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歷史簡介(曹縣1946年大事記)
2023-04-21 03:01:51 3
1月上旬:為認真總結群運工作的經驗教訓,布置老區和新區的減租減息、反奸訴苦等群眾工作,魯西南地委在曹縣西北劉崗召開幹部大會,齊濱、曹縣、復程的部分縣區幹部參加大會。
1月13日:執行《停戰協定》。10日,國共兩黨代表籤訂了《停戰協定》,雙方下達了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戰令。12日,冀魯豫軍區向所屬部隊和民兵發出停止一切軍事衝突的命令。魯西南軍分區和齊濱、曹縣、復程三縣基幹大隊嚴格執行停戰令,在駐地體整。而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一再侵犯。國民黨挺進第二十八縱隊白振生部在城西鄭莊圍攻魯西南軍分區第八基幹隊,我軍在組織轉移時犧牲3人。18日,國民黨張盛泰部進攻駐在城西韓莊的魯西南軍分區十四團,在太平莊抓群眾3人。21日,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孫性齋部向曹縣城南解放區進犯。為執行《停戰協定》,我軍忍痛後撤。
1月18日:魯西南專署召開停止內戰實現和平慶祝大會。魯西南地委、專署、軍分區在曹縣聯合召開黨政軍民和各界人士參加的停止內戰、實現和平慶祝大會。大會一致要求停止內戰,實現和平。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劉星在大會中鄭重指出:「自本月13日我們接到停戰命令後,我們沒打一槍一彈,沒有出一人一馬,軍隊都駐地休整。可是,國民黨張盛泰、石福起部不執行停戰命令,於14、15、16日瘋狂向我區侵擾,殺害、搶掠和平居民,破壞和平建設。我們必須以自衛戰爭保衛和平」。大會決定提請北平軍調部制止國民黨軍隊的違約行為。
2月27日:建立黃河故道委員會。2月22日,冀魯豫行署黃河故道委員會建立,王化雲任主任。根據冀魯豫行署決定27日魯西南專署和齊濱縣、曹縣、復程縣都分別建立黃河故道委員會。
3月至4月:國民黨車隊違背停戰協定屢屢進犯解放區。
3月14日:魯西南軍分區十三團在南鄭莊大堤伏擊進犯曹縣的國民黨軍某部,繳獲汽車4輛及車載全部物資。24日,國民黨軍八十四師一部與保安二十三旅,合擊駐在城西北周菜園一帶的魯西南軍分區兩個團。經八小時勇猛反擊,兩團突出重圍。
4月13日:曹縣基幹大隊在城東南龔樓與國民黨第五師一部遭遇,殲其70餘人。
5月至6月:貫徹中央《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根據國內階級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矛盾,農民群眾迫切要求清除封建剝削的形勢,將黨在抗戰時期實行減租減息政策改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5月中旬,魯西南地委和齊濱、曹縣、復程三縣縣委組織千餘名幹部分赴農村,貫徹中央這一指示,放手發動群眾,實行土地改革。6月中旬,齊濱、曹縣、復程三縣又分別召開數千人的積極分子代表大會,進一步貫徹中央指示,推動土地改革運動的發展。
6月8日:魯西南專署將所屬各縣「抗日縣政府」改名為「民主縣政府」,「抗日區公所」改名為「區公所」。12日,河南省商丘保安旅和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孫性齋部共2000餘人,侵入復程縣王堤圈一帶,被魯西南軍分區十三團擊退並死傷營長以下官兵200餘人。
6月26日: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全面進攻。蔣介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大舉進攻我中原解放區,從此發動了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6月28日,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孫性齋部在國民黨五十五軍支持下,3000餘人進犯復程縣南李集一帶,大肆燒殺搶掠,群眾遭受嚴重損失。
6月底:為抗擊蔣介石的軍事進攻,解放區軍民緊張地動員起來,曹縣大力發展地方武裝。這時曹縣民兵發展到2.8萬多人,槍2.5萬多支,活動在2800多個村莊。
7月6日:國民黨軍孫性齋部6個團3000餘人到韓雙樓搶糧,受到曹縣民主政府三、九兩個區民兵的阻擊。8日晚,魯西南軍分區十三團又在大義集予以截擊。9日清晨,魯西南軍分區十四團在韓雙樓(今屬安蔡樓鎮)包圍孫部主力。經兩小時激戰,斃其團長以下官兵80餘人,俘167人,繳獲槍枝彈藥、馬匹和小麥等多宗物資。
7月下旬:舉行反內戰大會。齊濱、曹縣、復程三縣分別舉行群眾大會,一致反對將介石的內戰、獨裁、賣國政策,堅決要求美國軍隊從中國撤出去。
8月1日: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進駐魯西南地區。3日,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師五十九團進犯曹縣西北白茅集,遭到晉冀魯豫野戰軍痛擊,被殲100餘人。
8月10日至21日:隴海鐵路汴徐段自衛反擊戰役。8月1日,劉伯承司今員、鄧小平政委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三、六、七3個縱隊進至魯西南地區,指揮部駐在菏澤縣城。10日,指揮3個縱隊和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及魯西南等軍分區部隊向隴海鐵路汴徐段展開全面出擊,21日勝利結束。此戰役我軍解放縣城5座,攻克火車站12個,殲敵三十四軍、一八一旅等部1.6萬餘人。戰役開始前的8月3日,國民黨整編第三師五十九團進犯曹縣西北的白茅集(今屬莊寨鎮),遭到我軍的迎頭痛擊,殲敵100多人,敵團長向介被擊斃。戰役期間,根據晉冀魯豫野戰軍總部關於破擊隴海鐵路的命今,魯西南專署、軍分區和齊濱、曹縣、復程等縣組織5000人的破路大隊,王治剛任隊長,蔡西峰任政委,經過3天苦戰,破擊了汴徐段中的150多公裡,限制了蔣軍的行動。為支援這個戰役,曹縣成立了支前指揮部,設在王樂田村(今屬倪集街道),縣長袁覺民兼任指揮長。齊濱等縣還設立了兵站,籌備了各種支前物資,組織民工送彈藥、運糧食、抬擔架。在陰雨連綿、道路泥濘、供應線長的情況下,民兵、民工不畏艱難,往返運送,勝利完成了任務,湧現出許多支前模範。齊濱縣縣委書記兼縣長李榮村,帶領260副擔架支前,親自在前線抬運傷員,受到冀魯豫行署通令表揚。
8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大舉進犯魯西南解放區。國民黨鄭州、徐州兩個緩靖公署的30萬兵力分東西兩路向冀魯豫邊區進犯。以鄭州緩靖公署第五綏區的整編第三師、四十一、四十七師及第四綏區的整編五十五師、六十八師各1旅,共10個旅的兵力,自開封、商丘、考城一線向曹縣、定陶一帶進攻,妄圖鉗擊在這一地區的劉鄧大軍。各路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使整個魯西南地區成為我軍自衛反擊、消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重要戰場。同時,由於敵我雙方在這一帶反覆「拉鋸」戰,這一帶的鬥爭顯得十分艱苦和複雜,黨領導當地人民為堅持地區、支援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魯西南軍分區部隊和曹縣地方武裝為配合我主力作戰,8月23日,在仲堤圈圍攻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特務團3個中隊200多人,斃傷敵30多人,俘敵80餘人,繳槍100餘支。8月28日,在齊濱、考城之間的呂園子據點,殲蔣軍支隊長崔子民以下官兵100餘人。齊濱、曹縣、復程三縣都建立起民兵組織,縣建立民兵營,縣長兼任營長。區建立民兵連,區長兼任連長。縣、區民兵組織都隨軍分區活動。
8月底:劉伯承、鄧小平在曹縣城召開軍事會議,布置大楊湖戰役。晉冀魯豫首長劉伯承、鄧小平、李達和七縱隊司令員楊勇、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王秉璋在曹縣縣長辦公室召開軍事會議。會後,劉伯承問曹縣縣長袁覺民,曹縣的群眾基礎怎麼樣?群眾是否擁護我們?袁覺民把曹縣解放一年來,黨和政府為群眾辦好事,群眾的覺悟和發動情況等,簡單地作了匯報。劉、鄧等首長聽完匯報後離去,楊勇司令員在民政科辦公室住了一夜。
9月2日:國民黨整編第三師進至曹縣西北白茅、莊寨一帶;整編四十七師進至黃口、呂寨(今屬樓莊鎮)一帶。是日,國民黨軍五十五師六十八師被魯西南軍分區部隊阻擊在曹縣城南仲堤圈、土山集一帶。
9月3日至6日:劉鄧大軍發起大楊湖戰役。3日,大楊湖戰役開始,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師被誘入預定地區,次日被包圍。6日,該部兩個旅及師部被殲,中將師長趙錫被俘。
9月4日:魯西南和曹縣黨政軍機關主動撤出曹縣城。
9月5日至6日:曹南阻擊戰。(見作者老虎69090頭條《定陶戰役(大楊湖戰役)中的曹南阻擊戰》)
9月9日:地、縣黨政機關轉移到黃河北休整。大楊湖戰役勝利之後,我主力部隊北調作戰,魯西南地區暫時空虛,國民黨主力部隊和地方反動武裝相結合,向魯西南地區發動進攻,在敵軍壓境的情況下,魯西南地委和齊濱、曹縣、復程縣黨政機關向黃河北轉移。曹縣縣委書記孫正民從縣基幹大隊中選拔精幹戰士100多名,組成戰鬥隊,在腹地堅持戰鬥。齊濱縣公安局組成兩個武工隊,由局長魯平和郭萬興帶領,就地堅持鬥爭。
9月13日:國民黨軍六十八師、五十五師、四十七師及張嵐峰的第四快速縱隊由曹縣經定陶向菏澤進犯。19日,曹縣基幹大隊在鹼場寺痛擊地主還鄉團,將其掠奪的糧食全部歸還群眾。21日,基幹隊又在民兵協助下,於安仁集殲成武縣保安旅智水德部50多人。23日,又在魏灣附近襲擊國民黨軍隊運輸隊,斃傷俘32人,繳獲糧食3萬餘斤。27日,曹縣基幹大隊100餘人被國民黨保安二十三旅1個團包圍。激戰6小時後,基幹大隊突圍撤出。
9月:孫性齋在曹縣大屠殺。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旅長兼山東省第十一區專員孫性齋,隨國民黨新五軍邱清泉部進駐曹縣城,旅部設在城東邢廟(今屬侯集回族鎮),隨即下令「清剿」,瘋狂屠殺。他首先召開團營長秘密會議,布置「清剿」任務,接著對當地農會、民兵、兒童團以及所謂「八路」嫌疑分子進行大逮捕,連續3晝夜。凡捕到的人員都押送到保安旅旅部,由孫性齋親自審問後槍殺,在邢廟一次就槍殺了50多人。其旅部由邢廟遷移到雙鋪集白付莊村(今屬王集鎮),一次又槍殺農會骨幹17人。其旅部駐在雙樓村時,大白天在西門外槍殺農會骨幹16人。在高集(今安蔡樓鎮)廟後和王安莊西門外,兩次槍殺12人。在青堌集西門裡又槍殺5人。9月下旬,孫性齋的旅部從青堌集又轉到邢廟,路經侯集,3天3夜槍殺農村基層幹部20多人。在邢廟每天都有槍殺事件。在袁岔樓村(今曹縣燈塔東,美景天城小區位置),一次用機槍殺害農會骨幹30多人。
10月至12月:堅持地方遊擊戰爭。魯西南地區和齊濱、曹縣、復程等縣黨、政、軍機關幹部在黃河北休整後陸續返回本地,領導當地人民開展地方遊擊戰爭。齊濱縣武工隊20多人,由公安局長魯平帶領,在申寨消滅國民黨還鄉團董玉修(外號董二扁食)部一個分隊,將其30多人全部俘虜,營救出關押的幹部群眾40多人。國民黨4架戰鬥機,在北李集掃射我和平居民,魯西南軍分區某部在敵機俯衝掃射時,用步槍擊落敵機1架,繳獲所載電機槍4挺,子彈數百發。11月26日,軍分區某部在魏灣、呂園子殲國民黨地方雜牌軍50餘人。12月5日,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2000餘人分3路向魏灣、磚廟等地進犯,被我地方武裝阻擊,斃傷敵30餘人,殘敵退入曹縣城。12月17日,反動武裝郭起雲部300多人向我魏灣駐軍進犯,我騎兵30餘人阻擊,殲敵12人。12月20日,齊濱縣遊擊隊殲還鄉團18人。12月21日,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向西增援時,被曹縣基幹大隊截擊,斃傷敵130多人。
12月21日:劉健之(劉惠政)英勇就義。復程縣黨政軍機關在定陶縣東黃店一帶休整時,縣大隊第二連連長(原七區區長)劉健之帶區隊部分人員回縣了解情況,住在謝莊他嶽父家。因叛徒田效福告密,國民黨還鄉團營長張鹹成率部到謝莊將劉健之包圍在一座房子裡,從中午12點開始直到夜間10點,劉健之用兩把短槍堅守,斃敵2人,傷敵4人。敵人向屋內擲手榴彈,劉健之受重傷,他用最後1粒子彈英勇自盡。敵人把他的屍體拉到黃崗集,用鍘刀鍘掉首級,懸掛在黃崗集南門外慘狀目不忍睹,群眾悲憤萬分。
冬:國民黨保安旅在曹縣濫殺無辜。國民黨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地主還鄉團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在淪陷區施行種種暴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到巨大損失。蔣軍所到之處,樹木砍光,糧食搶光,牲畜殺光。殘害幹部,迫害群眾,姦淫婦女,劫掠財物,無惡不作。國民黨山東省保安二十三旅旅長孫性齋在1個月內,就製造了13起屠殺案件,用截擊、綁架、暗殺、公開槍殺、活埋等殘酷手段殺害革命幹部和進步群眾1000多人。曹縣西北王庵莊(今屬魏灣鎮李岔樓行政村)王建勳(王獻臣)在鄉裡有威望孫懷疑他和「八路」有聯繫,就派人暗中將王逮捕活埋。冀魯豫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國民黨員林少靖(孫老家東林莊人),因他的弟弟林菁華是共產黨員、成曹民主縣政府縣長,孫也派人將林逮捕,就地槍殺。在青堌集南武橋口村,孫性齋下令一次槍殺農會幹部和民兵11人,其中一戶父子同系農會骨幹,媳婦是婦救會會長,3人同時被殺。
附:
1.魏灣諶莊烈士陵園(參考作者頭條老虎69090曹縣、鄄城的諶姓村莊的「諶」(shèn)姓由來,曹縣魏灣鎮諶莊·烈士陵園·祖孫三代接力守護烈士墓·隴海戰役)
1946年8月,為配合山東戰場作戰,劉鄧大軍發起隴海戰役。諶莊村民兵諶貽秋和當地群眾一起支前,送彈藥、抬擔架,親眼目睹了解放軍官兵奮勇作戰的壯烈場面。戰鬥中,一位戰士為了掩護諶貽秋和另一名民兵而英勇犧牲……在英雄們的感召下,諶貽秋和鄉親們把生死、勞累置之度外,不停地抬著在戰場上受傷的戰士到設在40公裡外的曹縣魏灣鎮李樓村的野戰醫院進行救治,還經常用牛車把犧牲的戰士遺體拉到距野戰醫院南1公裡的諶莊村安葬。由於當時形勢緊張、條件差,剛開始安葬時,烈士還有棺木,後來烈士多了,就用蓆子卷著下葬,有的一個坑就葬下13名烈士。當時,鄉親們還為每個烈士豎起一塊木製紀念牌,紀念牌上寫有烈士的名字。1948年4月,國民黨軍隊進犯我晉冀魯豫解放區,諶莊烈士墓慘遭破壞,200餘名烈士成了無名烈士。魏灣鎮東魚河水利施工時,鎮裡請示上級後把當年在李樓野戰醫院犧牲的100多名烈士遺骨遷到諶莊烈士墓。於是,這片烈士墓地就有了300多名烈士。目前僅有10餘位烈士找到了家!
2.朱洪廟鎮李臺烈士陵園(參看作者老虎69090頭條《曹縣六處不可移動的革命文物》)
位於曹縣朱洪廟鎮文莊行政村李臺村的陵園,面積大約兩畝,四周建有圍牆,在陵園的東南角留了一道門。門口有一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上面寫著「李臺隴海鐵路破擊戰烈士墓」。背面簡介寫道:「1946年,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劉伯承、鄧小平連續組織了隴海、定陶、巨野等多次大規模戰疫,挫敗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此墓地長眠的是隴海戰役中攻打河南商丘李門樓時犧牲的無名烈士」。據了解,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以30萬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全國解放戰爭由此正式開始。戰鬥中,在原商丘李門樓火車站發生了激烈的隴海鐵路破擊戰,後方醫院設立在曹縣朱紅廟鄉李莊寨村。當時重傷不治犧牲的戰士就掩埋在離醫院不遠的文莊村。
3.隴海戰役
隴海路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在隴海鐵路開封至徐州段沿線及其以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反擊戰。
1946年8月上旬,國民黨軍圍堵中原軍區突圍部隊的30多個旅,大部被牽制在豫西、陝南地區;進攻蘇皖和晉南解放區的國民黨軍在遭到殲滅性打擊後,繼續增兵,準備進行新的進攻。隴海鐵路(今蘭州—連雲港)開封至徐州段及其以南、新黃河以北僅有國民黨軍整編第68、第55師共6個旅及地方保安團隊守備。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為策應山東、華中野戰軍作戰和支援中原軍區突圍部隊作戰,決心出擊隴海鐵路中段,首先襲擊開封、徐州間國民黨軍守備薄弱 的城鎮據點,破壞與控制鐵路,然後攻取鐵路以南各縣城,開闢戰場,調動敵人,求得在運動中殲其一部。部署是:以第7縱隊、冀魯豫軍區獨立旅和第3軍分區部隊以及友鄰華中軍區第8軍分區部隊為左路軍,攻擊重點為黃口、碭山;以第3、第6縱隊和冀魯豫軍區第5軍分區及水東軍分區部隊為右路軍,攻擊重點為蘭封、民權。
野戰軍急行軍
8月10日夜,各部隊以急行軍秘密通過國民黨軍防禦間隙,在150公裡寬的正面上,向隴海鐵路中段沿線守軍突然發起攻擊。經過3天戰鬥,先後攻克碭山、蘭封和楊集、柳河集等車站10餘處,控制與破壞鐵路300餘公裡,隨後乘勝南下豫東,攻克杞縣、通許。15日,爭取了夏邑、永城、虞城聯防總指揮蔣嘉賓率部5000餘人起義。至21日,全殲柳河集以西地區國民黨整編五十五師一八一旅,連同保安團隊共16000餘人,截斷了東西交通線,迫使國民黨軍將追堵中原解放軍的3個整編師和已投入及準備投入華東戰場的第五軍,整編第十一師調到冀魯豫戰場,打亂了國民黨軍南線作戰計劃。戰役過程中,太行、太嶽、冀南等軍區部隊有力地策應了主力作戰。晉冀魯豫野戰軍遂於22日主動結束戰役,並撤往鐵路以北休整。
我軍發起進攻
劉伯承等在隴海戰役誓師大會上
4.曹縣三區區委書記李俊德烈士犧牲,1909.8生,1940.3參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曹縣三區區委書記,1946.8犧牲於古營集鎮崔馬楊村。
參考資料:《曹縣誌》《中共曹縣地方簡明史》《曹縣革命英烈》《曹縣革命回憶錄》《曹縣地名志》等
作者:孫智敏 曹縣第三中學高級教師,曹縣政協常委,曹縣鄉土歷史愛好者,曹縣人民政府社會監督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