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一跳舞完整(怪人張魯一跑龍套18年)
2023-04-28 10:24:34 3
「我演你老子,你得喊我爹,我絕對不吃虧!」
當年,40歲的何潤東,在《馬上天下》中,給35歲的張魯一演兒子,輩分完全亂了,但「父子」對戲,竟毫無違和感。
從20多歲起,張魯一就有著大叔的滄桑氣質,在靠臉吃飯的娛樂圈裡,被長相拖了後腿。
導演甚至當面跟他說,「當明星,你硬體根本不行。」
可他偏不信邪,乾脆繞過「先天劣勢」,靠演技殺出一條血路。
不同於「霸道總裁」靳東、「碎嘴奶爸」黃磊、「掉進油田」的楊爍,張魯一身上沒有標籤。
出道18年,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千人千面」。
在《女人幫》裡,他是都市型男,在《紅色》中,他是小會計,在《潛行者》裡,他是地下黨員,在《麻雀》中,他是特工首領。
剛剛收官的《三體》,他又把納米學家汪淼演火了。自帶「中年頹」,藏不住的傲氣裡,透出「憂鬱傷痕」的質感,讓工具人變得飽滿、立體,圈粉無數。
即將上映的《歡顏》,他與張譯聯手,要讓諜戰劇再度狂飆。
然而,這位實力派大咖的演技背後,還有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張魯一進入影視圈,純屬是個意外。
他從小長在北京的皇城根,少年時的理想,是做個懲惡揚善的金牌律師。
當胡同裡的男孩子們扎堆瘋跑的時候,張魯一練畫畫,學書法,小提琴一拉就是幾個小時,在鄰居家長們的眼裡,他是「別人家」的寶藏男孩。
誰知,學習成績向來很好的他,卻在高考時掉了鏈子,離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線只差幾分。
正在他糾結要不要復讀時,偶然聽老師說起,戲劇學院不考數學,於是他立馬決定要試一次。
好在有過十幾年藝術薰陶的基礎,這一回,他幾乎沒費什麼勁,就輕輕鬆鬆考上了中戲的導演系。
上了大學以後,張魯一的「與眾不同」,可鬧了不少笑話。
有一段時間,他總是愛把名字豎著寫,一不留神,就被看成是「張魚旦」。
大學四年,「魚旦」幾乎成了全校聞名的「梗」。本想特立獨行,卻是弄巧成拙。
不過,張魯一的成績是一等一的好。無論是文化課,還是專業課,他都是數一數二的。
每一次班裡拍戲,同學們總是一遍遍重來,他卻能輕鬆搞定一遍過,也因此得了個「魯一條」的綽號。
別看學業還算順利,可等到畢業之後,張魯一的星途卻是一步三個砍。
25歲那年,張魯一憑藉《玉卿嫂》出道,頹廢的癮君子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第一部戲就能和蔣雯麗合作,他的起點,比一般人都高。
可誰能料到,剛上映沒幾天,他就被爆出,與女一姐蔣雯麗有緋聞,這下倒好,戲還沒紅,人先「紅」了。
這件事對張魯一的打擊很大,再三衡量利弊之後,他不想繼續蹚這攤渾水,接連幾部找過來的劇本,他統統推掉了。
就在這個時候,他最崇拜的林兆華導演在北京大學開課,張魯一毫不猶豫就報了名,從娛樂圈裡「消失」了。
為什麼放著好好的片約不要?
很多圈裡的朋友,對張魯一的選擇根本無法理解。
身邊的同學們一個個陸續走紅,他卻放棄了不少機會,在話劇班一蹲就是六年。
在那些「人間蒸發」的日子裡,張魯一在話劇的舞臺上安營紮寨,死磕劇本和演技。
沒過多久,導演處女作《和空姐同居的日子》評價很高,這一下徹底點燃了他的表演能量,大膽地嘗試新鮮角色,一點點挖掘人物內在與外在的世界。
張魯一對於角色的投入,到了痴迷的程度,和他搭檔的袁泉說,「他演著演著就出不來了。」
正是這些在小劇場的歷練,成了張魯一厚積薄發的資本,他通過話劇修煉表演的秘籍,功力大增。
很快,張魯一和劉燁、袁泉合作的《琥珀》公演,不僅好評連連,還成功破圈,再次引來好幾位頂流導演的關注,就連執掌《漢武大帝》的胡玫導演,都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31歲那年,「失蹤人口」重回影視圈。
復出之後,張魯一再次和蔣雯麗合作,在《女人幫》裡出演一位海歸都市型男。
不過,儘管他的演技明顯提升了好幾個段位,但片子還是反響平平,觀眾似乎不買他的帳。
有人說,他早就錯過了男演員成名的最佳時機,也有人說,話劇演員吃不了電影電視劇這碗飯。
總之,以為他能火,結果,又涼了。
在這之後的一年多裡,張魯一徹底「無人問津」了。
那段最難熬的日子,當年中戲的同學靳東和陳數,一直在為他東奔西走牽線搭橋,推薦了不少資源和劇本,卻始終沒能成功籤約。
別人急得要死,張魯一自己卻像沒事兒人一樣。
在他看來,紅與不紅並不重要,有沒有戲也不強求,他只想等待合適的機緣,把屬於他的角色演成經典。
氣得陳數當面罵他,「佛繫到吃不上飯的怪物。」
或許,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過沉默的黯淡時光,是付出很多努力,卻得不到結果的日子。
對有些人來說,是煎熬,對有些人來說,是享受。
張魯一,顯然是後者。
沒有聚光燈的日子,張魯一隻管安安穩穩地演戲。
才華橫溢的文藝青年,善良儒雅的徐家少爺,他甩開膀子使勁幹,什麼角色都能演,導演調侃他說,「拿著話劇班的碗筷,吃著影視圈的冷飯。」
可張魯一卻說,「冷飯也得看怎麼吃。」
從那以後,他徹底放開了,只要有人找,只要是新角色,他來者不拒。
2013年,《火線三兄弟》中的日本課長心狠手辣,加上黃渤張涵予幾位大咖,一下帶火了整部劇,單集收視率直衝7個點,拿下了北京臺的收視冠軍。
黃渤跟他搭戲時,幾次恍恍惚惚,覺得他就是地道的日本人,可明明在戲外,張魯一滿嘴「京片子」,逗得整個劇組,笑到停不下來。
原來,他為了演好角色,花了很多時間自學日語,翻出老電影的素材,一遍一遍揣摩日本人的心態,動作,表情,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劉燁說,「他是天才型演員,功力深厚。」
張涵予說,「他把自己的表演,裝進有限的空間,精雕細琢,渾然天成。」
導演龔朝輝說,「他既能演出糙感,也能演出質地,永遠都知道導演想要什麼。」
或許,來自同行的褒獎,比公眾的熱捧,更能代表對一個演員的肯定。
十年磨一劍,張魯一總算熬出頭了。
在那之後的幾年,他的事業運還算不錯,總是片約不斷,每年三四部戲的排期,在影視圈裡,算得上高產大戶了。
在《絕地槍王》中飾演前原,中式棉服,金絲眼鏡,他儒生範十足,而轉眼換上軍服,他又殺氣騰騰,冷峻的雙面人,拿捏得恰到好處。
為了爭取到《紅色》裡的徐天,他專門跑到上海的弄堂裡體驗生活,住了一個多月,和鄰居一起買菜,聊天,等回到劇組的時候,把小市民的煙火氣帶了回來。
等到拍攝《麻雀》的時候,他十幾天增肥20多斤,還反覆揣摩梁朝偉的《色戒》,所以才有畢忠良的眼神,滿滿都是易先生的多疑。
幾年下來,都市劇、諜戰片、古裝戲,沒有他駕馭不了的角色,而且,越是複雜的人物,他越能表演得出神入化。
黃渤說,張魯一修煉的境界,已經是「無招勝有招」了。
不過,「怪人」始終是「怪人」。
戲再多,人再紅,張魯一堅持不接廣告,不上綜藝,除了電影電視劇,其它的邀約,一概婉拒。
其實這些年,無論紅與不紅,張魯一始終都沒變,一如既往地不走尋常路。
在戲裡,有多少個角色,就有多少張面孔。
在戲外,他更喜歡脫下外套,隨性,躺平,放飛自己。
圈裡人調侃他,只以角色相見,戲外從不「營業」。
他不像其他演員,把通告塞滿,還時不時趕幾場綜藝。
所有不拍戲的日子,他只喜歡宅在家裡。看書,發呆,追劇,真正地躺平。
有的時候,在沙發上一窩就是大半天,放空一切,讓時間一點一滴浪費,他說「沒有比這更奢侈的,這種體驗特別神奇。」
在影視圈裡,完全與世隔絕的人,除了張魯一,很難找出第二個。
就連一向以低調著稱的張譯,至少還會經常在微博上冒泡,可是張魯一,五年不看微博,不做視頻直播,以至於粉絲都無從下手,只能默默地追劇。
他常說,「不想讓觀眾看到,我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襪子。」
出道18年以來,張魯一的邊界感,是他的成功之道。他的生活,乾淨得不像圈裡人。
結婚多年,雖然公開場合從不秀恩愛,但他的無名指上永遠帶著婚戒,沒有緋聞,沒有八卦,他用無聲的愛守護著家人。
因為妻子喜歡《聲臨其境》,張魯一去參加了一次節目,配音的《尋夢環遊記》《鐵達尼號》,都是家人最愛的片段。
在一次採訪時,被問到他的生活,張魯一說,「同時處在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屬於自己,一個屬於角色,時而並行前進,時而主次交錯。」
他就是這樣,工作與生活分開,在兩個世界裡自由切換。
在顏控至上的娛樂圈,真正的表演者,是靠長相博出位,還是靠演技得人心?
張魯一的「怪」就是答案。
儘管從沒得過影帝的大獎,但在觀眾心裡,他是無冕之王,實力派的擔當。
不急功近利,不焦躁跟風。不帶流量和熱度,卻有驚豔世人的光亮。
可化北冥鯤鵬,扶搖直上。可做閒雲野鶴,悠然自得。
無論圈子如何苛待,遊戲規則怎樣殘酷,總會有人,有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堅定。
在等待的歲月裡,堅守內心的純真,執著於角色,自始至終。
——END——
作者|言若曦
編輯|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