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日本企業的擔當是什麼(日本企業如何踐行)

2023-04-20 19:51:01

日本企業如何踐行「文行忠信」?

原創:曲軍

結合《論語》了解日本企業文化

第十四講 文行忠信

1, 《論語》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述而第七之二十五》)

2, 《論語》譯文:

孔子以四點教書育人:文獻典籍,品德行為,忠義待人,誠信做人。

3, 《論語》註解:

(1)文:文獻、典籍。

(2)行:行為、品行。

(3)忠:忠義、忠誠。

(4)信:誠信、信用。

4, 《論語》啟示:

「文行忠信」是一種教書育人理念,可以指引企業如何培養人才。「文行忠信」的核心思想可以理解為:傳授知識經驗、重視品德教育、提倡忠義待人、鼓勵誠信做人。

關於孔子踐行的這四點,不僅是互相關聯的,而且也是遞進有序的。即,先有,再有,然後有,最後是信。因此,對於企業而言,「文行忠信」是如何培養人才的關鍵成功要素。

另外,企業也應結合《論語》中孔子所言的「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待人處事三原則)、以及「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忠信篤敬原則)思想培養員工的職人精神。

備註:

《論語·子路第十三之十九》

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參考譯文:

樊遲向孔子請教何為仁。孔子說:「在家要恭敬有禮,辦事要敬業認真,待人要忠義真誠。即使到了落後偏遠之地,也不可背信棄義。」。

參考註解:

(1) 樊遲:孔子學生。他在孔子去世後,繼承孔子遺志興辦私學,在後世得到了較高評價。唐朝贈「樊伯」稱號,宋朝封「益都侯」,明朝稱「先賢樊子」。

(2) 處:居處、日常起居。

(3) 恭:恭敬、態度端莊。

(4) 執:擔任、辦理。

(5) 敬:敬業。

(6) 與:交往、相處。

(7) 之:往、到、去;動詞。

(8) 夷狄:落後偏遠之地。

(9) 不可棄:不可背棄、不可背信棄義。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之六》

原文: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也。」子張書諸紳。

參考譯文:

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都能行得通。孔子說:「說話忠誠守信,行動真誠恭敬,即使是到了落後野蠻的地方也能行得通。說話不忠誠守信,行動不真誠恭敬,就是在自己家鄉又怎麼能行得通呢?

站著,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坐車,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於是,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自己的衣帶上。

參考註解:

(1)行:通行、通達、行得通。

(2)蠻貊:古人對少數民族的貶稱,蠻在南方,貊(音mò)在北方。

(3)州裡:鄉村、老家、家鄉。

註:中國古代的州一般是二千五百家,裡一般是二十五家。按照中國古代地方基層社會組織的劃分,一般是五比為閭,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比、閭、族、黨、州、鄉);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裡為贊,五贊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其中,「鄰、裡、贊、鄙、縣、遂」中的「鄰裡」關係沿用至今。

(4)參:列,顯現。

(5)衡:車轅前面的橫木。

(6)紳:系在腰間的帶子,衣帶。

(7)子張:孔子學生。

註:孔子在《論語·先進第十一之十六》(參見第五講 過猶不及)裡說:子張是「師也過」,即子張待人處事有些過度;並且子張是「過猶不及」,即沒有達到中庸之道。(備註原文:子貢問:師(子張)與商(子夏)也孰賢乎? 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子曰:然則師愈與? 子曰:過猶不及也。)。

5, 見聞事例:

日本企業注重培養員工的職人精神

前言

職人精神,是一種職業人的敬業精神。在日本,隨著經濟發展,職人精神已經不僅僅是指傳統手藝技師們的匠人精神。儘管目前的日本民眾主要尊崇的是手藝技師以及製造加工業從業人員的職人精神,但是這種職人精神已經成為日本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學習追求的一種職業精神。

雖然並不是每一位日本企業員工都是職人,但職人精神鼓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日本人在努力工作,他們在提供各種優質服務,在製造各種優良產品。這是正能量的一面。當然,客觀而言,隨著時代變遷,職人精神也給日本社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關於職人精神的負面影響,反映在日本社會的很多方面。

對於大學剛畢業就職的新員工而言,從接受企業崗位培訓開始,自己與工作有關的優異個性往往容易受到壓抑,自己的一些特長也被逐漸磨平稜角。

對於普通企業員工個人而言,過於追求職人精神的話,一根筋地做事或者辦事不靈活,也會過度陷入局部視野。

對於企業技術員工而言,過於細緻追求技術性完美的話,往往容易養成明白時間觀念卻忽視時間成本的工作習慣。

對於企業而言,全體員工過於追求穩定職人生涯的話,企業人才與該企業的產品一樣,會日漸趨向均質化和平庸化,企業也會逐漸趨向保守經營,從而失去成長活力。

對整個日本社會而言,全民都固守職人精神的話,會導致國民失去創業欲望和動力。因此,不應過度解讀職人精神,也不應片面學習職人精神。

有人說,日本人是工匠氣質,中國人是商人性格,二者很難兼容。但我認為,與其爭議二者是否兼容,不如先為二者的友好交流做點貢獻。儘管日本企業員工的職人精神具有正負兩面的影響,但其積極上進的一面是值得推崇和稱讚的。

為了中日企業員工們的友好交流,我的願望是盡力通過聚焦正能量的事例來正面理解職人精神。因此,根據在日本社會以及日本企業裡親身經歷見聞,我所感悟總結的職人精神是:職人氣質地工作,持之以恆地工作,凡事徹底地工作,不畏失敗地工作,保持靈魂地工作。

職人氣質

如果希望了解日本人的職人氣質,首先應明白這個詞的含義。日語的「職人気質」可以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職人氣質。日語的「職人」(讀為Shokunin,しょくにん)習慣上翻譯成中文的「匠人」。不過,日文裡沒有「匠人」這個漢字詞彙,但有「工匠」這個詞(讀為koushou,こうしょう)。

在日文裡,工匠的含義可以使用一個「匠」字表達。「匠」(讀為takumi,たくみ)的日語發音與巧妙(巧み)的發音相同,因此「匠」這個詞有「巧」的意思。因此,職人氣質可以理解為能工巧匠們的脾氣性格和工作作風。

以下圖片是一本介紹日本東京大田區製造加工業中小企業員工們的職人事例的書,書名使用了「工匠」一詞。

如果希望進一步調研日本人的職人氣質,我認為還應細分研究具有職人精神的群體對象。在日本,職人主要是指有一技之長的技師或者專業服務行業的專家,其中包括木匠,瓦匠,麵包師,廚師,釀酒師,理髮師,註冊會計師,律師,醫生等等。

這些行業可以細分成二大類,一類是傳統手藝工藝群體的匠人,例如木匠和瓦匠等被稱之為「職人」(即中文的「工匠」)。另一類是知識專業化群體的專家,例如註冊會計師和律師等被稱之為「先生」(即中文的「老師」)。

通過與一些日本企業員工的溝通交流,我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對職人精神的概念認識是平淡的。在日本企業員工的群體裡,確實也有人注重從精神榮譽層面理解職人精神,但是更多的人還是從工作態度層面來理解職人精神。

◆例如,有一些日本企業員工把被別人誇讚自己具有職人精神引以自豪的同時,也認為自己是基於一種責任感要把目前的工作做好而已。

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企業的資深員工或有一技之長的人,工作中帶有強烈的個性。這種個性,有的是在自己技能鑽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是從自己師傅那裡傳承的;有的是從自己父母遺傳得來(備註:很多日本家族企業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單子相傳制度,也保留著女婿可以上門繼承家業的做法,這些制度注重的不是血緣香火延續,而是注重技藝或者事業的延續)。

由此可見,職人精神裡,除了技能的傳承,還有個性的傳承。這種傳承理念,是職人氣質的一種重要表現。

在日本,了解「人間國寶」制度,也是了解日本職人氣質的重要內容。日本政府在昭和25年(1950)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其中的第71條第2項就制定了「人間國寶」制度。

這項制度通過財政資金的支持,支援保護認定的匠人職人與相關團體。每位人間國寶大師可以接收日本政府每年數百萬日元(約十多萬人民幣)的補貼金。可以接受政府補貼金的職人範圍相當廣泛,從傳統音樂,舞蹈,歌舞伎,文樂,落語(日本相聲)到陶藝,染織,漆藝,金工,木竹工,和紙等等。通過實施這種「人間國寶」制度,日本的職人社會地位越來越高,社會責任感也越來越大。

一般而言,資深職人對自己的技藝或者作品充滿自信、自負、自尊。當然,他們也經常對自己或對徒弟的作品挑剔細節,追求完美。

很多日本的製造業加工企業,無論是職業培訓教材還是實務操作規定,都指導企業員工要真誠地把自己靈魂投入作品中,在「作業入魂」以及「一品入魂」等職業精神鼓舞之下努力工作。這種把靈魂精神與產品作品親密融合的入魂信念,是職人氣質的核心思想。有些日本企業還在網站上積極宣傳自己企業的每一個產品都是「一品入魂,匠之技術」。

整體而言,現代日本企業員工的職人精神,既有傳統工匠氣質的一面,也有現代職業人氣質的一面。當然,職人氣質的定義是一言難盡的。如果讓我依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概括一下的話,下述三個觀點是我對職人氣質涵義的理解和認識:責任觀念,傳承理念,入魂信念。

持之以恆

很多日本人持之以恆地在長期專注一種職業。為了幹好工作,很多日本員工樂於接受一些勵志名言的鼓勵。例如,「一生懸命」,可以翻譯成中文「一生努力」,要求職業人把一生都貢獻在所從事的職事上,這是其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另外,還有「一筋」可以翻譯成中文的「一根筋」,即專心專注專業地幹好工作,持之以恆地掌握技藝。

他們不僅專心、專注、專業地幹好工作,而且為了防止不進則退,在不斷學習、接受職業培訓。很多日本企業至今仍保持著師傅帶徒弟的培訓制度。據說這種師徒培訓方式在江戶時代就已經盛行,是匠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起點。

雖然目前已經很少聽說有像江戶時代那樣徒弟住在師傅家裡的師徒關係,但是至今很多日本中小企業仍然在繼續保持著這種師徒傳授方式,師徒可以直接面對面、手把手親自傳授。

日本企業培養職人氣質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已經制度化和專業化。

★例如,很多日本大中型企業已經建立健全了包括OJT制度與OFF制度在內的各種職能培訓體系。OJT是英語On-the-Job Training的略寫,中文的意思是崗位技能訓練,OFF JT是英語Off The Job Training的略寫,中文的意思是離崗專業培訓。

一些日本企業對企業員工的專業資格考試費用,實行報銷部分費用或者支付補貼金的福利制度。另外,日本政府也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員工報名參加職業教育訓練課程,支付一定金額的補助金。

《職業訓練法》是日本的關於國家人財戰略布局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日本厚生勞動部依據該法律以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在其官方網站上常年公開的關於職業教育訓練課程補貼金制度的政策解答。

日本厚生勞動部於2018年3月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關於「2017年度企業員工能力開發基本調查」的調查結果。該結果顯示:「日本企業對正式員工實施的崗位技能培訓率,2017年度仍然保持在71.2%的高水平(2016年度是74.6%)」。

以下圖片是2015年我在東京的電車內偶爾拍攝的照片。這是一張關於日本國家工程之一「木匠育成塾」的廣告宣傳海報。日本政府的這種舉國體制支持培養匠人基礎人才的務實政策,不僅幫企業培養人才,而且也是在給國家儲備人財。這種匠人技師是真正的建設國家根基的棟梁。

以下圖片是2018年10月的某一天,我在東京的電車內偶爾拍攝的。這是一張關於日本地鐵文化財團組織的「地鐵沿線職人」社會公益活動的廣告宣傳海報。這種由企業財團公益性宣揚職人精神的活動,值得稱讚。

日本學校的老師們也日常教育學生學習《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精神,嚴以律己,持之以恆地做事做人。現在回顧一下我的日本大學生活和自己的孩子在日本學校接受教育的過程,再加上我在日本企業的工作經歷,真切感悟到論語等中華思想文化的精髓部分,已經貫穿日本的大中小學教育體系和企業職業培訓體系之中。克己復禮,嚴以律己,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也自然構成了日本職人精神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通常,日本人即使在很普通的崗位上,也任勞任怨、持之以恆地幹到圓滿退休。例如,我在日本的大學期間,曾住過該大學的一間學生宿舍。這間學生宿舍內運營著一個學生食堂,我的早餐和晚餐基本上是在這裡解決的。長谷川滋子,負責學生的營養管理工作。她是一位非常敬業的營養師,在這一間普通的學生宿舍食堂裡,任勞任怨地工作了整整35年!

這位長谷川女士對學生非常熱心友好,常值班到晚上20點,等我們這些窮學生從大學的圖書館回宿舍吃晚餐!我與她有過幾次對話,其中有一次是她問我們想吃什麼,說營養菜單是她自己設計的,非常平易近人。儘管這位營養師已經於2016年退休,但她持之以恆努力工作的職人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外,也有一些員工,退而不休,休而不退。退休後繼續充滿愛心和激情地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以下圖片是一位日本某知名企業裡剛退休的高管,還親自為來訪日本的中國企業家們授課的情景。

他講授的是日本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生存之道,讓大家提出跟自己企業以及產品切實相關的問題,並當即給予提案建議。他說他熱愛這份工作,即使退休後也願意講述自己的企業管理經驗。通過他講課時的跪姿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是充滿愛心地在傳授經驗和知識。

根據日本的《高齡者僱傭安定法》規定,企業應保證有工作意願與能力的人員被僱傭到年滿65歲。因此日本大部分企業都會採取一些措施,延長僱傭資深企業員工繼續留在本企業工作。

不過,作為被延長僱傭的老員工,職務補貼以及技能補貼等都會被變相取消,所以工作收入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目前日本企業員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所有退休員工只有到了年滿65歲時才能領取法定養老金。據說日本政府也有計劃推動立法把領取法定養老金的法定年齡延遲到70歲。

其實,由於社會的老齡化給政府的養老金體系造成嚴重的財政資金負擔,醫療費用及老年人社會保障費用也在持續增長。在這種狀況下,政府需要採取各種措施來解決老年化的社會問題。

目前的措施之一就是延長企業員工領取法定退休金的法定年齡。可是,日本政府應當客觀理性地認識到,這種做法也會一定程度上引爆企業員工們的公憤,這樣的話他們的職人精神中的社會理念也會面臨嚴峻的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曾於2018年6月發表過一篇文章,分析認為日本「經團聯」的核心領導成員(19位會長副會長),已經出現了下述高度的均質化。

1)全員都是男性。

2)沒有一位外國人。

3)沒有一位官僚。

4)沒有一位中小企業高管。

5)全員高齡(最年輕的62歲)。

6)全員都沒有跳槽經驗(從大學畢業後就職就從一而終)。

關於最後一點,證實了即使是日本主流大企業的高管們,也都持之以恆地長期從事一種職業。當然,中日產業界人士也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長期佔據大企業領導崗位的高管們的社會形象,在日本社會各界也是有贊有貶的。從近幾年發生的一些日本大企業舞弊案件分析,資深高管們之間的多年工作情誼已經在本企業內形成一種絕對權威。

這種權威既是一種集體行動力,也是一種高度的團隊精神力量,但是也容易嚴重阻礙著企業治理水平的進步。

尤其是有一些日本的大企業裡,不僅存在著組織官僚主義和社內政治等大企業病,而且也缺失外部獨立的評議機構監督。近年來,日本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促進企業治理的制度和措施,例如推進成立企業治理委員會和緊急事態發生後的外部調查委員會,以及增加聘用外部獨立董事人數等等。

但是,這些措施對已經集團化嚴密掌控著大企業經營團隊的那些資深高管們而言,似乎是隔靴搔癢的監管效果。據說有一些日本大企業的高管人員與本企業股東背景企業以及政府背景組織機構之間是關係密切的,這也是一些日本企業深化企業治理時的難點和痛點。

在日本,經團聯的會長,被公認為「日本財界總理」,經濟方面的社會影響力不亞於日本政府總理。關於日本經濟新聞的這一篇文章,確實也說明了日本企業文化的部分現狀。

即在很多日本大中型企業,無論是女性還是外國人或者是職業中途轉職應聘者,一般是難以得到重用提拔的。他們其中一部分人是在工作幾年後,才感覺到面朝一個曖昧而且難言的職業生涯天花板。

另外,根據近年來日本企業公布的財報分析,很多日本企業的董事高管人員從大學或者技校應屆畢業以後在一家企業就職以後,一般是工作到圓滿退休,並且期間沒有跳槽。

凡事徹底

「凡事徹底」意思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徹底,把應當做好的事情做徹底的意思。「凡事徹底」是日本企業職場中常用的一句日語名言,是職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下圖片是一位日本企業家寫作的一本「凡事徹底」書籍。這是一本從企業職場角度論述如何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的書,值得推薦閱讀。

但需要注意的是,「凡事徹底」中的「凡事」,與中文的「凡事」不是一個意思。很多日本企業家尊崇這句話,在一些日本企業現場,經常可以看到這句勵志之言。

2017年的某一天,我在某日本企業的客廳偶遇以下圖片,是日本知名書法家親筆題寫的「凡事徹底」。

以下圖片是某日本房屋建設企業的建設工地入口處的一句宣傳口號,「凡事徹底」。這句話表達了日本建築行業員工的「凡事徹底」工作作風。

為了做到「凡事徹底」,不僅需要耐心,也需要靜心。心性的磨練是成為職人的第一步。很多日本人從小就處於一種心性被磨練的教育環境。

例如,日本的中小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打掃廁所活動。這種活動本身就可以磨練心性,教育學生認認真真把平凡的事情做好。這樣的學生將來踏入社會進入職場,自然也會凡事徹底地幹好工作。

以下圖片是日本企業員工保持凡事徹底職人精神的典範事例。這是2016年東京某電車車站的洗手間,保潔員在藉助一把小鏡子擦洗廁所尿鬥底部,這樣徹底擦拭清掃的話可以保證尿鬥無臭無味。

也許,沒有人檢查底部,但徹底地完成這些細小的工作,保證自己的勞動對象的無臭無味和潔淨衛生,是她的勞動成果和證明,這是一種令人值得敬佩的職業精神。

不畏失敗

為了凡事徹底地幹好工作,不畏失敗是一種職業人應具有的心理素質。有些日本企業家的座右銘是「不畏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

有些日本企業鼓勵員工不要害怕失敗,給正在品嘗失敗滋味的員工頒發失敗大獎的獎狀和獎金。

這種從正面意義鼓勵企業員工的做法,是鼓勵企業員工總結失敗經驗,爭取今後成功的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激勵措施。

當然,也存在因為不能忍受失敗的痛苦而自殺的企業員工。在日本,幾乎每天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自殺。

日本政府也不得不採取措施,設立了公開的自殺預防電話。

有些日本企業為了及時把握員工情緒,預防突發事件發生,定期聘請健康管理諮詢公司的心理專家給本企業的員工測試工作精神壓力。例如,有些日本企業聘請外部健康管理諮詢公司為本企業員工提供工作精神壓力的測試。

當心理專家一旦發現有壓力超標跡象的員工,就立即請該員工接受進一步的心理諮詢輔導,並且採取相應的減壓措施。例如,調換工作崗位、調換工作團隊、調整工作安排、以低薪留職或停薪留職的方式短期休假、安排沒有上下級工作關係的先輩與之談心,等等。

當然,恢復了身心健康狀態的企業員工,最終還是要凡事徹底地努力工作。因此,排除精神壓力保持不畏失敗的心理素質,也是職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持靈魂

雖然日本企業一般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但是鼓勵企業員工專注、專心、專業做好本職工作,鼓勵支持企業員工保持熱愛日本的靈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些日本企業員工在推介自己公司的產品時特別強調,學習研究外國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經驗很重要,但是作為日本製造商品的主人應當保持大和靈魂。

有些日本企業即使聘請外國人作為社長,也堅決保持著自己企業的日本經營特色和大和靈魂。也就是說,在強調積極推進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的同時,始終堅持決不把核心工廠、核心部門以及核心技術轉移至任何外國地域。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日本人留學海外並學有所成之後,選擇回國效力的比例非常高。在日本的政府機關、企業財團、大學研究機構內,雖然很多骨幹人員沒有外國大學的文憑,但是他們通常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或者外國訪問學習經歷。這些優秀的骨幹人員,並不以在外國工作為榮。

特別是日本很多知名企業的企業家和經營高管人員,一般沒有很高的學歷。通常是普通大學的本科畢業生或技術學校畢業生。在「和魂洋才」的思想意識下,很多日本年輕人從外國大學學有所成之後,自願回到祖國效力本國企業。

國家的國防,最終還是要由本國企業的綜合實力來保衛。而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的方法,主要還應當依靠保持著自我靈魂的企業員工們。因此,保持靈魂的企業員工,才是真正的具有職人精神的職業人。

參考文獻:

為什麼日本員工「退而不休,休而不退」?

原創 曲軍 企業管理雜誌 2018-11-12

2020年11月1日,曲軍耕作於東京。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