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瓊丹吃東西(有機會被挑選做一個醜女)
2023-05-15 08:35:26 3
說起苑瓊丹,有的年輕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但說起周星馳電影的「御用女配角」「金牌綠葉」,不少人腦海裡都會想起那個畫著五彩眼影、誇張紅唇,十級花痴,見到男人都要撲上去,嘴裡喊著「我是風華絕代、萬人驚豔的石榴啊」……那個童年時陪伴我們成長的老朋友,就是她——苑瓊丹。
作為香港電影中十分難得的、敢於扮醜抹黑自己的形象、為大家帶來歡樂的女性喜劇演員,苑瓊丹從業至今拍過幾十部影視作品,在早期的星爺電影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中塑造了許多經典的配角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的丹姐雖然減少了在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的次數,但她依舊以她超具喜感的性格、演員之外的更多新身份——主持人、帶貨人、非遺推薦官等形象,繼續為觀眾帶來歡樂。
日前,苑瓊丹現身廣州,接受了南都娛樂記者的獨家專訪,分享了她與星爺、徐崢等喜劇導演的合作心路,她與「丑角」的不解之緣,「有機會被挑選成為一個醜女,也是給了一個機會賞你一口飯吃,挺幸運也挺感恩」。以「大灣姐」的新身份重新出發的她,對即將到來的新工作新挑戰,也充滿了興奮和期待,「我喜歡工作,如果你們需要我的話,就儘管來召喚我吧。」
「香港第一醜女」
是喜劇挑選了我,
我和喜劇是互相成就
苑瓊丹在影視劇中以「扮醜」出名,還曾獲得「香港第一醜女」的稱號,但其實年輕時代的她也是一位美人,不少網友整理出苑瓊丹年輕時的照片與拍戲花絮,發覺那是真正的「天生麗質」。對於網友的誇獎,苑瓊丹反倒有些後知後覺,她笑道:「老實說不騙大家,最近我看到大家剪輯了很多我年輕時的照片,才發現我原來是這麼漂亮的。我念書的時候同學都說我醜,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真的醜。沒想到,原來我還是有幾分姿色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苑瓊丹偏偏另闢蹊徑,靠著「丑角、諧星」的戲路在芸芸眾星中「殺」出重圍。對於這個選擇,苑瓊丹很坦率地表示,並不是自己對扮醜多麼情有獨鍾,能成為一名諧星和喜劇演員,本身就是一場因緣際會。「拍戲這個行業是角色來找你,並不是我想做什麼,就會有機會去做。我也想做張曼玉,我也想做李嘉欣,但能不能?不能。所以我也很幸運,有機會被挑選成為一個醜女,也給了一個機會賞你一口飯吃,挺感恩的。」
「演戲是一個很現實的循環,當一部戲邀請演員去演,演出來後也獲得大家的認可,有了口碑後,越來越多人找你演,熟能生巧之後,自己能夠更自如地在戲中加入自己的靈魂,如此以往便成了大家口中所說的『在行』。喜劇,是它挑選了我,我把它努力做好,這是互相成就的一件事情。」
一個女演員,能夠在銀幕上扮醜抹黑自己,不僅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和表現力,放得開的性格,才能「醜」得令人驚奇和爆笑,在圈中獨樹一幟。專訪中,丹姐即興甩了幾道散手,讓我們照見了她演喜劇的功力。「我覺得體力很重要,尤其是演喜劇的演員,我們演喜劇比一般演正劇的力度會翻好倍,我現在跟你聊天是平心靜氣的,但我演喜劇的時候是這樣子的——我的動作會很多,我的嗓門會很大,我會很用力。拍完一天的喜劇,我回家倒頭就睡,沒力氣再去幹別的事情,因為演喜劇是要把你內在的力都釋放出來的。」
作為一名專業演員的職業素養,她並不認為在戲中扮醜抹黑自己的形象是什麼天大的事情,「我覺得每個演員都不應該有心理障礙,你給我一個角色,我把它變成一個導演想要的、觀眾想看的角色,那其實是一種成就感。」 她相信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最後的結果就是希望自己做對、做好、被認可,只要這三樣東西能達到,她已經非常滿足。
「貴人」周星馳
我對星爺很尊重,
拍他的戲要「用生命來演」
作為周星馳的經典御用女配角,每一次苑瓊丹與周星馳的搭檔都能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她演過《逃學威龍》裡兇巴巴的女老師,《九品芝麻官》和《大內密探靈靈發》裡的老鴇,《審死官》裡的姚田氏,《食神》裡的路邊算命大姐,《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石榴姐……為了影片的「笑果」更上一層樓,她在背後付出的努力不少,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都不為過。
「早期星爺的電影,並沒有很多他本人的影子,但後來他的電影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我跟他拍了這麼多部戲,他要的不只是你演這個人物這麼簡單,他需要你的創作,他需要你意料之外的表現。越拍得多,你會發現越困難,難度越來越高,越來越有壓力,因為我不知道我下一部戲有沒有新的東西給他。你需要達到他的要求,但是你做了10個、20個、30個反應,可能都不是他想要的,跟他給你的反應對接不上,那你就需要再做多一點,你會覺得很吃力。到了後面,我拍他的喜劇的時候,已經超過『享受演戲』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我要把每一個角色都賦予一個全新的生命。就像我一位朋友說:『丹姐,我們是用生命來演戲的。』現在談起來,我感覺心都累了!」
丹姐坦言,在星爺的劇組裡,她經常要思考如何跳出常規,給到導演更多新意,在壓力中前行,所以除了星爺的戲本身「好笑、有趣」,她幾乎想不出與星爺合作有什麼趣事,「我覺得只有很認真的事情,沒有找到很開心的事情。每次到達一個拍戲地點,別人在跟我說話,導演在那邊說鏡頭,我能訓練出自己兩邊耳朵都能聽見不同的人在說話。」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石榴姐」是苑瓊丹的經典角色之一,並且由此開始了她與星爺的深度合作,但當時的丹姐並沒有考慮紅不紅、爆不爆,腦海中只有認真拍戲,努力呈現:「這部戲我記得的就是,他(星爺)總是說:『那你會怎麼演?演一次給我看看。』所以我經常在沒拍之前,自己練習怎麼去做。有一場戲本來是要跪的,我試了很多不一樣的跪的方法,跪得膝蓋都淤青了。但後面劇本改了,這場戲沒有了。我覺得無所謂,在這個過程裡,我也學會了很多種跪的方法,沒準下次還能再用。」
對於星爺在片場對演員要求甚高,達不到要求就會飆脾氣的「傳聞」,苑瓊丹不以為然,她說:「我覺得他(星爺)肯定是很自我的,他沒有自我的話,不可能做出他的風格的電影。他非常聰明,他編的那些東西,你讓我想我也想不出來。他對喜劇的節奏拿捏100%準確,哪怕他演一遍讓我翻做一遍,我都做不出來。對我來說,他是層次非常高的人。」
對這麼一位極度苛求自己、也苛求每一位合作者都要試圖找到喜劇靈魂的導演,苑瓊丹深表敬佩,內心為之折服,「真的,我對星爺的態度是很尊重的。因為我總是去拍同一個導演的戲,我不能老是將同一個答案給別人,這是一個不合格的做法,我拍他的戲,我儘量給他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我才有壓力。如果沒有壓力,一個人是成長不了的。我相信拍過星爺的戲的演員都會覺得他會幫你提升,你的想像力到這一層,他會幫你開拓到更高的一層,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
華麗轉身
我們需要去學習、去懂,
香港與內地多交流才能與時俱進
在很多內地觀眾心目中,像苑瓊丹這樣的老派演員,代表著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它漸漸存在於大家的回憶之中。今天,香港電影如何延續她的生命力?不能只在懷舊中回潮,還要靠合作、共融去走出新的路。
苑瓊丹很看得開:「以前競爭對手沒有這麼多,所以經常看到我們在電視上出現。現在時代進步了,出來的新人會很多,我們必須接受新的東西,與新的東西去同步發展。香港與內地的電影一起合拍,這是一個契機,讓香港的市場更加開拓,大家互相交流,這是一件好事,我現在期待的就是能有一個新的組合,香港與內地創作出更多新的經典(電影)出來。」
雖然已近耳順之年,苑瓊丹還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繼續投身於事業當中。「我喜歡工作。我們需要去學習、去懂,才能與時俱進。」早年,苑瓊丹受邀在徐崢導演的《港囧》中客串演出,在這部電影裡,你能看到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看到香港電影裡無數的經典場景、片段和「黃金配角」,奇妙地融合在一部內地喜劇電影裡,帶來一種真正的電影情懷。與內地喜劇「大咖」導演合作,苑瓊丹表示自己學到了很多,「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新的火花、新的衝擊,我很樂意跟不同的人合作,去多方面嘗試。徐崢導演,他非常厲害,他第一部電影《泰囧》(票房)就十億了,他很了解內地觀眾喜歡的東西。喜劇文化有(地域)差異性,我們肯定得學習一些不同的東西,有些笑點是我們不懂的,需要導演告訴我們要怎麼做,觀眾才會喜歡。所以我們要去接觸不同的人,才能了解更多不同的東西。」
昔日的「石榴姐」已華麗轉身,變成「大灣姐」,事業也在不斷拓展當中。苑瓊丹對農產品很感興趣,在她眼中,內地的水果、蔬菜非常好吃,珍饈百味雜陳,她想將這些好東西分享給都市年輕人,於是她積極與團隊走進鄉村,直播帶貨;最近她在準備主持一檔嶺南非遺文化節目,她希望將「開心果」的態度融入到這檔傳統文化節目裡,不斷琢磨出更多新奇的點子呈現給觀眾;影視上,苑瓊丹接了一部演「反一號」的影視劇,這是她第一回嘗試反派戲路,丹姐打趣道:「演反派的話,我不想嚇怕別人。你們可以愛我,千萬別恨我。」
採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實習生 周祖兒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