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為50w公開diss血橙面膜被代購撕(李佳琦為50w公開diss血橙面膜被代購撕)
2023-05-08 05:18:57 1
今天是我們的,大人要聊的是現在爭議很大的「血橙面膜」。
關於血橙面膜有多火的問題,關注韓國代購的寶寶估計都知道,據說在樂天的櫃檯已經排了長龍。
不僅前有李維嘉到現場,後有黃致列現場唱歌,還有韓彩英帶你訪問韓國工廠,一副正當紅的樣子。
明星也是拿錢儘自己的義務,大人對事不對人。但要強調的是:護膚品不是有明星站臺就靠譜!
關於這個面膜的爭議一直都存在,李佳琦因為在直播裡呼籲大家不要買血橙面膜,引起代購罵戰。
(辱罵的部分我就隱去了)
然後爭議持續不下。
大人先表態,我不建議買。
下面大人講講為什麼我建議不要去買這一類的面膜。
先上太長不看版~
太長不看版
1血橙面膜裡面沒有血橙成分,無中生有作為宣傳噱頭;
2拋開沒有血橙這一點,從配方上看,這個產品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與宣傳「曬後修復」嚴重不相符;
3雖然被懷疑是出口轉內銷,但是從目前聲明看,確實是韓國生產,從免稅店給出的編號看,在備案網站上搜到的是「貝媂可麗水漾高保溼精華面膜」,屬於舊產品換新包裝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
4深諳中國市場營銷之道,對中國市場反應極快,雷厲風行。似乎中國消費者的評價對它重要到扼住命運的喉嚨的程度。
5利用KOL的弱點,採用「病毒式營銷」;鑽空子,利用信息差形成虛紅的假象,造成市場亂象,達到迅速圈錢的目的。
1血橙面膜裡面沒有血橙
血橙面膜有個烏龍事件,特別搞笑。因為面膜太火,網友找到代購買面膜結果假代購給她發了一箱真*血橙。
大人看著樂得不輕痛心疾首,怎麼這麼多無良代購。
其實它這個橙子發得倒讓我腦子一閃,發現這血橙面膜不簡單。為什麼?因為這面膜跟血橙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一般我們知道,一個產品會有一個包裝的主題,蘭花,海藻可以,鑽石、黃金也不稀奇,既從主觀上給大家美好的聯想,站在商業角度也無可厚非。
血橙也不神秘,血橙是啥?雖然因為顏色,搭上了「血」的概念,本質就是橙子啊。
(其他商品名帶「血橙」字樣產品成分)
我們常說無良商家拿「極少量珍貴成分」作為宣傳的重點,沒有實際功效而充當噱頭。這血橙面膜就厲害了,成分裡壓根沒有血橙的成分,不管是提取物,還是血橙的主要功效成分,都沒有。
燕窩看了氣得直哆嗦,說「你們看上了血橙哪點?,我燕窩給兩倍。」
2曬後修復?EXO Me?
這款產品在宣傳自己功效的時候說可以作為曬後修復,從這點看,商家對於修復的概念有誤區。
乳酸桿菌發酵物是抗炎促活成分,煙醯胺是抗炎美白,神經醯胺3修復;還有幾種保溼成分。
沒錯啊,這加起來可不就是美白 修復?
曬傷的皮膚一般會有哪些症狀?乾燥脫皮,發紅,也是皮膚最脆弱敏感的時候,健康的肌膚用就算了,曬後使用這樣含可能不耐受活性成分的面膜,可能會雪上加霜。
總之從配方上看,這個產品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與宣傳嚴重不相符。這也是為啥到手的寶寶會困惑,它用著不垃圾啊,為啥這麼多人抨擊。
(但面膜紙的質量是真的差)
用一個壓根不包含的成分做宣傳,宣傳效果跟成分不搭,這兩大罪狀總結成四個字就是「極不專業」。
3出口轉內銷?
關於這種說法,大人一開始是這麼猜測的,但僅僅是猜測階段。(韓國人不知道但是國內火的產品,不是孤例,對吧。)
這麼說吧,假設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韓國代購加一個熟悉OEM模式的中國人,加給代購們的大量讓利,就會有有無數種網紅產品出現。
對於這種質疑,官方一再聲明是韓國生產,從公布的工廠視頻和進口備案看,確實是韓國公司生產的。這一聲明,大家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從免稅店給出的編號看,在備案網站上搜到的是「貝媂可麗水漾高保溼精華面膜」。嗯,厲害。
這是明目張胆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啊。
4對國內市場反應快
反應快還不好?沒有說不好,只是快的有點反常;一般主打國外市場並且很受自家歡迎的產品,海外消費者的意見反饋容易滯後。
說韓國沒專櫃,火速上專櫃;說韓國搜不到,就立馬說「馬上」就能搜到了;被說是中國產的,免稅店方就立馬聲明反駁;被說三無,就立馬找明星站臺。
這個風格深諳中國市場營銷之道,一切都反應太快,雷厲風行。似乎中國消費者的評價對它重要到扼住命運的喉嚨的程度。
5鑽空子
關於這點,同樣作為一個新媒體人,大人有了一些思考,這暴露了KOL營銷的弱點。
1由於個人知識的局限性,對所有產品在所有時間都保持客觀中立很難。
2人都是逐利的,所以只要大家下場了,不管是宣傳還是DISS,就都有了被人攻擊的「原罪」。
3KOL的分散化,使得產品更容易亂象。
打個比方,原來一個不出門的產品要火,就盯緊8點種熱播劇的間隙,插播廣告就行。
現在呢,只要大量自媒體網紅同時推,不管是出於好奇,還是對UP主的信任,都想試試。
信息短平快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但是希望更多同仁保持獨立不要被利益綁架才好。說白了,代購為了掙錢,顧客想要什麼受累買回來沒毛病,但是自媒體要守住底線。
血橙面膜這種病毒式營銷,說白了,人壓根就沒衝著百年老店去,能明天掙到錢就不想後天的事。
大人說不要買,也是牴觸利用信息差,收割消費者的行為。100-200價位是坑貨的重災區,營銷的重要一課就是心理,「便宜」真的不好撿。
我們這麼抨擊人家,估計人家也挺冤枉的,「哎,不就是賣產品嘛,誰家的東西不包裝。」「再說我們的產品也不差。」「只要掙錢,你好我好,誰在乎真相。」(血橙代購的血淚控訴)
emm....有人在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