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
2023-07-05 17:25:21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實際上是比較多的,最廣泛的說法就是對我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相傳屈原在楚國滅國時投身汨羅江,楚國百姓悲痛異常前去弔唁,並划船往江中扔飯糰等食物,久而久之就慢慢流傳下來,變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農藝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大多會吃粽子、划龍舟等等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是比較多的,最廣泛的說法是起源於對楚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在楚國滅國之時投身汨羅江,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十分悲痛,紛紛來到汨羅江弔唁,同時划船並往江中扔飯糰、雞蛋等食物,防止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等風俗,以此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但是結合各種人們對古代風俗文化的了解,總得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族,同時注入夏季祛病防疫風尚,再將其和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是我國南北風俗結合的產物。
關鍵詞: 端午節 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