都能推門而出時充滿希望,推門回家時滿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