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荔波樟江風景名勝(貴州荔波月亮山裡)
2023-04-28 10:47:50 1
樟江,在哪裡?
月亮山南麓,貴州省荔波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珠江上遊重要支流。
「生態好不好,看水就知道。」荔波縣佳榮鎮拉易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河長潘社雨說,評價樟江生態,水質是很直觀的指標。
樟江流域風光帶
與月亮山相伴30多年的潘社雨,是樟江源頭生態保護的見證者,也是親歷者。
樟江源頭,主要集中在拉易村,整個村子都被月亮山包圍著。
立冬過後,記者走進拉易村,提出要探尋樟江源頭的想法,著實把潘社雨嚇了一跳。
「要走2小時,全是山路,你們確定?」
按照約定,第二天一早,潘社雨特地開來一輛皮卡車。「大石頭多,轎車過不去。」出行前,他躬下身子,反覆查看汽車底盤。
藉助汽車之力,從山腰一路向下。陽光正好,溫柔傾灑,儘管入冬,月亮山依然綠意蔥蘢、生機勃勃。
山上的樹木長得好,山下的水源就豐盈。楠木、杉、馬尾松等樹木高聳挺拔,或高或低,充滿生命活力,地表被或厚或薄的落葉覆蓋,幾乎看不到裸露在外的土層,一段段綠色美景留在身後。
半小時後,到達月亮山裡的藍靛山腳。谷深林密,腳底是涓涓的溪水,河床裸露在中間,兩側聳立的山體上是繁茂的花草樹木,遮雲蔽日。
「從這裡開始步行,要過22條河。」潘社雨強調,河其實是溪,冬季尤為清澈。
溪中鵝卵石大小不一、顏色各異,裸露出來的部分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水從低處流過,寬的地方像一面鏡子,窄的地方像一條絲帶,一會兒流入石頭下面,一會兒又從石頭縫裡鑽出來。
溪水襲來陣陣涼意,潘社雨在前面帶路,一行人扯枝攀藤緩緩前行。溪谷裡有數不清的古樹、巨藤、奇石,還有不知名的花草與飛鳥。
「黃腹角雉、獼猴……都是重點保護動物。」身著藍色羽絨服,腳踩運動鞋,走在巡河路上的潘社雨話不多,但談起山裡的保護動物,他卻如數家珍。
難以想像十幾年前,這裡還有一家鉛鋅廠、鐵礦廠,漫天灰塵讓人睜不開眼,卻掩蓋不住渾濁的溪流、消失的魚蝦。
脆弱生態遭到重擊,樟江水源涵養功能受損,水量漸少、自然災害頻發。2008年,當地開展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渣山復綠、違建拆除,成效顯著。
「快來看,草珊瑚,野生的。」眼尖的潘社雨用手指著說,草珊瑚在樟江源頭特別多。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像一群田野調查的植物學家。一抬眼,又看見空心泡,摘了就往嘴裡塞,一路走走停停,漫步賞遊。
樟江源頭由若干小溪匯成,在拉易村境內主河道長17公裡。除了村級河長潘社雨外,還有3名護河員,源頭水質達到了國家飲用水一類標準,是荔波縣城的「大水缸」。
「我們這裡氣候宜人,夏天涼快,冬天暖和。」潘社雨說,而且野生動植物豐富,有國家保護動物303種、植物98種,森林覆蓋率超過80%。
此時,山林裡,微風拂面,山色空濛;山腳下,溪水明皓,繞過腳邊,又向田野,朝著峰巒盡頭的樟江潺潺而去。
荔波樟江景區內美麗的小七孔古橋
繼續溯源而上,源頭一汪澄碧,清澈明亮,宛如一顆鑲嵌在月亮山的珠寶,映照在青山綠水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濃縮在樟江源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巍娥 王遠柏 王瑤
編輯 胡嵐
二審 胡銳
三審 劉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