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成語詞典東食西宿的意思(五脊六獸鏗辭別杜)
2023-05-07 05:04:09 1
最近小編在網上衝浪
看到一篇關於東北成語「起源」的文章
全文引經據典
但用作者的話說是「純屬扯犢子」
可謂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今天就轉來博眾位一樂
其實東北話是非常文雅的一種語言。
清代的時候,大批文學家、思想家因「文字獄」,拖家帶口地被流放到了這裡。作為大儒,他們在語言中喜愛用典;與當地人的口語融合,便形成了今天極富特色的東北方言。
因此,許多東北方言,都有著華麗的文史背景——
五脊六獸:(東北話讀音:wu ji liu shou)
五脊六獸,指單簷廡殿等建築有五條屋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鎮脊之神獸列於六角。《國語詞典》解釋說:「宮殿式建築,有上脊五條,四角各有獸頭六枚」。後人以此建築形式代之廟堂之高,後借指人物有王佐之才,前途無限;又因這種建築風格飄逸靈動,常常形容事情富有趣味。
鏗辭別杜:(東北話讀音:keng ci bie du)
李白、杜甫交情甚篤。公元745年,李白作「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相贈,詩有「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一句。後人嘆曰:屈平去楚,多幽怨之語;太白別杜,獨鏗鏘之辭。遂以「亢辭別杜」形容人才華橫溢、出口成章。
禿魯反杖 (東北話讀音:tu lu fan zhang)
據傳,魯智深落髮為僧後,與林衝在小花園比武。林衝使出一招「回馬槍」,動作舒展至極。魯智深毫不猶豫,立即揮動禪杖,反杖相擊,動作瀟灑淋漓。英雄惜英雄,林衝、魯智深二人隨後站定,一同大笑;觀戰眾人一時看得如痴如醉。後人遂用「禿魯反杖」,形容為人處事堅決果斷,毫不拖泥帶水。
佯樂貳鄭:(東北話讀音:yang le er zheng)
鄭國執政子孔為簡公所殺。子革嘗為子孔右尹,恐禍患及身,欲棄鄭奔楚。為掩人耳目,終日飲酒擊築行樂,不問世事。待眾人皆為其所惑,遂乘輕車亡於楚。後人以「佯樂貳鄭」 ,形容為人足智多謀。
虎勒八極:(東北話讀音:hu le ba ji)
昔東漢竇憲北擊匈奴,出塞三千餘裡,登燕然勒石記功。《淮南子》又云:「八紘之外,乃有八極。」後人遂以「氣吞萬裡、虎勒八極」,形容驍勇善戰、謀略無雙,能樹功勳於八方荒遠之地者。
埋竻罷臺:(東北話讀音:mai le ba tai)
楚國有名伶, 善以竻竹奏樂。後懷王卒於秦,楚人舉國悲戚,伶人遂掩埋竻竹,終身不復登臺。後人遂以「埋竻罷臺」,形容人有氣節,潔身自好,乾乾淨淨。
革溫獨子:(東北話讀音:ge wen du zi)
伏波將軍馬援出徵,常攜幼子馬廖於陣中。夜間風寒,將軍遂用馬革為子取暖。後人遂以「馬革裹屍」敬其鐵骨,以「革溫獨子」感其柔情。後世漸以「革溫獨子」來表達對其他人極端疼愛的感情。
午樂豪風:(東北話讀音:wu le hao feng)
晉人多尚放達,時有名士隱於山林,乘化歸盡,樂天安命。雖茅屋常為風雨所破,然名士多不以為意,朝樂驟雨,午樂豪風。後人遂以「午樂豪風」形容人開朗豁達,氣定神閒。
廢晉拔剌:(東北話讀音:fei jin ba la)
明成祖朱棣以勇武著稱;域內,晉王朱濟熺有微詞於「靖難之變」,成祖隨廢其爵位;域外,瓦剌韃靼不時犯邊,永樂十二年,成祖親徵瓦剌,大破之,敵多年不敢南向而牧。後人以「廢晉拔剌」形容做事易如反掌,乾脆利落。
所以東北誇獎一個人時,常常會說:「你看你埋竻罷臺、佯樂貳鄭、虎勒八極、午樂豪風滴,整天五脊六獸,說句話都鏗辭別杜,幹啥事兒都廢晉拔剌,革溫獨子!」
這時,對方就會友好地摟住你的脖子,讓你出去跟他好好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