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歲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鑑真好書分享韓國茹)
2023-04-16 22:12:56 3
《勝鬘經》是大乘佛教極重要的一部經典,也是影響中國佛教和中國社會(廣而言之,可以說是影響整個東亞佛教和東亞社會)極深刻的一部經典,其中諸多教導在現代社會也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
佛教強調眾生平等,強調諸佛之非男相非女相,但是在一些經典中,仍然強調女性必須先轉成男身才能成佛,智慧如舍利弗也在不止一部經典中對於女性成佛表達了諸多之疑慮,更遑論佛教之歷史發展中所出現的輕視女眾之諸多事實。
在現代社會,女性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等逐漸覺醒,《勝鬘經》以勝鬘夫人這一在家女性之形象而可被佛陀授記未來必定成佛,以及其母末利夫人勸導波斯匿王信佛等,可以破除歷史中佛教對於女性所形成之偏見,可對於現代女性(尤其是在家女性)親近佛教、修持佛法產生一種天然的親近,可給予現代女性修持佛法之信心和鼓勵,當然現代之女性學者(廣而言之,一切佛教學者)也可以依據此一類經典重新梳理、闡釋佛教發展中女性之作用。
勝鬘夫人所講之修行之道具有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特質。在勝鬘夫人十大受中,最後一受乃攝受正法終不忘失,此乃十大受之極高明之處。正法即指本經後面所講之一乘思想和如來藏思想,也就是星雲大師所言「正法是每個人具備的真如佛性」。
攝受佛陀所證之正法,乃是判斷一個人之所行所為是否一佛教徒之標準,是佛教徒發菩提心、決定趣入大乘之根本要求,也是當代佛教徒正知正見之重心。同時,這一極高明之正法,以勝鬘夫人其他之九受而可以落實於現實生活之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經中,乃是落實於社會生活之中,體現了佛教之人間性與社會性,非常契合現代人之根機。
以第六受為例,「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蓄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經濟生活乃是現代社會之重要或主要特徵,乃至於西方之管理學等學科即建立在人之本性乃是一經濟人之建設之上。過去佛教中過於強調金錢、財物對於修持佛法之障礙,而《勝鬘經》此說,則可以重新建立佛教徒尤其是在家眾對於經濟活動以及由此帶來的財物等利益之正知正見,即佛教亦鼓勵其信徒之經濟行為,但是要破除為「我」而經營和發展。由此引申,則佛教徒可以從事符合正命之經濟、政治及社會之諸多職業,只要破除為「我」之心即可,其中所含之人間性與社會性非常值得讚嘆。
又如,其中第二受,「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這一受,也有其現實重要性。勝鬘夫人是已經達到七地或八地的大菩薩了,仍然在受持不慢尊長之戒,由此可以教導對於自己信心不足之信徒,皈依佛陀,發菩提心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尊重尊長,即是在修持佛法了。而星雲大師則以更加簡易明白的道理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以不見過失、不嫌落伍、不計斥責、不疑成就的態度和行為對待尊長,即是在修持佛法,何其簡易,又何其不易!以與長輩相處為例,在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做到不嫌落伍,恐怕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廣而言之,我們佛教徒深發菩提心,深信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因此不僅不應輕慢尊長,而且應該學習常不輕菩薩,不輕慢一切眾生。
星雲大師說,所謂「受」,就是承擔、受持的意思。也就是說,勝鬘夫人所教導之十大受,是實踐中的智慧,我們應該於日常生活中時時修持之、踐履之,這就是現代人間佛教倡導的不離於人間的修行方式。
本期推薦人:韓國茹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副編審。主要從事現代新儒家研究以及人間佛教研究。
鑑真好書簡介
《星雲大師全集》簡體中文版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新星出版社編制印行。約4千萬字,包括:經義、論叢、教科書、演講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年譜、影譜、附錄等十二大類。星雲大師在這些著述中,系統地闡述人間佛教的思想、學說、理論以及實踐結果。內容豐富全面,包含大量的經典導讀、學術論文、主題講說、佛門掌故、叢林規範、倡議評論、偈語格言、藝文創作乃至編著的教科書等,處處論述人間佛教,在在閃耀人間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
作者: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ISBN:9787513346832
鑑真圖書館 閱覽室索書號
B948-53/X602
《星雲大師全集》收錄了星雲大師一生所有的中文圖書著作,全集約4000萬字,共分12大類,此前已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此次出版的《此岸彼岸——讀後》是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名人包括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教授賴永海、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表演藝術家濮存昕等,共計百餘人,對《星雲大師全集》的讀後感集合,每篇千餘字,文章簡潔,內容積極向上。
目 錄《星雲大師全集》自序
王文章:大德本懷,以文化人
一、經義類
樓宇烈:讀星雲大師《六祖壇經》
李四龍:「安心」的金鑰匙
李廣良:般若、生活與自由
錢文忠:從「唯識」觀照迷惘的心
廣興:以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
克能法師:通達如來真實要義
李利安:世界上美麗的人
雪梅:覺悟幸福之道
韓國茹:極高明而道中庸
陳劍鍠:從娑婆世界走向人間淨土
錢光勝:甘露灑心
董平:涵攝妙理,契合當代眾生根機
邱高興:恍悟自身佛法富貴人
程恭讓:為當代佛教的佛理詮釋困境探尋出路
二、論叢類
賴永海: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龔雋:和會中印章華梵
徐湖平:博觀約取化人心
唐忠毛:從「心」出發的管理學
王頌:自力和他力的統一
淨因法師:自利利他,僧伽的雙重責任
三、教科書類
陳永革:教理通識教科書的智慧啟迪
方廣錩:法藏津梁
陳堅: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張家成:何謂「佛弟子」?
張文良:點亮心靈的智慧明燈
吳忠偉:無諍之法,並立之宗
夏德美:佛光普照三千界
心保和尚:佛法世法,不一不二
陳兵:人間佛教的累累碩果
魏道儒:令人歡喜讚嘆的《佛學教科書》
溫金玉:棲心修道,衲子家風
錢超塵:佛門親家
杜保瑞:重現佛陀在菩提樹下的證悟
紀碩鳴:金玉滿堂,智慧滿貫
李德民:永遠的星雲
任之:心地善良,家國天下
四、演講集類
劉水明:妙語智言接踵至,憂悲苦惱隨風散
王能憲:禪詩的意味
江迅:讀書是星雲大師生命中的重要資糧
王彬:佛光會,現代化「人間與實踐」新模式
王守常:星雲大師印象記
羅世平:發恆常心,成難能事
安虎生:佛教有我
段玉明:「四的」:人間佛教的精要解答
高文強:文學即佛學,書寫亦修行
韓金科:佛手託兩岸,雷音震五洲
田青:佛光普照,法音宣流-我與星雲大師的佛樂因緣
曹照琴:環保與心保
劉傳銘:不容易-北齊佛首回歸的一聲浩嘆
五、文叢類
蒙曼:鴛鴦繡了從教看,「且」把金針度與人
鄭欣淼:矻矻總是人間事
範翎:我是佛
董群:《星雲禪話》的六大特色
麻天祥:人間、人生、人情、人倫、人心與人文-「佛教的福音書」解讀
李麗:退步原來是向前
魏常海:點亮心燈
何燕生:一部「佛光百喻經」
張志清:讀《星雲大師全集·懷古慨今》隨感
蔣元明:「1」和「0」的關係
劉敏君:利萬物而不爭
卓新平:人生如是自有緣
邢東風:修身養性、開啟智慧的「無盡藏」
譚盾:從眾生的角度禮讚慈悲
狄其安:詩以言志,詩以道志
李向平:人間佛教開啟「生命權利」新時代
吳光正:從文學創作證悟菩提正道
濮存昕:真佛只說家常
劉國昌:《星雲序跋》一書讀後
六、傳記類
易中天:佛教本該在人間
呂章申:一代名僧,功德圓滿
蕭灝東:一燭光燃千盞燈
葉小文:富有恆沙界,貴為人天師
邱永輝:從星雲大師朝聖到人間佛教回傳印度
李焯芬:真誠的告白,殷殷的叮囑
任毓駿:踐行恩師教誨,發揚光大佛教事業
七、書信類
劉愛成:再忙都要讀書
裴勇:潤物無聲,行化無痕
李虎群:星光雲水,照潤眾生
八、日記類
張靜之:佛陀安住我心
馮文丹:去西方傳法
成建華:解行並重,理事圓融
史江民:感受經典的力量
董巖: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周廣榮:「人間性」與星雲大師的期刊編輯理念瑣談
尚榮:佛藝弘道,翰墨因緣
張雪松:世界佛學會考-給眾生帶來歡喜的考試
紀華傳:談圓融精神
龍達瑞:《佛光大藏經》在中國大藏經中的地位
李建欣:佛光山不拘一格的「師徒時間」
九、佛光山類
鄭固固:隨喜人間
鄧子美:傳奇史話徐徐鋪展
李繼武:一部劃時代的佛門清規
十、年譜類
何建明:圓滿的佛學人生
十一、影譜類
徐憶農:在這裡,點亮心靈的燈光
張新鷹:大師心海的無盡意象
孫霞:數點梅花天地心,是則名為報佛恩
李自健:文化生命,緣源不絕
十二、附錄類
彭明哲:入經藏之門徑,了佛理之津梁
《星雲大師全集》出版瑣記
編者的話:啟迪智慧的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