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作文:甜到心裡的月餅
2023-07-19 07:16:42 1
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是的,中秋來臨了,思緒也隨著飄來。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甜到心裡的月餅】
一個鄉下人家,一排排屋子裡只有倆個人,空空蕩蕩,但一樣溫情快樂又帶著苦澀!
「吆兒,你吃不吃月餅?」媽媽抓著月餅,買了幾天我們誰也沒吃。
「嗯,吃個吧!」我從媽媽手裡接個過來。
這個塑料包裝還有點難摳,我反過來才打開。
「哎,這個月餅還不能到嘴呢!」我由於不好意思把已經吃了一口的月餅再給媽媽,就看著她自己慢慢打開了。
「哦,這裡有個訂書釘釘起來了!」媽媽也吃上了。
月餅有點幹,我用包裝盒接著吃放著月餅沫兒掉了。
「那個紅的是個什麼呀?」
「這個就是肉鬆。就是不太好吃!」我吃著乾乾的月餅。
「好吃的多貴啊!去年你寄回來的月餅,咬一口就甜到了心裡,多好吃啊!」媽媽和我一樣一隻手拿著月餅,一手託著包裝盒,臉上還在回味……
「下回不能買那麼貴的啊!三百八十塊錢,我們怎麼能吃那麼好的啊!」其實是一百九一盒稻香村的月餅,買了倆盒快遞迴來的,還有一盒給了爺爺奶奶。我和對象倆人又稱了點八塊錢一斤的月餅自己吃。
「媽媽,就買了那一回,就當享受一下。」我乾笑。
「不過確實好吃,你奶奶也說好吃,還給你姑姑她們吃了,她還問我有沒有了,我回了句,吃掉了哪還有啊?幾百塊錢一盒子,哪讓你當飽的呀!你奶奶以為有多少似的,不曉得這月餅多貴!」媽媽開始變的不溫柔了。
「奶奶也說好吃啊?」
「嗯,下回別買了,我們只能吃一塊錢一個的,三百八能挑一擔!」我蹲在旁邊笑,買一擔月餅也怪嚇人的!
「哎呀,吃吧!你現在不就吃的倆塊錢一個的肉鬆月餅!」我進屋拿了瓶牛奶,實在是幹。
媽媽覺得稻香村的月餅好吃,稻香村的月餅工藝確實沒話說,只是今年是補不上了。家裡還有許多要用錢的地方,我今年的存款計劃也沒有完成,存款達到了,年底能過個放心安逸年也是不錯的!
媽媽坐在門口,我蹲在門口,母女倆在9月13號的下午提前過著中秋。我們家很少有團圓的時候,以前是爸爸在外面打工,我放假回家過中秋;今年,爸爸能回來,我又因為中秋車票不好買提前回來了!
這個不算團圓的假中秋,我的心是一直繫著爸爸媽媽的,希望明年我們一家團聚,還有你愛吃的「咬一口就甜到心裡的月餅!」
假中秋過去了,我又離開了,家裡真的空空蕩蕩的了,能讓我們一家三口聯繫起來的只有手機……
【中秋節的記憶】
總是記得,在陰曆八月的海東農村,天空總是格外高遠晴朗,秋風拂面的感覺總是那麼令人心曠神怡。進入陰曆八月,河湟谷地到處是一片收割打碾的忙碌。八月的河湟,金燦四野,一道與那河邊、田埂之畔的蔥鬱林木構成了河湟地帶獨具特色的詩意與壯麗。陽光下,在鐮刀的沙沙聲中波波金浪盡抒著農人的喜悅。隨著臥廉(莊稼收割完結儀式)與打碾的碌碌聲中,中秋節,這個寄寓著華夏兒女希冀的日子在人們熱望成影的期盼中悄然來臨人間。麥場上那散發著陽光味道的小麥、大豆;農家院落中綴滿枝頭的杏子、蘋果、梨……一股濃鬱的豐收安詳的氣息愜意地瀰漫在靜寂的鄉村上空。
中秋節,很久以來,是河湟谷地兒女的心中的期盼。節日這天,祭月、拜月、吃月餅……常給我們留下難忘的記憶。
說起中秋節這個節日,歷史悠長。它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之名的來歷源於中國的曆法,根據中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風俗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誦的話題,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那寄語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中秋歡飲達旦借喻人之離合的豪放諸多詩篇盡顯中秋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中秋節賞月的風俗。