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必看的十部帶字幕紀錄片(和孩子一起看的17部高分紀錄片)
2023-04-21 15:04:11 1
每次看紀錄片都很有感觸,既能打發閒時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還能放鬆心情,增加親子感情,學到很多知識。
平時一有時間我都會去搜羅一些紀錄片和孩子一起看,上次和兩個孩子看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的出艙直播,他們目不轉睛看著這些畫面,又緊張又激動,重要的是,我知道他們內心對科學家的熱情燃起來了。
所以這次整理了17部紀錄片,分享給大家,都是我平時自己看或陪孩子時攢起來的高分清單,大人小孩都可以看,小孩陪同觀看會更好,設計歷史、人文、科普等方面,方便有計劃安排。
《家園》
這部紀錄片非常棒,地球的美直擊眼球,驚掉下巴,我每次都不由自主想把每一幀都截屏拿來做壁紙。
難得的是,導演花了15年,走了50個國家進行拍攝。
當然不僅僅是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傳達的主題還有升華,人為對自然的破壞、對自然的改變、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生存,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美麗中國》
這是一部展示我國地域風景、野生動植物和民俗風情的紀錄片。
《美麗中國》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我們的國家真的是太地大物博了。
從江南到西北,從平原到高原,從海岸到陸地,那些不計其數的生物、看都沒看過的風景呈現在眼前,真實又美麗。
這部片子對於開拓孩子的眼界很有用,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都市、森林、草原、戈壁......
《海洋》
這部片有點特別,沒有旁白也沒有字幕,耐心不夠的孩子可能一開始看不進去。
用心看下去,你會發現海洋生物的日常生活有趣又好玩,仿佛置身在海洋中,一轉身就能和海豚撞個滿懷。
鏡頭詮釋著自然的優勝劣汰,一部好的紀錄片,一定是有感染力的。整部影片都在用生命的美麗表達愛,用愛慰藉孩子的心靈,這在紀錄片中是很難得的。
《藍色星球》
這也是一部不錯的海洋紀錄片,斬獲了許多獎項,各種奇特的海洋生物都在彰顯著海洋最為神秘的一面。
真實的記錄,全面的科普,超級複雜的拍攝過程和拍攝毅力都讓我敬佩。
每次看到這些從未見過的東西,都能激發我思考人生的意義,都能找到不同的答案。
《王朝》
故事的主線是5種地球上瀕臨滅絕的動物,為了家族而戰,其中也穿插著領袖和英雄的主題。
真實的生存、生活、繁衍,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被這些場面感動、震驚或者衝擊。
正如它的製片人所說:
「如果這個拍攝計劃成功了,最後與觀眾們見面的將是一部真正的莎士比亞戲劇。」因為它本身就是如此!母女不和,姐妹反目,家族鬥爭。當然,也跟莎翁劇一樣,它也有幽默風趣的一面。它最終還是一部令人振奮、充滿正能量的紀錄大片。
天文物理
《旅行到宇宙邊緣》
如果你想讓孩子對磅礴宇宙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和認知,這是一部堪稱經典的宇宙紀錄片。
短短90分鐘的紀錄片,《國際地理雜誌》出品,是它的代表作之一。可以帶我們走過135億年的時光,相信我,看完後,你會有種直擊內心的震撼感。
宇宙類的紀錄片其實我之前也有寫過,錯過可看:豆瓣評分9.3,這些宇宙紀錄片又燃又漲知識,值得孩子刷N遍
《宇宙時空之旅》
紀錄片也是可以看上癮的,13集,完全不夠看!
這部影片是孩子認識宇宙的絕佳視頻,獲得多項大獎,無論是解說,還是特效,都讓人感覺很舒服。
裡面也有很多中國元素,尤其是科普知識點的時候,用動畫詮釋,知識點也說得很細緻,整個過程能夠很完整很清晰呈現,這點和孩子教科書式的學習知識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畫面也很美,大人小孩看都有不同感受:
有人被治癒、有人被激勵、有人重新審視了自己和宇宙的距離;歷程和獲得的發現,並藉以認識我們自身和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的構造》
《宇宙的構造》是PBS出品的記錄片。
通過短短4集,展現了時間、空間和宇宙的概念,從牛頓的力學頓悟,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到量子論,弦理論,細緻地講述著宇宙的終極奧秘。
藝術歷史類
《河西走廊》
輝煌與失落交織的文化音符,歷史與現實疊加的璀璨星空,是我對《河西走廊》的印象,這是一部能夠了解這條路上的朝代更迭、繁華沒落的紀錄片。
作為溝通西域的要道,古時的絲綢之路從這裡經過,如今的蘭新鐵路、蘭新客運專線也由此通過。
整部片子很有感染力,以場景再現的方式,講述這條道路上發生的種種,可歌可泣的英雄、傳承奉獻的普通人......
看完心情複雜,不過確實值得一看。
《藝術的力量》
這是一部講述8位藝術家一生的紀錄片,一共8集,這些藝術家分別是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谷、畢卡索以及羅斯科。
與其給孩子講藝術家們的故事,不如帶孩子一起看,感受藝術家們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創作作品時的心酸歷程,教育意義拉滿。
《圓明園》
圓明園,我們都很熟悉,歷史學過,而且都不能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片子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
這部片不僅還原了圓明園恢弘的建築,還還原了那段歷史,說真的,我看這部片的時候,除了一直感嘆,內心一直是懸著的,或許是早就知道結尾,會被一把火燒掉。
總的來說,整部片能夠學到知識,也能夠了解歷史,畫面精美,誠意滿滿。
就像簡介說的:「還世人一個完整,真實的圓明園!」
《故宮100》
100集,6分鐘的短片,很棒!
斯人已逝,建築猶在。100個空間的故事,透過"看得見"的空間,將"看不見"的紫禁城建築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加以演繹,為故宮創建一座超越時空的影像博物館。
雖然集數比較多,但每集很短,特別適合地鐵或閒暇空餘時間看,一下子就看完了。
特色美食類《舌尖上的中國》
這是一部能上頭的紀錄片,看的完全停不下來,我看了好幾遍。
各個地方特色美食,口水不自然就分泌出來了。每一集不同的主題,向我們詮釋了各地的美食文化,還了解到食物在上餐桌前到底是怎麼來的。
各地的美食代表了我們中國人對美食文化的追求,也讓我感嘆原來還有這麼多東西沒吃過。[捂臉]
《主廚的餐桌》
講述了義大利、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瑞典的六大名廚的廚房故事。
想要了解各國不同美食文化,可以去看看這部紀錄片,也能學到不少。
常識習俗類《四季中國》
疫情期間發現的這部片,第一眼就覺得:這部片好呀,正好給孩子學習24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說到24節氣,口訣聲起。[捂臉]
整部片一共24集,一個節氣一集,每集時間也不長,20分鐘左右。
歷時兩年,跨越全中國24個省區市。為尋找二十四節氣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攝製組探訪中國的至北村寨漠河,至南城市三亞,體驗45度高溫的重慶,零下30攝氏度的哈爾濱。
精美傳統的中國風動畫,正好吸引孩子眼球。不過裡面的內容和知識有點「雜」,年齡太低的孩子全都消化可能有點難,還是能學到知識的。
《漢字五千年》
8集,介紹漢字的起源及發展。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漢字承載了太多文化的記憶。
最初的漢字是因記錄生活、生產的需求而生的,其最早的表現形式為繪畫。而為了便於流傳和辨認,從最初的甲骨文開始,到後面的行、草、楷、隸、篆,漢字的演變逐漸趨向簡單化和抽象化。
當我們帶著孩子認真地去了解漢字的推演時,會涉及非常多的小知識,讓孩子從另外一個角度去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非常有意思。
《如果國寶會說話》
雖然每集只有5分鐘,但是呀!內容非常精彩,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觀眾平等對話,「訴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傳奇。
好了,這次的紀錄片就先說這麼多,要真看起來,也能看一段時間了。不過帶著孩子一起看,要當心孩子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