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微店有贊19年發展情況(案例分析有贊和微店)
2023-05-03 10:00:27 2
4月25日,有贊組織了一場「2017新零售春季沙龍」。會上發布了有贊零售、有讚美業和有贊餐飲,和一個重磅炸彈有贊雲。
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
前面三個系統,從零售業跟服務業,基本上能涵蓋到目前線下經營的業態,這個跟有贊從16年開始一直堅持並且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而有贊雲意味著騰訊這個大生態裡,有贊意圖搭建一個小生態。而線下這個領域,也是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的努力方向。二維火在去年7月8號拿到螞蟻金融億元B輪融資,也就是在餐飲領域除了支付寶,阿里有了第二把劍。有贊同樣作為商家工具,難道騰訊?
再說說我們這篇文章的另外一個主角,微店。出自於雷軍系王珂之手的微店,在14-15年移動電商領域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C輪騰訊3.5個億,15億人民幣估值,還有坊間傳聞的20億美元,65億美元估值這種想想就頭皮發麻的數字。微店在兩年前幾乎代表著移動電商,微信裡面買賣東西,找微店就對了。
前臺展示逼格夠,能夠展現品牌的調性。
後臺功能豐富,並且用戶體驗很棒,用起來很舒服。
跟公眾號打通的很完美,可以接自己的微信支付。
有贊有幾個公眾號流量支持,可以報名參加活動。
好像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有贊取得了目前的成績,真的是要佩服這個團隊。這場仗是硬生生幹下來的,一個個城市攻城略地,一個個領域行業深挖鑽研,有的是拼搏,不斷執行,不斷反饋,不斷優化,才造就了現在這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呢,就是當一個品牌想選擇做移動端生意的時候,有贊成了首選。
由於工作原因,加了好些生鮮行業的有贊運營小二。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朋友圈,他們的生活已經跟有贊這個品牌融為了一體,而且不管什麼時候向他們諮詢,基本都有反饋,深感佩服。做B端就是做服務,好服務好口碑,就代表著B端的品牌。
再說說微店,看看他有哪些軟體和服務:
微店這兩年的發展,相對比較低調。之前的模式是以微店的商家商品為中心,同時有口袋購物,買家版,今日半價,全球購等APP以及微信公眾號給予流量支持。簡單快速的開了店以後還能獲得流量,這個是當時微店吸引人的地方。
那現在微店做了哪些調整?
首先是微店繼續作為工具存在,用戶繼續能夠一鍵開店,越來越輕鬆跟方便。
其次構建了一個分銷中心,讓原本在店裡只能賣自己一些小商品的店主能夠輕鬆分銷一些其他的優質商品。
再者構建了一個公眾號矩陣,來進行特定用戶(譬如消費升級用戶)的圈粉。
分析:以前微店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同時用消費者支付時的默認關注給整出了一個千萬粉絲的大號。現在搭建了一個供應鏈分銷平臺,團隊進行選品,認證,評測來給店主推薦優質的商品,同時還主動了進行了流量的經營。
還發現了一個極有意思的產品,就是微店竟然為自己的店家開發了一個輸入法,腦洞大開。
可以做到直接在跟人聊天時直接插入商品,還有常用回復(譬如,在架的都是有貨的,放心拍下),直接發送商品圖片以及訂單物流信息,逆天了有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可以大大提高店主的溝通效率以及發展出一個潛在的流量入口。
講到這發現了沒有,微店跟有贊,這兩年的發展軌跡一對比,結論是:
有贊從偏線上,轉到了偏線下,不同的戰場也給予了有贊不一樣的想像空間。而微店現在進入到了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完成店家的積累以及商品的積累,現在需要開始運營起來,交易起來,留下來,基本都是線上業務。
有贊慢慢的會越做越重,慢慢的會越來越有品牌,會慢慢的紮根一個個行業。而微單會越來越虛擬,大家越來越感受不到微店,但是微店卻又無所不在,可能在朋友發你的一個連結,可能在某個公眾號看到一個商品,在這個意義上,微店是真正微信裡的店。
微店還是社交電商,買賣重要的是誰賣給的你商品,是以人為本質的交易。而有贊店鋪本質還是一個個B2C商城,公眾號是品牌方的一個流量入口。
看看雙方的一些數據:
微信指數:
百度指數:
當然還能觀察下雙方微信大號的閱讀量,截圖實在麻煩,這裡就不貼上來了。
小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贊現在確實正在風頭上,但是也不代表微店不行了。
雙方現在怎麼賺錢?微店開店免費,提現免費,唯一要錢的就一點點保證金。
有贊開店要錢,提現要錢,公眾號的粉絲流量還拿出來賣,一個坑位幾萬塊。每一次推送收入保底幾十萬。
向能賺錢的人收錢,這個是工具的收費邏輯。目前微店不敢收費,可能也是考慮本身使用微店的都是比較小的商戶,賺不了幾個錢,一旦收費可能會丟掉一大批小商戶。而有贊上有一批大商戶,一年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上千萬營業額的商家大有人在,所以幾千塊的費用能夠獲得較好的移動商城體驗,這個買賣是划算的,這一批商家也願意付費。
再聊聊核心競爭力憑什麼是有贊,能成為品牌移動商城首選?
一是極致的產品體驗,二是造勢能力,三是團隊從上而下透露出的韌性和信念。
憑什麼是微店,微商也好,個人也罷,想要在微信裡倒騰點東西賣賣,立馬會選擇微店?
一是名字佔盡了便宜,二是足夠簡單,三是15年的春晚紅包還是砸出了一些水花。
有贊將來還能有多贊,取決於什麼?
速度。新開闢的新零售戰場,需要在等原本經營線下內部管理,收銀等工具的公司還沒反應過來,迅速拿下這塊市場。
深度。對於零售業以及服務行業,在新版的系統裡要做到像之前微商城的系統一樣,極致的體驗,對行業足夠的理解。
密度。一個商場就一個商戶用有贊,普通用戶感知不到有贊系統的力量,如果全部商戶都在用,形成一致的體驗,造就品牌,繼而擁有強大的市場佔有率。滿杭城全是二維火的二維碼,這個就是密度效應,讓人以為點餐就只有二維火了。
總結來說,優化出極致的系統來打動商家,用勢如破竹之勢開展線下地推銷售,掃街,掃樓,掃城。
微店的空間還有多大?靠團隊的想像力!
本身微店這個名字,這個項目就是想像力的表現。另外微店的目的是想要能夠做的多微,讓消費者完全感受不到,前端足夠輕,後臺足夠智能。商品,訂單,都傻瓜式操作。譬如消費者將來是否不用點擊連結購買了。直接看好圖片,輸入某個特定指令在對話框,就能生成地址,確認訂單甚至完成打款。大數據,人工智慧,語音等各方面快速發展,想像力是足夠的。
未來猜想總得來說,有贊跟微店都還是交易系統。那在線上線下領域裡,交易系統分別有哪些?
連鎖品牌專用系統:封閉的系統,定製開發。
線下行業通用系統:主要用於庫存管理,客戶數據,收銀功能等相對傳統的地方。
商戶純線上系統:僅用於構建一個網絡商城,用戶線上交易。
個人線上系統:做小生意,二手商品,個人時間交易等系統。
有贊目前的對手是線下行業通用系統,在他們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做線上這塊或者也不知道怎麼樣做的更好的時候,迅速拿下這個市場。然後再慢慢的像大型購物中心,連鎖超市,連鎖便利店提供深度定製服務或者用有贊雲的方式讓這些企業已有的軟體開發商參與進來。
有贊能跟線下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套系統,更是一個思路,一個新零售的思路,擁抱著生,排斥著死。
微店還是會繼續深耕線上交易,在消費者端提供更加簡單的交易方式。例如該商品由微店提供商品交易,消費者在對話框輸入:我要買地址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區 華星科技大樓1樓 XXX13709802234,立馬彈出支付窗口,確認付款。自動生成訂單,個人商家在自己後臺完成發貨。讓微店更微,同時無處不在~
說在最後兩家未來會怎麼樣,說不好。以前有些商家還在頭痛微商城開店選擇哪一家,但是現在由於兩家的定位選擇,商家終於沒有了選擇困難。
不想花錢的,作為個副業帶帶的,選擇微店。正兒八經拉一個團隊開幹的,選擇有贊。
基本是線上業務的,選擇微店。跟線下搭邊的,建議選擇有贊。
想更多營銷,會員,商品展現功能的,選擇有贊。
新奇特好玩商品的,可以選擇微店,有多維公眾號流量支持。
有贊大本營在杭州,微店業務團隊在杭州,沒準真能出現一個在交易領域可能比肩阿里的。
好戲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