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邁向現代化(邁向現代化強國的發展密碼)
2023-04-16 20:48:39 1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邁向現代化強國的發展密碼——《經濟思想的時代特質和實踐價值》智庫報告解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科學指南
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1日發布智庫報告《經濟思想的時代特質和實踐價值》,從哲學維度、方略維度、戰術維度、全球視野闡釋了經濟思想的深刻內涵,對其進行思想探源,解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指南。
報告認為,經濟思想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鮮明的人民立場、宏大的全球視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矢」去射中國經濟發展之「的」,標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高度。堅持以經濟思想為指導,步調一致向前進,形成強大發展合力,這是當前和未來中國經濟砥礪向前的關鍵所在,是戰勝困難、踔厲奮發的自信所在。
以五個鮮明特徵作為理解經濟思想之鑰
思想是歷史的航標。
新時代10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21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去5年來,中國經濟經受住多重考驗,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乘風破浪向前,「十四五」取得良好開局;過去3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過去1年來,面對超預期因素,中國頂住壓力,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新時代中國經濟建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深刻揭示了經濟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經濟思想的時代特質和實踐價值》智庫報告指出,從哲學維度看,經濟思想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來指導經濟工作實踐和探索經濟建設規律,強調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中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報告概括了「美」「實」「效」「協」「共」五個鮮明特徵,作為認識理解經濟思想學理體系、思想邏輯、豐富內涵的鑰匙。
美——經濟思想從社會主要矛盾出發,統籌需求與需要,聚焦於「美」,構建起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這種「美」,核心要義是要讓全體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美」還在於生活品質的提升、民生獲得感的增強和精神世界的日益豐盈,以及美麗中國與美好生活的「美美與共」。
在四川省昭覺縣三河村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彝族群眾馬海日聰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實——經濟思想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統籌經濟學與哲學關於價值的雙重意蘊,聚焦於「實」,構建起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的經濟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正是源於實實在在的勞動成果奠定了愈發堅實的物質基礎。
效——經濟思想從經濟規律和發展實際出發,統籌政府與市場,聚焦於「效」,構建起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密切配合,「有為的政府」與「有效的市場」協同發力,經濟思想為破解政府與市場關係這一經濟學領域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全新範式。
工人在福建泉州晉江市一家紙巾生產企業作業(2022年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協——經濟思想從新發展階段出發,統籌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聚焦於「協」,構建起為萬世開太平的經濟學。「協」,意味著必須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使經濟社會發展向「帕累託最優」靠近;「協」,也是「協和萬邦」,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不斷造福各國人民。
空中俯瞰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無人機照片,2020年3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共——經濟思想從社會主義本質出發,統籌效率與公平,聚焦於「共」,構建起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經濟學。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命運與共,中國不僅推動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報告指出,經濟思想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經濟和政治關係、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發展、基本經濟制度以及世界經濟的理論,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以科學方略方法指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
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在四川省冕寧縣境內的新成昆鐵路進行開通運營前的試跑,遠處是老成昆鐵路(無人機照片,2022年1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經濟思想的時代特質和實踐價值》智庫報告認為,從方略維度看,經濟思想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實踐路徑。
以新發展階段錨定發展新方位。報告認為,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要錨定發展新方位,以辯證思維看待新機遇新挑戰。用好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這是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場館外景(2022年7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當前,中國發展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報告認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要完整把握、準確理解、全面落實,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發展新優勢。報告認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國內市場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中國有條件有信心以新發展格局增強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以深化改革開放激活發展動力;以重大國家戰略開闢發展空間;以統籌發展和安全把握主動權……報告聚焦經濟思想的實踐方略,闡釋經濟思想指引中國經濟堅持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
經濟思想為什麼管用、好使?報告鮮明指出,在於其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其所蘊含的把握穩和進、危和機、供和需、內和外、破和立、遠和近等辯證關係,彰顯大國經濟治理智慧——
把握好穩和進的關係,穩中求進、以進固穩;把握好危和機的關係,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把握好供和需的關係,相互促進、動態平衡;把握好內和外的關係,聯通內外、暢通循環;把握好破和立的關係,統籌謀劃、先立後破;把握好遠和近的關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報告指出,經濟思想增強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做好經濟工作提供科學方法和系統工具。
發展「半城郊型」經濟,調研總結「晉江經驗」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建設「數字福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親自關懷國產大飛機研製……報告還梳理了同志在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間的若干經濟治理故事,對經濟思想進行探源。紮實的實踐探索、豐富的經驗積累和深刻的理論思考,為經濟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是國產大飛機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戶東航的儀式現場(2022年1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為破解全球經濟發展之問貢獻中國智慧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複雜變局向人類社會發出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
《經濟思想的時代特質和實踐價值》智庫報告認為,經濟思想以歷史眼光把握世界變局,創造性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思想,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高度,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堅持發展優先,為縮小全球鴻溝貢獻中國力量
面對疫情衝擊以及發展議題被政治化、邊緣化,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強調「六個堅持」,即: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
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起重機為貨輪裝卸貨物(1月17日攝)。新華社發(唐克 攝)
報告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用自身實踐證明了,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靠發展來解決。
如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全球發展倡議,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全球發展倡議將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加快發展發揮催化劑作用。
觀眾在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參觀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2022年9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堅持互利共贏,為推動開放合作共享中國方案
「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這樣形容開放合作的重要性。
面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國始終選擇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報告指出,從倡議創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打造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再到舉辦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推動形成國家級「會展矩陣」,並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場館外,進博會吉祥物「進寶」準備迎接四方賓客(2018年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中國如何以務實行動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讓東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地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2013年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如今已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
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東北方向50公裡處的白俄羅斯吉利全散件汽車製造廠總裝車間,工人在組裝車體(手機照片,2018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若玄 攝
中國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穩居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報告列舉了一系列詳實數據,印證推動開放合作的中國方案贏得全球夥伴積極響應,為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江蘇連雲港港口碼頭,一批國產小汽車在等待裝船出口海外(無人機照片,1月13日攝)。新華社發(耿玉和 攝)
——堅持命運與共,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理念
鮮明提出並深刻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為破解全球治理難題提供了理念指引。
報告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涵進行闡述,從全球發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從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到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這一思想內涵不斷豐富完善、走深走實。
這是在馬爾地夫航拍的連接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2019年8月30日攝)。新華社發(王明亮 攝)
中國還通過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設立絲路基金,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等行動,致力於不斷優化全球經濟治理。
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報告認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的偉大成就,是經濟思想大國經濟治理智慧的最好詮釋。中國始終把自身的發展置於人類發展的宏闊坐標系中,經濟思想是世界觀察中國經濟、讀懂中國模式、借鑑中國經驗的最佳入口。
海報設計:孫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