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快遞小哥被停單(19名快遞小哥滯留封控小區變身)
2023-04-30 13:41:38 3
這是快遞小哥彭東方從業以來度過的最為特殊的「雙十一」。
受天通苑北二區疫情影響,11月1日正在該小區送件的彭東方和另外18名快遞員被封控在內。經歷了短暫的茫然、慌張後,他們在北京市快遞協會和天通苑北街道的組織下迅速成立志願者服務隊,變成為居民運送商品、物資的「大白」。彭東方笑稱:「運東西這事兒我們是專業的,現在咱也是『正規軍』。」
天通苑被稱為「亞洲最大社區」,僅天通苑北二區就居住了上萬名居民。疫情防控期間,在19名快遞小哥的加入及社區志願者的協作下,這個小區的「雙十一」變得更加有溫度。
天通苑北二區部分快遞員。受訪者供圖
打破公司界限,快遞小哥「包樓」派件
11月11日7點半,一輛大巴車從某酒店準時發車,上面坐著正要去天通苑北二區服務的19名快遞小哥,他們已經有11天沒有回過家了。彭東方是京東快遞員,和其他快遞小哥獨自一人被封控不同,他和妻子一起被封控。有了妻子的陪伴,突如其來的封控日子變得溫暖了些。
今天是「雙十一」的第一天,彭東方和服務隊的志願者們還不確定當天能有多少快遞送到天通苑北二區。按照之前的安排,天通苑北二區的物品分樓存放,其中1號樓至22號樓的物品存放在小區西門,23號樓至41號樓的物資存放在東門,所有快遞員打破公司界限,按樓號「包樓」派送物品。「這時我們就不分我是京東、你是順豐、他是韻達了,都是一個團隊,哪家公司的我們都送。」彭東方說。
彭東方覺得,按照往年「雙十一」的慣例,這期間運送到小區的商品應該顯著增長。不過,志願服務隊隊長順豐快遞小哥金亮對此還不太確定,「今年情況有些特殊,往年『雙十一』天通苑北二區,我一天的派件量能有近兩百票,但從11月1日到現在來看,小區快件數量還沒有出現像往年同期那樣暴漲的勢頭。」金亮告訴記者,作為臨時「小分隊」的隊長,他每天會根據東門、西門的物資多少再臨時調整保障人員,以保障東門、西門的物資能夠儘快送至居民家中。
生活必需品取代了五花八門的商品
往年「雙十一」,快遞小哥運送的商品五花八門,小到一個水龍頭的五金件,大到一件奢侈品。可今年,運往天通苑北二區的商品十有八九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蔬菜、水果、礦泉水……生活必需品成為居民們採購的重點。
儘管彭東方笑稱快遞小哥是運送物品的專業型「選手」,但面對如此大量的生活物資,他們覺得沒力氣還真幹不了這事兒。舉例來說,前兩天彭東方遇到一個「大單」,這個大單不是指商品價格的貴賤,而是體量太大,分別是兩箱大米、兩大桶飲用水、還有麵粉、白菜等果蔬。彭東方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一單商品的重量得有百十來斤。
「咱現在是志願者,居民買了就得給人送家去。以前可能人家也不買這麼多,這不趕上疫情封控了,居民買多點兒咱也得理解人家。」彭東方說,他拖來小板車,把這些商品堆放上去,然後再一點一點往樓上扛。
天通苑北二區封控以來,「封」在社區的這19名快遞小哥組建了微信群,很快社區工作人員、各快遞企業的負責人、北京市快遞協會的相關負責人紛紛入群。
北京市快遞協會秘書長楊建向記者傳來幾張快遞小哥們在雨雪天裡送件的照片。照片裡,快遞小哥穿著白色的防護服、肩上扛著桶裝水,走在溼滑的雪地上。天通苑北二區封控的第二天,楊建和北京市快遞協會相關負責人來到社區外,遠遠地望著堆放在暫存架上的商品、物資,快遞小哥手抱肩扛一趟又一趟地運送,他很心疼。
楊建感慨地說:「這些快遞員都是年輕人,在家裡都是孩子。以前可能都很少一次性扛過那麼多桶裝水。誰家沒個孩子啊,看著他們堅守在封控小區給居民們送物資,不容易。」
雪天裡,快遞員「大白」正在配送商品和物資。受訪者供圖
工作期間儘量不喝水,以免更換防護服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自我防護,封控在小區的快遞小哥全部穿好防護服、防護面屏。彭東方心思很細,從第一次穿上防護服那天起,他就提醒自己和妻子,工作時少喝水,能不喝就儘量不喝。「我感覺防護服應該不便宜。所以從早上吃完早點後,我們就都不喝水,省得工作時想去衛生間,穿著防護服肯定不行,這一脫又得換一身,咱不能那麼浪費。」和彭東方一樣,快遞小哥們的喝水時間幾乎都集中在晚上回到酒店以後,一下喝個飽。
派送商品是個體力活,特別是在冬天,衣服穿多了行動不便,穿少了又覺得寒冷,尤其是戴著防護面屏,不一會兒上面就結水汽。隔著防護面屏往外看,總有一些看不清。楊建說:「我們一再安撫、提醒快遞員,務必按照社區防控的要求著裝,人家要求戴防護面屏就必須戴好,既是為疫情防控盡份力,也是保護自身的需要。」
經過十天的配合,19名快遞小哥的工作流程日益順暢。另外,社區也臨時抽調了千餘名志願者進入小區,運送商品、物資的效率大幅提升。楊建說:「剛開始物品存放架上動輒就堆著滿架子的東西,現在您再去看看,商品、物資幾乎隨來隨空。」
回憶
送件車裡度過封控第一晚
從11月1日被臨時封控在小區裡,到今天已有11天了。彭東方說,剛開始不害怕那是假話,但現在已經適應了「大白」的工作。
往年「雙十一」期間,遇到派件量大的時候,彭東方都要叫上妻子一起出去派件,他管妻子叫「家屬快遞員」,今年也不例外。11月1日晚7點,彭東方送完貨準備和妻子一起開車出小區再去站點拉一車商品,誰想突然發現出不去了。當越來越多的「白大褂」進入小區時,彭東方意識到這裡可能有疫情了。同時,金亮和其餘四名順豐的快遞員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
快遞小哥們去社區詢問情況,但所有人都在忙碌,沒人能回答他們的問題。於是,彭東方建議其他夥伴一起在社區等。其間,大家按照社區統一安排完成了核酸檢測。
11月1日深夜,封控在小區裡的19名快遞員在各自的送件車裡度過了難眠的一夜。當天夜裡氣溫降至零攝氏度左右,白天出門時快遞員們穿的衣服不多,到了深夜便感覺寒風刺骨。彭東方拉上妻子在小區裡跑步驅寒,累了倆人便坐在車裡。「我愛人害怕,擔心生病,她以前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都會緊張。在那種情況下,她都嚇哭了。」彭東方說,其實當晚他也害怕,但只能不斷地安慰妻子, 「雖然感覺新冠病毒一下離我們那麼近,但我堅信不會有事兒,也一再鼓勵我愛人。」
彭東方和妻子在天通苑北二區工作,為居民運送物資。受訪者供圖
就這樣,19名快遞小哥在小區裡度過了難熬的一夜。
11月2日一早,北京市快遞協會和社區先後找到了這19名快遞小哥,提供給快遞員的物資迅速運往社區,包括羽絨馬甲、手套、帽子、暖水杯等。楊建說:「氣溫一下子降低那麼多,我們準備的物資大多是可以給快遞員們禦寒用的。」同時,北京市快遞協會和社區溝通,並詢問了快遞小哥們的意見,是否願意成立臨時保障小分隊,成為社區志願者為居民提供幫助。
「這肯定沒問題,我們就是幹這個的呀!而且很多快遞員對樓內的情況都很熟悉,我們送起來比臨時支援過來的志願者更方便一些。」當天,快遞小哥、北京市快遞協會負責人、社區負責人召開線上會議,來自順豐、京東、中通、圓通、極兔、百世、韻達、美團、閃送的19名快遞人員組成的保障小分隊正式成立。
「爸爸現在是『大白』了,你不要害怕」
彭東方的父母、孩子都在外地,剛開始被封控的那幾天,彭東方不敢把自己和妻子的情況告訴家人,但和孩子的視頻通話無法藏住這個秘密。「孩子一看到我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面屏,馬上就被嚇哭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她覺得這個樣子只在電視裡才會看到。」彭東方說,看到女兒哭,自己心裡五味雜陳,他連忙安慰女兒:「別害怕,我和媽媽都很好,這是我們的防護裝備,就像電視裡說的醫護人員『大白』一樣,爸爸媽媽現在都是『大白』,都是英雄了!」彭東方還拍攝了工作、休息的視頻發給女兒,讓她給爺爺奶奶看,讓老人家放心。
直到今天,金亮也沒有把情況告訴遠在老家的父母,他擔心老人家牽腸掛肚。這幾天,金亮在社區裡忙碌時,還有個最大的心願:「我期待疫情趕緊結束,我們都能早日回家。」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